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政治学科“学困生”的转化

2014-04-11杨发理

山东青年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转化成因

杨发理

摘要: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在政治学科学习中“学困生”现象不容忽视,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对策,转化高中政治学科“学困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困生;成因;转化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基础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高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

一、高中政治学科“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又叫“学习障碍学生”,主要是指学习上和行为上表现比较落后或缺点比较多的学生,政治学科“学困生”,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政治学习感到困难,理解能力较差,记忆力较弱的学生,他们当中多数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缺乏正确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不够明确,学习意志力薄弱,对思想政治这一学科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

(一) 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对高中政治课不感兴趣,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不去探究思路与方法,不会结合政治课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学习,烦学习。学习动力则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学习动力不足,简言之,就是对学习和与之相关的一切活动缺乏必要的兴趣,不知道做什么好,或知道应该做什么却不愿尽全力去做,让大好的时光在明白与犹豫中白白流逝。

(二)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意志和毅力不强,情绪化表现突出。大部分“学困生”智力并不差,跟其他学生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只是由于自己缺乏信心,意志和毅力不强,加上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自制力,且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形成一种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为不理想的结果一定影响情绪,不好的情绪又会影响行为,消极的行为又会进一步导致更不理想的结果,原因就是学习的意志和毅力不够。

(三)缺乏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参与意识。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不愿参与学习活动,所学知识没有系统性。从来都不参与课堂讨论,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回答也不愿开口,课后从不向老师问问题,在老师讲评作业或试题时,只想要一个答案,不去探究思路与方法,不会结合政治课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这样的学习肯定不符合政治学科的特点,自然成绩就下降了,自然进入了政治学科“学困生”行列。

(四)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家庭教育配合不力。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充满活力,具有鲜明个性的,会学习、能创造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终追求的目标,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对政治学科“学困生”关心不够,对他们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师生关系疏远,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二、农村高中政治学科“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加强学习兴趣培养,提升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就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遇到困难时就能够主动去克服,并能坚持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困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师生交往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铺设梯度,适当降低难度,分析难点,兼顾“学困生”。真正让学困生从“厌学”中成为想学、爱学的主人。

(二)锻炼意志毅力,发挥激励作用。激励“学困生”学习,要注重正面引导,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学生越来越好;也不是差学生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差学生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三)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四)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强化家校联系机制,通过短信、电话及时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积极主动参加班级家长会,会前特别针对每一位政治“学困生”做好分析,以便指导家长更好地教育帮助“学困生”;采用教师家访和家长校访相结合的方式,增进家长和学生感情、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短期造成的,帮助“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教师在转化时,不能急于求成,我坚信,通过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有效地转化已经产生的“学困生”,并能防止新的“学困生”的产生。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文峰中学,甘肃 定西 730500)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转化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