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4-13孙世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胸腺肽肾炎尿蛋白

孙世荣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孙世荣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目的探讨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HBV相关肾炎提供有效的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HBV相关肾炎的患者1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患者给予甘利欣150 mg+10%葡萄糖250 mL静滴,胸腺肽20 mg加入10%葡萄糖250 mL中静滴,4~8周后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改为口服甘利欣胶囊50~150 mg,每天3次;对照组78例患者仅给予甘利欣150 mg+10%葡萄糖250 mL进行静滴;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尿蛋白量、β2-MG、ALT、AST、TBi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显效47例(60.26%),有效24例(30.77%),无效7例(8.97%),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显效31例(39.74%),有效24例(30.77%),无效23例(29.49%),总有效率为70.51%;比较两组的显效率、无效率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得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β2-MG、ALT、AST、TBil等5个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甘利欣;胸腺肽;HBV相关肾炎;疗效;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指由乙肝病毒直接或间 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排除外与肝肾两种疾病无关、病因明确的其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的一种疾病[1]。目前国内尚缺乏乙肝患者中HBV相关肾炎的流行病学情况以及规范化的诊治方案研究[2]。HBV相关肾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存在的机制有:①HBV直接感染肾脏细胞;②HBV抗原与抗体复合物的沉积;③HBV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现象;④HBV介导的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对肾组织的间接损伤[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尿蛋白、血尿、肾功能不全等,其中主要以伴有血尿的大量尿蛋白或者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为了探讨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的临床疗效,选取了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HBV相关肾炎患者156例,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具体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HBV相关肾炎的患者1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男性47例,女31例;年龄5~54岁,平均28.5岁;48例患者首次诊断为肝病,其中6例以肾病首诊;住院时间最常70 d,最短11 d,平均37.5 d。对照组78例,男性48例,女30例;年龄5~55岁,平均28.8岁;50例患者首次诊断为肝病,其中5例以肾病首诊;住院时间最常72 d,最短10 d,平均37.7 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例构成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标准可参考1989年北京召开的乙型肝炎座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①患者血清HBV抗原呈阳性反应;②患有肾小球肾炎,并可排除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在肾切片中找到HBV抗原。以上3条中,第3条为诊断的基础,不可缺少。

1.3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采用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给予患者150 mg甘利欣溶解于250 mL 10%的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天,4~8周后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改为口服甘利欣胶囊50~150 mg,每天3次;胸腺肽20 mg加入250 mL 10%的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过程中医师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用药的剂量。②对照组:78例患者仅给予150 mg甘利欣溶于250 mL的10%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过程中医师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用药的剂量。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量、β2-MG、ALT、AST、TBil等指标的变化,每15天进行1次复查。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5]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尿蛋白量、β2-MG、ALT、AST、TBil等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尿蛋白量、β2-MG、ALT、AST、TBil等指标恢复到正常值的50%以上;无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有加重的迹象,尿蛋白量、β2-MG、ALT、AST、TBil等指标无变化。总有效率即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和。

1.5 统计学处理

记录并比较2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对显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对治疗前后尿蛋白量、β2-MG、ALT、AST、TBil等指标的变化进行t检验,然后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终得P<0.05,即经统计学处理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甘利欣联合胸腺肽与甘利欣治疗HBV相关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0.26%,无效率为8.97%,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显效率为39.74%,无效率为29.49%,总有效率为70.51%;比较两组的显效率、无效率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得P<0.05,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故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的疗效比单独使用甘利欣的效果好。

3 讨 论

HBV相关肾炎是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肾脏疾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地区,故HBV相关肾炎的发病率也很高[6]。而HBV相关肾炎是我国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所以治疗该病意义重大。1971年报道例第1例HBV相关肾炎,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正式将其命名为HBV-GN。该病的感染者多为儿童和青壮年,临床上多表现为伴有血尿的大量尿蛋白或者肾病综合征[7]。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以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总结HBV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原则有:降低尿蛋白的数量,防治再发及又出现严重的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并延缓疾病的进程。具大量研究表明,随着HBV复制的减少以及HBeAg的清除,HBV相关肾炎患者的蛋白尿可减少,并明显改善肾功能。甘利欣是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药理实验证明,甘利欣能抑制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及谷草氨基转移酶的升高。还能明显减轻D-氨基半乳酸对肝脏的形态损伤和改善免疫因子对肝脏形态的慢性损伤。甘利欣经静脉注射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约有92%以上,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8 h;其分布以肺、肝、肾为最高,其他组织如脑、胃、脾、心、小肠、睾丸等部位的浓度很低,本品静脉注射后主要通过胆汗从粪中排出。本品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患者。注意患有严重低血钾症、高血压、高血钠症、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者忌用,新生儿、婴幼儿的剂量不确定。胸腺肽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肝,药理作用为:促使T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增加细胞的免疫功能以及IFN-α、IFN-γ和其他淋巴因子的生成功能。甘利欣与胸腺肽合用对HBV相关肾炎的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既能抵抗乙肝病毒、保护肝组织,又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有效的治疗HBV相关肾炎。综上所述,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 李庆彦,杨福兰,刘凤华.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HBV相关肾炎54例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1):51.

[2] 陈继明,马英芬.大剂量胸腺肽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17(2):114.

[3] 章以法,吴东刚,王林伦,等.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文集,2009,12(11):157.

[4] 周朝友.甘利欣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0,2(5):65.

[5] 车晓玲,邓存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0(4):332.

[6] 王朝晖,陈楠,徐正义,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临床与病毒血清学特点关联研究[J].上海医学,2010,12(4):24.

[7] 傅君舟,谭焱,扬京芝,等.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89例临床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12(6):69.

R692.3

B

1671-8194(2014)11-0119-02

猜你喜欢

胸腺肽肾炎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