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的政治抉择及其原因与启示
2014-04-15林德时
林德时
(集美大学政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陈嘉庚 (1874—1961年)一生坎坷,历经晚清政府、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时期,至少有半辈子光阴是在革命和战争岁月中度过。他生前有不少有关军事、战争、国防及政局问题的论述、观点,对这些问题有敏锐观察和正确预见,不乏闪光点和前瞻性,展现了他富有政治领袖所具备的政治洞察力及政治敏锐性。陈嘉庚的前途、政治命运曾有一番曲折的心路历程和信念转变,是与特定的革命和战争事件紧密联系的。本文即以辛亥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初期为主视域,在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陈嘉庚一生三次政治抉择的情况、原因及其启示。重温陈嘉庚有关战争的言论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启迪,从中还能感悟到,陈嘉庚是如何不断编织与实现他当时要达到中国独立统一、民族崛起振兴、人民民主富强的“中国梦”的。
一、陈嘉庚的政治抉择及其原因
(一)陈嘉庚三次政治抉择的基本情况
1.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同盟会是他的首次政治选择。陈嘉庚的出生地厦门市集美社曾经是清初郑成功军队活动过的地方,“国姓井”的古迹和“郑国姓”等故事,让生活于集美的少年陈嘉庚具备产生爱国观念的土壤,如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让陈嘉庚“久久不能忘怀”,甚至认为清政府“割台使‘吾闽断却左臂’,痛巨创深”。[1]5诚如他自己所言,那时他开始“对乡党祠堂私塾及社会义务诸事,颇具热心”。[2]394陈嘉庚的年少志大、爱乡爱国情怀初见端倪。
陈嘉庚从1890年起到新加坡,在从父习商过程中加深了与华侨的感情联络。几年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逐步加强在东南亚华侨中开展工作。1900年后孙中山到新加坡开展活动;到了1906年在新加坡成立了同盟会分会,当时入会的陈楚楠、张永福、林义顺等人对陈嘉庚的政治倾向有重要的影响,于是新加坡成为孙中山革命派在南洋的活动中心。到1910年春,陈嘉庚在新加坡的晚晴园加入了同盟会,揭开了他从事政治活动的序幕。
1911年10月,中国武昌起义成功后,新成立的福建革命政府向海外华侨求援,陈嘉庚在新加坡成立“福建保安会”,他被选为会长后迅速带头募捐,给福建新政府以救济及维持治安,“月余之间,计汇去二十余万元”。[2]3同年12月,陈嘉庚先赠送1万元给孙中山,作为他从新加坡回祖国的路费,后又“如数汇交”5万元,作为资助孙中山“将赴南京需费”。[2]3华侨的支持几乎是辛亥革命主要或者所有的经济来源。这一次陈嘉庚把推翻清王朝、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寄托在孙中山身上,唤起了陈嘉庚对辛亥革命胜利后振兴中华之梦。
蒋介石于1927年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陈嘉庚认为“它是中国正统的中央政府”,[3]93还特意给自己创办的《南洋商报》制定了一条守则,“就是要拥护南京国民政府”。[3]93陈嘉庚为全中国着想,“深深以为中国急需和平与稳定以推行改革与维新富强之大计”,[4]205于是拥护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政府,与他们保持得体的关系直至1940年。
2.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的延安之行使他改变了政治抉择。1937年7月,日军发动了北京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开始。抗日战争使那一代南洋华侨抹上浓烈的政治色彩,可以说南洋数百万华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支雄师劲旅,陈嘉庚便是领导这支劲旅的大将。抗战时期,陈嘉庚在新加坡已经结束了经济实业活动,文化教育事业也转入低谷,转而扛起政治大旗,实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质”的飞跃,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
1940年3月,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身份率领慰劳团,从新加坡回祖国慰劳考察,重点考察了重庆和延安。陈嘉庚通过访问延安修正了自己头脑中的正统观念,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模糊认识,看到了振兴中华的希望所在,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思想转变,也是他政治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5]120即他对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由拥护、支援到反对、揭批,转而同情、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这之后陈嘉庚将中国共产党当作是他心目中未来新中国的缔造者,他已完全赋予中国共产党在未来中国政治中的“正统”地位。
一生斗志坚强、置胜败荣辱于度外的陈嘉庚,在考察祖国返回新加坡后,又继续“伐陈讨正义、伐蒋争团结、卫叻保生存的工作”。[4]2951940年的中国之行“的确给陈嘉庚带来了一个新展望,为他开拓一个新视野,也为他带来一个新憧憬”。[4]301这为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拟定了政治方向,也为他后来的回国定居铺平了道路。“二战”导致新加坡沦陷,陈嘉庚被迫离开新加坡,避难印尼爪哇3年8个月,数次历险、“大难不死”的切身体验增进了他来日政治斗争的韧力与胆识,也使他对祖国的前途命运更加充满乐观与自信了。
3.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是他最后的政治抉择。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嘉庚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关注中国政务方面,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重建等。在1946年国共内战开始后,陈嘉庚就陆续进行了预言,他预言美军援助蒋介石的行动必败,预言1948年的内战形势是个大转折年头等。至1949年5月,陈嘉庚动身赴北京,开始历时10个月的中国之旅。根据陈嘉庚在《新中国观感集》书中的叙述,陈嘉庚这次回国的主要目的,一是到东北了解历经中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以后的东北情况;二是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管治城市及改造中国的。
陈嘉庚亲历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历览了祖国美丽河山面貌后,更加坚信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前程似锦,选择于1950年5月有意主动地只身“离家出走”——离开新加坡投奔祖国怀抱,造成“妻离子散”局面直至1961年逝世,这是他一生所作的最后一次重大政治抉择,使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晚年得到充实升华而更加光彩夺目。这次政治抉择是陈嘉庚为圆国家独立之后、人民真正获得民主幸福的强国梦而确定的。
(二)陈嘉庚三次政治抉择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思想信仰的产生和转变具有较复杂的原因,并非一两个因素能轻易改变,需要结合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经历进行综合的考察。陈嘉庚的政治抉择是因为他并非普通的爱国人士,而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做出的决定、行动并非是常人能企及的,而是极具典型意义的。陈嘉庚三次重大的政治抉择各有其因,这里从分与总的思路略加归纳:
陈嘉庚的第一次政治抉择,主要是因他备尝华侨寄人篱下的痛苦和屈辱,热切盼望祖国早日强大起来,成为华侨的坚强后盾;他在心底编织着一个伟大而又恒定的“中国梦”,即尽快实现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然而随着孙中山的过早逝世,陈嘉庚曾陶醉的“新”中国曙光初露的欣悦、编织的“中国梦”首次落空了。
陈嘉庚的第二次政治抉择,是由于陈嘉庚1940年的祖国之行,在对重庆与延安考察后,他对国、共两党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蒋介石政权的“正统”信念开始动摇。陈嘉庚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准绳,不悖于忠公爱国、明辨是非、追求正义的高贵品质和抗日救亡的一面旗帜。陈嘉庚通过亲身比较,对重庆“绝无一项令人稍感满意”,感觉国民党政府太不争气了,给了他一个 “心灰意冷”;[3]93他发现蒋介石 “乃难担当团结全国人民共赴国难的重责”,使他寄托于蒋介石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直至胜利的“中国梦”又一次化为泡影。然而,陈嘉庚看到延安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他“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2]弁言4他 “喜慰莫可言喻,认为别有天地,如拨云雾见青天”。[6]4陈嘉庚“发现延安领导人人格几近完善。因此,选择是明摆着的”。[4]301
陈嘉庚的第三次政治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的合力影响:一是祖国正发生划时代的变革及新中国重建的召唤。陈嘉庚亲历14省40多个城市,看到新中国成立才1年就消除了战争创伤,社会趋于稳定,全国走向统一,一个崭新的“中国梦”已然实现令他宽慰。二是陈嘉庚已于新中国成立时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作为一名“中国官员”,他想要在祖国建设热潮中奉献余热;他要告老还乡、服务家乡,“誓要竭尽所能,将集美学校与集美乡重新建设一翻”。[4]360这两点是他爱国爱乡的精神本质所决定的。三是当时马来西亚 (新加坡)“严寒的政治气候”[4]360使他坐卧难安;他判定若继续留在英国人执政下的新加坡,行动将不会自由,生活气息会显得乏味等。
可见,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呈现出一系列优越性对陈嘉庚的强磁吸引,另一方面是居住国新加坡的英国殖民政府对陈嘉庚的强硬排斥,这“一吸一斥”共同促成了陈嘉庚于1950年只身离开第二故乡新加坡,叶落归根回祖国定居,以独特方式参政议政,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写的“中国人”。
总的说来,陈嘉庚这三次重大政治抉择,一是都含有强烈的“正统”观念。他早年就形成了一种崇尚汉族建立的政权,追求“国家地理统一、实行仁政德治”为主要内涵的正统意识,这种正统意识既激励他为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富强而不懈奋斗,也影响了他从反清、拥蒋,直至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次政治抉择。[5]6二是都离不开革命和战争事件的影响。因革命和战争事件的交替(即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而产生了政权兴替,使他把三次政治转变依次寄托于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三位不同时期不同政党的领袖,由于前一位领袖未能实现他的兴国梦,或者说他寄予前一位领袖的希望落空后,他才把厚望寄托到下一位领袖,因此,政治结果是使陈嘉庚改变政治抉择的共同原因。
二、陈嘉庚政治抉择的若干启示
1.陈嘉庚较长时期生活于战时、乱世,对于战争的认识是深刻的:他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认为,世界各大国 (领导人)“必须鉴察既往,揣度未来以公平道义为根据,消除不平及无理之旧状态”。[2]弁言5这样才能消除战争的导火线,从而让世界各国达到“长期和平之前途”。他还强调,在“二战”中,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要国家作用巨大,参战国的主要领导人应该对战争加以反思,“以道义为根本,认侵略为罪恶,究祸水之来源,消火线于净尽”;[2]499并且应把效忠于自己民族国家与维护世界和平相结合,才能让“人类之幸福无穷”。这表明陈嘉庚是痛恶战争而热爱和平的,这些富有高度和前瞻性的阐述直至现在仍有现实价值。
2.毛泽东同志说过: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政治。”[7]480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一定阶段国家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战争的性质就是战争的政治属性,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之分。共产党人的态度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最终目的是要消灭一切战争,实现永久和平。这是中国人民对待战争一贯持有的立场态度。陈嘉庚正是这样一位“正义老人”,他支持、援助正义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反对北洋军阀混战,反对日本侵华战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发动的国共内战等非正义战争。当今时代正在召唤着这种正义呼声。
3.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被压迫的人民和民族要摆脱奴役的出路,只有用革命战争解放自己、保卫自己。陈嘉庚坚信正义的战争必胜,“多难兴邦,是则抗战即可以建国”。[2]195如果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就会当亡国奴;如果没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没有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战争还可以让有的人成名甚至流芳百世,而有的人毁誉甚至遗臭万年,前者如陈嘉庚 (尽管这不是他的本意和追求),后者汪精卫是也。
4.和平与稳定才能使个人安居乐业、国家社会持续发展;人身安全当须投身革命与建设,生命危险时也不放弃奋斗。战争既已发生,陈嘉庚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大有作为。他为了顾全国家和大局利益,牺牲了个人和局部利益,例如:1940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到祖国考察,躬身前线、遍访后方;他在避难印尼爪哇期间“仍在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担忧,思考着救国救民的良策”。[8]93陈嘉庚的种种重大言行举措皆因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主导。
5.在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中,陈嘉庚经历了其中的两次 (第一次的辛亥革命和第二次的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即他的两次重大政治抉择 (第一次和第三次),表明陈嘉庚生活在风云际会的历史年代,能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持续释放他的正能量,使他无愧于“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中华英杰”之一,深得后人敬仰。
[1]陈碧笙,陈毅明.陈嘉庚年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2]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南洋印刷社,1946.
[3]厦门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厦门市档案局.陈嘉庚与福建抗战[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
[4]杨进发.陈嘉庚——华侨传奇人物[M].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0.
[5]林斯丰.陈嘉庚精神读本[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6]陈嘉庚.陈嘉庚言论集[M].厦门:集美印刷厂,2004.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林德时.嘉庚精神及厦门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