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蛋白酶酶解面包酵母效果的对比研究

2014-04-12罗龙娟陈晓明赵晓生陈锻成

中国酿造 2014年2期
关键词:解液态氮蛋白酶

罗龙娟,陈晓明,赵晓生,陈锻成*

(广州裕立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广东 广州 510663)

酵母抽提物是降解酵母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以及细胞壁等,经过过滤、浓缩或喷雾干燥所获得的产物。酵母抽提物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且具有突出的鲜味,广泛应用于调味品中[1]。目前生产酵母抽提物的方法有自溶法、酸水解和酶法,自溶法时间长、效率低、酸水解操作工序繁琐,且呈味性差[2]。酶法不仅能有效缩短酶解时间,而且能产生口感较好的酶解产物[3]。因此本实验选用4种蛋白酶对面包酵母进行酶解,从氨基酸态氮、总氮、转化率、回收率和滋味等5个方面对酶解液进行评价,以期找到最适合生产酵母抽提物的酶,提高酶解效率,且改善酵母抽提物的口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面包酵母:湖北安琪酵母有限公司;酪蛋白:美国Sigma公司;石油醚、甲醛、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等(分析纯):广州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UV759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仪器有限公司;AB104-L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有限公司;SZF-06G索氏抽提仪、KDN-08B凯氏定氮仪:上海新嘉电子有限公司;TIM-840电位滴定仪:法国雷迪美特公司;Anke TDL-40B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101-1A型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沪越实验仪器有限公司;DZKW-D-1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厂。

1.3 实验方法

1.3.1 检测方法

酶活定义:1g固体酶粉(或1mL液体酶),在40℃(酸性pH=3.0、中性pH=7.5、碱性pH=10.5)条件下,1min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酶活检测方法:参照GB/T23527—2009《蛋白酶制剂》[4];水分检测方法:参照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测定》[5];脂肪测定方法:参照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6];灰分测定方法:参照GB 5009.4—2010《食品中灰分测定》[7];总糖测定方法:参照GB/T 15672—2009《食用菌中总糖含量的测定》[8];氨基酸态氮和总氮检测方法:参照GB/T 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9-10]。

感官评价[13]:实验人员为通过感官筛选实验的6 名男女(20~28岁),经过酵母抽提物的感官评价培训。将酶解液浓缩至固形物约为65%,然后稀释至固形物为2%,分别品评其苦味、涩味、鲜味和口感。按5分制进行评分:苦味:0~1分微弱,1~2分较弱,2~3分明显,3~4分较强,4~5分很强。涩味:0~1分微弱,1~2分较弱,2~3分明显,3~4分较强,4~5分很强。鲜味:0~1分微弱,1~2分较弱,2~3分明显,3~4分较强,4~5分很强。口感:0~1分口感较差,1~2分口感稍差,2~3分口感一般,3~4分口感较好,4~5分口感很好。

1.3.2 酶解工艺流程

酵母液(18%)→称取酵母液→添加酶制剂→55℃酶解18h→灭酶(100℃、15min)→离心(4 000r/min、15min)→上清液检测→感官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酶活及其酶解条件

目前,用于生产酵母抽的酶类的主要成分为蛋白酶,有些可能还有一些β-葡聚糖酶或纤维素酶等用于细胞破壁[14]。本实验主要测定了4种酵母抽提物酶的蛋白酶酶活,结果见表1,其适合作用温度、pH值及添加量均依照说明书[15]。

表1 4种蛋白酶解条件及蛋白酶活Table 1 Enzymolysis conditions and protease activities of 4 kinds of protease

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4种蛋白酶的温度作用范围均在45~65℃,因此均选用55℃为酶解温度,酶解pH值则为5.0~6.0,4种酵母抽提物酶的蛋白酶活相差不大。

2.2 面包酵母成分分析

对面包酵母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面包酵母的成分分析Table 2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yeast

由表2分析结果可知,面包酵母的含水量较高,此外蛋白质含量较为丰富,总糖的含量也较高,适用于制备酵母抽提物。

2.3 酶解液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对比

在相同的酶解工艺条件下,对比了4种酵母抽提物酶解液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变化。

由图1可知,4种类型的蛋白酶的酶解液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差别不大,其中1型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4型氨基酸态氮含量最低。氨基酸态氮是评价酵母抽提物的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说明酶解效果越好,酵母当中的蛋白被酶解的越多。

图1 4种酵母酶解液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对比Fig.1 Comparison of amino acid nitrogen content of 4 kinds of yeast extract

2.4 酶解液总氮含量的对比

在相同的酶解工艺条件下,对比了4种酵母抽提物酶酶解液总氮的含量变化。

图2 4种酵母酶解液总氮含量的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total nitrogen content of 4 kinds of yeast extract

由图2可知,2型酵母酶解液的总氮含量是最高的,其余3种比较接近。酵母酶解液的总氮含量越高,说明酵母抽提物酶的效果越好,越有利于蛋白质的溶出,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蛋白回收率。

2.5 酶解液转化率的对比

在相同的酶解工艺条件下,对比了4种酵母抽提物酶酶解液的转化率变化。

图3 4种酵母酶解液转化率的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conversion of 4 kinds of yeast extract

由图3可知,采用3型酵母抽提物酶酶解所得的酶解液转化率最高,其余3种酵母抽提物酶的酶解液转化率较为接近。

2.6 酶解液回收率的对比

在相同的酶解工艺条件下,对比了4种酵母抽提物酶酶解液的回收率变化。

图4 4种酵母酶解液回收率的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recovery rate of 4 kinds of yeast extract

由图4可知,2型酵母抽提物酶的酶解液的回收率最高,回收率越高,底物的利用率越高,对生产节约成本越有利,1型和4型的酵母抽提物酶酶解液的回收率比较接近,3型的酵母抽提物酶的回收率最低。

2.7 酶解液感官品质的对比

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对4种酵母抽提物酶酶解所得酶解液的滋味进行了评价。

图5 4种酵母酶解液滋味的对比Fig.5 Comparison of taste of 4 kinds of yeast extract

由图5 可知,1型酵母抽提物酶酶解所得酶解液的苦味值最低,3型和4型的苦味值稍高。1型酶解所得酶解液的涩味最低,4型最高。1型酶解所得酶解液的鲜味最强,其余3种鲜味较弱。就口感而言,1型酶解所得的酶解液的口感最好,其余3种稍弱。

3 结论

3.1 就氨基酸态氮、总氮、转化率以及回收率的等理化指标而言,酵母抽提物酶2型较为合适,但是其感官评价较1型稍差,尤其是鲜味,因此,酵母抽提物酶1型最适合用于生产酵母抽提物。

3.2 尽管酵母抽提物酶1型的蛋白酶活不是最高,但是却不影响其各个指标,可能1型当中含有葡聚糖酶等破壁酶,促进酵母细胞破壁,使得酵母细胞内部的蛋白质和自溶酶释放出来补充了1型的效果。

[1]白卫东,蔡鹏昌,钱 敏.酵母抽提物的生产及应用[J].中国调味品,2009,34(10):62-65,78.

[2]郭 永,庞宏建.酵母抽提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0,35(12):24-27,34.

[3]陈 军,何 洁.外加蛋白酶对酵母抽提物酶解效果的工艺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10):4-5.

[4]宋 琦.生姜蛋白酶的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5]张 春.洋葱粉及蒜粉水分检测方法探讨[J].食品科技,2005(11):63-65.

[6]潘能斌.食品中脂肪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7):884.

[7]杨福有,祁周约,李彩风,等.苹果渣营养成分分析及饲用价值评估[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0,35(3):340-344.

[8]宋俊英.茶薪菇总糖、还原糖和多糖的测定[J].中草药,2006,37(9):1421-1422.

[9]陈美春,康明武,杨 勇.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测定方法的探讨[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8,44(2):54-56.

[10]李 宁.几种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2):132-134.

[11]晏志云,蔡奕文,彭志英.提高酵母抽提物得率及氨基氮含量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1(8):19-22,27.

[12]夏俊松,阎淳泰,葛向阳.利用活性干酵母制备酵母抽提物的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0,29(12):83-88.

[13]何 洁,韦 虎.不同原料对啤酒酵母抽提物品质的影响[J].广西轻工业,2011,27(4):13-14,56.

[14]张 霁,王俊杰,陈柯羽,等.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酵母抽提物的试验研究[J].中国酿造,2008,27(8):75-77.

[15]张 伟,杨继远.复合酶解法制备酵母抽提物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70-10672,10691.

猜你喜欢

解液态氮蛋白酶
复合酶制备珍珠粉水解液
氨基酸态氮对油茶幼苗生长和吸收氮素的影响
水产品酶解液中重金属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蚕豆酱醅天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分析研究
酶法水解杏鲍菇谷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水解度对牡蛎酶解液特性的影响
关于麦芽中蛋白酶的分解研究
电子舌在甲鱼酶解液滋味评定中的应用
思乡与蛋白酶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