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期待视野中的非传统叙事
——解读埃·阿·罗宾逊的《理查德·科瑞》
2014-04-15秦丹丹
秦 丹 丹
(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传统期待视野中的非传统叙事
——解读埃·阿·罗宾逊的《理查德·科瑞》
秦 丹 丹
(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从接受美学视域探讨《理查德·科瑞》一诗审美效果的生成机制。首先勾勒了诗篇运用音律、措辞以及意象建构出的传统期待视野,紧接着考察这一传统期待视野中暗含的非传统叙事构件,传统期待视野与非传统叙事构件的碰撞造就了该诗不朽的艺术生命。
期待视野; 叙事构件; 碰撞; 《理查德·科瑞》
《理查德·科瑞》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诗人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所作的“蒂尔伯里肖像诗”(Tilbury portraits)中最知名的一篇。这篇发表于1896年的人物肖像诗,最早见于诗人早期诗集《黑夜的孩子们》(TheChildrenoftheNight), 短短的四诗节共十六行诗句成功勾勒出科瑞这一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他优雅的风度和轩昂的气宇,他富比王侯的财富以及令人仰慕的学识,让全镇人都认为他无所不有,“希望自己就是他”*鉴于目前还没有一部罗宾逊的诗集被完整地译为汉语,本文中所引的Richard Cory中的诗句为笔者自译,因而所有未能标注出处的该诗诗句均为笔者自译或该诗原句。。然而,最后两行诗句笔锋陡然一转,他的结局让人始料不及,“在一个静寂的夏夜,理查德·科瑞回到家中,将一粒子弹射入他的头颅”。
科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在《现代诗歌与传统》中指出,罗宾逊对美国文学传统既依存又悖离。埃斯泰勒·凯普兰(Estelle Kaplan)的《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诗歌中的哲学》则是一部探究其诗歌在形而上层面的意义诠释的专著。弗朗西斯·墨菲(Francis Murphy)的《埃·阿·罗宾逊:批评论文集》收集整理了罗宾逊的论文,或从社会历史角度,或从文本分析角度,分析了罗宾逊及其作品的内涵。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指出,批评界对埃·阿·罗宾逊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四个维度:社会背景、作家生平、作品文本和读者反映[1]。
国内学界对罗宾逊的研究还不够成熟。至今尚未有一部关于他的生平或作品的专著问世,也没有一部罗宾逊的诗集被完整地译为汉语[2]。王卫东的《E·A·罗宾逊和他的“沉没”》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了罗诗的价值及其“沉没”的原因[3]。董家修的《现代人的心理肖像》认为,罗诗展示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采用的却是客观叙事手法、戏剧表现手法和象征隐喻手法[4]。李杨在《痛苦与幽默的交融——艾·阿·罗宾逊诗歌赏析》中分析了罗诗中各色人物的性格特质[5]。这些都是对罗宾逊其人或其作品进行分析或介绍性的研究。而就《理查德·科瑞》一诗进行专门论述的则更为有限,它们或从文体角度逐一列出诗作的文体特征,或仅限于对作品人物悲剧命运的解读。屈指可数的几篇论文散见于《大众文艺》《科教文汇》《科技信息》等大众普及读物上。
对罗宾逊诗作成体系的研究起步于对其每一首诗的稳步扎实的研习。本文择取罗宾逊最负盛名的人物肖像诗《理查德·科瑞》,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该诗审美效果的生成机制。首先分析了诗篇的音律、措辞以及意象,从音韵学和历史文化角度考证了这些叙事要素,指出它们是契合读者传统期待视野的。熟悉的审美期待视野使读者在捧读诗歌的那一刻被打动,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读者能够预期到的美学视域,读者所熟悉的传统期待视野中其实暗含着若干非传统的叙事构件。本文第二部分考察了诗作中的非传统叙事构件,这些非传统叙事构件否定了读者原初的期待视野,升华了诗作的主题。诗歌所呈现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肖像,而是世纪交替之际旧贵族的生存现状。传统期待视野的建构让读者在熟悉的审美视阈中走近诗歌主人公,观其所观、感其所感,而非传统叙事构件则真实反映了诗人所处时代背景下旧贵族的悲哀,非传统叙事构件对传统期待视野的突破造就了该诗不朽的艺术生命。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为罗宾逊诗集作序时指出:“罗宾逊满足于以旧形式表达新东西。[6]”从接受美学视阈来看,弗罗斯特所指的“旧形式表达新东西”,正是罗宾逊所青睐的传统期待视野和非传统叙事互为参照的诗歌创作模式。
一、传统期待视野的建构
“期待视野”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Konstanz School in Germany)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主要是指“阅读一部作品时作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7]6,这种“前结构”既可以表现为读者体验、接受文学作品时先行具备的文学素养,也可以通过作品“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7]29”而得以建构。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读者对文本的定向性期待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当审美期待被唤起以后,在随后的阅读过程中,“或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7]29。“好的文学文本在唤起读者期待的同时更应否定它、打破它,而不是去证实它、实现它。[8]”
罗宾逊在《理查德·科瑞》一诗中,首先运用音律、措辞以及意象成功地建构出符合读者传统期待视野的审美取向。读一首诗,最先对读者感官产生撞击的是诗的音律。全诗共四个诗节,十六行诗,韵脚为abab、cdcd、efef、ghgh。每个诗行有五个重音步,五个轻音步,先轻后重,是传统规整的五步抑扬格。在采用尾韵的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头韵,例如:第一行whenever、went和第二行we,第二行的people、pavement, 第五行he、human,第九行和第十行行首and,以及第十三行we、waited。此外,行内韵也频繁出现,例如:第一行down和town,第七行flutter和pulse,最后一行put 和bullet。另外,长元音和双元音的使用,如第一行的/au/音和第二行的/i/音、/ei/音、/u/音,令读者朗读这些音时语速放慢。传统规整、不徐不疾的格律向读者暗示这首规范的古体韵律诗所描绘的是一位举止优雅、谈吐和气的具有绅士风度的男士。
细细推敲诗歌的措辞,可以发现诗人的选词偏英化(anglicized)、偏书面化(formalized)。“人行道上的我们”用英国人常用的“on the pavement”而不是美式英语中常用的“on the sidewalk”,“风度翩翩”选用书卷气浓的“clean favored”而不是口语中常用的“good-looking”,“潇洒纤瘦”选用美感强的“slim”而不是“thin”,“衣着淡雅素净”选用“quietly arrayed”而非“quietly dressed”,“令人钦佩的是他处处修养卓绝”用“admirably schooled in every grace”而非“wonderfully trained in every manner”,“总之”用“in fine”而非“in short”。偏英化、偏书卷化的表达方式正契合了读者对博学、庄重的典型英国绅士形象的定向性期待。
诗人在塑造诗歌意象时,不仅仅通过措辞暗示理查德·科瑞上等英国绅士的派头,诗文中对他形象、举止、着装以及财富的描写也无不强化了这一概念。《牛津词典》对“绅士”一词有三个定义:“男子;有教养、重侠义的男子;出身高贵的男子。[9]”在“我们这些街上的人”眼中,理查德·科瑞“从头到脚都是地道的绅士,潇洒纤瘦,风度翩翩……淡雅素净……文质彬彬……光彩照人”,更重要的是“他有钱——有呵,富比王侯——”,此外还“令人钦佩地读遍各种学说……谁都盼望自己就是他”。然而,科瑞先生真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绅士吗?
绅士这一称谓,既是一个政治范畴概念,更是一个道德范畴概念。从19世纪开始,“绅士”与血统已没有必然联系,它更强调的是一种道德规范和按此道德规范行事的人。“绅士风度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的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的。[10]”因此,对绅士的界定既有外在形式的要求,即优雅、礼貌、才情;又有内在的要求,即其对道德法则的遵循和对理性的推崇。罗宾逊在《理查德·科瑞》中塑造的这位出身高贵、富可敌国、具有绅士风度的美男子在仪表修养上堪称绅士,可是他最后不声不响饮弹自尽的行为却完全悖离了绅士品德的实质。诗作最后两行对科瑞最终命运的揭示,震撼并颠覆了读者的传统期待视野,这个外表光鲜高贵的绅士其实内心孤独而空虚。
二、非传统叙事的构件
罗宾逊独特的情节设计逆转了这首诗的主旨,诗歌的主人公不再是传统题材所青睐的仪表堂堂、道德崇高、厥功甚伟的绅士,而是备感孤独、饱受心灵创伤的现代主义的小人物。19世纪末正是美国工业化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历史时期,对财富的追逐和日益商业化的社会鲸吞蚕食着人与人之间昔日的温情。以人的异化和精神分裂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悄然出现。
在现代社会的精神荒原上,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在甚嚣尘上的拜金主义大潮中日渐坍塌,往日亲密互助的邻里关系在拉大的贫富鸿沟前日渐疏离。在这些终日为面包而忙碌的小镇民眼中,理查德·科瑞只是一袭华美的衣裳,一抹亮丽的色彩,是富裕的标志,是身份的象征。活生生的科瑞在他们眼里被物质化、符号化了,他们看到的只有科瑞考究的衣着、富裕的家资,对科瑞主动发出的“早安”问候无暇回应,更无意关注科瑞的内心感受。饱读诗书、情感丰富的科瑞生活在这样一个人情淡漠、物欲横流的小镇上,他精神孤独、性格自闭、碌碌无为。他的阶级出身和绅士头衔决定了这个旧贵族在大工业时代的悲剧命运。他既不愿主动融入终日流着汗水辛勤劳作的小镇民阶层,让身心的忙碌摆脱精神的空虚;又不能独自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能忍受灵魂孤独的痛苦,可怜的科瑞只能在终结生命的枪声中寻到快速无痛的解脱。绅士的表象终究未能掩盖他空虚而怯懦的内心。
诗作中另一非传统叙事构件体现在叙述视角的选择上。诗歌展示的主题是现代人的内心世界,采用的却不是传统的心理描写或心理分析,而是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对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进行戏剧化再现。诗歌借用第三方的叙述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理查德·科瑞的仪态和举止一直以来都被“我们这些街上的人”观察并言说。全诗十六行,共九句话,其中有六句的主语都是“他”或“理查德·科瑞”,另外三句的主语是“我们”。“我们”所崇尚的是蒂尔伯里镇小镇民的价值观。在“我们”这些没有荤食可吃、日夜劳作的小镇民眼里,富贵而安逸的绅士生活是令人钦羡的。“我们”从科瑞的脚后跟直向上瞅到他那光环般的头顶,科瑞就如同神祗那般高贵而神圣。科瑞的一声“早安”让“我们”的心砰砰直跳。“我们”认为他无所不有,“我们”希望自己就是他……诗歌的前十四行没有一句是对科瑞内心世界的描述或暗示,诗歌共十六行没有一句是科瑞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叙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落笔的却是对事件表象的观察和记录。这一叙述目标和叙述视角的刻意偏差在审美上使得科瑞与小镇民之间的对比更加强烈,在不经意间拉开了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影响了读者的价值判断。受传统期待视野的暗示,读者在阅读时,不知不觉认同并内化了叙述者的观点,在不紧不慢的长元音与双元音交替的诗律中迷失了自我对事件的审查和判断,期待着诗歌华美的高潮,期待着华美高潮中科瑞完美形象的进一步升华,直到科瑞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诗歌最后一句短暂突兀的、连续的单音节的使用让读者猝不及防,科瑞命丧黄泉这血淋淋的现实真真切切地摆在读者面前。直到此时,读者才惊愕地发现理查德·科瑞明丽的外表下却掩盖着自杀这么一个可怕的念头。惊愕之余,读者不得不修正在诗歌前十四行暗示下建立起来的期待视野,反传统的人物以及反传统的心理描写视角否定了此诗的传统性。这则诗律严谨规范、意象传统的小诗真正表现的是现代荒原上孤吟的灵魂。正如巴纳德所评论的,“诗作前十四行诗是煞费苦心地为最后两行诗做着铺垫,最后两行诗令人震惊地颠覆了传统观念”[11]。读者不禁再次细读诗歌,延长自我的审美体验,从文本内外去探求科瑞悲剧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让科瑞如此毅然决然地选择饮弹自尽,究竟是什么让科瑞不再留恋他那“无所不有”的美好生活,究竟是什么疏离了科瑞和“我们这些街上的人”。罗宾逊通过大量的伏笔和有限的视角悬置了事件背后深藏的本质原因。非传统叙事笔法造就的审美效果成就了该诗不朽的艺术生命。
三、结语
汉斯·罗伯特·姚斯在阐释他的接受美学理论时,主张用作品作用于读者期待视野时产生的审美距离作为标准来衡量作品的审美价值。通俗文艺作品的接受不需要任何期待视野的变化,而那些具有不朽艺术生命的经典作品,则在文本书写中不断改写并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理查德·科瑞》这首久负盛名的小诗,以洗练考究的措辞、规整传统的诗律,叙述了蒂尔伯里镇民们对一个王子般弃儿迟到的认知。科瑞虽然拥有物质上富足的生活,但在精神世界里,他是孤独困苦的。在这个小镇上,他所拥有的只是可以寒暄的陌生人,而不是可以理解他的朋友。沟通和理解的缺失导致了他自杀的结局。这首堪称罗宾逊“蒂尔伯里肖像诗”代表作的《理查德·科瑞》,揭示的正是现代西方人在工业社会中面临的精神困境。对财富的追逐和拜金主义的甚嚣尘上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精神的空虚和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怀疑。考察诗作中传统期待视野与非传统叙事构件的碰撞,解读诗人精心构建的审美机制,能更好地帮助读者体味诗作经久不衰的魅力。
[1] Abrams M H. The Mirror and the Lamp[M].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04: 5
[2] Chen Yuhong. A Poet Who Witnesses His Era as an Outsider: On the Psychical Distance in E. A. Robinson’s Poetry[D]. Lan Zhou:Lan Zhou University, 2006
[3] 王卫东.E·A·罗宾逊和他的“沉没”[J].外国文学评论,1998(5): 31-33
[4] 董家修.现代人的心理肖像[J].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4): 56-59
[5] 李杨.痛苦与幽默的交融——艾·阿·罗宾逊诗歌赏析[J].山东外语教学,1995(4):38-41
[6] Miller Perry. Major Writers of America:Volume II[M]. New York and Burlingame: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nc. 1962:662
[7] 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
[9] Hawker Sara.Oxford Paperback Dictiona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215
[10]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410-411
[11] Barnard Ellsworth.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A Critical Study[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52:52
Anti-traditionalNarrativeElementsinTraditionalHorizonofExpectation——AnInterpretationofE.A.Robinson’sRichardCory
QIN Dan-dan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9, China)
The paper explores the generation of poetic beauty inRichardCo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It first outlines the traditional horizon of expectation effected by the joint maneuver of rhyming, diction and central image and then examines the anti-traditional narrative elements built in the traditional horizon of expectation.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fosters the immortal beauty of the poem.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narrative elements; collision;RichardCory
2014-05-08
秦丹丹(1983-),女,安徽岳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I7
A
1673-131X(2014)02-0069-04
唐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