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紫砂壶成型工艺比较研究
2014-04-14魏茜璐顾平
魏茜璐 顾平
摘 要:紫砂壶的成型工艺从出现至发展有非常显著的变化,是紫砂壶造型的关键。历史上众多制壶大家中,出现了几个具有历史变革意义的制壶大家,其成型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紫砂壶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紫砂壶;供春;成型工艺
明代是紫砂壶发展的繁盛时期,从有史料记载的龚春到明,宜兴紫砂壶由初期草创阶段经过不到一百年发展繁盛,器型艺术的变化改革,千姿百态。有质朴简练,突出使用功能的造型,也有生意傲然、千奇百巧、颇具玩赏意味的造型。所谓“方非一式,圆不相一”,即使是同一种类造型,也会根据泥料,工具使用,制壶人的技艺,精神修养等等有着天壤之别。同时也发展出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紫砂壶器型。
成型工艺是形成紫砂壶造型的关键,是制壶者们通过拍打,钻孔,镶嵌等等动作,对泥料进行形态上的变幻,这种变化也就形成了造型的变化。成型工艺于明晚期就已经发展出打身筒、镶身筒这两种主要的两种手工成型方式。时大彬是这一创造性变革开拓人,这一改变在紫砂壶发展史上是一座里程碑。这一次变革从原料配比变革、工艺革新、器型设计创新、赋予紫砂壶内在内涵都具有创新性的历史意义。
据清《宜兴瓷壶记》周容,记载:“今吴中较茶者壶必宜兴瓷云,始万历间,大朝山寺僧(金沙寺僧)传龚春。龚春者,吴氏小史也。至时大彬,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刳山土为之,龚春更斫木为模,时悟其法,则又弃模。而所谓削竹如刃者,器类增至今日,不啻数十事”。根据以上文献记载,至晚明时大彬时期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可以归纳为如下进程表:日用陶器阶段(紫砂壶出现之前)——日用陶器——拉坯成型工艺。
第一阶段(紫砂壶出现及萌芽):以金沙寺僧为代表——手捏成型(并未得到历史证实);第二阶段(草创阶段):龚春——模制成型工艺;第三阶段(成熟阶段):时大彬——弃模,泥片成型。
据史料记载可考,或者有传记可以证明最早的紫砂壶制作名手,约明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和龚春首当其推。在其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紫砂壶艺术并未从日用陶器中分离出来,日用陶器相对紫砂艺术是粗糙手工业制品。日用陶器是紫砂壶艺术孕育而生的基础,这是一个漫长的孕育阶段,给紫砂艺术萌芽培育了沃土。
日用陶器阶段:明代早期的紫砂制品多数是为了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而烧制的紫砂日用陶器,于后期发展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紫砂壶。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同样也是从日用陶器中逐步发展而来。 日用陶器的成型方式主要有泥条盘筑法,轮制法。泥条盘筑法。至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一章中,对当时日用陶器拉坯成型工艺做了翔实的记载:“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钵孟,小者瓶罐,款制各从方土,悉数之不能。造此者必为圆而不方之器。试土寻泥之后,仍制陶车旋盘。功夫精熟者视器大小掐泥,不甚增多少,两人扶泥旋转,一捏而就。其朝迁所用龙凤缸(窑在真定曲阳与扬州仪真)与南直花缸,则厚积其泥,以俟雕镂,作法全不相同,故其直或百倍或五十倍也。”
第一阶段:关于金沙寺僧的制壶方式在《宜兴瓷壶记中》《阳羡名陶录》中有相关如下记载:(清)周荣《宜兴瓷壶记》:“……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刳山土为之……”吴骞《阳羡名陶录》:“……龚春,学先吴颐山家童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摶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纹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吴梅鼎《阳羡茗壶赋》序言:“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攜一童子,名龚春,见土人(应指当地制陶工人)以泥为缶,即澄其泥为壶,极古秀可爱……”
从文献记载中,其描述金沙寺僧或者当地土人的制壶方式是:淘细土做好茶壶的粗坯,这时的茶壶是一块完整的茶壶形坯子,再用极其简单的茶匙作为制壶工具,茶匙的作用是将茶壶粗坯中心泥土挖空,使茶壶空心,挖出茶壶的厚度。在挖出多余的泥之后,以手指来按压茶壶的内外壁,使其渐趋平整。茶壶的壶把也是后期直接黏合在外壁上的。这与明晚期成熟制壶工艺有着极大的区别,这说明在经过短短几十年,紫砂壶的制壶工艺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但是至今为止,已发掘的出土文物中,并没有金沙寺僧或者土人所制紫砂壶的历史文物或者残片。所以我们只能从这些记载中寻找龚春所模仿金沙寺僧或者土人粗略制壶方式,但是据笔者粗浅阅读,发现其中有几个疑点:其一,历史记载寥寥数语,并无实物佐证。并且《宜兴瓷壶记》乃清周荣所写,周容在写此篇计时,并未提到金沙寺僧作品去向,或对金沙寺僧作品有精准的描述,并无史物进行佐证。令人质疑是否为主观臆断。其二,提及金沙寺僧及其制壶工艺,目前有记载的有(清)吴骞《阳羡名陶录》,(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清)周容《宜兴瓷壶记》。虽然其记载的制壶方式极其相近,但是都未注明从何史料考证而来。从上述两点归纳,明金沙寺僧的制壶工艺从实物证据和史料佐证两方面,都不完善,存在质疑。其三,吴骞《阳羡名陶录》中,“……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摶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纹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晌现节腠,视亦辩真……”其中描写金沙寺僧制壶工艺是借助龚春的模仿来间接言明金沙寺僧的制壶手法。这种间接证明就降低了其真实性,所以这也存在质疑。其四,在吴骞《阳羡名陶录》中所提到的是龚春是窃仿金沙寺的制壶技艺,而吴梅鼎《阳羡茗壶赋》序言中所说的是“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攜一童子,名龚春,见土人(应指当地制陶工人)以泥为缶……”其中土人是指宜兴东南边的湖父山的当地制壶人,并未直接指出是金沙寺僧。所以龚春所窃仿的到底是金沙寺僧还是湖父山上的本地制壶艺人,无从知晓也无法考证其真伪。其五,制壶工具说法也不一致。《宜兴瓷壶记》中记载的是“寺僧始止削竹如刃”,所使用的工具是竹刃,而吴骞《阳羡名陶录》中所提到的制壶工具是茶匙,两者说法并不一致。所以根据以上几点质疑,史料中记载金沙寺僧或土人的制壶技艺并未完全得到历史证实,有作者推测或者坊间言论的可能性,这是笔者提出的几点质疑及结论。
第二阶段(草创阶段):龚春——模制成型工艺。(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先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最先由储南强先生收藏的龚春树瘿壶高102mm,宽195mm,壶型较大,从成型工艺上说,由于龚春时期,紫砂壶处于刚刚萌芽的阶段,由于工艺并不成熟,首先从使用的泥料上,其泥料取材属于就近取材,由于宜兴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紫砂原料资源,文献中并未提及陶土的挖掘地,但从后世被传龚春树瘿壶的作品来看,其原料为甲泥,是宜兴常见的紫砂壶是用料。
由于成型工艺较为原始,首先用一整块泥料制作成壶身和壶嘴,这种成型方式,需要制壶人有非常好的造型能力,并且也需要反复的泥料加减与推敲,壶身及壶嘴制作完毕后,就需要非常重要的一步,挖空壶内侧。在完成这一步骤是所采用的工具是竹刃或者茶匙,這两种工具都过于单一,挖空的过程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准确自然。此外,龚春在模仿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区别于一般金沙寺僧或土人的制壶方式。他的树瘿壶结合树瘿(即树瘤)的造型和质感,突破了先前紫砂壶单一造型。并且树瘿的造型及质感,十分符合原始紫砂壶稚拙古朴的成型工艺,十分巧妙地利用古朴的成型工艺达成古秀可爱的原始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