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调查

2014-04-11李雪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合作性教龄教师职业

目的:了解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为教师的职后培训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教师职业责任心问卷,对重庆市432名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教龄和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在个别因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发展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和学校类型差异,而性别差异和学历差异不明显。

职业责任心 小学教师 对比研究

教师素质直接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教师的职业责任心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教师的健康成长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将影响师资培训工作的质量。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年轻一代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调查研究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参加2012年暑期培训的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432份。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教师职业责任心问卷。正式问卷共28个题项。其中认知性4题,测量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了解情况;评价性3题a,测量个体对相关的职业责任观点和行为的评价;主动性5题,测量个体在职业责任情境中采用责任行为的积极性;独立性4题,测量个体在对责任事件的思考或行为中是否有主见等特点;合作性5题,测量教师在工作中与同事的合作特征;调控性3题,测量教师在职业责任行为中的变通调控能力;效能性4题,测量教师在职业责任情境中自我预期特性。问卷采用5点Likert量表进行调查。

3.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不同性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1 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评价、认知、调控、主动性及总的职业责任心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男性教师,而男性教师的合作性显著高于女性教师。

2.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评价性、认知性、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和总的职业责任心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5~10年教龄>0~5年教龄>10~15年教龄>15年以上教龄的变化趋势(具体可见表2)。

具体表现为5~10年教龄教师的评价显著高于0~5年及10年以上教龄教师的,0~5年教龄教师的评价显著高于15年以上的。5~15年教龄教师的认知显著高于15年以上教龄教师的。5~10年教龄教师的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合作性和责任心总分显著高于0~5年及10年以上教龄教师,0~5年、10~15年教龄教师的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显著高于15年以上的。

3.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3 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注:1代表中师,2代表大专,3代表本科,4代表硕士)

通过对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责任心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但在认知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合作性的具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专学历教师在认知、主动性和合作性上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中师教师。

4.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4 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通过对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在职业责任心的总分上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此外,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效能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主动性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非重点学校教师的效能和合作性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的,非重点学校教师的主动性非常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的。

三、讨论

1.重庆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状况

从表1可见,目前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总分为1.82,按照量表的等级水平,处于“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之间。该结果说明重庆市的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普遍较强,对待工作处于比较认真负责的状态。

2.不同教龄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从表2可见,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点,其中5~10年教龄的教师处于最高水平。查阅文献发现,教龄一直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有研究发现,10年教龄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1]。我们的调查证实了上述结论。究其原因,可能跟职业倦怠有关。Feler指出,在教师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引导阶段”(从教后的前几年)和“生涯挫折阶段”(从教15年左右)是职业倦怠的易发期[2]。0~5年教龄的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有很多担心与不适应,加上教学效能感偏低,间接导致职业责任心受影响。10教龄以上的教师一方面职业倦怠加重,一方面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加剧,导致其职业责任心下降。

3.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教师在责任心的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合作性显著高于女教师。前者可能跟女性“忍耐力”有关。多数女老师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于职守,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够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所以女教师的独立性高于男教师。后者可能跟男性性格因素有关。因为男性多数具有豁达、爽朗等心理品质,所以在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等方面,男老师比女老师更容易实现合作性。

4.不同学校类型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在职业责任心的总分上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这一结果与我们之前的理论假设不一致。有研究者在调查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时也发现,公办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高于其他体制园[2]。这种结果同样令人困惑。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众所周知,非重点学校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非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等远远不如重点学校的老师。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的工作质量更多是靠教师自身的职业责任心来保证。重点学校在评价制度以及专业成长环境上相对完善,重点学校教师的工作质量可能更多地依靠学校的规则制度等外部因素保证。另一方面也可能跟研究方法有关。本量表采用自呈评价方式,重点学校的教师对职业责任心的标准要求可能比非重点学校的教师高,导致的评价结果偏低。具体原因尚需近一步的实验研究或者追踪访谈。

————————

参考文献

[1] 叶莉.重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西南大学,2008(4).

[2] 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4(5).

[作者:李雪(1979-),女,重庆市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

目的:了解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为教师的职后培训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教师职业责任心问卷,对重庆市432名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教龄和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在个别因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发展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和学校类型差异,而性别差异和学历差异不明显。

职业责任心 小学教师 对比研究

教师素质直接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教师的职业责任心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教师的健康成长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将影响师资培训工作的质量。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年轻一代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调查研究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参加2012年暑期培训的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432份。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教师职业责任心问卷。正式问卷共28个题项。其中认知性4题,测量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了解情况;评价性3题a,测量个体对相关的职业责任观点和行为的评价;主动性5题,测量个体在职业责任情境中采用责任行为的积极性;独立性4题,测量个体在对责任事件的思考或行为中是否有主见等特点;合作性5题,测量教师在工作中与同事的合作特征;调控性3题,测量教师在职业责任行为中的变通调控能力;效能性4题,测量教师在职业责任情境中自我预期特性。问卷采用5点Likert量表进行调查。

3.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不同性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1 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评价、认知、调控、主动性及总的职业责任心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男性教师,而男性教师的合作性显著高于女性教师。

2.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评价性、认知性、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和总的职业责任心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5~10年教龄>0~5年教龄>10~15年教龄>15年以上教龄的变化趋势(具体可见表2)。

具体表现为5~10年教龄教师的评价显著高于0~5年及10年以上教龄教师的,0~5年教龄教师的评价显著高于15年以上的。5~15年教龄教师的认知显著高于15年以上教龄教师的。5~10年教龄教师的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合作性和责任心总分显著高于0~5年及10年以上教龄教师,0~5年、10~15年教龄教师的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显著高于15年以上的。

3.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3 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注:1代表中师,2代表大专,3代表本科,4代表硕士)

通过对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责任心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但在认知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合作性的具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专学历教师在认知、主动性和合作性上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中师教师。

4.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4 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通过对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在职业责任心的总分上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此外,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效能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主动性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非重点学校教师的效能和合作性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的,非重点学校教师的主动性非常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的。

三、讨论

1.重庆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状况

从表1可见,目前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总分为1.82,按照量表的等级水平,处于“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之间。该结果说明重庆市的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普遍较强,对待工作处于比较认真负责的状态。

2.不同教龄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从表2可见,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点,其中5~10年教龄的教师处于最高水平。查阅文献发现,教龄一直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有研究发现,10年教龄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1]。我们的调查证实了上述结论。究其原因,可能跟职业倦怠有关。Feler指出,在教师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引导阶段”(从教后的前几年)和“生涯挫折阶段”(从教15年左右)是职业倦怠的易发期[2]。0~5年教龄的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有很多担心与不适应,加上教学效能感偏低,间接导致职业责任心受影响。10教龄以上的教师一方面职业倦怠加重,一方面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加剧,导致其职业责任心下降。

3.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教师在责任心的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合作性显著高于女教师。前者可能跟女性“忍耐力”有关。多数女老师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于职守,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够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所以女教师的独立性高于男教师。后者可能跟男性性格因素有关。因为男性多数具有豁达、爽朗等心理品质,所以在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等方面,男老师比女老师更容易实现合作性。

4.不同学校类型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在职业责任心的总分上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这一结果与我们之前的理论假设不一致。有研究者在调查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时也发现,公办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高于其他体制园[2]。这种结果同样令人困惑。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众所周知,非重点学校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非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等远远不如重点学校的老师。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的工作质量更多是靠教师自身的职业责任心来保证。重点学校在评价制度以及专业成长环境上相对完善,重点学校教师的工作质量可能更多地依靠学校的规则制度等外部因素保证。另一方面也可能跟研究方法有关。本量表采用自呈评价方式,重点学校的教师对职业责任心的标准要求可能比非重点学校的教师高,导致的评价结果偏低。具体原因尚需近一步的实验研究或者追踪访谈。

————————

参考文献

[1] 叶莉.重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西南大学,2008(4).

[2] 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4(5).

[作者:李雪(1979-),女,重庆市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

目的:了解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为教师的职后培训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教师职业责任心问卷,对重庆市432名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教龄和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在个别因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发展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和学校类型差异,而性别差异和学历差异不明显。

职业责任心 小学教师 对比研究

教师素质直接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教师的职业责任心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教师的健康成长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将影响师资培训工作的质量。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年轻一代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调查研究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参加2012年暑期培训的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432份。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教师职业责任心问卷。正式问卷共28个题项。其中认知性4题,测量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了解情况;评价性3题a,测量个体对相关的职业责任观点和行为的评价;主动性5题,测量个体在职业责任情境中采用责任行为的积极性;独立性4题,测量个体在对责任事件的思考或行为中是否有主见等特点;合作性5题,测量教师在工作中与同事的合作特征;调控性3题,测量教师在职业责任行为中的变通调控能力;效能性4题,测量教师在职业责任情境中自我预期特性。问卷采用5点Likert量表进行调查。

3.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不同性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1 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评价、认知、调控、主动性及总的职业责任心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男性教师,而男性教师的合作性显著高于女性教师。

2.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评价性、认知性、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和总的职业责任心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5~10年教龄>0~5年教龄>10~15年教龄>15年以上教龄的变化趋势(具体可见表2)。

具体表现为5~10年教龄教师的评价显著高于0~5年及10年以上教龄教师的,0~5年教龄教师的评价显著高于15年以上的。5~15年教龄教师的认知显著高于15年以上教龄教师的。5~10年教龄教师的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合作性和责任心总分显著高于0~5年及10年以上教龄教师,0~5年、10~15年教龄教师的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显著高于15年以上的。

3.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3 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注:1代表中师,2代表大专,3代表本科,4代表硕士)

通过对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责任心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但在认知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合作性的具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专学历教师在认知、主动性和合作性上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中师教师。

4.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4 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通过对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在职业责任心的总分上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此外,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效能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主动性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非重点学校教师的效能和合作性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的,非重点学校教师的主动性非常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的。

三、讨论

1.重庆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状况

从表1可见,目前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总分为1.82,按照量表的等级水平,处于“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之间。该结果说明重庆市的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普遍较强,对待工作处于比较认真负责的状态。

2.不同教龄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从表2可见,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点,其中5~10年教龄的教师处于最高水平。查阅文献发现,教龄一直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有研究发现,10年教龄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1]。我们的调查证实了上述结论。究其原因,可能跟职业倦怠有关。Feler指出,在教师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引导阶段”(从教后的前几年)和“生涯挫折阶段”(从教15年左右)是职业倦怠的易发期[2]。0~5年教龄的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有很多担心与不适应,加上教学效能感偏低,间接导致职业责任心受影响。10教龄以上的教师一方面职业倦怠加重,一方面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加剧,导致其职业责任心下降。

3.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教师在责任心的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合作性显著高于女教师。前者可能跟女性“忍耐力”有关。多数女老师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于职守,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够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所以女教师的独立性高于男教师。后者可能跟男性性格因素有关。因为男性多数具有豁达、爽朗等心理品质,所以在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等方面,男老师比女老师更容易实现合作性。

4.不同学校类型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在职业责任心的总分上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这一结果与我们之前的理论假设不一致。有研究者在调查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时也发现,公办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高于其他体制园[2]。这种结果同样令人困惑。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众所周知,非重点学校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非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等远远不如重点学校的老师。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的工作质量更多是靠教师自身的职业责任心来保证。重点学校在评价制度以及专业成长环境上相对完善,重点学校教师的工作质量可能更多地依靠学校的规则制度等外部因素保证。另一方面也可能跟研究方法有关。本量表采用自呈评价方式,重点学校的教师对职业责任心的标准要求可能比非重点学校的教师高,导致的评价结果偏低。具体原因尚需近一步的实验研究或者追踪访谈。

————————

参考文献

[1] 叶莉.重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西南大学,2008(4).

[2] 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4(5).

[作者:李雪(1979-),女,重庆市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性教龄教师职业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小组合作性学习对中职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