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4-04-11张梦珂刘文晴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大众化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

张梦珂,刘文晴

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39;2.宿州市《拂晓报》社,安徽宿州,234000

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张梦珂1,刘文晴2

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39;2.宿州市《拂晓报》社,安徽宿州,234000

在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面临机遇也迎来了挑战。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需要构建科学的传播管理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培育综合型理论传播人才。同时,大众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善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培养”理论,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人民群众所接收并将其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客观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缩小了世界的距离,创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实现了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介之间的兼容,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更为迅捷、有效的传播平台。同时,也对马克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传播这把“双刃剑”,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掌控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动权,利用大众传媒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网络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技术进入加速发展时期,计算机、移动通讯、互联网、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网络传播的质的飞跃。网络的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1 网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

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表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358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 009万人。”[2]网民数量如此迅速扩大的背后,意味着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生活模式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彻底打破了信息传递的空间性和时间性限制,尤其是手机网络终端的迅速发展,更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轻而易举地获取资讯。网络终端的迅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数量和范围。

1.2 网络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单一、缺少互动、且受时空等因素制约较大的传统传播模式,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正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了新的传播途径。

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门户网站、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平台和便利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传播也逐步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载体平台实现了与受众的有效对接。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可以摆脱以往相对枯燥和空洞的说教,通过更多、更灵活的形式向受众更加立体地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拓了更为便捷和有效的路径。

1.3 网络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网络具有无中心化、高度互动性的特征,信息中心不再是一元化的,而是多元化的。由于信息不再被某部门或某集团所垄断,这意味着原来单向的信息通道格局被打破。相对于以往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传播模式,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变成了一对多、多对多的形式。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受众,每个人也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尤其是在Web2.0时代,微博的出现使每个使用者都成为了一个信息源、自媒体,Web2.0时代的到来,使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自由、更直接的表达渠道和信息获取的平台。这样一个交互性的平台,更易激发人们参与的欲望,使人们可以直接参与到理论的学习和研讨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性。网络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了明显的双向性特征,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拓展出更广阔的工作领域,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具有实效性。

2 网络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挑战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使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思潮并存,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空前的挑战。

2.1 网络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给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带来了挑战

全球化作为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空前广泛而且巨大的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系列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潜在的矛盾。理想淡化、信仰迷失、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成了转型期社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混淆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把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让主流价值观在多元价值观的环境中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2.2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自由性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灌输模式受到冲击

网络的出现,给党和政府实施舆论导向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是“我讲你听”的灌输法,其强制性、随意性和封闭性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到限制,使广大群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容易使受教育者尤其是初步具有自我思维和意识的青少年产生逆反甚至抵触心理,理论教育活动的价值大打折扣。而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自由性,使党和政府的把关人角色弱化。“把关人或称守门人,是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的人或机构。把关人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过滤、筛选的作用,决定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把报道重点放在何处、如何解释信息。”[3]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媒体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几乎垄断了全部的信息源,通过把关,媒体对海量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有选择性地报道新闻,这种报道活动为公众营造了一种“拟态环境”。这种拟态环境是带有传统媒体主观倾向的“真实”环境。

但是,网络的去中心化和交互性使每个受众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源,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拥有了话语权,传播的权利泛化了。作为传统媒介“中心”的“把关人”,面对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海量信息,不可能做到“每关尽把”。政府对网上不良信息的管控难度增大,难以做到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这不但会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被弱化,更可能造成民众被误导,从而使过去依靠组织的权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优势受到冲击。

3 网络时代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采取的策略

网络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们要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积极主动地研究新的对策,破解传播过程中的难题。

第一,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机制。保障传播过程有序进行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因此,要做好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构建一个传播者与受众都共同遵守的传播行为准则。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从1978年开始,美国政府先后出台过130多项涉及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其中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明确将互联网定性为与真实世界一样需要进行管控的领域。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管理机制,就要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社会主体的形式,促使网民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有序参与的法律意识。通过网络技术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功能,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重视网络的自律和引导。要提高网民的网络行为素养,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逐步完善网络伦理道德,出台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基本要求[4]。在十八大报告中又再次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5]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会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向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责任之一。所谓舆论导向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宣传系列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6]通过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培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的良好环境,以提升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第三,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网络环境下,受众的主体性愈发彰显,他们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是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收。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就必须将受众作为主体,增强理论转播的针对性和科学化,把受众作为传播的真正落脚点,只有在综合考虑受众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心理和认知水平,有意识地争取他们的认同和理解,才能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第四,培育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高超网络技术的综合型信息传播人才。目前,由于许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者墨守传统的传播方式,缺乏网络时代传播马克思主义所必需的网络技术素养和网络知识技能,所以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难以熟练地运用和开发新的网络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因此,必须努力培养一支既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具有高超信息素质的综合型理论传播人才队伍。一方面能在网上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思想进行系统的宣传,另一方面还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与受众进行及时高效的交流、互动。

第五,大众媒体要善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培养”理论。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7]。1973年,“水门事件”从一件不起眼的小报道成为轰动美国的重大事件,大众媒体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功不可没。通过议程设置,对海量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有选择性地报道新闻,这种报道活动为公众营造了一种“拟态环境”。这种拟态环境是带有大众传媒主观倾向的“真实”环境。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其在构建“拟态环境”中具有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媒体应当善用议程设置对新闻素材进行把关,选择能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起到促进作用的素材进行重点报道,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4 结束语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抓传统媒体的舆论阵地不放的同时,充分挥发和利用新兴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将舆论的主导权抢占在手、将理论的制高点迅速抢占。在思潮涌动的大浪中,紧扣历史发展的脉搏,饱含时代前进的气息,用更加鲜活的传播手段和更加“接地气”的表现形式,贴近群众的生活,走入人民的心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境遇下,只有坚持不懈地探索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规律与趋势,抓住网络和时代特点,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内涵,才会更加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杂志,2012(22):3-25

[2]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

[3]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杂志,2007(21):3-2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杂志,2012(22):3-25

[5]章辉美.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J].社会科学战线,2005(3):193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责任编辑:周博)

2014-04-28

张梦珂(1987-),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9.005

B27

A

1673-2006(2014)09-0015-03

猜你喜欢

大众化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网络时代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