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场MR对网球腿的诊断价值

2014-04-13陈运久王浩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腓肠肌肌腱积液

罗 飞,陈运久,王浩东

(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 成都610041)

网球腿属于肌肉损伤性疾病,因常见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由小腿后方的肌肉撕裂或断裂引起,最早在1883年由Powell命名[1]。单纯的跖肌撕裂或伴腓肠肌、比目鱼肌损害的撕裂,临床上均可表现为网球腿[2]。但国内对此类损伤还缺乏足够重视,以致MRI诊断的系统性文献相对较少[3]。现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经我院治疗的22例网球腿患者的MRI资料,结合文献,对网球腿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MRI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网球腿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7~76岁,平均46.5岁。病程4 h~2月。受伤原因主要是在打球、跑步等运动过程中,膝关节伸直时突然蹬地提踵起跳受伤。患者多诉小腿有棒击感,部分可闻及小腿部响声。临床表现主要为伤后小腿剧烈疼痛、跛行、皮下有瘀斑,腓肠肌深部压痛;腓肠肌完全断裂患者,可扪及一明显的凹陷。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0.35 T永磁 MR扫描仪,相控阵表面体线圈。常规采用T1WI、TSE T2WI以及快速反转恢复(t ur bo inversion recover y magnit ude,TIRM)T2WI序列,后一序列具有脂肪抑制功能。以平行于胫腓骨长轴的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为主,辅以病变区域T2WI脂肪抑制横断扫描,层厚4.0 mm,层距1 mm。

1.3 诊断标准 本组22例根据临床肌肉损伤标准分为3级[4]:Ⅰ级,肌肉拉伤,MRI或超声主要表现为局部积液、积血,肌肉形态正常;Ⅱ级,肌肉部分性撕裂,除了可能存在的积液外,还表现为局部肌纤维连续性破坏、变细甚至缺如;Ⅲ级,肌肉完全撕裂,表现为肌肉组织连续性的中断、积液和更大范围的出血。由2名MRI副主任医师联合读片,作出诊断意见。

2 结果

腓肠肌内侧头或跖肌Ⅰ级损伤14例,占64%,MRI主要表现为T2WI脂肪抑制序列肌间隙内见液性高信号,腓肠肌与比目鱼肌沿肌筋膜面呈“羽毛状”、雾状高信号区(图1,2)。腓肠肌内侧头Ⅱ级损伤4例,占18%,腓肠肌内侧头局部肌纤维连续性破坏,肌肉内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同时伴有肌间隙积液、积血(图3)。Ⅲ级损伤4例,包括腓肠肌内侧头完全撕裂2例、跖肌腱断裂2例,分别占9%。其中腓肠肌内侧头完全撕裂的MRI表现为:矢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肌肉信号连续性中断,断端肌肉内见片状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断端肌肉回缩、增粗;腓肠肌、比目鱼肌间隙积液、积血。跖肌断裂MRI表现为跖肌腱连续性中断,残端回缩,伴腓肠肌与比目鱼肌间隙大量积液(图4)。

3 讨论

3.1 网球腿的解剖学基础 腓肠肌内外侧头与比目鱼肌共同组成小腿三头肌。腓肠肌由于其解剖特性,属于跨越关节的较长肌肉,内侧头产生的张力大于外侧头,但外侧头缩短速度的潜力比内侧头高,多数情况下肌肉产生偏心性收缩,导致内侧头更易损伤。跖肌起至股骨外上髁的下部及腘斜韧带,肌腹外侧部分被腓肠肌的外侧头所掩护,向内移行于跟腱或止于跟骨的内侧面,其肌腹小,肌腱细长。跖肌系人体退化肌肉,研究[5-6]发现,跖肌在7%~20%的正常人下肢中是缺失的,跖肌缺失者中有67%为双下肢均缺失。小腿三头肌与跖肌共同完成屈膝、屈踝动作。但由于跖肌肌腹短小、肌腱细,所以较易断裂[7]。当突然伸直膝关节,足踝跖屈踏地向上跃起,此时一个很强大的力量加到收缩的肌肉上,三头肌或跖肌不能承受强有力的应力,易于肌腹与肌健交界处发生断裂、损伤。临床表现为当足踝起跳时,突然小腿后上方似被外物击中,有时听到响声。急性损伤的严重程度依赖于应力的速度、幅度和作用时间的长短。慢性损伤多发生在已经有慢性退变或炎症的肌肉、肌腱,因肌力有所减弱,受到相对较小的应力就可以使其损伤。

此类型损伤,在常规X线片上常无法显示,CT检查除非有明显的血肿及断裂,否则也难以显示。以往临床医师多凭经验进行探索性治疗,缺乏有力的影像学支持[8]。因此,对肌肉的损伤程度,尤其是跖肌的损伤、肌腱是否断裂缺乏确切的认识,患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也难以把握。

3.2 网球腿的MRI诊断 MRI对肌肉、肌腱及损伤后水肿、出血的显示有其独有的优势。尤其在肌肉轻度挫伤、肌肉内水肿时,能提供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影像学依据。T1WI可以清楚地显示脂肪界面及详细的解剖细节;T2WI脂肪抑制序列则对异常结构,如肌肉挫伤、肌肉间隙积液的观察非常敏感,可以明确骨骼旁肌肉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及范围。

3.3 网球腿的MRI表现 本研究表明,网球腿更易表现为跖肌腱、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挫伤:①本组Ⅰ级损伤14例,占64%。主要表现为腓肠肌与比目鱼肌间隙积液、积血,无肌肉撕裂。T2WI脂肪抑制序列上损伤区域水肿、出血向邻近肌肉组织扩展,沿肌筋膜面呈“羽毛状”、雾状高信号区,肌肉组织连续性存在。当肌肉挫伤不明显,肌间积液较少时,T1WI可为阴性表现,T2WI脂肪抑制序列损伤区域也仅有少量液性高信号,极易漏诊。需结合临床运动受伤史作出网球腿的诊断。②Ⅱ级损伤4例,占18%。表现为腓肠肌内侧头弥漫性片状或羽毛状长T1、长T2信号,伴肌腱回缩,部分肌肉束纤细或缺如,局部不连续。在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表现为断裂处肌肉组织肿胀,其间充填明显长T2信号。③Ⅲ级损伤包含腓肠肌内侧头撕裂2例、跖肌腱断裂2例,分别占9%,腓肠肌内侧头断裂,局部出血和水肿较Ⅱ级损伤更为明显。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可以明确显示断裂肌肉及肌腱的部位,远端肌腹增粗、回缩,肌肉组织层次模糊不清,信号广泛增高。近侧肌腱菲薄或不能显示。腓肠肌与比目鱼肌间隙增宽,其内可见条形或梭形长T1、长T2信号。跖肌腱断裂由于其肌腹较小,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仅可见近端肌肉走行区信号增高、紊乱,断裂的肌腱残端纤细、回缩,漂浮于大量积液的肌间隙内。周围腓肠肌、比目鱼肌亦可见雾状高信号。

总之,MRI检查对网球腿肌肉损伤的定位、定性有其独特优势。临床上有网球腿病史的患者均应行MRI检查以判断受伤的部位、程度,特别是对腓肠肌内侧头断裂、需外科修补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作用[9]。

图1 ,2 同一患者,横断面T 2 WI脂肪抑制序列,腓肠肌及比目鱼肌间隙局限性积液,可见走行其间纤细的跖肌腱(图1箭头),并可见积血的液-液平面(图2箭头)。相邻腓肠肌见片状高信号 图3 T 2 WI示腓肠肌内侧头信号增高,连续性中断,肌腹肿胀,信号紊乱(箭头) 图4腓肠肌、比目鱼肌肌间隙大量积液,其内可见断裂、回缩的跖肌腱(箭头)。腓肠肌见片状高信号

[1]Powell RW.Lawn tennis leg[J].The Lancet,1883,2:44.

[2]Delgado GJ,Chung CB,Lektrakul N,et al.Tennis leg:clinical US st udy of 141 patients and anat o mic investigation of four cadavers with MR i maging and US[J].Radiology,2002,224:112-119.

[3]丁建平,李玉青,张泽坤,等.国内主要放射学期刊与国外同类期刊刊出的骨骼肌肉系统论文比较[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3):261-267.

[4]韩月东.软组织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44.

[5]Nayak SR,Krishnamurthy A,Ramanathan L,et al.Anatomy of plantaris muscle:a st udy in adult Indians[J].Clin Ter,2010,161:249-252.

[6]Si mpson SL,Hertzog MS,Barja RH.The plantaris tendon graft:an ultrasound study[J].J Hand Surg Am,1991,16:708-711.

[7]于长隆,敖英芳.中华骨科学·运动创伤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5.

[8]罗萍,刘波,孙小菁,等.高频超声诊断63例小腿跖肌腱断裂和三头肌损伤[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1):66-67.

[9]Gaeta M,Minutoli F,Scribano E,et al.CT and MR i maging findings in athletes with early tibial stress injuries:comparison with bone scintigraphy findings and e mphasis on cortical abnor malities[J].Radiology,2005,235:553-561.

猜你喜欢

腓肠肌肌腱积液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带腓肠肌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