APP下载

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甘杂1号

2014-04-15徐宏伟黄锁林吴鹏奇周洪莉王选路肖普岳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冬油菜甘蓝型角果

徐宏伟,黄锁林,吴鹏奇,周洪莉,王选路,肖普岳

(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杨凌 712100)

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甘杂1号

徐宏伟,黄锁林,吴鹏奇,周洪莉,王选路,肖普岳

(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杨凌 712100)

1 品种来源

甘杂1号是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配制的甘蓝型冬油菜三系杂交种。母本胞质雄性不育系3131A及相应保持系3131B是以陕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的陕2A不育胞质为供体,与2002品种自交系杂交、回交转育而成。父本3116C是陕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甘白油菜为母本,秦油3号为父本杂交经过多代选育而成。1995—1996年参加陕西省冬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2011年参加甘肃省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997年8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油330号),2012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审定(甘审油2012003号)。

2 特征特性

甘蓝型冬油菜三系杂交种,强冬性,生育期260~280 d,株高150~170 cm。幼苗匍匐,叶片深绿色,有蜡粉,叶片较大,叶柄短,苗期出叶15片以上,越冬保留叶4~5片,冬前不易抽薹。返青至抽薹期生长缓慢,初花期后生长迅速,花期集中,籽实期灌浆速度快,秆硬不易到伏。角果扁粗、皮厚。单株有效分枝数12个,单株角果数350个左右,角粒数26~30粒,籽粒深褐色,千粒重3.5 g左右。抗旱耐寒,高抗病毒病,丰产性好。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11年6月鉴定,甘杂1号菌核病发病率为48.3%,病情指数为37.1%,综合评价为高抗。病毒病的发病率仅为1%,越冬率为95.0%左右。

3 品质

2011年7月经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分析室测定,甘杂1号含油量40.68%,油酸52.70%,亚油酸27.80%,芥酸3.99%,硫苷142.60 μmol/g。

4 产量表现

在2009—2011年甘肃省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 a 8点(次)不同生态类型(天水市的秦州区和甘谷县,陇南市的成县、徽县)平均折合产量3 045.15 kg/hm2,较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9.65%。其中2010年平均折合产量3 064.70 kg/hm2,较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13.80%。2011年平均折合产量3 026.60 kg/hm2,较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5.5%。2011年在天水市的秦州区、麦积区,陇南市的成县、礼县等不同生态区18点(次)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3 364.20 kg/hm2,较对照品种秦油2号增产9.80%。

5 适种区域

适宜在甘肃的天水、陇南、庆阳、平凉等市的干旱、半干旱浅山区(海拔1 700 m以下)、川道区及陕西关中、渭北旱塬等同类型生态区种植。

6 栽培技术要点

6.1 土壤处理及施肥

播前结合整地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或用3%呋喃丹(克百威)颗粒剂30.0 kg/hm2,拌土150 kg撒于田间进行土壤处理。基施优质农家肥37.5~52.5 t/hm2、尿素18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0 kg/hm2或磷酸二氢铵300.0 kg/hm2、硼砂15.0 kg/hm2。如播种时墒情较好,可施尿素37.5 kg/hm2做种肥。

6.2 适时播种

甘肃的陇东、陇南川道冬油菜区8月25日至9月5日、浅山区8月15日至25日为适播期。遇高温干旱可推迟播种2~3 d,遇阴雨低温可提前播种3~4 d。采用犁通沟溜籽、明沟浅覆土或撒播等方式,播深1 cm,旱薄地行距40 cm,保苗21万株/hm2左右。川道水地行距50 cm,保苗18万株/hm2左右。

6.3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2叶1心期间苗,3~5叶期定苗,定苗时去弱苗、病苗。定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促进土壤表层疏松,增加透气性,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幼苗根系发育,保证苗全苗壮。冬前11月中旬培土壅根,做到大苗围根、小苗盖心,以防冻害,确保安全越冬。油菜返青至抽薹期,采用沟施或撒施法追施尿素75.0~150.0 kg/hm2。终花期喷施3 g/kg磷酸二氢钾和2 g/kg硼砂水溶液1~2次,以增加角果数、角粒数和籽粒千粒重。

6.4 病虫害防治

油菜播种后1~2 d,用18%杀虫双水剂2 250 mL/hm2对水4.5 kg,再拌麸皮45 kg制成毒饵;或将90%晶体敌百虫1.5 kg/hm2用温水化开,拌麸皮30 kg/hm2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在油菜田四周,诱杀蟋蟀、蝼蛄和蚂蚁等害虫。初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返青后用10%敌畏氯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及茎象甲。抽薹前用4.5%甲敌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茎象甲成虫和跳甲。初花前和结实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0 mL/hm2对水225 kg,或3%啶虫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6.5 适时收获

当全田70%以上角果呈浅黄色,主花序角果大部分籽粒呈黑褐色时为收获适期。收获后堆放后熟3~5 d,及时脱粒晾晒。

(本文责编:王颢)

S565.4

B

1001-1463(2014)11-0065-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4.11.027

2014-06-10

徐宏伟(1986—),男,甘肃清水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油菜育种、栽培与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29)87040910。E-mail:516515901@qq.com

猜你喜欢

冬油菜甘蓝型角果
冬油菜返青后这样管
重庆拟增种冬油菜40万亩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室内水淹和田间模拟湿害对甘蓝型油菜耐湿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