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标杆企业
2014-04-13梁娟圣余峻才
□ 本刊记者 梁娟圣 余峻才
社会和民众对企业安全环保零容忍,加之广州石化环保方面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广州石化的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要把安全环保作为企业的首要工作。
编者按:2013年是广州石化大翻身的一年。这一年,广州石化累计实现利润7.29亿元,在系统内名列前茅,彻底扭转了近年来的连续亏损局面。是什么法宝帮助广州石化脱掉亏损的帽子,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本期《经营管理》栏目特刊发3篇系列文章,对其扭亏为盈的原因进行多角度解读,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在2014年职代会上,广州石化总经理陈坚明确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标杆企业的目标。这是综合分析广州石化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新的公司定位。
“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标杆企业对广州石化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广州石化党委书记陆建明表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标杆企业,既是广州石化未来之路,也是广州石化的唯一出路。
强化全员安全环保意识
随着广州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处在城区中心、被周边社区以及众多楼盘包围的广州石化,面临的安全环保压力空前巨大。“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社会和民众对企业安全环保零容忍,加之广州石化环保方面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广州石化的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要把安全环保作为企业的首要工作。
该公司抓住内部发生的安全环保事故以及青岛“11·22”事故,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79场次安全环保形势任务教育会,让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环保事故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化工二部职工李澎涛说:“安全环保教育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人。”
今年1月1日,《广州石化2014年HSE工作要点》以“一号文”正式下发。紧接着,HSE工作的各项指标具体分解到各部门、各基层单位。不到一个月,在1月29日广州石化HSE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司领导只字不提工作成绩,只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新一年HSE工作围绕“带队伍、转作风、强素质、提管理”的方针,依靠严细实恒的管理和精益求精的作风,提升HSE工作水平。“这是一个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过程,也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全面提升管理的过程。”广州石化炼油一部HSE总监罗杨说。
举全公司之力搞好环保工作
环保工作“三分靠投入,七分靠管理”。公司总经理陈坚提出,举全公司之力搞好环保工作,要像管理生产装置一样,管好环保装置和设施的运行。
环保现场管理工作前移。公司加大对现场环保的监管力度,强化源头管理,特别加强对上游装置管理,严格实施清污分流,减轻对下游污水处理装置的压力。公司成立环保监督大队,设立投诉有奖热线电话,2013年共处理环保举报和投诉185起。组织清污分流、厂外污染源排查等7个环保专项检查,对337个问题落实整改。建立环保预警机制,当各环保外排口污染物超过工艺卡片规定值时,系统自动向环保投诉手机和安全环保负责人手机上发出预警信息,使现场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为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广州石化在一线员工中开展“低头捡黄金”活动,设立发现隐患专项奖励基金。“低头捡黄金”不仅捡出了真金白银,还捡出了金点子。聚丙烯(二)装置班长张毅杭带领班员摸索出“倒序巡检法”,即每次巡检由两名副操从巡检路线首尾同时出发,保证巡检时间内巡检单元都有人在不同区域,全班主动承担了多出一倍的巡检量。这个方法使这个班全年共发现和处理各类隐患708项,其中张毅杭个人就发现隐患152项、重大隐患18项。
广州石化炼油三部污水汽提(四)装置因有两个储存恶臭气体的含硫污水罐,曾成为臭气扰民的“罪魁祸首”。该部HSE总监童办平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根据“气—汽混合增压,气—液分离”排放原理,改变臭气流程,把除臭后放大气的尾气用一台蒸汽喷射泵增压,然后通过气液分离,把尾气成功引入低压火炬系统密闭回收,既回收大量烃类变废为宝,又治理了臭气源。自主管理使污水气提(四)装置从重点投诉黑名单中抹去。
“从要我抓好到我要抓好,从被动管理到自主管理,我们更加坚信‘一切风险可以控制,一切违章可以杜绝,一切隐患可以消除,一切事故可以避免’。”安全监督大队副队长胡斌的一番话道出了广州石化员工的心声。
把企业形象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
“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消除误解,增进共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3年,广州石化举办两次媒体开放日活动,组织地方政府、社区民众、主流媒体座谈,36家媒体66个单位的380多人参加。与广东石油等驻粤企业一起开通了新华网广东频道。接受凤凰卫视环保专题采访、配合广东卫视在国庆前连续两期环保专题节目展播,介绍中国石化“碧水蓝天”计划和广州石化在绿色低碳生产、油品质量升级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树立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加强与地方环保部门的沟通,积极做好环保治理。广州石化被广东省环保厅纳入首批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控制试点企业,去年10月启动了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试点工作,建立泄漏检测和维修技术示范工程。至2013年底,LDAR项目组已完成各装置重点可疑设备泄漏隐患部位检测,开展了裂解、蜡催两套试点装置LDAR项目建立工作,LDAR示范项目管维平台基本完成搭建。按项目计划,2014年底前完成9套装置LDAR建立、检测、修复和评估,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满足企业环保需要。
该公司鼓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员工“走出去”,进一步增强“人人都是中国石化名片”的品牌意识。积极搭建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有效沟通平台,建立企业发展与公众关注的良好互动机制,形成开放包容、互惠互利、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透明度,增强企业公信力,展示企业报国为民、造福人类的良好形象。
广州石化认识到品牌形象是企业的“命根子”,把企业形象建设作为企业“一把手”工程,形成开门办企业制度,将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意见领袖、媒体记者、社会公众、周边居民和职工家属等各类人群走进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和外部形象的改变,最终实现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标杆企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