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宿州学院为例
2014-04-11方雪梅陈国龙蔡之让
方雪梅,陈国龙,张 莉,蔡之让
宿州学院教务处,安徽宿州,234000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宿州学院为例
方雪梅,陈国龙,张 莉,蔡之让
宿州学院教务处,安徽宿州,234000
以宿州学院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实践为例,从指导思想、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宿州学院在专业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构建的“两个共建,三个合作”的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从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宿州学院产学院合作育人的工作机制;从校地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效益科研成果等方面展现了近年来宿州学院实践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取得的系列成果,旨在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产学研合作育人;专业建设;校地合作;实践教学
1 研究背景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院校利用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科研相结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诞生和发展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1]。自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以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以及日本等30 多个国家得到推行[2]。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了有计划的组织与实施阶段[3]。2009年10月,“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 通过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宣言》,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发展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任务。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4-5]。近年来,一些新建地方高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总体来看,受到办学基础、经费投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起步晚、发展慢、推进难。在合作的机制、体制方面,在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层面,在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上,仍存在制约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6]。新建地方高校如何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宿州学院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实践为例,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 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的指导思想与思路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相结合,产学研合作与学生就业相结合,产学研合作与办学特色创建相结合。构建合作育人平台,丰富合作教育形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合作育人为中心、以合作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以增加投入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共建、共享和合作”的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即学校与合作单位全面落实合作共建专业、共享资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究,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师“教学研发”能力及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3 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的构建
3.1 共建专业、课程
积极吸纳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服务于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成立由“校、企、研”三方人员构成的二级学院(部)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课程建设委员会,共同参与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企业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从完善硬件条件建设和软件条件建设两方面入手,加大新专业的投资力度,逐步提高新专业的成熟度。在课程设置上,依据用人单位及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减少理论课比例,增加实践课比例。课程设置模块化,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保证教学计划动态更新,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应用性。
3.2 共建教学资源
校地合作平台建设。根据宿州学院“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原则,继续推进校地互动,密切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围绕皖北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每年至少与宿州市的1个县(市、区)政府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搭建校地合作战略平台,在人才培养、联合攻关、项目建设、学生就业、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功能。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学校各教学单位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特点,制定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规划,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立并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制度。通过扩大场地面积、增加经费投入等措施,逐步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足够数量的、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每个专业建立3~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五年内每个专业至少要完成二三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任务。
3.3 合作培养人才
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探索多元化、多层次产学研合作育人的实践模式。构建产学研渗透型、项目研发型、产学交替型、工学交替型、订单培养型等多种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
3.4 合作就业
结合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煤电化工、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现代商务、机械数控、广告制作等行业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及就业一体化基地,通过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多种合作方式,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合作就业。
3.5 合作研究
加强与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凝聚研发队伍,开展联合课题、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等,共同解决行业企业的技术问题,实现合作共赢;开展行业技能培训,利用学校专业技术优势,针对行业企业具体需要,对其人员进行专项知识或技能培训,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五年内实现至少50项横向项目研究任务,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3.6 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培训。学校主动联系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的教师实践实训基地及挂职锻炼场所,将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纳入学校年度教职工进修培训计划,重点选派35岁以下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职称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到指定的企事业单位具体从事相关专业的管理或技术服务等工作,拓宽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从“单一型”向“双能型”教师转变。
引聘结合。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充实实验实训教师队伍。聘请企业或研究院所的专家到学校兼职,提高“双能型”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
4 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工作机制的构建
4.1 运行机制
成立由学校主管部门及教学院(部)等组成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育人相适应的整体运行机制。明确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地位,实施“两个共建、三个合作”的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逐步作出相应的变革,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和实训实践模块,使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4.2 保障机制
制订《宿州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办法》等,明确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效能提升等方面,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要明确校内产学研合作教育各方在合作教育中的作用、地位、权利、义务,防止短期行为和流于形式,以使校内产学研合作教育长期稳定开展。保证经费投入,设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二级学院(部)进一步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增加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对于重点建设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学校通过安排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项目经费、学校资金重点投入等方式予以优先支持。
4.3 评价激励机制
制定《宿州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以不断检测、改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修订部门绩效考核、教师业绩考核、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科研成果考核等相关制度,将产学研合作育人效果纳入部门和二级学院(部)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将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情况及应用性科研成果情况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管理,对在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5 宿州学院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实施效果
5.1 校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自2008年以来,在安徽省教育厅和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两年举行一次省市共建宿州学院联席会议,形成了校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2012年,学校组织承办了“在皖高校——宿州区域发展协同创新高层论坛”,成为安徽省省属高校最早落实“2011计划”的高校之一,进一步探索校地双方在体制、机制上的合作新模式,从规划、政策、举措上为产学研合作育人提供了保障。同时与土甬桥区、灵璧县、泗县、砀山县等周边县区以项目为载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高校校地合作办学机制研究与实践》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5.2 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应用性科研为支撑,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着力点,提高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些应用性专业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共同完成工程实践教学过程,育人成效明显。如2012年11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被遴选为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专业学生近三年参加比赛获奖30项,初次就业率达到95%。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接受实践锻炼,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7个;校地校企合编校本教材,促进教学与生产、科研的无缝对接,着力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如《煤矿防治水手册》“水纹化探”部分、《同位素水文学》“矿区地下水”部分,较好地吸收两淮矿区有关专家的意见。
5.3 实施创高效益科研成果工程
大力倡导应用性科研,为产学研合作育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教授博士企业行”“青年教师企业行”等系列活动,把科研成果送到企业,协助企业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把企业需求情况带回学校、带到课堂。遵循“大项目”产生“大成果”思路,与企事业共同申报课题,共同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推广前景很好的科研成果,如煤炭资源开发研究、塌陷区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非洲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慧泉开源ERP开发研究、草莓采后预温处理保鲜技术等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实践证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共建、共享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机制,科学构建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1]李庆丰,薛素铎,蒋毅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70-72
[2]王利平,陈红霞,吴薇,等.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3(2):98-100
[3]王耀廷,许岚.“产学研合作”及其对高校教师的培养绩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7-20
[4]程艺,储常连,方明.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服务引领安徽奋力崛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7-10
[5]李化树,黄媛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2011(1):10-17
[6]吕升义.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沂大学学报,2013(2):22-25
(责任编辑:刘小阳)
2014-02-12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2012jyxm539);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的构建与实践”(2012jyxm889)。
方雪梅(1972-),女,安徽肥东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9.034
G642.0
A
1673-2006(2014)09-0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