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能力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以《web视觉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14-04-14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网页职业技能高职

郑 蓉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言

20世纪末,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有了网络,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网络化了,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它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经营和商务活动必备的工具,以中国最大的网购零售平台淘宝网而言,目前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这一庞大的销售市场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由于许多商家将销售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针对网络销售活动,许多商家急需美化自己的店铺、店铺产品、banner广告等等以达到促成商品销售的目。截止2013年10月31日为止,淘宝所开店店铺数量在900万家,其中活跃的就有300多万家,这一数据表明,目前急需大批具有网页界面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从事该领域,而在前期的调研工作中,发现两个问题:其一,一个优秀的网页设计师的薪酬水平是相当高的;其二,淘宝网所带来的对活动页面及店铺的设计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这个行业急需大量的人才注入。从目前行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来看,两者的需求有严重的脱节,一是行业需要的量很大,二是直接能上手的美工很少。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导教学模式的今天,仍然出现这种状况,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堂教学。

1 网页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网页设计类课程,目前的现状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 课程内容以技术性和功能性为主

大多数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这门课程开设在信息电子系居多,因而课程的内容往往围绕传统网站的设计与制作展开,虽然也采取项目化的教学方法,但课程更注重网页的功能性和技术性,轻设计重技术,从我们前几年的教学经验和结果来看,学生学完课程后掌握了网页的制作方法,但是不会设计,因而还是无法独立的去完成一个网站的制作,必须借助于前期的网页美工完成设计工作,然后才能将其形成静态页面,最后又由相应的后台人员去完成整个网站的后台功能。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得学生处于岗位的中间夹层,竞争优势少,相应的岗位需求也小,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1.2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平台

目前高职院校,许多课程和专业都倡导校企合作,但真正能落实到课堂的却少之又少,并且课程结束后往往不能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些强化技能或者可持续培养的一些平台、措施或者激励机制。

1.3 课时不够,职业技能强化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从目前行业提供的web视觉设计培训的课时数,依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相应的培训课时不同,但至少需要2个月的时间,至少200左右的课时,由此来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学生在校期间能达到一个非常熟练的水平,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网页设计类课程的课时数在60左右,也有些会配套开设2-3个学期,但这样课程前后的延续性不强,有些会因为教师个人的因素造成前后课程的衔接度不强。

2 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2.1 总体思路

网页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网页设计是一门将设计、资源、艺术等融为一体的课程。该课程涉及到多种软件和学科,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学生掌握网页制作所涉及的各项技术比较困难。我院多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偏向艺术性,从历年的授课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网页制作所涉及到的后台、脚本及代码的编写能力非常弱且缺乏兴趣,学生学完后往往只能做网页设计的夹心层,竞争能力较弱。在高职教育倡导“够用为度”的理念下,我认为我们的教学重点应当弱化理论,以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

因此,如何将行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工作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真正的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经成为行业和社会的共同需求。本课程立足多媒体专业学生的实际学情,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立足点,结合当前发展势头比较迅猛、就业需求量比较大的淘宝网店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开展组织教学活动,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网页界面设计的能力,作为本次教学改革的重点。旨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满足不同卖家的需求。

2.2 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网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导入知识点,围绕知识点讲解网页制作技术的方方面面,教师讲完然后由学生操作,最后讲师再根据学生的上机情况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也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但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还是不够,无法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而是根据老师的引导逐层深入。

在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我们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大力推进“教、学、做、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依托学院的触动.新媒体工作室,不仅能为课堂授课的教学项目来源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同时也使得学生的作品可以成为被企业采纳的产品,实现产出。

表1 课程教学项目安排及要求

在课堂组织上,教师既扮演了客户的角色,又扮演了师傅的角色,教师将一份需求布置给学生后,会通过大量的案例让学生欣赏,打开学生的思维,告诉学生如何搜寻素材、合理利用素材、借鉴别人优秀作品等等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生接受任务后会根据相应的需求,或者去搜集相关的案例,或者去搜集相应的素材,在不断的搜集和看素材、作品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思路,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通过软件把它表达出来,当然教师在这些过程中还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辅以引导、版式设计原理等方面知识的灌输,这一过程体现了“学和做”,最后的作品如果能让真正的客户通过,那么就实现了“产”。这种“教、学、做、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引领学生,能够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也是真正的能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到课堂中。

2.3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淘宝美工这一岗位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四个项目:banner制作、宝贝详情页面制作、淘宝专题活动页面临摹、淘宝专题页面设计。前三个项目均安排一定数量的临摹案例,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法则,让学生通过对一些真实而且优秀项目的接触,还原企业真实的实际工作流程,能让学生初步掌握网页设计的技巧和方法,也就是说临摹不仅要摹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要摹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临摹基础后,为了能更进一步的强化技能及激发学习的兴趣,会在临摹之后根据学生的层次提供不同数量的真实项目的设计。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实现多产出,对能力较弱的学生甚至还可以继续强化临摹技能,这样的安排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具体的项目安排及要求见表1所示。

2.4 评价方法改革

一门课程的评价标准也是检验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好坏的一个风向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也起着激励作用,因此合理的评价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的评价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的方式,本门课程的评价注重平时每一个项目的成绩积累,评价依据项目的性质分为两部分组成:临摹部分和实际项目部分。其中临摹部分占50%,由任课教师的打分为主;设计部分占50%,如果作品被企业采纳,得该部分分值的满分,如果没被采纳,则由工作室教师进行统一评价。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立足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教、学、做、产”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能将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真正的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学项目实践中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也能对企业某一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有一个全方位的接触和认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学生将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1]华冰.现代电子商务中网页设计的理性与感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杜广霞,曹坤,宋毅.高职“网页设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3]齐现伟,辛全仓,杨辉,郝璇.基于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C]//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2010 NVCIC).2010-12-4.

猜你喜欢

网页职业技能高职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10个必知的网页设计术语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