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4-04-11马书德陈永民
马书德,陈永民,郑 爽
(石家庄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马书德,陈永民,郑 爽
(石家庄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20世纪中期由欧美各国兴起,20世纪末传入我国,2003年我国教育部将之纳入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应从教学理念更新、校本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进等几方面开展。改革的核心是减少指导内容,增加训练环节,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
职业指导;课程;训练;改革
美国及西欧各国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已经非常成熟。面对知识社会的高密度知识、虚拟经济和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事实,20世纪中期西欧各国就已经把大学生职业指导放到了一个全民学习的高度。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职业指导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如20世纪初期的“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 (Frank Parsons),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唐纳德·舒柏(Donald Super),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闻名于世的加里·彼得森(Gray W.Peterson)、詹姆斯·桑普森(James P.Sampson)和罗伯特·里尔(Robert C.Reardon)等。为帮助大学生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美国大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系统地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为大学生建立起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桥梁。美国高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逻辑性,对于处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校会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他们的职业规划需要。
进入21世纪,我国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非常关心大学生就业,教育部强调,要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1]。这奠定了职业指导进入大学课程的基础。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2],彰显了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党和国家抓就业民生工程的决心。
2012年10月,石家庄学院对2010、2011、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指导课中教师人格魄力、课程设计、教育理念、就业与创业观念对学生就业影响较大,学生个体因素中职业能力、就业观念对就业影响最大。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一、教育理念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包括人才观、学生观、学习观、政治意识与大局观等方面。职业指导教师在观念层面须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教育观。要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所谓一流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上,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1]
第二,人才观。牢固树立“全面素质观、创新观、实践观、个性观”[3]为内容的新型人才观。
第三,学生观。要树立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成才的观念。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动性和可塑性,正确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潜力。[4]236
第四,学习观。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知识爆炸时代,要有学习目标与方法,要学会时间管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第五,主体意识与大局观。要认识到大学生学习、就业的责任主体是大学生。
第六,就业与创业观念。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以开放、发展、创新的思维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要“加强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通过举办形势宣讲会、主题班会、先进典型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5]。
二、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内容与路径
目前大学生上职业指导课积极性不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上职业指导课。“知道为什么比知道如何重要得多”,教师要设计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这门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走进课堂,还必须使学生留在课堂。二是教师教学中心不明确。如果教师上职业指导课也以“讲授”为主,就失去了“指导”的意义。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转变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还课堂于学生。
(一)加强校本课程开发
一本好教材,可以使师生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石家庄学院职业指导课程使用的教材,可以发现这类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材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就业政策与法规、创业教育等部分。教师一般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主讲内容,该部分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导论、自我认知、职业探索、决策与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实务。
第二,代表教材是2008年出版,钟谷兰、杨开编著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但书中不包括就业政策与法规、创业教育等内容。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材还有2005年出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北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翻译的《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第三,基于教学需要,石家庄学院使用的教材突出有以下几个不足:(1)教材体例不统一,包括的内容有多有少;(2)教材中,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多少不一,且没有基于理论的实践内容;(3)理论性强,缺乏实践与实训环节;(4)没有区分学历层次,没有专业针对性;(5)缺少学生主体性教育与就业理念方面教育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采用的教材必须注重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从一般到特殊。学校应该针对自己学校层次,学生学历层次、专业来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尤其需要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360职业生涯:职业指导教学训练指导手册》,该书为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开设提供了课程内容设计,增加了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中的“活动课”(分年级与模块)内容。
职业指导课校本课程体例应包括活动课题目、目标、内容、重点、方式、学时、要求、必要准备(包括教师指导用语)。
笔者建议大学生职业指导课活动课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职业目标。利用头脑风暴方法,让学生刚进入课堂就用“图示放射线”方式,写出自己的职业目标。
第二,个人就业情况自我调查问卷。利用调查问卷法,使学生了解活动课的目标、形式及基本要求,增强课程效果,为上好职业指导课奠定基础。
第三,路在何方?利用案例分析方法,使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政策、途径与方法,探索职业世界。
第四,生涯人物访谈。利用访谈法,通过对行业中榜样人物访谈,了解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了解实现就业与职业成长的方法与途径。在具体授课过程中,第三与第四项内容可偏重一项。
第五,模拟招聘与面试。通过情境模拟活动,了解招聘与面试的常识,体会求职过程;关注劳资双方侧重点,课下解读《劳动法》与《合同法》。
第六,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提升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第七,个人形象设计。采用角色扮演、活动演练的方法进行。通过展示美、发现美、发展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八,求职简历。教师采用毕业生或应聘教师的个人简历向大学生展示并说明简历的基本组成以及简历评价标准。要求大学生制作求职简历,并记入平时成绩。
第九,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展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获奖案例,鼓励大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并结合学校、院系的工作安排,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
第十,创业规划书。结合大学生创业大赛,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探索,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比赛。
六、七模块应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防止课时量过大,完不成教学任务。
九、十模块必须与院系领导协商,在辅导员共同参与下完成。该方案增加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压缩理论知识讲解部分内容。
(二)职业指导课程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有机结合体制建设问题
教学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都有自己的体例与系统。要想使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建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互动,相互促进。
第一,严格界定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性质,重点把握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改变大学生思想观念与提升大学生职业技能两个方面。
第二,职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目标相同。教师应从大学生素质拓展出发,找到一条线索,一个对接的地方即专业课、职业指导课、第二课堂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职业指导课程需要双师型教师参与,教学方法要形式多样。
(三)从指导到训练,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般的职业指导课程,只停留在指导的基础上,没有训练内容。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重理论,缺乏实践,是造成学生没有兴趣、逃课的主要原因。要想根本改变这种困境,必须加强指导,增加训练。
第一,更新课程内容。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开展下列模块课程,包括职业责任意识训练、团队沟通训练、职业礼仪训练、决策训练、面试训练、简历书写训练等。
第二,结合学生实习、社会实践,开展职业探索。通过学生走访企业、机关、学校,对实践环节进行细分、总结与监督,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第三,加强训练规范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训练,必须通过学院建立起统一规程与标准,这样做有利于防止教学与训练脱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规范化、科学化意识。
第四,改革考核标准。职业指导课考核一般让学生写一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大学生职业化计划”“大学生创业规划书”。由于任课教师承担教学班多,不可能认真指导与批改这些作品,学习考核形同虚设,达不到考核的目标要求。在大学生参与训练后,让其到社会上进行调查,写调研报告或生涯人物访谈报告,并让企业与被访谈人参与学生的指导与考核,可能效果会更好。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课堂训练、比赛等活动给予学生成绩评定。
三、师资队伍建设
北大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也必须有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综观各高校职业指导课教师,不乏有有能力与能创新者,但目前整个师资队伍还存在下面一些问题:(1)教育观念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2)出校门进校门,缺乏人生阅历,短期内不能达到职业化;(3)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热情有余,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性;(4)完成性教学,不能创新性开展个性化教学与职业指导及咨询服务;(5)学习动力不足,对国家政策、社会需求、企业文化等了解不够;(6)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为改变师资队伍现状,可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坚持引进有学科、专业背景与实践能力,具有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第二,立足本校,加强师资队伍培养。除了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短长培训相结合培养外,为增强教师实践能力,也可以让教师到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第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使教师通过共同教研、备课、相互间听课提升专业能力。
第四,教学相长。加强教学反思与总结,鼓励教师通过向优秀教师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第五,聘请企事业单位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四、改进教学方法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民对教育需求空前高涨,尤其是面对具有灵性又极具挑战精神的90后大学生,职业指导课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适应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
第一,遵循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大学生主体意识,唤醒大学生责任意识,还学习主动权与学生,采用发现教学法,让大学生参于教学互动。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访谈等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
第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融社会实践、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体,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效果。
第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网络化教学活动。
第五,因材施教,一般教学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第六,通过各种形式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比如比赛、访谈、活动课等。
综上所述,探索适应大学生成才的职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实践,必须整合资源,开展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的职业指导课。这样才能为开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奠定基础,才能为21世纪腾飞中国培养合格人才。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2004-04-06)[2013-09-20].http://www.moe. 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7/201001/ xxgk_79654.html.
[2]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12-11-18)[2013-05-07].http://gs.people. com.cn/n/2012/1118/c183342-17734184.html.
[3]李维青.现代教育管理中新的人才观与教育观 [J].新疆大学学报,2003,(3):129-130.
[4]冀芳.高分速成宝典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EB/OL].(2003-04-25)[2013-09-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3265/201001/xxgk_80062.html.
(责任编辑 苏 肖)
Comments on Reform of the Course in Student Career Guidance
MA Shu-de,CHEN Yong-min,ZHENG Shuang
(School of Education,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The course in college career guidance rose up in the mid-20th centur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By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and in 2003,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corporated it into the curriculum system.The reform of college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needs to be conducted from the update of the teaching philosophy,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staff,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methods.The core of the reform is to reduce the content of guidance while increasing training links,enhanc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mployability.
vocational guidance;course;training;reform
G642.0
:A
:1673-1972(2014)01-0118-04
2013-07-25
马书德(1964-),男,河北藁城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学业、职业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