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棋在战争中运用典型案例

2014-04-12邓建华

军事文摘 2014年11期

导语

兵棋由普鲁士的文职战争顾问冯·莱斯维茨男爵于1811年发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兵棋模拟在真实战争中逐步进入实战应用,对于模拟军事部署、战斗进程和预测战争结果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二战结束与冷战时代的到来,兵棋更是转向了新的应用领域,即论证设计武器系统和分析军事战略。

兵棋自出现以来,就不断应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为西方大多数国家所重视,用以论证方案、制定计划、启迪思维,下面是在实战中运用兵棋的几个典型案例。

兵推坦能堡

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发的坦能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的首场战役。这场战役对德国(东普鲁士)来讲意义重大,不仅洗涮了500年前条顿骑士团在坦能堡会战中惨败于俄国、立陶宛和波兰联军之耻,更在于双方在战前都对各自的作战计划进行了充分的兵棋推演,却因对兵棋推演结果的不同对待方式,导致了作战结局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乌云笼罩全世界,俄国总参谋部组织了一次兵棋推演,用于检验对东普鲁士的首次进攻计划。俄国计划用两个方面军向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实施进攻,第一方面军在伦南坎普夫将军的指挥下从马苏里湖北侧发起攻击,第二方面军在萨姆索诺夫将军指挥下从马苏里湖南侧发起攻击。在推演过程中,他们发现该计划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作战地区的地形特点和分散用兵,两个方面军必须适时前出,相互配合。如果其中一个方面军前出太晚,另一个方面军就会受到东普鲁士优势兵力的袭击,最终导致俄军被各个击破。要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俄国第二方面军必须先于第一方面军3天开始行动。兵棋推演得出的结论如此明确,却没有引起俄军足够重视,他们没有将这一行动包括到计划内,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人顾及到这个结论。

与此同时,东普鲁士也为防御俄军入侵进行了相同的兵棋推演,同样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东普鲁士人一向作风严谨,将其铭记在心。当战役打响后,东普鲁士发现俄军两个方面军行动与兵棋推演的进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个方面军被马苏里湖完全分割开,相互无法形成有效支援。东普鲁士第八军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领导下,抓住战机,集中兵力一举在坦能堡附近将俄军第二方面军歼灭,继尔乘胜追击,与其他部队一起,全歼俄军第一方面军。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案例:兵棋推演与真实的战争如此相似,俄军因忽视推演结果而惨遭败绩,而东普鲁士军队却因充分利用了这一预见性成果,抓住机遇,一举破敌。中国有句古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毛泽东同志在血的斗争中总结说:任何事情都要从最坏的方面考虑。兵棋作为一种论证作战方案的工具,只能客观地显示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而最终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你认真对待他,他就报你以微笑,你要是无视他的存在,他将沉默不语,看着你走向失败。

突破马奇诺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二战时期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沿着法德边境构筑的一道几乎坚不可摧的阵地工事群,而且法军在此防线后面又配置了4个集团军,以加强防御。如果德军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试图在此实施突击,越过防线,那么德军将蒙受巨大的伤亡。但德国人并未犯此错误,从未打算实施浴血的、且注定失败的进攻,而是通过兵棋推演,找到了突破马奇诺防线的关键,并让马奇诺沦为战争史上的笑柄。

1939年12月,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泰因,对法德边境地区地形和布防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后,提出了一个令人惊愕的计划:集中装甲部队快速通过森林茂密的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一举突破法国防御体系。此计划完全否定了希特勒和陆军总部已同意的“施里芬计划”修正案,尤其是在当时,装甲部队还未大规模用于快速突击作战,具有很大的冒险性。纳粹首脑们决定通过兵棋推演来检验这一计划是否可行。1940 年初,德军总参谋部的作战室里集中了所有执行进攻法国作战计划的部队指挥官,他们用兵棋推演了这一作战计划,结果表明该计划完全可行。于是,希特勒批准了这一计划。5月10日,德军发起著名的弗兰德斯战役,当法国人意识到所发生的一切时,德军已用闪击战在比利时和弗兰德斯突破了盟军的防线,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一夜之间全面崩溃,至此,法国也就失去了这场战争。兵棋为德军实施的这场闪击战役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一个大胆的计划形成于胸时,可通过兵棋推演进行详细的论证和完善,既不用担心因大张旗鼓而泄密,也可很快形成切实可行、见解独到的作战方案。

代号“奥托”

德国人以其一贯的严谨作风,在二战中对苏宣战前,连续进行了三次代号为“奥托行动”的兵棋推演,以检验德国对苏作战进程和结局。

三次推演结果一致表明:德军不难突入苏联境内纵深地带,其间将消灭苏军240个步兵师,苏军剩余的大约60个师将不再对德军构成重大威胁。正是这样的结果,让狂妄的德国纳粹分子放松了对苏军的警惕。这次兵棋推演后,德军再也没有进行过进攻苏联的兵棋推演,直到苏德战争爆发。

苏德战争爆发后仅5个月,历史似乎也在“按部就班”地沿着德军兵棋推演的进程发展:德军很快就消灭了248个苏军师。然而,德军万万没有料到,斯大林竟然又动员出220个步兵师!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德军在兵棋推演时,并未考虑到西伯利亚冬天寒冷的天气,冬季作战的效果在兵棋中没有体现出来。德军这一疏忽的直接后果是:实战结果与德军的兵棋推演背道而驰,德军在苏联遭到了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兵棋推演必须以严谨为前提,任何疏忽和主观臆断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是兵棋的两面性。也有人因此认为兵棋也是一把“双刃剑”。

霍尔登·哥梅特之战

德国作为兵棋的发源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各种形势下都广泛地使用兵棋,为军官和士官的军事行动作理论准备。德国著名的霍夫曼将军对兵棋在实战中的运用有过文字描述,那就是兵棋在霍尔登·哥梅特之战中的运用。

1944年11月,在美军攻打德国齐格菲防线期间,德军以第五装甲集团军防御作战为背景,进行了一次兵棋推演,以训练部队防御美军对德国第5和第7装甲军接合部的攻击。指挥官和参谋人员集中在总部进行推演。推演刚开始,他们接到情况通报:有迹象表明,一支强大的美军部队在霍尔登·哥梅特地区发起进攻。德军莫德尔元帅下令,除了直接受到攻击的部队的指挥官离开迎敌外,其他参与者继续进行兵棋推演,以前线最新通报作为推演情况。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前线情况和兵棋推演一样,形势变得十分紧张,作为集团军群预备队的德军第116装甲师必须尽快前出到这一地段才能改变被动态势。当时,第116装甲师指挥官范登堡将军正在指挥所里推演兵棋,与兵棋显示的情况一样,他收到了来自集团军的一个又一个紧急命令,战场告急。几分钟后,范登堡将军在兵棋推演桌前给他的部队下达了行动命令,战场情况就这样把一次简单的兵棋推演变成了严峻的战场现实。由于该师在难以想象的最短时间内开始了行动,德军很快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经过10天激战,美军第28师伤亡6000多人,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并创下了二战中美军师级单位一次战斗伤亡最高的纪录。

中途岛之痛

日军非常重视兵棋作用的发挥。在二战中,日军对战争中每一次大规模作战都进行了某种形式的兵棋推演。偷袭珍珠港、夺取西阿留申群岛战略要点、夺取斐济岛和新喀里多尼亚群岛、空袭澳大利亚西南部、获取印度洋制空权等一系列作战计划都是兵棋推演的成功案例。然而,也有未能获得预期作战效果的例外发生,那就是日本在中途岛海战前进行的兵棋推演,这成为了日本海军永远的痛。

1942年5月1日,日本联合舰队总部开始了一场历时4天的系列兵棋推演,目的是检验夺取中途岛计划的可行性。这次精心设计的兵棋推演表明,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南云忠一率领的航空母舰攻击群将会受到美方陆基飞行队的袭击,此时他自己的飞机正在攻击中途岛的途中,因而日军舰队将遭到严重损失。按规则,日军舰队第4分部军官奥宫正武中佐是裁判,由他掷骰子来决定轰炸结果,日军遭到敌方9次打击,其中“赤诚”号和“加贺”号两艘航空母舰当即沉没,剩余两艘航母中,一艘重伤失去作战能力,另一艘受轻伤(击中三次为沉没,两次为重伤,一次为轻伤)。然而,指导兵棋推演的总裁决官、海军中将宇垣缠把敌军的打击次数改为3次,结果只有“加贺”号沉没。更令奥宫正武中佐吃惊的是,即使这样一个被篡改过的裁决也最终被取消,“加贺”号再次出现,参与到下一场对新喀里多尼亚和富士岛入侵的兵棋中,裁判对空袭击战的裁决也被篡改为有利于日军。兵棋推演还显示:中途岛战区北部可能有美军航母的埋伏,吃过埋伏苦头的宇垣缠虽然对此提出了警告,可是由于扮演美军的日军指挥官没有采取埋伏行动,这个警告被大家忽略了。

然而不幸的是,战场并不以某个指挥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后来的实战几乎精确地印证了这次兵棋推演所预示的一切:埋伏于战区北部的美国航母舰载机编队和陆基飞行队共同对日军实施了摧毁性打击,日本4艘航母全部沉没,南云中将阵亡,从此日本海军一蹶不振,走向衰亡。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兵棋推演的人员违背兵棋推演的科学性,就会遭受兵棋的嘲弄,输掉战争。这件事对宇垣缠的刺激很大,他深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以至于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宇垣缠扯下自己的军衔,爬进一架鱼雷轰炸机飞往冲绳岛,准备与美军军舰相撞。然而,就在他即将成为日本“最后一名神风敢死队员”时,却被美军战斗机击落。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却没能弥补在兵棋推演中犯下的巨大错误。这一惨痛的教训对后人影响极其深刻。

欢呼玛丽

美国是兵棋的后起之秀,不仅将兵棋引入严谨的科学殿堂,更将兵棋用到了极致。

海湾战争中,美军在实施“沙漠风暴”行动前,第18空降军、第7军都进行过兵棋推演。为顺利实施地面作战行动,美军根据部队的训练水平和可能的战争进程,按照实际作战所需的时间进行了一次兵棋推演。推演显示,此次行动将持续100个小时。中央总部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还发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沙漠风暴”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双方都将损失惨重的战役。如果美军从阿拉伯半岛的沙漠里快速机动至伊军侧翼,将会大大加快地面作战进程。据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在实战中指挥了著名的“欢呼玛丽”机动。美军地面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施了漂亮的“左钩拳”,很快就包围了伊拉克军队右翼,使多国部队以极小的伤亡粉碎了萨达姆的“战争之母”计划,并最终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海湾战争的实践证明,美军借助这次兵棋推演发现了问题,完善了计划,使推演显示的时间与实际地面作战所用的时间几乎达到了完全一致!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利用兵棋在虚拟的作战环境中推演各种作战行动以及可能的后果,不仅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因而有利于人们趋利避害,将各种作战设想转化为各种实际行动方案。

(本文由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推荐)

责任编辑:刘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