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析

2014-04-11杨渤珺

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用飞机成本费用寿命

杨渤珺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上海 200120)

一、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阶段及成本构成

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提出,主要用于美国军事装备,从最初的概念阶段到最终报废成本分析、控制和优化问题。全寿命周期成本在军事领域成功应用之后,逐渐在各种产品的设计过程和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广泛应用。

一般而言,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立项论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形成项目研制设想,完成项目立项论证工作。

可行性论证:根据立项论证的目标和要求,对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综合研究,选定最佳产品目标和研制方案,并最终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

预发展阶段:针对可行性论证确定的飞机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权衡细化,进而完成初步设计,冻结总体技术方案,对研制任务进行分解,完成关键技术项目攻关。

工程发展阶段:综合考虑项目技术、制造、客户服务、质量、经济型和适航审定等,进行产品详细设计、试制和试验等,并最终通过相关部门的审定。

批生产阶段:根据市场订单,制定生产纲领,向适航当局申请型号生产许可证,适航当局核实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和批准工厂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运营阶段:飞机制造商为飞机的售前和售后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用户支援、商务和技术支持阶段,贯穿于飞机的研制、销售和营运的全过程。

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所发生的成本之和即组成了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

二、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成本管理的重点往往聚焦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低估了产品的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等隐性成本,从而导致飞机后期的保障成本高于期望。随着航空工业的日益国际化,竞争强度剧增,市场对民用飞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希望飞机制造商能制造出更高性能的飞机,另一方面则希望能以更低的运营成本使用飞机。对于买方垄断的民用飞机市场来说,飞机制造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压力,只有持续设计和生产出高性能、低价格和低使用成本的产品,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对飞机制造商而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成本管控要求,而全寿命周期成本则将成本管控的范围拓展延伸到飞机的设计阶段,不仅考虑了客户的购买成本,更重要的是考虑了客户的使用成本,大大改善了传统成本管理的缺陷。

三、全寿命周期成本方法对成本管控的关键点分析

1.有助于民用飞机的早期成本控制

飞机寿命周期成本复杂而庞大,对整个寿命周期成本来说,飞机的早期阶段成本投入小,但影响程度大。控制飞机寿命周期成本费用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早期设计决定主要成本”,后期的制造成本很大程度上已经由早期的设计理念和框架决定,对后期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在项目早期阶段及时开展经济性设计活动,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飞机寿命周期成本。

2.有助于民用飞机的经济性设计

通过寿命周期成本费用的分析,特别是成本结构组成的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通过了解成本的具体构成,针对成本占比较大的部分进行有重点的经济性设计;第二,通过分析和筛选影响成本的敏感因素,找出关键因素,针对关键性能参数开展经济性设计,达到有效降低成本的目标;第三,通过系统参数的权衡优化设计,使飞机既要具有较低的生产制造成本,又要具有合理的使用保障费用,使飞机的寿命周期成本费用最低,最大限度延长飞机的经济寿命期限。影响飞机寿命周期成本费用的因素很多,以可靠性、保障性和维修性为主的飞机可靠性参数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平衡飞机的制造成本和使用维修费用的关键。一般来讲,当可靠性参数设计较高时,研制和生产成本会增高,使用保障费用会降低;而当可靠性参数设计较低时,研制和生产成本会偏低,使用保障费用会急剧增加。

3.有助于进行民用飞机的挣值管理

寿命周期成本费用分析结果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推行挣值管理理念,实现实际成本控制与项目进度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进度偏差和成本偏差按比例预测项目完成的最终成本和最终进度,达到项目进度与成本支持的有效控制。

四、做好全寿命周期成本工作的建议

中国航空工业正在向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成本管控水平有待提高,承受的成本压力较大。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国外的发展应用时间较长,累积的经验较多,而引入国内的时间较短,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不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对全寿命周期成本认识的片面和受自身技术能力的局限,使得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和优势还不能充分地体现。在今后民用飞机寿命周期成本应用过程中,第一,应该进一步提高对飞机寿命周期成本的认识,不断学习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这种新管理方式的关键点,掌握其精髓;第二,因为中国民用飞机生产和研制的历史较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不足,而对飞机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各种方法均需要一定的历史数据和信息量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累积数据信息,才能切实用好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工具,提高民用飞机成本管控水平。

[1] 王亚平,白思俊,郭云涛.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国内飞机型号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3,(6).

[2] 李晓勇,宋文滨.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及经济性设计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4).

[3] 姚姗姗,魏法杰.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工程及发展趋势初探[J].企业经济,2007,(7).

猜你喜欢

民用飞机成本费用寿命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六大问题如何化解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民用飞机吊挂指形罩鸟撞分析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制酒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民用飞机飞行操作程序的开发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