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大学英语教学探讨
——以培养学生中西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例
2014-04-11冯新华
叶 莹,冯新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外国语学院, 南京 210023)
一、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
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主导地位使英语学习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应地,英语国家(下文简称“西方”)文化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不少高校尝试增添西方文化课程,期望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价值,熟悉中外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1]7。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过分突出西方文化使学生忽视了本土文化,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不足,缺乏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2]82—86,[3]110—113有些学者通过测试等方式证明这一情况确实存在。张为民等人考查了126名大学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转述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试者不能清楚地表达本民族文化,大部分可接受的表述是解释性意译。[4]34—39张淑菊通过词汇测试法发现,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能力不高。[5]54虽然这些研究考查内容有限,但问题却发人深省,在英语教学中突出本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大都认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增加文化内容。无论是加入西方文化,还是增加中国文化,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推进文化交流,并最终弘扬本土文化。[6]43—46此外,学者们指出了文化学习与语言知识技能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有两大功能:认知和实践。[7]14通过语言,使用者可以描述或者操作文化产物,参与文化实践,识别、解释、判断文化观念,融入某个特定文化社群,表达个体在文化中的身份。[8]13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必须重视语言学习。学习者一方面需要通过英语语言学习去了解西方文化群体,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并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另一方面,他们应当能用英文描述本土文化产物、表达自己的文化身份,让西方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并逐步理解中国文化。
然而,这些讨论虽然都强调了文化知识输入对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文化能力的重要作用,但正如前文所述,教学中输入的西方文化过多,那么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西方文化表达能力是否就明显高于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学生的中西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有哪些特征?他们掌握的英语表达都是在课堂上习得的吗?在讨论文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当关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是,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事实上,文化教学亟需关注如何通过有限的课时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的英语交流表达能力。本文从当前英语教学讨论的热点出发,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西文化能力的现状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角度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增强文化的语言产出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西文化能力的现状
笔者以江苏某高校一年级随机抽取的150名大学英语学习者为对象,围绕上述问题做了一次小规模的初期研究,以便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英语表达文化能力的方法奠定基础。
这些受试者都是分级教学中的A级学生,使用相同的大学英语教材,含有文化学习内容。研究采用测试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测试内容是从节日、饮食、哲学思想等十个主题中分别选取中西文化各2个代表性特色词汇,要求学生先写出英文表达,再从中任选两个特色词用英语作简要的介绍,这可以考查出学生用英语表达中西方文化特色词和话题的能力。测试随堂进行,用时30分钟,要求学生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独立完成,设定参考答案为各正式出版物上出现过的英文表达。
问卷调查在测验之后进行,用于了解学生学习文化内容的感受和目的,希望能够用英语表达的文化内容,以及习得的途径,对分析测试结果有所帮助。本研究共发放测试卷和问卷各150份,各回收145份,回收率均达96.7%,代表性好。
对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能力均较差,没有学生能够完成所有测试。在中国文化的所有层面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和传统节日的能力最强。145个学生中,能用英文写出天安门和故宫的学生分别占所有受试对象的64.1%和46.2%。本次测试选择了端午节和元宵节这两个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测试内容,能写出的学生分别占22.7%和19.3%。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用英文表达本国文化的其他层面,有6名学生能够用英文表达油条,没有学生会用英语表达包子,只有4.8%的学生能写出《红楼梦》的英文。学生表达西方文化的能力也不容乐观,能表达出的仅有8项。本次测试选择了感恩节和复活节这两个西方节日。学生完成情况较好,能写出感恩节和复活节的学生各占总人数的63.4%和20%。与中国传统食品相比,学生对表达源自西方的特色食品更有自信,分别有46.2%和11.7%的学生能准确写出薯条和葡萄酒的英文。此外,还有少数学生能用英文写出芭蕾舞、歌剧、白宫以及《傲慢与偏见》。
测试的后半部分为话题陈述,学生选择介绍中西方文化的次数差异不大。145个学生中有33个学生没有介绍,选择中西方文化特色词各一个的学生有45人次,选择两个中国特色词的和选择两个西方文化特色词的分别有20和15人次,只选择一个西方特色词和只选择一个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各有23人和9人。学生对中国文化特色词的介绍有两大特点:一是笼统抽象,如只用了“I like it”一句话介绍元宵节。二是词汇量小,有些学生想写划龙舟,却只会写船的英文。学生对西方文化特色词的介绍呈两极分化:对节日的介绍较为丰富详细。有40人介绍感恩节,他们能写出传统食物火鸡、庆祝的时间和方式。介绍复活节的虽然只有8个学生,但其中有6个写出复活节彩蛋。但是,对其他话题的表述都非常简单,没有具体内容。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用英语表达文化的能力与国别有关,也与文化内容相关。他们表达中国代表性建筑的英语水平最高,强于表达西方代表性建筑的能力。而在表达节日方面,学生最了解感恩节的英语表达,然后依次是中国的端午节、西方的复活节和中国的元宵节。中华饮食闻名海内外,可会用英文表达油条的学生寥寥无几,没有学生会用英文表达包子,而学生表达西方食品的能力明显更强。此外,学生陈述文化话题的能力非常差,除了能用英文简单地介绍感恩节和复活节以外,无法清楚地描述其他文化内容。
在问卷中,51%的学生指出,能用英语表达的文化内容都来源于课本,17.2%的学生表示是从课堂上学到的,有13.1%的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过相关内容, 6.2%的学生表示他们是从其他途径获取,还有18个学生没有回答该问题。这与测试结果较为一致。西方的重要节日是英语课本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学生不仅能用英语写出节日名,而且能描述节日详情。葡萄酒、薯条等西方食品是中学课本上早已出现的基础词汇,中国的故宫和天安门在考试练习以及媒体中经常出现,所以学生能够写出他们的英文表达。
此外,绝大多数学生都赞同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加入中西文化内容,其中有59.4%的学生要求,考试要有文化内容,学习文化以及相关表达可以帮助他们通过考试,而提及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只占26.9%。问卷还调查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所有学生都提出课堂上与文化相关的内容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自己参与较少,考试内容均来源于课本。此外,在文化的十个主要方面中,学生最希望学习的英文表达分别是节日风俗、传统饮食以及代表性建筑。这一点与测试的结果基本吻合,反映出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与上课、考试的内容都是相关的。
从问卷可以看出,当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是否传授知识是主要的教学评价手段。为了通过考试,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教师讲授的内容,以及课本和考试练习中经常出现的文化知识点, 不会主动学习课堂上没有涉及的内容,而在测试前没有复习,能表达以及陈述的文化内容就更为有限了。从本质上说,这种文化教学其实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是知本主义教育观的体现,即“以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为教学的主要使命,将知识的作用和价值置于前所未有地位”[9]54。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即使增加文化输入,也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此外,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有限,学生不可能在课内学会表达所有的文化内容,根本不能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要解决这一费力效低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引入人本主义教育观。
三、从知本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在美国发展起来,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最高层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在这过程中人会产生成长的动力。因此,教育应当首先满足学习者的低层次需求,然后再引导学生逐渐寻求最高层次的需求,完成自我实现。罗杰斯则从心理治疗实践得到启发,指出人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发现和自我学习。[10]256—286根据罗杰斯的教育观,为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对他们每个人都是有意义的。[11]153—154归纳而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激发人的潜能,树立自我实现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权、个体自主性的挖掘”[11]154。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以人本主义教育观为指引,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根本目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课内课外都能积极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为参与国际交流做准备。但是,人本主义教育观过多地强调了个人发展和个性培养的需要,忽略了社会以及学校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从知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其一,要重新认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的作用是促进、鼓励以及帮助学习者的发展。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持宽容态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反思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中西文化的异同,让学生在自在的学习气氛中用英语自由描述中西文化,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交际策略。总而言之,教师应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12]151,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在测试中,学生只能写出端午节的英文表达,却无法简要介绍该节日,这是由于在以知本主义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得了教师讲授的英文表达,却没有时间思考如何用英文表达自己知道的文化内容,而学生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参加测试,能记得的内容自然更少。而在人本主义教育观指导下,教师可以用研讨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中国端午节与西方万圣节之间的异同,学生是讨论的主体,老师在旁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中国人和西方人是如何过节的,比较两个节日的由来、风俗、传统食品等,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自己的文化知识用英语表达出来,通过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互动来培养交际策略。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调查外国留学生对端午节的看法。学生需要根据节日的特点设计英文问卷或者访谈,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收集数据,整理资料后在课堂上用英文汇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其二,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学习内容应当符合学习者的需求,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文化体验中意识到培养英语表达文化能力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应当按照从低层次需要到高层次需要安排,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与生活密切相关以及他们感兴趣的文化表层现象深入到文化深层的价值观,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培养用英语表达文化的能力。表达文化的能力增强了,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的理解,产生实现自己文化身份认同的最高层次需求。如在测试中发现,在知本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学习者只学习课堂以及课本中的知识以满足考试的需要,因此只能写出薯条的英文表达,却不会简介。在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映照下,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吃薯条,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原因,引导学生描述薯条的颜色、味道,与中国的油条有何不同,启发学生思考薯条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从文化现象中体会文化交流的作用。这不仅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了中华饮食的英文表达,提高了陈述饮食文化话题的能力,还可以贴近学习者的生活,使他们易于接受并且理解学习内容,把心理发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全面发展学习者的情感与认知能力。
[1] 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
[2] 李涤非.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与文化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3] 冯春波.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欠缺型失语症”原因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 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5] 张淑菊.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与研究[J].读与写杂志,2008,(7).
[6] 沈骑.论跨文化教育的移情[J].教育评论,2008,(2).
[7] 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神,2003.
[8] Patrick R. Moran.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9] 邵怀领.知本、力本与生本:课堂范式的三次转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10] 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刘毅,钟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 朱江.主体性: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原则[J].山东社会科学,2007,(3).
[12] 郭辉.刍议高职外语教师的人本主义教学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