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研究

2014-04-11万凤娇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武汉市

□ 万凤娇 郭 浩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临空经济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围绕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及天河机场三期扩建改造,武汉市临空经济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和重视,但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市临空经济的发展仍待进一步提速。笔者结合武汉市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建设和长足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武汉市临空经济发展概况

武汉市临空经济区是武汉市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重点打造的现代化综合性经济聚集区,是与中国光谷、中国车都、武汉临港经济区共同组成的四大增长极之一。根据规划,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将涵盖吴家山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陂区和孝感市部分区域,首期规划面积约1 0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约100平方公里,聚集区约300平方公里,辐射区约600平方公里。按照“圈层放射、组团布局”的思路,以空港新城为核心,重点打造“一核心、三组团、五功能区”的空间格局。“一核心”即天河机场;“三组团”包括黄陂临空经济区、吴家山开发区和孝感临空经济区;“五功能区”包括航空服务、保税物流、临空制造业、临空商务总部和国际商务区。

1.运量快速增长,为临空经济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武汉天河机场是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逐年增加,2012年达1 398万人·次,同比增长12.34%(高出全国民航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四。2013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 500万人·次大关,国内外通航城市已达到90个,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达到25条;在武汉运营的航空公司达到34家,其中基地航空公司4家,境外航空公司12家;基地航空公司执管飞机增加至53架。

2.政策支持加大,为临空经济区建设营造了大环境

2012年2月23日,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民航业发展的意见》,从统筹机场规划建设、培育完善航空运输网络、加快空港产业发展、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成为“十二五”期间加快湖北民航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2年3月7日,国家民航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关于加快湖北民航发展的会谈纪要》。2012年3月28日武汉市批复成立促进民航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快协调推进民航工作。2013年10月,湖北省政府成立汉孝临空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孝感、黄陂、东西湖三区协调发展。

3.配套建设加快,为临空经济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实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目前,正在实施的机场三期扩建将为机场2020年提供3 500万人·次的运营保障能力,机场交通中心项目建设将致力于打造集航空、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公路运输、出租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不断提升武汉天河机场交通枢纽功能,为打造重要门户机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临空经济开发区启动了30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园建设工作,修通了连接临空产业园和天河机场的主干道慈天公路东西湖段,启动一期10平方公里临空产业园“七通一平”建设。

(3)黄陂区设立临空经济区,将临空产业园作为示范园,2012年投资50亿元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10.7平方公里示范园的“七通一平”,形成三纵三横的路网格局。2013年又启动了20.9平方公里工业示范园区和3.4平方公里物流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了普洛斯、京东商城、美邦、兵装、中航、周大福、新华光硅、翰宇制药等央企、上市公司和高新企业进驻。同时,毗邻机场武汉市还规划3 200亩的航空企业总部区,区内11条市政道路已全面开建,国航、友和道通、海航集团已正式入驻,提供综合服务的空港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二、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管理体制分散

武汉、孝感的两市三区均积极谋划大临空经济发展,省市各级政府也予以高度重视。然而,虽然湖北省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但仍无法形成真正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行政决策的机构,也没有成立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区(或武汉市临空经济区),投融资平台、招商引资还停留在研究阶段。

2.总体规划相对滞后

目前,围绕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武汉市黄陂区、东西湖区及孝感市均在筹建各自临空区,但在资源、信息等方面各自单干,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行动。武汉天河机场总体规划于2009年批复之际,武汉市临空经济发展还未提上议事日程,临空产业规划、布局规划与机场总体规划的修编已刻不容缓。

3.用地“瓶颈”问题突出

东西湖吴家山开发区的部分临近机场区域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属禁建区和限建区,黄陂区、孝感地区范围涉及大量农业用地和湖泊保护问题。为避免对临空产业的发展带来制约,如何使用好生态绿地、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考验着各方的智慧。同时,失地农民保障、城镇化建设等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

4.配套建设还不完善

核心功能区的天河机场三期建设预计于2016年基本建成,相关配套工程也将逐步完善,当前机场场内大部分基础设施将予以拆迁,各驻场单位也将面临不断经历搬迁、过渡、还建等影响,可能会影响其新增投资的信心。临空经济区为新开发区区域,其教育、医疗、路网、环境保护、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还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区域内的铁路、城际铁路、港口、航空等综合交通还需进一步整合,以便逐步实现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

5.招商引资有待加强

临空经济区“两市三区”的格局造成各自的招商政策不够统一,特别是对航空主导产业和指向性企业的引资力度亟待加强。航空企业总部区作为武汉市政府重点为民航发展提供的舞台,目前仅有国航、海航、友和道通航空公司入驻,南航、东航及其各在汉航空公司仍散落在全市各地,打造基地航空公司聚集区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临空经济区的大发展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撑,由于该区域起步晚,目前尚未形成支持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主导产业还相对较弱。

6.航空规模相对较小

尽管近几年武汉天河机场在迅速发展,但周边城市纷纷下大气力支持航空客运、货运发展和航线网络培育,大有互相赶超之势。

7.航空保税功能不足

机场“三航”(航油、航材、航食)保税问题无法解决,影响了机场国际化功能的发挥;机场业两次扩建的国际航站楼已不能满足武汉国际旅客增长的需求,新机场的通关通道仍尚需时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改善,以满足企业快速通关的需要,天河机场打造大通关、建设保税区已经成为武汉市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三、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建设对策与措施

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建设应遵循“产业布局为支撑、市场运作为依托、科学发展为根本、统筹协调为手段”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将临空经济区建设成为中部航都、华中地区国际航空枢纽、武汉航空物流和临空工业基地、主城北部的综合新城。具体措施有7个方面。

1.理顺管理体制机制

建议成立以湖北省主要领导为组长,武汉市主要领导参与,孝感市、吴家山开发区、黄陂区政府和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联席议事专班,负责研究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及其重大问题,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机场、省直相关部门、武汉市和孝感市,共同推进临空经济区的建设。

2.编制规划以统筹发展

由武汉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牵头,武汉市、孝感市相关单位参与,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武汉市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思路、目标和空间布局;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根据临空产业与机场的紧密程度,未来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运输、飞机维修、航空食品、高新技术、商务会展、飞机零部件制造、购物休闲、餐饮酒店、房地产业等;重点做好与湖北省和武汉市发展规划及机场集团相关规划的衔接,科学定位、整体推进,为临空经济区发展谋划好蓝图。

3.组建临空经济区投融资平台

由湖北省财政和武汉、孝感两市共同组建武汉空港建设投资公司,以土地资产经营为核心手段,按照“基础设施建设谁受益、谁以土地收益偿还”的原则,开展临空经济区内各项设施建设和土地一级开发。由武汉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代管武汉空港建设投资公司,整合武汉市属的武汉交投集团、武汉市临空经济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机场综合开发总公司和武汉城投集团下属机场路发展公司、投资公司的资源,实行集团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负责落实临空经济区发展投融资和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

4.完善相关政策保障

(1)土地保障。推进土地规划修编,增加临空经济区建设用地规模,给予空港建设投资公司土地一级开发权,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融资保障。比照武汉东湖、吴家山开发区政策,借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经验,完善临空经济区建设用地政策,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2)财税支持。比照东湖开发区做法,实行临空经济区本级土地收益和财政收入增量部分用于园区建设的支持政策,实行3年内上交省市财政新增税收全额返还、4~5年新增税收返还一半等政策,设立临空经济区专项资金,为临空经济区的跨越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3)招商引资。瞄准世界、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制定企业所得税减免、重点企业资金扶持、重点项目引进奖励、入园企业厂房补贴、特殊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引进知名企业和品牌,推动临空经济区的良性发展。

5.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配套改革试验城市,武汉市自2006年以来综合交通运输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根据民航局备降机场统计,天河机场接受备降航班居中南地区第一、全国第三,其地理优势可见一斑。武汉市得天独厚的水路、铁路、公路优势极易发展物流业,而武汉航空物流发展空间更大。正当联邦快递、顺丰、圆通等国内外物流企业踊跃抢占航空市场之际,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落户,共谋各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在临空经济区内,着力研究城际铁路、地铁、公路的建设布局,以机场交通中心为载体,完善立体化、多功能的交通运输,使天河机场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枢纽。

6.建设综合保税区

东西湖区成功完成吴家山开发区向武汉临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华丽转身,实现了“区区合一”,临空经济区可以共享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待遇。保税区建设完全可以以东西湖保税物流园产业聚集优势为基础,以临空经济区为中心,以20公里为半径,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形成涵盖天河机场、东西湖保税物流园、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汉口北、武汉新港及未来的汉阳火车站、江夏“第二机场”在内的华中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武汉市还应加大各区域节点间的路网建设,促进各区域的延伸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一体化,成为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核心;力争在临空经济区建立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等功能于一体,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的临空综合保税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7.加大航线培育

武汉要争取成为国际航权开放试点,全面开放第三、第四和第五航权,争取更多的航空公司新开通武汉始发各地的国际航班,在武汉设立航空基地公司。同时,航线培育还要增大航线开通补贴力度,加密航线,加大武汉市国际化交流合作,提升旅游业水平。

猜你喜欢

临空经济区武汉市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
探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