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等级杭白芍中3个有效成分的考察

2014-04-11杜伟锋胡淑珍来平凡葛卫红

中成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试液儿茶素白芍

杜伟锋, 胡淑珍, 吴 芳, 来平凡, 葛卫红

(1.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401; 2.富阳市科技信息中心, 浙江 杭州311401)

不同等级杭白芍中3个有效成分的考察

杜伟锋1, 胡淑珍2, 吴 芳1, 来平凡1, 葛卫红1

(1.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401; 2.富阳市科技信息中心, 浙江 杭州311401)

目的 比较不同等级杭白芍药材中儿茶素、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3个有效成分的量。 方法 参照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将所收集的杭白芍分为六个等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杭白芍中3个有效成分的量。结果 不同等级的杭白芍药材中 3 个成分的量没有规律性, 以芍药苷为例, 六等品样品 (2-6) 中芍药苷的量最高, 远高于一等品 (2-1) 样品中的芍药苷的量。 结论 目前, 杭白芍的等级划分标准不能全面的反映杭白芍的自身品质, 也不符合按质论价的商业需求,应该结合药材中成分含有量来制定药材规格等级标准。

等级;杭白芍;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

杭白芍是著名的 “浙八味” 之一,主产于浙江金华磐安和东阳。市售杭白芍按照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分为不同规格等级,均是按照杭白芍的质地、断面、颜色、长度、中部直径为依据,未涉及到药材所含成分的量,然而,成分含有量是药材质量的重要体现。杭白芍的等级划分与成分含有量是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尚不得而知,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中国药典》 规定, 杭白芍主要质控成分是芍药苷[1], 但以芍药苷这单一指标的质控模式过 于片面[2-3], 介于 此, 陆续开 展了以多成分指标控制白芍药材质量的研究[4-15]。 本 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等3个成分作为杭白芍的质控指标,对不同等级的杭白芍药材质量进行考察,以期探寻等级划分与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 器 Agilent1200 型系 列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美国 Agilent公司), 包括 G1312A 四元梯度泵、G1313A自动进样器、 G1316A柱温箱、 G1315A二极管阵列 检 测 器,Chemstation 6.01 色 谱 工 作 站;KQ-250B超声波清洗器 (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TGL-16C高速台式离心机; DFT-200 手提式高速中药粉碎机 (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制造); DHG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AL204 电子天平、 XS105 分 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 MB45型快速水分测定仪。

1.2 试剂 儿茶素、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等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分别为:877-200001、 01420110801、 111736-200934);无水乙醇、甲醇、磷酸均为分析纯,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哇哈哈纯净水。

1.3 样品 杭白芍药材共 11 批, 购自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来源为浙江不同产地,采集时间在当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间,经鉴定为白芍 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三年 生的干燥根。 参照《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将所收集的杭白芍分为六个等级, 杭白芍样品分别记为 1-1、 1-2…1-6; … 11-1、 11-2…11-6。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处理 杭白芍原药材洗净, 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水煮透心后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打粉过4号筛。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杭白芍粉末 0.1 g,精密称定, 置于 250 mL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稀乙醇25 mL, 超声提取 30 min, 放冷至室温后, 补足损失质量, 取续滤液 15 000 r/min 高速离心,上清液过 0.45 μm微孔滤膜, 得供试液。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儿茶素3种对照品适量,置于适量棕色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混标贮备液, 3 个对照品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 750、 67、67 μg/m L。

2.4 色谱条件 Agilent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 柱 (4.6 mm×250 mm, 5 μm); 检测波长 230 nm; 体积流量 1 mL/min; 柱温30 ℃; 进样量 10 μL; 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 (86 ∶14), 洗脱时间 16min。 色谱图, 见图 1。

图1 对照品 (A) 和样品溶液 (B) 的 HPLC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m 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A) and the crude sample( B)

2.5 方法学考察

2.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混标贮备液,置量瓶中,并加甲醇稀释定容,配制成7个不同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芍药苷分别为 87.5、 175、 350、 700、 875、 1 400、 1 750 μg/mL, 芍 药 内 酯 苷 分 别 为 3.35、 6.7、 13.4、26.8、 33.5、 53.6、67 μg/mL, 儿 茶 素 分 别 为3.35、 6.7、 13.4、 26.8、 33.5、 53.6、 67 μg/mL。在本实验色谱条件下,各质量浓度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 10 μL。 以峰面积(y)对质量浓度 (x,μg/mL)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儿茶素 y= 27.421x+5.781 4, r=0.999 9, 线性范围 3.35 ~67.00 μg/mL; 芍药内酯苷 y=26.76x+6.047 3,r=0.999 7, 线性范围 3.35 ~67.00 μg/mL; 芍药苷y=1.221x+15.082, r=0.999 9, 线 性 范 围87.50 ~1 750.00 μg/mL。

2.5.2 精密度试验 称取 1 份杭白芍样品 (编号11-1)0.1 g, 精密称定, 按供试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6次测定,测得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的峰面积RSD分别为 0.64%、 0.27%和 0.12%。 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3 重复性试验 称取 6 份杭白芍样品 (编号11-1) 各 0.1 g,精密称定,按供试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测得儿茶素、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的 RSD分别为 1.51%、0.33%和 0.15%。 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5.4 稳定性试验 称取 1 份杭白芍样品 (编号11-1)0.1 g, 精密称定, 按供试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分别在 0、 2、 4、6、 8、12 h 进样进行检测,测得儿茶素、 芍药内酯苷、 芍 药 苷 的 峰 面 积 RSD 分 别 为 1.37%、0.20%和 0.20%。 表明该法稳定可靠。

2.5.5 加样回收率试验 称取已知各成分含有量的杭白芍样品粉末 0.05 g(11-1 样品), 精密称定,共6份,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儿茶素、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对照品,样品制备方法同 “2.2” 项,测定各成分,计算加样回收率。 结果见表1。

表 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n=6)Tab.1 Result of recovery tests(n=6)

2.6 样品分析 按 “2.2”项下方法制备不同等级的杭白芍样品的供试液, 进样10 μL分析, 用标准曲线法测定3个成分。 结果见表2。

表 2 不同等级杭白芍中 3 种成分的测定结果 (n=3)Tab.2 Contents of the 3 maker com pounds in differen t grades of Hangzhou white peony ( n=3)

3 讨论

3.1 本实验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杭白芍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儿茶素等 3 个成分的 HPLC分析方法,该法稳定可靠,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结果都良好,可以用于多指标评价白芍质量。

3.2 中药材具有药用性和商品性的双重特性,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应该在保证药材药用安全有效的同时能够满足商品按质论价的要求。 通过对11批杭白芍六个等级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儿茶素3个成分的测定发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儿茶素3个成分的量与杭白芍的等级不成正比。以芍药苷为例,等级最高的杭白芍,芍药苷的量未必最高,六等品样品 (编号 2-6) 中芍药苷的量最高, 远高于一等品 (编号 2-1) 样品中的芍药苷的量。 儿茶素和芍药内酯苷的量与等级之间亦无规律可循。按照目前杭白芍的等级划分标准,不能全面反映杭白芍的自身品质,也不符合按质论价的商业需求。笔者建议,制定药材规格等级标准时,应该结合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含量,综合控制药材质量。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96-97.

[2] 杨丽萍,艾 萍,李泽林,等.白芍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研 究 进 展 [ J]. 时 珍 国 医 国 药, 2010, 21(10): 2640-2641.

[3] 吴 芳,杜伟锋,徐姗姗,等.白芍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5):613-615.

[ 4 ] 葛志伟, 贺 庆, 林云径, 等.RP-HPLC法测定杭白芍及其饮片中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J].中草药,2008, 39(3):378-380.

[ 5 ] 李 霄, 艾 萍.RP-HPLC双波长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32(2):122-124.

[ 6 ] 李伟铭, 赵月然, 杨燕云, 等.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白芍饮片中 9 个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 2011,31(12):2208-2212.

[7] 黄山君,杨琪伟,石燕红,等.一测多评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的含量[ J].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 (6):780-783.

[8] 魏香兰,万 颖,方如塘,等.不同贮藏年限白芍的化学成分分析[ J] .西北药学杂志, 2012, 27(1):19-21.

[9] 陆小云,楚 楚,颜继忠.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J].中南药学, 2012, 10 (2):98-100.

[10] 王秋玲, 王文全, 魏胜利, 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栽培和野生芍药中 7 种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 37(7):21-924.

[11] 江 砚, 宋小军, 胡轶娟.硫熏对白芍芍药苷和总苷含量的影响研究[ J].浙江 中医药大学 学报, 2012, 36(7): 809-811.

[12] 陈 惠.白芍加工炮制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6):38-39.

[13] 张丽宏, 顾雪竹, 钮正睿, 等.白芍的传统规格等级与内在成 分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 J].中 成 药, 2012, 34(3): 535-538.

[14] 张新图.赤、 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差异[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 26(9):12, 14.

[15] 李越峰, 严兴科.赤芍和白芍不同部位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 分 析 研 究 [ J].时 珍 国 医 国 药, 2012, 23(3): 519-520.

Sim ultaneous determ ination of three active constitu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of Hangzhou white peony

DUWei-feng1, HU Shu-zhen2, WU Fang1, LAIPing-fan1, GEWei-hong1

(1.Research Center of TCM Processing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ngzhou 311401, China; 2.Fu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 Hangzhou 311401, China)

AIM To determine and compare the contents of catechin, albiflorin, and paeoniflorin in different grades of Hangzhou white peony.METHODS Reference to“seventy-six kinds ofmedicinalmaterials commodity specifications” , the samples of Hangzhou white peony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ades.The contents of thre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grad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RESULTS The contents of thre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of Hangzhou white peony had no regularity.HPLC data showed that the paeoniflorin content in the sixth-grade sample(2-6)presented the highest, much hiph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grade(2-1).CONCLUSION At present, traditional grading standards neither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Hangzhou white peony, normeetsbusiness requirements of″quality deciding price″.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rading standards of Chinesemedicinal materials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tents of active components.

grades; Hangzhou white peony; catechin; albiflorin;paeoniflorin

R284.1

:A

:1001-1528(2014)02-0358-05

10.3969/j.issn.1001-1528.2014.02.031

2013-04-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303224);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计划 (2012ZB032, 2013ZA027);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1224449); 浙江省中药现代化专项 (浙经信医化 [2012] 237 号)

杜伟锋 (1984—) , 男, 助理研究员, 从事中药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 Tel:(0571)87195915, E-mail:duweifeng-200158@ sohu.com

猜你喜欢

试液儿茶素白芍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白芍与不同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浅析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白芍花开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皮试液配制专用注射器的设计思路
全甲基化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制备
儿茶素酶促制备茶黄素的研究进展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酯型儿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