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疆域,让数学实践活动更丰富
2014-04-10鲍丽
鲍丽
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标准“四大板块”之一,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作为“卖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深受学生的喜爱。作为教者,我绞尽脑汁,尝试以不同的思路给学生上数学实践活动课,也听过了几节评价不错的实践活动公开课。然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的拼凑,也不是独立的单元。虽然每册数学书上都有几个数学实践活动,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实践的单元没有安排数学实践活动。因此我校数学组结合了这样的大方向开设了一个课题《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研究》,大胆假设是不是可以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自编一些实践活动课,让我们的实践活动课更丰富,更吸引学生。以下是我自己实践过的自编及听过的觉得比较精彩的实践活动课,以此思考分析数学活动课还有哪些值得开拓的“疆域”。
一、计算领域的尝试
案例:《诀窍在哪里?》
教学内容:特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巧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组题目的计算,找出特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巧算方法;
2.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的方法:举例——找规律——验证;
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学生经验储备: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和老师赛一赛
竖式计算:18×11 15×17 51×41 27×99
学生发现老师算得很快,而且学生在算18×11的时候也算得很快。分享一下在算18×11的时候为什么会算得这么快?
第二环节:复习两位数乘11的巧算
(举例子、找规律、用规律)
第三环节:探索其他的巧算方法
1.列举一些同类型的算式;2.用计算机帮助我们算出得数;3.观察这些积和两个乘数之间的关系;4.验证这三条规律。
1.两位数乘99;2.十几乘十几;3.几十一乘几十一(交流寻找到的规律)。
第四环节:总结
思考:这节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类似**乘11等这样得数有规律的算式,也结合了一些计算机计算单元中看算式结果找规律,自编的一堂实践活动课。在教学中渗透找规律的研究方法:举例子——找规律——用规律。这节实践课,不仅着眼于学生在计算方面的巧算,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今后找规律所要采用的方法。
二、空间图形领域的尝试
案例:《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点,学会将长方形纸制成“莫比乌斯带”,培养学生大胆猜测用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提问题——做纸圈——剪纸圈——画纸圈——证明纸圈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思考、猜测、验证、自我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还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思考:这节课是我听到的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实践活动课,课堂上教师把莫比乌斯带这个的长方形纸环的“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发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和魅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创作欲望,而且在课的最后,利用网络上收集的关于莫比乌斯带相关资料和应用图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开阔了数学视野。
三、数学与文学的整合
案例:《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学色彩》
数学知识在诗词文学中的妙用、数字成语、数学成语。
思考: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涉及数学知识。从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同学们有偏科现象,有些同学偏爱语文,有些同学偏爱数学。其实,数学与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通过一些数学成语、谜语,再加入一些成语故事和数学之间的关系,比如《刻舟求剑和数学》,等等,给学生提供一个把数学与文学联系起来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加减乘除枯燥无味,也能很有趣味。
当然,数学实践活动课所能涉及的领域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开拓,比如生活中的数学、生产中的数学、科学技术中的数学、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智力活动中的数学,等等。如果我们能紧紧围绕三个字:活动的组织和展开时要突出一个“动”字,贯穿于一个“趣”字,体现一个“能”字,做到学生寓学于玩,玩中求知;以趣激学,趣中探知,使枯燥知识趣味化,书本知识实践化,就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也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我们应该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把有限的数学书本实践活动扩展到无限的思考实践空间里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