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撞车》中人性的解读
2014-04-11谢利君
[摘要]电影《撞车》(CRASH)是由美国导演保罗·哈吉斯拍摄的一部对美国种族问题进行现实反映的题材片。该影片一举拿下了当年的最佳影片奖。电影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观察视角给观众呈现了美国现实社会中多方位的种族冲突和争端,看似只是表面上种族问题的影片中却暗含了闪光的人性光芒,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的观众去反思。本文将以电影《撞车》为基本的载体,对其中所蕴涵的人性之光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影的引申意义进行概括。
[关键词]《撞车》;种族问题;人性
电影《撞车》(CRASH)是由美国导演保罗·哈吉斯负责指导拍摄的,该影片一举拿下了当年的最佳影片奖,这个结果令很多人都感到惊讶,然而在仔细品味了这部电影的内涵和意义之后我们同样也会感觉这荣誉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的。电影《撞车》在中途矛盾和冲突中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反思和效仿,这也是这部电影最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有关电影《撞车》的总体概述
电影《撞车》的英文名是CRASH,导演保罗·哈吉斯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导演凭借着电影《撞车》获得了当年的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剪辑奖三项重要奖项,成为当年奥斯卡上的一匹“黑马”,引起了全球观众的关注。电影《撞车》中共涉及了不同的16个人种,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阶层:上层社会的检察官夫妇,中层的警探情侣,非裔电视导演和妻子,警察雷恩和汉森,一对韩国夫妇,墨西哥裔锁匠和女儿,波斯裔杂货店老板和女儿和两个年轻的黑人。电影讲述了在撞车后36个小时之中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一系列事情,给电影观众呈现的是美国的一幅“浮世绘”。
电影《撞车》中,在遭遇了撞车事故以后,黑人警察有这样的一段台词:“在我们的家园洛杉矶,没有人会敢触碰我们的,因为我们总是躲藏在冰冷的建筑物庇护的后面,我想我们大家都一定很怀念那种被触摸的美妙感觉,我们之间彼此的碰撞只是为了向彼此证明我们的存在。”这样简短的一段台词就将都市生活中人们的无奈之情和无限悲哀进行了声情并茂的传递和表达。在美国洛杉矶这样繁华的大都市中生活着来自世界各地和不同种族的人群,各种文化进行融合和碰撞,华丽的表面之下是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和隔阂,这种现象的最严重结果就是种族歧视。电影中除了上述的种族歧视以外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宽容和帮助,这是一种超越了种族的行为,是人性最本质的体现。
二、对电影《撞车》中人性的解读
(一)电影《撞车》中所反映的种族冲突
电影《撞车》是由一件件事情组合起来的,看似支离破碎的情节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短暂的时间段内发生的交叉的或者平行的事件都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种族问题是贯穿电影《撞车》自始至终的一个重要线索,显而易见。在电影《撞车》的开始就是一起交通事故撞车,当事人有白人、黑人,还有亚裔美人。这件在大都市看似平常的事件因为这次不同人种和肤色而变得意义不同,其中在双方的争执中包含了白人对于有色人种的歧视和嘲讽。似乎只要你是一位有色人种,那么你就注定被贴上了没文化低素质的标签。
电影《撞车》的镜头转向到了一对刚从咖啡馆走出来的两个年轻黑人,嘴里还在愤愤不平地抱怨着,因为他们在咖啡馆里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周到服务和待遇,此时他们迎面走来了一位黑人女性,然而这位黑人女性对他俩还是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丝的恐惧之情,诚然,受到歧视的还不止这两个社会中的有色青年。卡梅隆是一位导演,并且在事业上也是小有成就的,可以说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然而他受到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每当白人朋友和他一起讨论电影过程中映射黑人的粗俗鄙夷的时候,卡梅隆只能选择保持沉默保持抗议,克里斯蒂(卡梅隆妻子)在返回家的旅途中无缘无故被警察拦下,无理取闹地要求搜身,卡梅隆看着自己的妻子被无缘无故地受欺负,因为不愿意把事情闹大只好默不出声。因此可以得知,在美国白人对于有色人种的歧视根深蒂固,无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群,还是社会中的中产阶层和高层都注定要低人一等。
店铺老板的性格有些暴躁,女儿陪着一块儿去买枪的时候做翻译。当和女儿辩论的时候,枪店老板还认为这个买枪的人是阿拉伯人,随即表现出了恐惧感,尽管最后还是把枪卖给了中年人,但是一起卖出去的子弹却是假的。对于作为美国人的枪店老板的反应,我们其实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因为“9·11”发生以后,美国整个社会对于阿拉伯世界的恐惧远远超过了黑人,民族间的相互歧视和恐怖袭击的影响,种族之间的冲突也就显得不可避免了。锁匠丹尼尔是一位本分的墨西哥人,可是依然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从这个缩影中观众也可以感受到美国外来移民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彼此间的不信任和歧视。
(二)电影《撞车》中种族冲突下的人性思考
在电影《撞车》中,警察瑞恩对于卡梅隆妻子的欺辱着实让观众感到气愤,难道他对这位无辜黑人的欺凌是毫无缘由的吗?在电影中,导演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然而瑞恩的生活经历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瑞恩的父亲遭受病痛的折磨,为此瑞恩来到了HMO为父亲进行有效治疗的咨询,可是在机构里面遇到了一位黑人女性的推脱,瑞恩父亲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恶化,作为儿子的瑞恩必然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对黑人女性心里产生了怨恨和不满。正在执勤的瑞恩正好遇见了黑人克里斯蒂恰成为了他不满的发泄渠道。诚然瑞恩是有不妥的地方,然而这一邪恶的行为并不是突然兴起或者本性的邪恶,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假如不是那位黑人女性的推脱让瑞恩的父亲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那么瑞恩怎么可能用这样一种粗暴的方式来对待一位黑人女性。
我们不是在为瑞恩的粗鲁行为故意开脱,我们只是为了可以更好地看到有关人性的真实情况。这里是瑞恩,难道换成是其他的人,谁又敢保证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简(白人检察官的妻子)突然遭遇了一场抢劫,因此把锁匠丹尼尔找来修锁。当简无意中看到了丹尼尔身上的纹身的时候,开始对丹尼尔这个人不放心了,所以说的那些讽刺性的话语都显示出了她对于丹尼尔的怀疑和不信任。我们与其说简的表现是个人的骄傲,还不如说是在遭遇抢劫以后内心的惴惴不安。依然处于惊魂未定中的简再次看到了丹尼尔身上的纹身以后,无意中会联想到那些抢劫她的那些小混混的可恶形象。虽然丹尼尔并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简的不幸遭遇依然在她看到类似的事物时候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举动。简看似无心之举的种族歧视行为是各种社会关系作用下的人性的一种本能的表现。
在电影《撞车》中,导演虽然并没有谈到有关人性的任何问题,然而电影中的故事都和人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种族冲突的表面问题上,导演只是进行了更深层次对于人性的反思,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性才是种族冲突和矛盾产生的根源。
(三)电影《撞车》中对于人性之光的诠释
在电影《撞车》中,当黑人女性克里斯蒂受到警察瑞恩的凌辱的时候,其丈夫卡梅隆竟然选择隐忍不言,正是因为丈夫的一言不发没有作为,所以克里斯蒂对于丈夫的行为感到严重的不满,夫妻之间的关系从此以后也可想而知了。然而卡梅隆心里更加明白在目前的这个社会中对白人的抵抗和挑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除了遭受更多的羞辱和难堪外还会有什么。当卡梅隆在看着自己妻子受到凌辱的时候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导演卡梅隆之所以能够可以在这个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获得成功,那是因为他懂得更多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法则,因此选择隐忍是任何暴力手段都可以规避冲突发生的最好手段。所以卡梅隆的隐忍成为化解彼此之间矛盾冲突的最好手段,然而却要承受更多的埋怨和不解。
丹尼尔的小女儿在电影《撞车》中是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位人物,小女孩的天真无邪成为化解一切矛盾和冲突的钥匙。波斯店主在店铺遭到抢劫没有任何补偿的情况下,情急之下拿起了枪找到了为自己店铺修锁的丹尼尔。正当波斯店主准备开枪的时候,丹尼尔的小女儿急忙上前抱住了自己的父亲,因为就在昨晚丹尼尔给自己的女儿讲述了很多有关隐形衣的故事。并不是这枪没有打准,而是这把枪的子弹是空的,所以丹尼尔的小女儿也可以说是有惊无险。丹尼尔的小女儿回以天使般的笑容,而此时惊恐万分的丹尼尔和恼羞成怒的波斯店主在这天真无邪的笑容面前都放弃了心中的邪念。正是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彻底打破了成人世界中人性的阴暗面,彼此之间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只会带来更多的误解和冲突,暴力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只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有的时候也会伤害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看似弱小的小孩子却带给了人们最强大的心灵震撼。
电影《撞车》并没有单纯地停留在讲述种族冲突的层面,也在尝试着寻找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当到电影最后的时候,观众也会恍然大悟,原来解决这个世界上冲突和矛盾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宽恕别人,理解和尊重他人。无论是不同种族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不相同的社会关系和生存环境使得冲突和矛盾重重,然而人性的光芒却可以令这些的不和谐迎刃而解。
三、结语
电影《撞车》用独特的视角和智慧讲述了发生在美国大都市洛杉矶的一次撞车事件引发的种族冲突。美国本土人对于有色人种的歧视,不同种族之间的不信任和冲突,然而这些冲突的发生都来源于人性的阴暗面。人性阴暗面的产生不仅有着个人的生活经历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和社会背景有着重要的关联,然而想要解决这一切的矛盾还是需要人的人性光芒,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才可以化解彼此之间的误会和冲突,这一点也是这部电影最为成功的一个亮点,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正义的力量得到了弘扬。
[参考文献]
[1] 刘继纯.一曲种族主义的影像挽歌——对《撞车》的文化解读[J].电影画刊,2006(04).
[2] 许小君.“文明冲突”面具下的终极对话——《撞车》的文本叙事及主题解读[J].电影文学,2009(01).
[3] 童美茹.徘徊在魔鬼与天使的边缘——由《撞车》引发的人性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6).
[4] 卫华.汽车影像中的种族冲突和都市生存——《撞车》个案分析[J].世界电影,2006(06).
[5] 樊丽达.熵阈中的人性净化——主体间性思考下的《撞车》[J].电影文学,2007(23).
[6] 戴玲斐.他人即地狱——电影《撞车》的群像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08(20).
[7] 许爱珠.文化·种族·人性——试评美国独立电影CRASH(中文译名《撞车》)[J].电影文学,2008(20).
[作者简介] 谢利君(1968—),男,内蒙古包头人,2008~2009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翻译、比较语言学、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