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的启示:以隐喻的方式谈文化
2014-04-11羊笑亲
[摘要]《阿凡达》的成功,关键之处在于其精致的技术外壳和复杂的故事情节下的深刻精神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隐喻叙事方式,让诸多文化及现实问题悄无声息、不着痕迹地缓缓流入观众的心间,打动每一个人心灵的最软处,巧妙地去除了文化说教固有的枯燥和苍白,只在观赏完美国大片的视觉盛宴后,保留下那份心灵的悸动与人性的反思。这对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具有针砭时弊的借鉴学习作用。
[关键词]《阿凡达》;隐喻;文化;中国电影;启示
科幻巨制《阿凡达》无论是5亿元的高制作成本,还是10多个特技公司的联手打造,或是27亿元的票房收入,9项奥斯卡奖的提名,均创造了电影时代的新历史。当全球电影界正沉浸在3D技术的五彩绚丽,为此片赢得的种种桂冠欢呼雀跃时,《阿凡达》真正的可贵之处却被这些光辉所遮蔽。剥开其绚烂的3D技术外表,隐藏的是导演内心的一份责任感,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对全球文化的传承。这些内核才是真正打动全球亿万观众的,改写电影历史的功臣。反观之,中国电影对传统国学文化传承的无力与乏味,以及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定义的缺失与狭隘,这种反差对中国电影的启示是巨大的,值得中国电影人学习和借鉴。
一、隐喻的原型
《阿凡达》中通过隐喻的方式,展现了大量的文化现象及现实问题,正是这种巧妙的方式,将文化的传承、传统的说教变得有趣而简单,将社会的现实问题变得难以回避,直达心底,甚至触目惊心,将“集体意识”赤裸裸展现,让每个人不得不面对与反省。因此,剥开那些华丽的视觉表皮,还原这些原型,导演卡梅隆的深刻用心和卓越技艺彰显得一览无余。
原型一: 阿凡达与潘多拉
阿凡达,源于梵语,意为“神灵降落在人间的化身”,却被卡梅隆设定为地球人利用人类和纳美人的基因创造出的新物种,用于打入纳美人中搜集情报,成为人类进行侵略掠夺的工具。不难看出,这正是对西方进行全球掠夺和殖民侵略历史的反讽,“阿凡达”已化身为西方文明自我救赎的载体,具有其深远的象征意义。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梦幻般的纳美人的居住地,被卡梅隆命名为“潘多拉”星球。导演将希腊神话中对潘多拉的描述隐喻了片中的人类侵略者,满怀着人类的诸多邪恶,打开了“魔盒”,将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摧毁,而纳美人作为星球的守护者,在捍卫家园的同时,也为潘多拉星球和人类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潘多拉的美好,反衬出地球的丑陋,并发人深省:潘多拉不正是地球一切美好的影像吗?潘多拉的原型即是尚未被人类破坏的远古地球。
原型二: 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
正面角色男主人公杰克,被设定为身患残疾,不能自由行动。机缘巧合之下,替代死去的哥哥操控阿凡达,渗透到纳美人的族群刺探信息,为人类的侵略服务。在深入接触和学习纳美人习俗文化的过程中,杰克逐渐接受了他们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甚至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并最终在潘多拉之神爱娃的帮助下,“灵”与“肉”合为一体,成为纳美人的领袖——魅影骑士,率领潘多拉星球的所有生灵打败了贪婪的入侵者。这一角色的设定,涵盖了多重的隐喻:第一层隐喻来源于杰克的双腿残疾。这让人自然联想到美国历史上另一位双腿残疾的英雄伟人——罗斯福总统。导演将这一伟人的原型折射于纳美人最终的拯救者——杰克身上,让角色的内涵更加饱满,也暗示了对英雄主义及美国精神的宣扬。第二层隐喻来源于杰克与纳美人的交往和其思想与立场的转化过程。这次的原型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摩尔根在研究印第安人社会及文化的过程中,认同了他们的种族文化,并怀着使印第安人成为美利坚民族的平等成员的真诚愿望,为他们努力奔走,通过法律的手段为他们争取生存的权利。而摩尔根也被印第安族人收为养子,真正成为他们氏族的一分子。这与片中杰克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为人类对潘多拉的掠夺打上了种族侵略的烙印,映射美国历史中对印第安民族所犯下的罪行。
与此对应的反面角色——帕克和迈尔斯上校,代表了集人类中心主义、男性中心主义、父权制于一身的人类生态灾难的始作俑者,其利欲熏心地运用强大的武力摧毁了梦境般美好的潘多拉星球,最终在一切生灵的抵制下失败地被赶回地球。这一结局,是对西方文明与现代科技对自然界进行破坏性索取的警示,表现了导演尊重自然、人性回归的中心立场。
原型三: 纳美人与母亲树爱娃
纳美人在身形体貌、衣着配饰、生活环境、沟通方式、宗教信仰等多方面都带有浓重的土著色彩,这样的联想,赋予纳美人“被侵略掠夺的弱势种族”的原型,其深远含义直指美国历史中因资源掠夺和种族歧视发生的诸多战争。
而他们的母亲树爱娃,则是大自然的象征,远古神树的原型复活,她如同一位母亲养育和保护着潘多拉的所有生物。她所孕育的高等生物——纳美人,从诞生就具有感知一切生灵,与其沟通对话的能力。即便是在迫于生计的杀戮之后,纳美人依然为死去的动物祈祷。这种尊重自然,与自然对话,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模式,比地球人更具有善和人性的光辉,这正是爱娃所隐喻的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普世价值观的彰显。故事的结尾,正是依靠这种神秘力量,召唤出潘多拉的一切生灵合力击败了高科技的人类侵略者,纳美人成功大逆转。这个结局暗示着人类科技不是万能的,它是一把悬在人类头顶的双刃剑,最后的救赎依然来源于灵魂的精神力量。
二、影射的文化现象
除了3D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视听震撼,还原阿凡达中的隐喻原型,我们不难发现阿凡达讲述的只是我们身边熟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殖民主义,种族主义,能源问题,人性沦丧,环保问题、跨文化交流,等等。但导演谈文化、谈现实的叙述方式却极为巧妙,达到了不着痕迹的效果,更多的是让观众自省。例如,将曾经发生的、很多人至今不能正视的血腥人类历史通过潘多拉星球逼真的画面进行了还原重现。当观众亲眼所见潘多拉的“梦境”被战火毁灭时,那种由心底油然而生的痛楚和悔恨,远比历史课本和任何说教来得深刻与真实。同样,通过近乎逼真写实的描述未来地球和潘多拉在生存环境及能源物产等诸多方面的迥异,将老生常谈的环保节能、地球污染、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展现得一览无遗,并且变得如此鲜活与惊心动魄,让人无法逃避。再看导演对纳美人独具匠心的设置:他们用大辫子与动植物进行沟通,感知身边的万物。甚至他们对待敌对的人类成员——杰克,亦没有杀戮,只是让族人传授给杰克他们的生存之道,目的是“教他们(地球人)学会尊重我们,尊重我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些细节事件的描述,在观众的脑海中拼凑出这样的形象——这种非人类的高等物种具有与自然的“完美”沟通,对自然充满敬畏与尊重,视自己为自然的一部分。这些正是对曾一味崇尚高科技,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的人类现实的反讽。而纳美人对待“他文化”的宽容,也让观众不由得反思: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若不能摆脱民族中心主义,对他文化进行换位思考,如何能扫清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如何为全球的交流融合提供一种可能。
纵观全片,导演卡梅隆利用先进的3D技术让《阿凡达》达到视觉效果的巅峰,创造出这个虚拟的未来世界,对比出现实世界的种种不完美,其打动人心的隐喻内核必将逼迫终日忙碌的人们在那一瞬间去思考人性的真善美。这样的电影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载体,发挥着超越电影范畴的影响力。
三、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相较之下的中国电影,真让人唏嘘不已。中国电影多为快餐式的高产作品,其拍摄时间短,成本低,商业意味浓重,缺乏内在的文化精神。其市场化的利益驱动,致使许多电影人丧失了对内心精神的渴望,只是一味照搬西方的技术与特技,追求场面气势的恢宏与华美。其作品即使视觉上满足了商业运作的游戏规则,但由于缺乏内在的精神性与文化性,往往很快被淡忘,不能成就为经典。《英雄》《三枪拍案惊奇》等诸多影片均是此类电影的代表。而《阿凡达》的成功再次警示中国电影人,电影的精神性才是电影的灵魂。精神内核的缺失,使得电影徒有绚烂的外表,却不能触动人心深处的那份柔软。
《阿凡达》的成功,同时也启示了中国电影人所谓的文艺片,能否换种方式谈文化。不是通过惯有的道德说教,或是直白地将历史重复再现,而是通过一些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或者一些新颖的电影载体与技术手段,不着痕迹地讲述文化问题,让观影变为自觉的自省过程或者有趣的文化实践历程。这样的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才是深层次的,而不是停留在认知的表层。阿凡达的诸多角色与剧情的设定,均附着了隐喻的深刻性,其原型背后所具有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在绚烂唯美的视觉画面与跌宕起伏的剧情中自然流露,击中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这样巧妙的手法,让同是讲述文化传承的中国电影《孔子》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老套的剧情,枯燥直白的历史回放,甚至还出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错误解读,这些诟病让这部电影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网上恶搞的对象,两种迥然不同的境遇真是可悲可叹啊!因此,《阿凡达》提醒中国的电影人,文化需要沉淀。一部《阿凡达》,酝酿了14年,拍摄了4年,耗资5亿,聚集了几百人的团队力量,这是人力、财力、物力的大整合,更是卡梅隆14年心路历程与精神世界的沉淀。没有这样的深刻挖掘和潜心苦研,难以成就今日的经典传奇。
《阿凡达》的成功还告诉电影人如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运作电影。面对欧美大片不断登陆内地市场,其声势与票房的日益高涨,让中国电影人的境地日益尴尬。而中国制造的所谓大片却只能在本国市场耀武扬威,在国际市场却经营惨淡,更别说角逐奖项。在国际知名影展斩获奖项的黑马,其国内票房却不尽如人意。对于这样的怪圈,《阿凡达》的成功运作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阿凡达》在上映之初就设定了许多议题,如环保、人类危急、种族问题等。这些议题的设置,着眼的是全球的观影受众,是人类共同文化与问题的探讨,这使得影片更加能为多重文化所接受。同时,在电影的细微处导演植入了多国文化元素,如母亲树的影像类似印度文化的菩提树,纳美人的自然观类似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等等。这样的多元化体现,使得整部电影的接受度被提高,可以在不同国度的观众心中产生共鸣。导演宣扬文化的手法也是浅显易懂的,并带有浓郁的经典好莱坞特色,这使得文化的解读更为顺畅,不会出现类似当年《十面埋伏》在国际影展上被误读和曲解的局面。
由此可见,如果说中国电影在其技术手段上落后西方电影近50年,那么在其策划与运营上则落后西方远不止50年,而在其精神文化的赋予与艺术表述上则更是相距甚远。《阿凡达》的成功给尚未跟上时代脚步的中国电影人上了深刻的一课。
[参考文献]
[1] 周南焱.国产片与《阿凡达》差距有多大?[N].北京日报,2010-01-14(013).
[2] 孟洋.潘多拉与盖亚的博弈——浅析《阿凡达》的隐喻与启示[J].艺苑,2010(03).
[3] 邱蓓,邹惠玲.《阿凡达》与印第安文化历史的互文性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作者简介] 羊笑亲(1979—),女,江苏南京人,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