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 技术在兴平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中的应用*
2014-04-14宋化清
宋化清,徐 波
( 陕西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00)
0 引言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是实施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文件精神,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登记到每个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并实现各类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全覆盖。兴平市结合实际,充分利用3S 技术,即遥感(R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覆盖完成了比例尺1∶5 000的村民小组集体、村集体、镇(街办)集体等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并建立了供日常查询、统计、变更、管理的信息数据库系统。3S 技术的综合应用具有定位精度高,表、图、数据一致性强,工作周期短、成果应用性广泛的特点[1-5]。
1 项目概况
兴平市(属咸阳市辖县级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地总面积508.94 km2。全市辖14 个镇(街道办)、219 个行政村、1 586个村民小组。采用GPS 技术布测E 级控制点153 个,图根点921 个,实测界址点32 169个,图解界址点386 个;应用RS 技术制作行政村正射影像调绘底图219 幅,使用GIS 技术建立了1∶5 000覆盖全市范围内的登记发证信息数据库,扫描挂接电子档案6 124宗;编绘各地籍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分布图14 幅、行政村公示公告图219 张,所有权宗地图6 124份,1∶5 000标准分幅图103 幅。
2 3S 技术实施路线
3S 技术是实施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有效的科技手段,对发证宗地信息获取、存贮、更新、分析、应用和管理互为支撑。路线图,见图1。
图1 3S 技术实施路线图Fig.1 The work-flow of 3S technique
3 GPS 技术提供准确的定位精度
3.1 控制测量
项目数学基础采用1980 西安坐标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选择高斯—克吕格3°带投影,地籍图比例尺为1∶5 000。为实现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村、组边界精确坐标化,利用市域内及周边已有的3 个B 级和3 个C 级GPS 控制点,在全市布设E 级埋石控制点153 个,采用静态全球定位观测,并在此基础上用RTK方法布设图根点921 个,将两次独立观测在限差内的平均值作为图根点坐标。同时将测量坐标成果应用于遥感影像误差纠正。
3.2 界址点测量
依据调查影像底图编号和实地确定的界桩位置,采用解析法测量界址点坐标,村庄外用GPS RTK 定位法,村庄内部或遮挡严重的界址点用全站仪解析法。人员无法到达的个别点位,在正射影像图上利用图解坐标法进行采集。全市解析测量界址点32 169个,占98.81%,随机抽取2 562个界址点进行坐标检核,计算得到点位中误差为0.037 m,满足规程要求;图解界址点386 个,占1.19 %。
3.3 界址线测量及表示
当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址线与市(县)、镇(街办)、村、组行政界线重合时,按相应行政界线图式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址线用0.3 mm的粗实线表示;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相关的线状地物全部测量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址线用依比例尺双线线状地物表示时,相应界线应连续不断绘出;用单线线状地物表示时,应正确表示其归属关系,当以单线线状地物中心为界时,界址点应在其中心位置,相应行政界线应在其单线线状地物两侧分段跳绘表示。
4 RS 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地类影像信息
RS 技术在国内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历经土地详查、土地动态监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及监测等已在当今土地调查及管理中形成了一系列技术规程。由于遥感影像具有直观、真实、快速覆盖和信息丰富等优势,在兴平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利用遥感影像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作周期,而且还能大大提高了成果质量。
4.1 选择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选择要满足1∶5 000影像底图的精度要求,并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卫星影像数据,该数据源为Quick Bird 全色(0.6 m)+ 多光谱(2.4 m)和Worldview-2 全色(0.5 m)+多光谱(2.0 m)数据。Quick Bird 数据影像清晰且分辨率高,作为基础数据;Worldview-2 数据现势性强,可作为地物补充数据。
4.2 制作正射影像图
将获取的调查区内Quick Bird 遥感数据以1∶1 万DEM 数据、已有的GPS 控制点数据等为基础控制资料,经过影像纠正、配准、融合、镶嵌等处理,制作覆盖全市1∶5 000比例尺遥感正射影像图。对制作的正射影像图,在全市范围内均匀抽取9 幅,实测线状地物交点82 个,将GPS-RTK 方法实测坐标和正射影像上读取的影像图同名点坐标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平面位置精度统计表Tab.1 Statistical table of precisions on horizontal position
从以上实地抽测精度分析得知,纠正后的正射影像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2.5 m,符合影像图精度要求,能满足1∶5 000现状地类上图精度。
4.3 编制各行政村调查影像工作底图
调查工作底图是进行村、组权属界线实地调查的工作图件,采用1∶5 000正射影像图叠加变更土地利用现状线划图,在此基础上参考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行政村界线,按矩形分幅裁剪编辑各行政村调查底图。使用防水油墨和柔软性好的纸张,喷绘各村调绘底图,提供外业调绘使用。
4.4 采用影像底图开展权属调查
4.4.1 地籍编码的确定
依据镇(街办)、村行政界线,结合明显的线状地物和城镇土地调查中的街坊分布,全市共划定地籍区14 个、地籍子区258 个,分别进行统一编码并标注在底图上。
由于纳入的文献样本量少,异质性检验则采取了I2检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自由度修正计数对Q值的影响,而且数值大小不会随着数目变化而变化,异质性检验结果也更为稳定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鉴于本分析的样本量较少,结果有可能掩盖了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于后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可能更应该关注药物联用后的安全问题。同时,由于文献质量不高,虽然进行了偏倚分析,但只限于发表偏倚,研究强度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应谨慎接受本研究结果,临床在利用此结果指导实际应用时,本研究仅作为参考。
在地籍子区的基础上,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共划分宗地6 124宗,其中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划分5 486宗,村农村集体划分582 宗,镇(街办)农民集体划分56 宗。宗地编号采用国土资源部《宗地代码编制规则》19 位层次结构进行编序。
4.4.2 权属调查
以行政村为单位向土地权利人发送指界通知书,约定土地权利人现场指界。经现场双方土地权利人确认,调查员现场在底图上标绘界址点、界址线,且双方指界人在底图上确认签字,同时,对设置的界址点根据不同位置埋设水泥桩、钢钉、石灰桩、木桩等,提供测量依据。
按照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将调查的内容如实填写到调查表上,在调查表中对重要界址点和主要权属界线进行文字说明;对外业设置的界桩在影像图上编号,使界桩与底图界址点编号对应一致。最后相邻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分段签字盖章。
4.4.3 应用正射影像纠正地类遗漏
宗地内地类主要来源于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在权属调查过程中,对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同时进行核实,与实地不符的,在调查影像底图上标绘,数据库中进行纠正。在室内解译检查中,发现数据库与影像图上地类明显不一致时,经调查人员外业核实后,依据影像图进行纠正。纠正内容有各类线状地物及地类图斑。遗漏的城镇、工矿、村庄等建设用地按影像位置进行补绘。
5 GIS 技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
兴平市确权登记建库软件使用“苍穹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系统”,建库内容包括:数据准备、图形数据建库、调查信息录入、宗地面积计算、系列图件编辑、登记信息入库、档案扫描等。
5.1 权属测量数据与土地调绘数据融合
将外业测量获取的界址点、界址线及相关线状地物图形数据与1∶5 000土地变更调查图形数据进行叠加编辑,当同一测量地物与影像调绘图形重叠时,保留权属测量图形数据,删除调绘图形数据,并编辑处理测量界址线与宗地内地类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继承农村土地调查地类图斑。经融合后的图形数据,数学基础可靠、范围覆盖全市、权属位置准确、精度符合《地籍调查规程》要求。
5.2 图形数据库的建立
将融合、接边后符合精度要求、内容齐全的图形数据以地籍区为单元;建立数据字典库;编辑生成地籍宗地图层、地类图斑图层、线状地物图层、零星地物图层、界址点图层;输入宗地属性。在建立各地籍区数据库基础上,分别导入、接边建成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图形数据库。
5.3 系列图的编制
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系列图利用ArcGIS 软件编制,图件种类分为:全市地籍编码分布图、地籍区宗地分布图、地籍子区宗地权属公示图、标准分幅地籍图、宗地图等。
系列图件以图形数据库为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市(县)、镇(街办)、村、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籍区、地籍子区范围线、地籍编码及注记、地类等。当宗地界址线与行政界线重合时,只表示高级界线,与宗地有关的界址点、界址线及宗地编码注记用红色表示,水系用蓝色表示,其余地类及符号用灰色表示。
5.4 宗地面积计算及地类面积的汇总
以空间图形数据库为依据,椭球面积计算为控制,逐级平差导出宗地范围毛面积,自动扣除宗地范围内其它权利人占地面积,统计出宗地净面积(登记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
5.5 登记信息入库
采用苍穹土地所有权管理系统软件,对调查确权工作中的登记申请表、地籍调查表、审批表等表格中相关属性进行提取并建立表格,以宗地统一代码为查询依据,将所有数据表格的内容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中,系统再通过逻辑检查,自动产生登记卡、归户卡、打印土地所有权证。同时,利用系统软件管理功能挂接扫描纸质的登记申请表、地籍调查表、审批表、边界协议签字盖章书、权源资料、法人代表及指界人身份证、审核结果公示照片、土地证书等,形成完整的确权登记发证电子档案。
5.6 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信息系统试运行基础上,进一步检查完善建库的数学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备性、现势性、图件质量、档案扫描质量。同时,实施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开展登记发证、变更日常业务,从受理、初审、公告、审核、审批、登记注册、缮证、发证到归档,实现自动流程化作业;根据收件单、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信息等查询土地登记其他信息,提供社会化服务;生成宗地面积汇总表、地类面积统计表、界址点坐标成果表,输出宗地图、任意范围地籍图等,为全市土地管理快速提供决策依据。
6 结束语
3S 技术在兴平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项目中的应用,其成果对当前高标准、高起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到村民小组具有推广示范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成果精度指标严格执行现有技术规程要求,并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在权属调查上,选用现势性强、覆盖全市、分辨率高的正射遥感影像图作为调查底图,实地与影像易方便对应,给权属测量和边界签字盖章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二,在生产环节上,采用宗地界址点和与界址线有关的线状地物用GPS RTK 采集,宗地内地类、地物依据正射影像图继承性采集,采用融合数据方法,缩短了外业工作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宗地四至位置精确;其三,在地籍图宗地界线的表示上,采用市(县)、镇(街办)、村、组的行政界线图式表示,与所有权有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线用实线表示,这样保证了宗地图面界线层次清楚、宗地界线与线状地物内、中、外关系分明,宗地图到实地易识别使用。
总之,兴平市采用3S 技术完成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项目,为全市农村地籍细化管理、基本农田划定、城乡建设一体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等提供及时、可靠和适用的基础资料,也将为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奠定基础。
[1] 国土资源部.TD/T 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办.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 国土资源部.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 国家测绘局.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S].北京:测绘出版社,2010.
[5] 马怀武,郝恒强,杨立华.RTK 技术结合卫星影像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法[J].测绘技术装备,2012(2):3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