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2014-04-15董泽芳王晓辉
董泽芳+王晓辉
收稿日期:2014-01-10
作者简介:董泽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武汉/430079)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1A004)成果。摘要:普林斯顿大学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得益于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广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学科交叉和思维启迪的课程设置方式,强调因材施教和科研创新的教学制度体系,采用交流互动和探究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育拼搏进取和宽容博爱的隐性课程内容,倡导灵活多元和注重反馈的教学评价方式。其特点对创新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2013年全美大学排名中,普林斯顿大学再次在综合性大学排名和最佳本科教学质量排名上均位列第一。[1]在世界一流大学中,普林斯顿大学向来以崇高的学术声誉和卓越的本科教育质量而著称。它的成功与其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探析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经验,对推动我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教育概况及人才培养成就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于1746年,经过26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本科教育和博士教育为主,科研实力雄厚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与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普林斯顿是一所学生规模较小,学科门类并不齐全的袖珍型大学,始终维持着较小的教育规模。现任校长雪莉·蒂尔曼曾指出:“小就是美!正因为我们不需要什么都做,我们才能够集中精力和资源来干两件事情,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生教育;二是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把这两件事情做到了极致。”[2]
普林斯顿现有本科生共5173人,研究生2584人,教职员1148人,本科生师生比达1∶6。[3]学校现设34个系和3个专业学院,其专业学院并不特别强调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而仍以本科生为主。建校以来,普林斯顿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成就斐然,从这里走出了2位美国总统和44位州长,1000多名毕业生先后担任过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议员、联邦政府及州政府的高级官员,31位校友荣获诺贝尔奖。普林斯顿因此被誉为“学者和政治家的摇篮”、“社会精英的国家俱乐部”,为美国社会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普林斯顿大学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杰出成就,不仅与其坚持“小而精”的办学理念和质量为本、注重内涵发展的办学模式有关,更重要的也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4]
普林斯顿大学之所以重视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原因来自于对自身办学历史的总结和反思。在历史上,普林斯顿曾有过因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培养模式创新,导致育人质量下滑,使学校发展出现危机的先例。例如在第12任校长佩顿任职的1888-1902年间,普林斯顿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入学人数从600人增加到1300多人,教学楼等硬件设施不断增加并建立了研究生院,学校从一所学院进而升格为一所大学。然而办学规模的扩张并未引起普林斯顿人对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视,结果班级人数越来越多,教学只好全部采用课堂讲授和上大课的形式,师生之间缺乏交往与互动,课程设置仍以古典课程为主,科学课程数量极为不足。由此造成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引起学生和社会的强烈不满。直到1902年威尔逊校长上任,经过他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才使普林斯顿走出了危机。危机使普林斯顿人认识到,只有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办学的中心地位,并通过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带领普林斯顿闯过难关并不断前进。此后普林斯顿在多位教育家型校长的领导下,锐意改革,形成了先进的培养理念和一系列科学的培养制度,由此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注重广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
·比较教育·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主体关于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具体的教育观念,如质量观、师生观、教学观等。
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育传统深受古典自由教育理念的影响,它格外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全面综合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拒绝将大学教育视作职业训练。这种培养理念从著名的伍德罗·威尔逊校长时期开始确立,在建校150周年之时,他发表了题为“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的演讲,并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大学教育不等同于技术训练和职业教育,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大学教育必须帮助他们扩大知识的边界。[5]此后,“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成为学校的校训和教育理念。为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1904年开始,威尔逊就在本科生中大力推行通识教育,要求所有本科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里,每个领域至少修满两门课,力求让本科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整体有所认识。完成4年的学习之后,普林斯顿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还具有融会贯通的分析能力、准确简练的表达能力、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力、独特敏锐的欣赏能力及突出的实践能力。[6]
现任校长雪莉·蒂尔曼在秉承普林斯顿传统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培育领袖才能的理念。她指出,普林斯顿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不要以为大学教育是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培训,我们希望念古典学科的学生将来会上医学院,或物理学家去华尔街上班。大学教育为你作各种不同的准备。年轻人在18岁至22岁时能够接触到多元思想,了解到不同的认知方式,对于培育领袖才能将是很好的准备。[7]可见,普林斯顿所要培养的人,不仅在专业方面训练有素,而且具有更加广阔的知识和视野、更加全面综合的才能,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对未来有良好的适应力,具备成为领袖的知识和才能。
(二)促进学科交叉和思维启迪的课程设置方式
课程设置方式是指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以及对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简要规定。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是评价课程设置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促进学科交叉,培养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能力是普林斯顿课程设置方式的最大特色。在课程结构上,普林斯顿形成了通识课+专业预修课+专业核心课+自由选修课的总体课程结构,并在课程结构中采取嵌入交叉学科课程模块和要求跨学科选修两种方式来促进学科交叉。例如,在进入专业学习前,普林斯顿在通识课程之外开设了科学整合课程模块,供那些日后有意主修科学和工程专业的学生选修。进入专业学习后,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中,各个专业都存在较高比例的交叉学科课程选修要求,并且有的系直接提供交叉学科课程。例如物理系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最低7门,其中交叉学科课程要求为最低3门,系里提供生物物理、天体物理和地球物理类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有的系则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例如德语系的专业核心课程为8门,其中4门须从艺术与考古系、经济学系、历史系、哲学系、宗教系、政治系、音乐系等开设的如北欧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分析、近代德国社会与政治、康德哲学等13门课程中选择。[8]而在选修课中,普林斯顿还提供了多达40多门的交叉学科证书课程供所有学生选修。总体上,与其他一流大学相比,普林斯顿的课程结构呈现出交叉学科课程比例较高的显著特点。
在课程内容上,无论是专业课还是交叉学科课,都极为重视对思维方法的启迪。例如物理系强调开设高含金量的专业课来“授之以渔”,即物理系要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物理学的定律,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像物理学家一样去思考;社会和人文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样强调对学科研究思维的掌握,例如历史系的历史研究习明纳课程,就主要训练历史选题、史料求证、史实陈述等研究思维与方法。[9]从独具特色的科学整合课程来看,该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合理整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核心原理和方法,着力培养对跨学科数量问题的解决能力。[10]通过修读该课程,既能为学生主修任何科学专业打下良好基础,又利于培养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思维。
(三)强调因材施教和科研创新的教学制度体系
教学制度体系是与人才培养的微观过程紧密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的体系。为了给每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和充分的科研训练,普林斯顿创建了一系列教学制度,其中,以导师制、访学制、实习制最具特色。
导师制包括导修制和师生合作研究制两种形式。导修制是普林斯顿独特的教学传统,其主旨在于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导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而亲密的联系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导修制采取由导师带领10名左右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导师指导下的个人阅读和小组讨论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从入学开始,每门课程每周都有一次导修课。导师课前要精心选择并指定阅读内容,促进学生对有价值的话题进行研究,在导修课上,学生要做出口头或书面报告,导师则引导学生对报告进行讨论并解答学生疑问。[11]经过长期实践,导修制达到了其最初设想的目标,即更多的研究、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学习精神,在教学制度方面为普林斯顿带来了相对美国其他高校更大的优势。
师生合作研究制是指高年级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的制度,通常要在三年级提交研究报告并在四年级提交毕业论文。研究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经系里批准,每位学生的研究都在一位教授的密切指导下进行。以历史系为例,所有学生不但在三年级上下学期必须各提交一篇不同选题的研究论文,而且四年级阶段的论文对挖掘、解释史料上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通过研究过程中师生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交往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近年来,在《科学》、《自然》等期刊发表的论文中,第一作者有些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
为了搭建国际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普林斯顿还大力推行国际访学制和实习制。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国际项目办公室,负责访学和实习项目的联系和管理。其访学制度与世界上43个国家的大学建立了联系,能为学生提供100多个选择项目。在实习制度方面,设立了国际实习项目(International Internship Program)和桥梁年项目(the Bridge Year Program),前者利用暑期为学生提供与专业有关的国外实习工作;后者则挑选部分大一新生到国外进行为期9个月的文化体验和社区服务。[13]学校也极为重视提高访学和实习项目的学术价值和针对性,即项目必须有益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工作,使学生能够与海外学者和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并为科研提供实地调查的机会。
(四)采用交流互动和探究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常用的课型有演讲课、导修课、讨论课、实验课、模拟训练课等。不论采用何种形式,教授在教学中都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讨论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建构参与知识探究。其中,国际关系学院的模拟训练课极具特色和代表性。
模拟训练课是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进入专业学习后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每年举行约20期,其中约4期在海外举行。该课以小班为单位,每班约15名3年级学生和2名4年级学生,在一位教授或专家的指导下模拟解决公共政策和国际关系中有现实意义的复杂问题,如今年的题目有美国教育分层问题,美国与海湾国家关系,欧盟与中国关系等。[14]担任课堂指导的教授或专家不仅对题目有深入研究,对相应的政府机构也有透彻了解,近年来的课堂指导中就包括美国前总统、多位参议员及外国政府官员。课程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由课堂指导介绍中心议题,并组织全体成员对议题进行讨论,然后将议题分成若干方面,分派给所有3年级学生进行专项调查研究并写出调查报告,4年级学生和课堂指导在上述过程中扮演顾问角色;第二阶段,所有报告完成后进行答辩,然后4年级学生根据对专项报告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写出综合报告;第三阶段,全体学员就综合报告进行辩论以决定最终报告的内容,最终的报告必须是一份大家都能接受的折中办法,这就需要学生们就不同意见进行谈判、磋商和妥协,体现了政治和外交工作的最大特点。[15]在模拟训练课中,课程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密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实施参与式和探究式教学。其教学效果也十分突出,课程最终报告往往都被相关机构接受作为政策制定和调整的咨询参考。
(五)蕴育拼搏进取和宽容博爱的隐性课程内容
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学校经验中隐蔽的、无意识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那部分经验。隐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并具有兴趣上的激发功能、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与行为上的规范功能。普林斯顿重视弘扬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和谐关爱的精神氛围,蕴育了独特的隐性课程内容。
在美国建国过程中,普林斯顿众多校友积极参加独立革命运动,其中有9人成为美国独立宣言的签名者,使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美国革命摇篮”的称号。曾担任校长并成为美国总统的威尔逊在建校150周年校庆上提出了“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的口号,并成为普林斯顿的校训。独特的历史传统造就了普林斯顿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自强不息服务国家需要的献身精神。在美国,普林斯顿学生常被冠以“普林斯顿青年”(Princeton Boy)的称谓,它代表这一群体所具有的进取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普林斯顿不仅是追求科学的胜地,它还有宽容博爱的人文情怀,发生在两位教职工身上的鲜活事例更具体说明了这一点。上世纪80年代,32岁的安德鲁·怀尔斯教授专注于研究难度极高的费马猜想,他不肯担任教学工作,9年中没有发表1篇论文,人们怀疑他的研究能否取得突破,但校方给予了他包容和信任,直到1994年,他终于攻克了这一困扰世界数学界360多年的难题,获得了历史上唯一的菲尔兹特别成就奖。另一位是数学家约翰·纳什的故事,他曾罹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治愈希望渺茫的情况下,普林斯顿大学让其静心生活在校园中,并给予他极大的关爱,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抗争30年后得以康复,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六)倡导灵活多元和注重反馈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形式和对师生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普林斯顿构建了包括课程学习评价、创新成果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等灵活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学习评价要求根据课程目标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并注重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考试和考察,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如课堂发言和讨论情况、随堂测验,课后作业,课程结束时的笔试、口试等;创新成果评价是普林斯顿大学评价学生创造性的重要指标,包括对学生科研论文的评价和创作作品的评价。科研论文是对大部分本科生在高年级阶段科研工作的评定,学生提交的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并通过答辩。对于主修文学艺术类的学生,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可以提交创作作品,如剧本、小说、作曲等,对这类作品也有严格的评定标准。实践活动也是普林斯顿大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但实践活动评价并不以参加活动的数量为主要标准,而主要以实践活动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为标准。尤其注重考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看重的是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收获与贡献。
最近,普林斯顿大学正在酝酿新一轮教学评价方式改革,这次改革将聚焦学生8个方面的能力提升,即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全球视野、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评估能力、社会互动能力及公民权利能力。改革将着重加强评价的反馈矫正功能,认为等到课程结束再评价教学效果的方式不够及时有效,提出构建阶段性评价机制以提高反馈效率;改革将减少以笔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方法,探索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改革还将关注学生日常学习表现,提高学生自我评估能力。
三、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普林斯顿大学在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所秉持的理念与价值取向,及对学生个性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尊重,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普林斯顿之所以能在世界大学之林中后来居上,原因之一就在于其通过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普林斯顿大学看来,本科教育决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它重在通过文理交融,使学生领会人类处理和创造知识的方式,形成全面综合的能力,实现和谐发展,而过度专业化和过于实用的教育难以产生高层次人才。在我国,过窄的专业教育和过弱的文化陶冶一直是本科教育的痼疾,虽然过度专业化的弊端已成共识并且本科教育近年来也历经多次改革,但总的来看,本科人才培养依然没有突破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切实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是当前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导,虽然高校之间定位不同、校情各异,但“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应成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理念和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式。借鉴普林斯顿大学课程设置方式的先进举措,我国高校应因校制宜,认真研究,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首先,在课程结构上,应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建设,降低专业必修课比重,增加专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提供跨学科课程或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要提高通识课程质量,使课程内容在自然、社会、人文上能够均衡兼顾,要深入研究普林斯顿的科学整合课程,促进学科交叉渗透,重视对跨学科课程的开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教学制度改革。先进的教学制度是普林斯顿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国高校必须重视教学制度的改革创新。首先,必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行导师制;其次,探索小班化教学的辅导制度,鼓励广大年轻教师和博士研究生担任辅导教师;其三,引导和资助本科生开展科研,吸收优秀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其四,推进访学制度和实习制度建设,提高访学和实习项目的学术价值。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推进教学组织形式革新。普林斯顿的实践说明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我国高校在教学组织形式革新中须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应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观念,扭转传统教学的以书本、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倾向;其次,将师生间单向传输课堂转变为多向交流课堂,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其三,将传统的知识课堂转变为研究课堂,多采用启发性和探究性教学;其四,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普林斯顿大学的隐性课程建设,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我国高校要提升对隐性课程功能与地位的认识,在政策与制度层面提出隐性课程建设的规划与方案。其次要以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为目标。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历史与文化积淀,形成优秀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生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教学评价方式革新。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及其改革方向值得我们认真借鉴。首先在评价的范围上,除了实施结果评价,要更加重视过程评价;其次在评价目的上,要将反馈、矫正与调控教学质量作为主要目的;其三在评价依据上,要减少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倚重,重视对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考察;最后在评价的方法手段上,要改变以考试为主的单一方法,探索更多元的教学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Bes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B/OL].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nationaluniversities/undergraduateteaching.
[2]Princeton Today [EB/OL].http://www.princeton.edu/main/about/present/.
[3] Facts & Figures [EB/OL].http://www.princeton.edu/main/about/facts/.
[4]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5]王则柯.我所知道的普林斯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41.
[6][8][15]肖木,丽日编.普林斯顿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5,70,74.
[7]蒂尔曼.培育领袖才能,让青年接触多元思想[EB/OL].http://tech.sinchewi.com/ny/print/58763.
[9][12]Undergraduate Announcement 2011-12[EB/OL].http://www.princeton.edu/ua/archive/departmentsprograms/indexdyn.xml?dept=his& year=2011-12.
[10] Integrated Science [EB/OL].http://www.princeton.edu/integratedscience/.
[11]朱波.普林斯顿大学导修制探微[J].江苏高教,2010(3):147-149.
[13]Office of International Programs [EB/OL].http://www.princeton.edu/oip/sap/programs/.
[14]Undergraduate Program [EB/OL].http://www.princeton.edu/ugrad/policy_seminars/Final-Descriptions-Fall-2012.pdf.
(责任编辑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