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嫌色细胞癌的MRI表现
2014-04-13徐海如
徐海如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 如皋226500)
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肾小管或集合管上皮细胞,病理组织学分类复杂,占所有肿瘤的3%,占肾脏恶性肿瘤的75%~85%[1-4]。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CRC)是其中较少见的组织学亚型,其术后5年生存率高,优于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等亚型。如果能在术前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很大价值。CT是肾脏占位性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手段,而MRI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无辐射等优点,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CCRC的MRI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对CCRC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0~77岁,平均45.3岁。临床表现:2例血尿,1例腰痛,2例为超声体检发现。
1.2 仪器与方法 5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西门子Avanto 1.5 T超导MR仪,腹部相控阵线圈。患者取仰卧位,检查前禁饮食8 h,行闭气训练。平扫序列包括冠状位TrueFISP、横断位T2WI、横断位T1WI。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采用VIBE序列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T1WI,对比剂使用钆双胺,剂量为0.1 mmol/kg体质量,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注射速率2.5 mL/s。给药后23 s行皮髓交界期扫描,70 s行实质期扫描,120~150 s行冠状位扫描,300 s行排泄期扫描。
2 结果
2.1 一般形态表现 5例CCRC,左肾2例,右肾3例;中上极、上极4例,下极1例。病灶直径1.2~14.5 c m,平均7.2 c m。均以实性为主,1例囊变坏死。4例肿瘤信号基本均匀,边缘规则,边界清楚,3例有假包膜(图1),1例出血(图2,3),2例有中央瘢痕。1例肾周侵犯、静脉癌栓、局部淋巴结转移。
2.2 MRI信号特征 平扫,T1WI呈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混杂信号1例;T2WI呈等信号2例,混杂信号2例,高信号1例。肿瘤信号基本均匀,2例有中央瘢痕者表现为肿瘤中央星芒放射状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2例;皮髓交界期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实质期及排泄期持续强化,但强化幅度低于或等于皮髓交界期(图4,5)。
3 讨论
3.1 CCR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CCRC是肾细胞癌中少见的病理类型之一。1985年由Thoenes等[4]首次提出作为肾细胞癌的一种独立类型,其发病年龄、性别倾向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组2例行超声体检发现肾占位性病变,1例腰痛,2例肉眼血尿而就诊。
肿瘤多较大,多数发生在肾髓质,并向肾皮质及肾窦呈缓慢膨胀性生长,局部皮质凸起,周围多伴有假包膜形成,部分肿瘤中心可见星芒状或轮辐状瘢痕。Ki m等[5]研究发现,相同大小范围CCRC的均质性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肾癌,而且直径大于7 c m的肿瘤,具有均质性表现的仅有CCRC,可见CCRC具有均质性倾向。本组直径平均7.2 c m,具有均匀性表现的4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3.2 CCRC的MRI表现 肿瘤实质部分信号较均匀,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于肾皮质信号,T2WI与肾皮质信号接近,中心瘢痕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不同于常见肾癌的影像表现。本组1例病灶内夹杂点状、线状高信号,考虑为少许出血。肿瘤边界清晰,在T2WI上可见肿瘤周边低信号的假包膜。本组3例有假包膜。假包膜征有助于判断肾癌的分化程度,包膜清楚且较宽者提示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较高,恶性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的肾癌,无足够的时间反应性增生,假包膜显示不完整或未显示。动态增强扫描,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低于、等于或高于肾髓质,但明显低于肾皮质;实质期强化大多低于或等于皮髓交界期强化。本组皮髓交界期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强化幅度低于肾皮质,与文献[6]报道基本一致。
部分CCRC肿瘤中央可见星芒状或轮辐状瘢痕[6-7]。瘢痕形成主要是由于肿瘤生长缓慢长期缺血所致,肿瘤越大其发生率越高。本组2例显示该征象,可见肿瘤中央放射状影,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3.3 CCRC的鉴别诊断 手术是治疗CCRC的首选方法。然而,CCRC的影像表现与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癌、肾脏嗜酸细胞瘤具有较多的重叠,需与之鉴别[8-10]:①肾透明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位于肾皮质,因生长快、血液供应丰富,肿瘤实质内出血、坏死、囊变常见。因含有丰富血窦,T2WI呈高信号,信号明显高于CCRC。动态增强扫描,肾透明细胞癌皮髓交界期明显强化,等于或高于肾皮质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CCRC,实质期强化呈显著降低,呈“快进快出”表现。从瘤体对肾周围组织的侵犯分析,CCRC一般无肾静脉、下腔静脉、输尿管及肾脏周围组织结构的侵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少见,而肾透明细胞癌对肾脏周围的侵犯多见。②乳头状肾癌,与CCRC同属少血供肿瘤,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实质期强化更为明显,其强化呈缓慢而持久的特点[11-12]。T2WI表现为低信号,与CCRC相比,其信号往往更低,此差别在T2WI脂肪抑制序列上更为明显。③肾脏嗜酸细胞瘤,中央特征性的星芒状纤维瘢痕较CCRC多,其余影像表现与CCRC非常相似,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最近基因研究[13]显示,两者信使核糖核酸表达不同,免疫组化显示肾脏嗜酸细胞瘤S100A1阳性,而CCRC为阴性。
根据本组MRI表现,总结CCRC的特点为患者多为中老年,可发生于青年人,多以血尿、腰痛等就诊,部分为体检发现,肿瘤可超过10 c m。MRI平扫信号较均匀,T1WI以等、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低信号常见;动态增强扫描,皮髓交界期肿瘤强化低于、等于或高于肾髓质,但明显低于肾皮质,实质期强化低于或等于皮髓交界期强化;假包膜和病灶中央出现星芒状瘢痕,可对其诊断起补充作用。掌握CCRC病理特点,仔细分析MRI图像,结合临床表现,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图1 ~5 同一患者,女,24岁,腰痛伴肉眼血尿1个月 图1 横断位T 2 WI示病灶以实性等信号为主,夹杂点状、线状高信号,假包膜显示清晰 图2,3 横断位T 1 WI、FS T 1 WI示病灶以实性等信号为主,夹杂点片状高信号,提示出血 图4 增强扫描皮髓交界期,肿瘤均匀强化 图5 增强扫描实质期示肿瘤轻度均匀强化
[1]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89-918.
[2]连世东,王力侠,王爽,等.肾癌亚型 MRI表现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6):368-371.
[3]Jemal A,Siegel R,War 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7[J].CA Cancer J Clin,2007,57:43-66.
[4]Thoenes W,Storkel S,Ru mpelt HJ.Hu man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noma[J].Virchows Arch B Cell Pathol Incl Mol Pathol,1985,48:207-217.
[5]Ki m JK,Ki m TK,Ahn HJ,et al.Differentiation of subtypes of renal cell carcino ma on helical CT scans[J].AJR Am J Roentgenol,2002,178:1499-1506.
[6]周建军,丁建国,曾蒙苏,等.肾嫌色细胞癌:动态增强CT及 MR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8,23(2):161-164.
[7]杨培谦,杜林栋,黄受方.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学特性[J].中国医刊,2004,39(1):9-12.
[8]朱庆强,朱文荣,王中秋,等.肾嫌色细胞癌的CT和 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26(9):970-973.
[9]任基伟,米振国,靳宏星.肾嫌色细胞癌的CT和 MR影像学特点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12):934.
[10]陶伟,王一民,曹建新,等.肾嫌色细胞癌的 MRI诊断[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54-56.
[11]徐骁,华佳,许建荣,等.肾脏嫌色细胞癌的CT和 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9):1 342-1 344.
[12]张瑾,欧阳汉,陈雁,等.乳头状肾细胞癌的 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5):718-722.
[13]Li G,Barthelemy A,Feng G,et al.S100A1:A powerful marker to differentiate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from renal oncocytoma[J].Histopat hology,2007,50:64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