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特色空间为引导的旧城街道更新改造研究——以沈阳枫杨路街道更新规划为例

2014-04-14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枫杨商业街街道

李 昂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04)

0 前言

旧城改造是当代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旧城改造为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城市旧区经常是各种城市问题与冲突的交汇点,牵涉到城市社会稳定与社会平等问题,旧城的更新既包括对实体的改造,如建筑物、道路、市政设施、绿化等;也包含了对城市软环境的改造和延续,如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城市活力、社区邻里氛围等。可以说,城市更新的目标是解决城市旧街区发展中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从而推动城市整体的变革与发展。

当今的城市旧街区更新的方式基本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综合整治及功能改变三种方式。“推倒重建”的方式,不仅开发成本极高,而且这种方式仅是改善地区的物质环境,对街道机理、历史、文化精神的考虑远远不足,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枫杨路街道更新改造规划中不仅要考虑盘活城市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循环再利用,满足各项建设对用地的需求,还要注重延续街区文脉、恢复城市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面貌。

1 枫杨路街道的特色挖掘

1.1 枫杨路概况

枫杨路位于沈阳市南部,苏家屯区老城区中部,东连牡丹街,西接沈大高速公路,全长2.95公里。对于苏家屯区,枫杨路是苏家屯火车站接送旅客经过的主要的道路,是苏家屯城区主要的景观展示大道,也是苏家屯城区重要的生活性、商业性道路,在苏家屯区具有重要地位,是展示苏家屯形象的核心平台。枫杨路街道改造的研究范围西至沈大高速公路,东至牡丹街,南北考虑距红线约70米的用地范围。其中包括绿化带、沿街建筑、公园及开敞空间。纵向穿越枫杨路的道路主要有丁香街、桂花街、迎春街、丽花街、海棠街、雪柳街、玫瑰街和牡丹街。

1.2 街道现状空间解读

枫杨路沿线两侧的建筑功能多样,迎春街以西路段多以行政办公、居住建筑极少量公共建筑为主,住宅底层为商网,道路西侧伴有少量工业建筑。现状建设零散,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不尽完善。

1.2.1 商业街的落败

迎春路以东路段则为地区级的商业街,苏家屯商业大厦及多家品牌专卖店坐落于此,是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环境等方面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其功能业态也日趋低端化。

1.2.2 滨湖空间的无效利用

同时,苏家屯区最大的公园临湖公园坐落于枫杨路中部,迎春街以西,被枫杨路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大面积水域及公园绿地为该地区创造了良好的景观环境。而临湖区域的商业及文化建筑陈旧,个别建筑常年闲置,基地风貌破败、活力衰退,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导致滨水空间无法发挥应有的公共功能和景观价值,缺乏城市活力。

小结:通过现状研究分析,枫杨路街区面临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问题。一个好的街区需要具备的特点,一是建筑品质良好,场所空间丰富;一是具有多样性。在枫杨路街道的改造中,在提高建筑的品质、完善街区多样性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街道的特色,这也是激发街道活力和实现复兴的必要条件。

2 特色空间为引导的枫杨路街道更新

对于枫杨路街区,其更新应当从现状资源中发掘要素,围绕街区特色,实现街区的复兴。在整片的旧城区中,城市的更新不应进行大规模的整体改建,可先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土地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能够打造区域特色的街道空间,以之为主体首先进行更新复兴,再逐渐福射周围的空间,进而带动整个街区的发展。这种循序渐进的改造,己经被人们普遍认可。而改造中的特色利用,则为旧城街区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更新的切入点。

2.1 特色空间的更新定位

具体来说,街区更新可以从营造特色街道空间开始,明确各街道的改造主题,以此带动整个街区,根据城市功能,将枫杨路沿线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枫杨路东段——欧陆商业区;枫杨路中段——滨湖景观区;枫杨路西段——城市生活区。

2.2 更新策略

2.2.1 欧陆商业区的更新——特色空间重生

商业街区用地功能成混合状态有居住、商业、文化、金融办公等,底层均为商业网点。因此,规划在功能布局上利用人性化的设计手法,为综合商业街与居住、环境、文化、休闲等功能的融合提供空间条件,对规划用地进行整体设计。

在建筑空间上,对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进行整治修缮,打造街区亮点。现状住宅建筑可适当延续原有欧式建筑风格、清灰色主色调以及部分建筑符号,底层商业店铺里面统一改造为通透的玻璃幕墙,实现室内外视觉沟通,促进街道公共空间活力,并适当增加立面构筑物、布篷雨搭以烘托街道欧式商业街风格。

该区段道路规划红线宽度24米,现状路面车行道14米,人行道5米,人流车流量大,通行组织与停车混乱,由于底层商铺台阶占用人行空间较多,商业街的步行空间过于狭窄。规划建议将两侧人行道由5米加宽至7米,为商业街提供宽敞的步行空间,车行路则由现状的14米调整至10米,同时取消路边停车以保证枫杨路的通行能力,可在枫杨路纵向次干道及支路上设置路内停车泊位,但需要对道路的宽度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在枫杨路利用可改造地块建设立体式停车楼,已解决商业街的停车需求。

在景观方面,利用人行道拓宽在车行道两侧增设绿化隔离带并种植行道树,商业步行街空间,可采用花坛、可移动花钵、树池、座椅等小型设施及色彩丰富、造型活泼的景观小品以丰富商业街景观层次,路灯和公交车站的设置要考虑主干道的通行要求,电话亭、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的布置要充分考虑行人的使用需求,丰富人文内涵,赋予街道新的生命。

2.2.2 滨湖景观区更新——特色空间的重建

临湖公园周边的滨水景观区现状的商业及文化建筑陈旧,个别建筑常年闲置,滨水空间没用充分利用。规划建议将原枫杨路市场及五金商场地块进行整体改造将枫杨路菜市场搬迁,并考虑对其土地进行收储,提高土地应有价值充分利用滨水空间提高地区活力,体现该区域应有的土地价值。新建建筑风格以现代、简约、时尚为原则,并与滨水开敞空良好结合,创造一个环境优雅、人际和谐、人文温馨、文化内涵丰富的滨水商业休闲空间,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在景观方面,对于该区段予以保留的区人大、少年宫等建筑,结合公园水系增加广场等硬质铺地并适当设置景观雕塑,丰富景观层次,增加休闲交往空间;道路交汇处增设交通指示牌,设置集中生态停车场,满足休闲娱乐的停车需求。绿化在不遮挡商业界面前提下,合理布置高大乔木,对临湖公园进行绿化景观建设,加强与城市的融合。

2.2.3 城市生活区的更新——居住空间的重塑

该区域整体上以苏家屯区老城的居住生活区为基本特征期中间杂部分企业办公,居住建筑多为20世纪80-90年代建成的多层住宅,以“方盒子”建筑为主,沿枫杨路都设置底商。用地功能混合通过局部的修缮和粉饰以改善联建办公建筑立面形式及建筑颜色杂乱无序等现象。

在空间的疏导上要求对临时建筑、高危建筑进行选择性拆除,对老式居住建筑增加立面构筑物,美化立面;协调墙面材质及色彩,修补墙体破损,对破损严重的屋顶、阳台等构筑物重新整改和修缮。

保留原有人和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形式,取缔人行道占道经营、占人行道停车,确保人行道通行能力,保证人行交通、车行交通以及内部交通、城市交通之间的互不干扰,有机衔接。枫杨路两侧为行政、办公、金融类建筑可适当设置路边临时停车。并在现状基础上规范增设自行车停车位。

城市生活区对景观方面的考虑,尽量保留原有绿化,对现状街道绿化进行提升、整理,保证行道树的统一、连续,以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种植,以降低汽车尾气、噪声对步行空间的干扰,从而形成乔、灌、草合理搭配的层次丰富的立体化植物体系,和丰富而有韵律的城市林缘线。同时,结合底层商网、单位庭院对具备绿化条件的地段进行绿化补植、增植,并布置座椅、树池等设施,满足人们休闲的需求。

3 实施保障——由成果转向控制

常规的城市更新规划成果,往往是平面图、鸟瞰图、模型等来展现未来具象的“蓝图美景”。而该项目在成果编制中,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效果图”上,而是深入研究各种规划控制要求,为具体的更新规划设计制定评判决策的依据,为进一步的设计管理提供了一种理性的弹性的控制。

所以在成果中,并不局限于枫杨路本身的街路整治,而是从宏观的层面来研究枫杨路与周边地块的各种关系,并且握住了步行街改造中的关键问题,即交通组织、公共空间、景观组织与人的关系。从微观层面对光彩设计、街道家具设计、绿化设计、配套服务设施、道路红线与道路断面的确定甚至街道铺装的材料、色彩、尺度都给出了具体的规定性要求。实施情况表明,该编制内容为现行的规划建设及日常维护管理提供了长效的操作支持。

4 结语

旧城街区的改造绝不仅仅是旧建筑、旧设施的整治翻新,而是应用“挖掘特色”的更新理念,采用对特色性空间划分的方式,通过特色空间发掘、重塑、再利用与再开发等手段,为旧城街区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更新的切入点,从而盘活整个地区。通过实践图探寻一种适合旧城街区更新改造的规划方法、原则及更新的模式。可以通过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土地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能够打造区域特色的街道空间,以之为主体优先进行更新复兴,再逐渐福射周围的空间,进而带动整个街区的发展。并在枫杨路旧街区的改造中进行实践和应用。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并希望能对以后的相关实践和研宄有所借鉴。

[1]田银生.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7.

[3]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4]罗小未.上海新天地广场: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J].时代建筑,2001,4.

[5]王一.城市设计概论:价值、认识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枫杨商业街街道
芜湖地区枫杨造林关键技术
热闹的街道
热闹的街道
特色商业街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街道等
枫杨的园林特性及其绿化应用
现代商业街区设计与商业模式的探讨
老枫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