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梨园为民富
2014-04-15黄珍
◇文/黄珍
走进广昌县长桥乡上凡村,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果林,田里是葱茏青翠的烟叶,院子里是生机勃勃的茶树菇,笔者不禁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希冀之情。随行的一名镇干部介绍说,以前的上凡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的上凡村已然转变为远近闻名的产业明星村,人均纯收入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居全乡第一,且先后多次被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授予“五好村”、“文明村”和“先进村”等荣誉称号。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地处偏僻的穷村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就不得不提及村支部书记揭金发,历经19 年栉风沐雨,他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演绎出了一部生动的创业传奇。
“揭金发真是个好人,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实事,是我们村突出的人才。”正在果园里劳作的西排村村民李冬荣发自肺腑地说道。
开拓市场,梨苗试种带来新希望
1995 年,时任村民兵连长的揭金发,依“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地形,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势头,大胆提出“建千亩果园场,向山上要效益”的设想,得到普遍支持,于是一场改革之风在上凡悄然展开。为挑选合适果种,他和几个村民先后自费到赣州、福建、广东等地实地考察,了解到福建建宁杨林的黄花梨十分畅销,因此他又三进杨林学习考察,并特地把杨林和上凡的土壤装送土质鉴定部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上凡的土质更适合种黄花梨。有了这一结果,揭金发立即从杨林购买了2200 株梨苗进行试种,并聘请技术人员到上凡进行培育指导。经过几年的精心呵护,2200 株黄花梨全部结出硕果,并且一投放市场就被抢购一空,首次丰收就产果10 万多斤,收入达到8 万余元。
扩大市场,谋划产业发展新蓝图
试种成功后,他提出“规模发展黄花梨、依靠品质创品牌”的思路。为此,他走遍全村每个山头,合理规划,调配山场,设计图纸;走进全村每户人家,耐心说服,调整结构,规模种植。工作繁琐复杂,问题也层出不穷,有的农户不同意统一种植黄花梨,他只好和其他村干部多番上门劝说,经常是披星戴月行走在山路中。遇上实在不同意的,他就灵活提出拿村委的山与农户的山进行交换,最终将所有农户都动员了起来。之后,村里统一到杨林调运优质梨苗,统一供应肥料,统一开展技术培训,并建立起蜜梨生产责任机制和蜜梨村规民约。至此,上凡村真正吹响了向山上要效益的号角。2001 年上凡黄花梨总产达100 多万公斤,产品畅销江西、广东等市场,均价达2.8 元/公斤,仅此一项就为上凡村民户均增收近万元。
紧跟市场,开启销售绿色通道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梨果的丰产要转化为村民的增收,关键要看销路。深谙市场供求关系的揭金发明白,光靠客户上门收购易造成产品积压,价格上不去。为此,他带领村里8 名年轻党员奔赴外地从零开始跑销售,一行人在广东各大水果市场来回穿梭,在历经2 个月的不懈努力后,共发展蜜梨销售网点12 个,将当年的蜜梨全部销了出去。目前,全村共培育出销售队伍20 余支,外销人员60 多人,形成了网上销售、客户上门收购等多种销售渠道,组建起长桥蜜梨王流通协会组织,从而确保了蜜梨销售渠道的畅通。每到蜜梨收获季节,全国各地的水果批发商纷纷上门求购,果农足不出户就能将梨全部售出。
依靠黄花梨富起来的上凡村,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脏、乱、差”现象逐步被“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替代;原先路、水、电不通,现在全通了,村民喝上了自来水,祖祖辈辈被禁锢的脚步走出了大山;村风民风更和谐了,村民忙着学知识、找项目、求致富,再也不见了原先的等、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