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预防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

2014-04-11张秀兰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8期

张秀兰

[摘要]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预防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措施。 方法 选择开放性骨折患者40例,采用VSD治疗并进行心理护理、康复锻炼及VSD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创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时间平均(14.5±1.4)d,肉芽组织表面洁净,毛细血管丰富,皮肤开始形成。住院时间(15.3±5.2)d。术后随访3个月均恢复良好。本组患者经VSD治疗后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 结论 VSD技术及进行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因此认为VSD技术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封闭负压引流;创面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8-0113-03

开放性骨折常并发创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是骨科临床治疗较棘手的问题。过去多采用常规引流及行二期闭合创面治疗方法,但由于创面感染延长了愈合时间,并发症多,给患者早期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了疗效[1,2]。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伤口的技术,其采用生物透性膜封闭创面使之与外界隔离,从而减少了换药和引流引起的感染,另外可通过高负压状态清除引流区渗出液及坏死组织,促进创口愈合[3,4]。我院骨科采用VSD技术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19~68(45.2±5.1)岁;骨折(部位)类型:肱骨11例,桡骨10例,胫骨7例,骰骨8例,胫腓骨4例;皮损及感染情况:皮肤缺损面积(5×3)cm~(46×29)cm,平均(26.8±10.8)cm,轻度感染28例,重度感染1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彻底除净创面渗出的脓液及坏死组织,然后行VSD治疗。方法:用生物透性膜将护创敷料和创面封闭后经可控制的引流管进行全方位引流,引流管皮下引出端联接中心负压瓶,负压维持在200~400 mmHg,创面渗出物通过负压吸引从引流管引出,引流1周左右行游离植皮或缝合切口。

1.3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开放性骨折创伤较严重,治疗时间长,常多次治疗不愈,加之长期的肢体活动受限,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存在焦虑、悲观等情绪,因此,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效果以及必要性,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加强饮食护理,调整患者膳食结构,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提高患者营养水平;对上肢骨折者,用三角垫置于患肢下,对下肢骨折,用软垫置于患肢下,避免引流管受压;(2)康复锻炼:①床上进行主动、被动肌肉功能锻炼,主动锻炼肌肉收缩,被动锻炼由他人进行足部、受压部位皮肤按摩;②关节功能活动训练,进行四肢各关节的功能活动,包括脚踝、膝关节、手腕、肘关节等,不能主动锻炼者由他人协助完成。

1.4 VSD护理

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连接中心负压引流装置,维持负压200~400 mmHg,局部负压封闭成功后,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详细记录引流情况,包括引流液性质、颜色、量等。密切观察引流管有无分泌物堵塞,若有堵塞则用生理盐水冲洗或重新更换;固定引流管时张力不宜过大以防滑脱,引流管不宜过长易导致折叠使引流不畅,注意防止衣被直接覆盖创面,活动时范围不宜过大,避免引流管被牵拉滑脱,保持引流瓶处于低位;搬运患者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保持创面负压,避免引流液逆流引起创面感染;每日换一次吸引瓶,按无菌操作进行,记录24 h引流液性质与量。若VSD半透膜膨起提示创面有积液,引流失效则及时纠正;若VSD半透膜下出现水泡,则掀开半透膜,以无菌注射器吸干水泡,再用半透膜封闭创面。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的出现时间、创面清洁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及愈合率、住院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包括8个维度评分,即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各个维度得分总和愈高,生存质量越好。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采用VSD治疗的40例患者,创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时间为12~16 d,平均(14.5±1.4)d;肉芽组织表面洁净,毛细血管丰富,皮肤开始形成,创面清洁时间为5~9d,平均(7.4±1.3)d。12例重度感染患者行扩创后二次VSD治疗,再行游离皮瓣植皮术后修复创面均存活,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愈合时间7~12 d,平均(9.6±1.4)d,愈合率100%(40/40)。住院时间11~32.5 d,平均 (15.3±5.2)d。术后随访3个月均恢复良好。

2.2本组患者生存质量治疗前后改变情况

本组患者经VSD治疗后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

3讨论

开放性骨折多存在骨折粉碎、严重骨缺损及软组织严重挫伤,极易导致骨不连、不愈合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早期给予积极治疗预防感染对骨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5]。过去采用的常规引流及行二期闭合创面治疗方法存在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多、疼痛剧烈等问题。而VSD近年来开始广泛用于开放性骨折创伤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由于VSD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VSD采用生物透性膜作为负压和创面间的中介,既可实现创面负压引流,还可使引出液经泡沫敷料过滤减少引流管堵塞的几率[6];完全封闭可保证持续负压引流,使创面与外界隔开,防止感染;高负压状态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除,促进局部血氧供应,刺激肉芽组织生长[7]。VSD还可防止细菌侵入,同时吸出创面的分泌物,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量及时间,降低耐药性的发生[8]。创面范围较大者往往渗出物多,传统方法需频繁更换敷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VSD则无需更换敷料,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9]。endprint

本组对采用VSD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保持VSD的有效引流、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重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显示,在治疗(14.5±1.4)d时,创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丰富,皮肤开始形成,愈合率达100%,疗效较满意。同时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术后随访3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提示VSD治疗能有效预防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发生。VSD可有效引流炎性渗出液,减轻组织水肿,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提高氧供应量和抗感染能力,从而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VSD由于减少了换药次数, 减轻了患者痛苦,同时大大减少了感染的可能性,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有效的护理是保证VSD治疗效果的前提,通过对本组VSD治疗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良好的密封是确保引流效果基本条件,而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通畅的关键,保持稳定负压,充分引流可对创面积血、积液进行高效清理,控制感染,降低感染创面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可有效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因此VSD技术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军,陈棉智,许汉权,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间隙综合征[J]. 广东医学,2011,32(18):2422-2423.

[2] 迮仁浩,杨述华,李进,等. 负压引流专用敷料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的大面积皮肤缺损[J]. 山东医药,2008,22(6):56-57.

[3] 赵丽,简玉洛,张俊峰,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复杂创面25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802-803.

[4] 李连红,马立波. VSD技术治疗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9,30(1):9-10.

[5] 谢逸波,李泽龙,陈庆洲,等. 老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重庆医学,2013,42(11):1221-1223.

[6] 徐凡,曹燕明,王伟雄,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地震严重创伤感染创面的应用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4(8):45-46.

[7] 尹海磊,蔡锦方,刘立峰,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严重感染创面皮瓣修复术前的应用观察[J]. 山东医药,2010, 50(26):93-95.

[8] 万冬花,饶冬霞,张国妹,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深度大面积压疮的疗效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2):47-49.

[9] 唐继全,甘干达,陶智刚,等. 负压封闭引流后应用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骨折创面[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l,34(2):154-156.

(收稿日期:2013-11-27)endprint

本组对采用VSD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保持VSD的有效引流、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重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显示,在治疗(14.5±1.4)d时,创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丰富,皮肤开始形成,愈合率达100%,疗效较满意。同时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术后随访3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提示VSD治疗能有效预防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发生。VSD可有效引流炎性渗出液,减轻组织水肿,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提高氧供应量和抗感染能力,从而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VSD由于减少了换药次数, 减轻了患者痛苦,同时大大减少了感染的可能性,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有效的护理是保证VSD治疗效果的前提,通过对本组VSD治疗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良好的密封是确保引流效果基本条件,而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通畅的关键,保持稳定负压,充分引流可对创面积血、积液进行高效清理,控制感染,降低感染创面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可有效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因此VSD技术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军,陈棉智,许汉权,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间隙综合征[J]. 广东医学,2011,32(18):2422-2423.

[2] 迮仁浩,杨述华,李进,等. 负压引流专用敷料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的大面积皮肤缺损[J]. 山东医药,2008,22(6):56-57.

[3] 赵丽,简玉洛,张俊峰,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复杂创面25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802-803.

[4] 李连红,马立波. VSD技术治疗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9,30(1):9-10.

[5] 谢逸波,李泽龙,陈庆洲,等. 老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重庆医学,2013,42(11):1221-1223.

[6] 徐凡,曹燕明,王伟雄,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地震严重创伤感染创面的应用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4(8):45-46.

[7] 尹海磊,蔡锦方,刘立峰,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严重感染创面皮瓣修复术前的应用观察[J]. 山东医药,2010, 50(26):93-95.

[8] 万冬花,饶冬霞,张国妹,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深度大面积压疮的疗效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2):47-49.

[9] 唐继全,甘干达,陶智刚,等. 负压封闭引流后应用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骨折创面[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l,34(2):154-156.

(收稿日期:2013-11-27)endprint

本组对采用VSD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保持VSD的有效引流、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重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显示,在治疗(14.5±1.4)d时,创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丰富,皮肤开始形成,愈合率达100%,疗效较满意。同时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术后随访3个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提示VSD治疗能有效预防开放性骨折创面感染的发生。VSD可有效引流炎性渗出液,减轻组织水肿,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提高氧供应量和抗感染能力,从而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VSD由于减少了换药次数, 减轻了患者痛苦,同时大大减少了感染的可能性,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有效的护理是保证VSD治疗效果的前提,通过对本组VSD治疗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良好的密封是确保引流效果基本条件,而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通畅的关键,保持稳定负压,充分引流可对创面积血、积液进行高效清理,控制感染,降低感染创面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可有效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因此VSD技术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军,陈棉智,许汉权,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间隙综合征[J]. 广东医学,2011,32(18):2422-2423.

[2] 迮仁浩,杨述华,李进,等. 负压引流专用敷料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的大面积皮肤缺损[J]. 山东医药,2008,22(6):56-57.

[3] 赵丽,简玉洛,张俊峰,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复杂创面25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802-803.

[4] 李连红,马立波. VSD技术治疗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9,30(1):9-10.

[5] 谢逸波,李泽龙,陈庆洲,等. 老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重庆医学,2013,42(11):1221-1223.

[6] 徐凡,曹燕明,王伟雄,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地震严重创伤感染创面的应用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4(8):45-46.

[7] 尹海磊,蔡锦方,刘立峰,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严重感染创面皮瓣修复术前的应用观察[J]. 山东医药,2010, 50(26):93-95.

[8] 万冬花,饶冬霞,张国妹,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深度大面积压疮的疗效观察[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2):47-49.

[9] 唐继全,甘干达,陶智刚,等. 负压封闭引流后应用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骨折创面[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l,34(2):154-156.

(收稿日期:2013-1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