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马赫:永远的冒险家

2014-04-10张绿风

东西南北 2014年6期
关键词:舒马赫车迷赛场

张绿风

一年前,当44岁的车王舒马赫再度宣布退役时,许多人认为他会回归平凡,逐渐失去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

然而,伟大的车手不会在挑战冒险的道路上踩下刹车,即便是在退役之后,他依然在享受挑战极限的乐趣。2013年圣诞节后的喜庆尚未散尽,F1车王舒马赫在法国阿尔卑斯山麓参加极限滑雪时,突然遭遇意外,头部严重受伤。消息传来,无数车迷感到震惊,也感叹命运的诡异多变。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就是车王也不能幸免,人们在祈福车王,希望他能平安无事。

偶然包裹的必然

在F1车迷中,舒马赫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2013年12月29日,圣诞节后的第4天,舒马赫带着14岁的儿子米克,兴高采烈地来到法国阿尔卑斯山麓滑雪胜地“梅里贝尔”。再过几天的2014年1月3日,就是舒马赫45岁的生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曾经无数次在雪山上自由翱翔的他在完成一次极限跳跃时,突然意外失控,头部向下,重重地撞到了裸露的岩石上。离他不远处的儿子甚至还没有回过神来,舒马赫失控的身体已经快速滑向山下……

8分钟后,紧急救护车赶到了现场。救护人员随即用直升机将舒马赫送到了15公里之外的格勒诺布尔医院。一开始,滑雪基地负责人说舒马赫可能只是受到了一些脑震荡。作为滑雪场的经营者,他当然希望车王平安无事,舒马赫作为知名度极高的F1巨星,如果出现生命危险,对滑雪场而言无疑是个重磅坏消息。

而负责抢救舒马赫的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医疗中心在一份公告中指出,舒马赫头部受伤严重,情况非常危急,CT和核磁共振都已检查出头部有大块淤血,必须立即为其实施开颅手术,随后医院证实舒马赫已经接受了手术。当天下午,一名脑外伤专家从巴黎赶至格勒诺布尔,另一位昔日的救命医生也赶到了医院,协助开展抢救。不幸中的万幸是,舒马赫在事故发生时戴着防护头盔。“如果在如此高速的撞击时没有佩戴头盔,任何人都没有生还的可能。”主治医生佩里说。

无数朋友和车迷在网上留言,纷纷表达自己的担忧、牵挂和祝福。

表面上看,舒马赫受伤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实际上不然。舒马赫自小到大就是一位喜欢冒险的勇士。无论是在赛场,还是在生活中,冒险已经渗透到他的血液之中,其骨子里“挑战极限”的天性永远都未曾改变,“不断超越”是舒马赫在赛场上和生活中的信条。尽管在宣布退役和第二次复出之后,舒马赫已经不再轻易尝试赛场上的撞车极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年轻时的他在挑战极限时曾经有过的火一样的执著,与遭遇过的刻苦铭心的痛:19年前,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赛道,当时效力于贝纳通车队的舒马赫由于在前一个弯角犯错,而被达蒙·希尔抓住机会想要从内线超越,舒马赫封线,两人瞬间发生撞车。舒马赫的赛车几乎被希尔的赛车掀翻,赛车失去控制撞向了轮胎墙。舒马赫与希尔从车内爬出,双双退出,两人都没有获得积分。而舒马赫因祸得福拿到了职业生涯的首个F1车手总冠军。

一年后在英国银石赛道,在贝纳通车队拿到个人首个车手冠军后,舒马赫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赛季。虽然当时在实力上,威廉姆斯拥有绝对的优势,不过舒马赫并不服输,与威廉的碰撞拉开了两人宿怨的序幕。1997年在西班牙赫雷斯赛道,当时F1比赛已经进入赛季的最后一站。已经夺得过两次世界冠军的舒马赫在积分上比主要对手维纶纽夫高出一分,双方的争夺达到白热化。比赛过程中,舒马赫眼见维纶纽夫势头太猛,因此采取了撞车战术,想以双方都退出比赛的方式保住自己的优势。孰料他在撞击了维纶纽夫的赛车后,维纶纽夫的赛车受损不重。维纶纽夫继续参赛并获得该站比赛的第三名。那一年,维伦纽夫积81分,舒马赫积78分,加拿大人拿走了职业生涯中唯一的一个车手总冠军。而故意撞车的舒马赫被判出局,被取消了当年度的车手亚军资格。

如果说前几次的冒险都是舒马赫有意“策划”的话,那么在其巅峰生涯中出现的意外则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风险。在舒马赫30岁那年,舒马赫再次遭遇一次险恶的事故,并险些葬送掉自己的职业车手生涯。如果不是那场事故,舒马赫可能会在那年第三次问鼎车手总冠军。当时,法拉利赛车出现严重的刹车故障,舒马赫以百余英里的时速径直撞进了隔离墙,导致大腿骨折。舒马赫因此缺席了6站比赛,复出后尽力帮助队友埃尔文,但法拉利仍然与那一年的车手总冠军擦肩而过。

除了在F1赛场上多次受伤,热爱挑战的车王在赛场之外也多次不能幸免。10年前,在瑞士跟英国曼联集训时的舒马赫踢球拉伤了大腿。由于曼联足球与法拉利车队同是一家赞助商,所以舒马赫得以方便地与英超球员切磋球艺,但是34岁的年龄在足球场上已是高龄,在激烈的对抗中飞身倒地铲球时他大腿拉伤。4年前,就在他准备第二次复出F1之际,驾驶的摩托车出了车祸,当时他的摩托车时速超过225公里,结果造成颈椎的第七根骨头严重受损,一根肋骨骨折,颅骨底部骨折、左侧骨裂,一根为大脑输血的主血管遭到严重损坏。这些伤病耽误了他的复出,并最终造成了他2012年的再次退役。

退役后的舒马赫仍然热爱冒险运动,44岁的他还能参加极限滑雪,令车迷又佩服又担忧。可是,任何冒险运动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如同滑雪和登山这样的极度危险的运动,意味着挑战者永远只能考虑当下,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秒可能发生什么,只能由无数个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的当下去构筑滑雪和登山的整个过程。一旦发生了什么,就只能接受了,世事难料,无能为力。只有在发生之前,时刻警醒、细察,甚至小心翼翼。

以达喀尔拉力赛为例,这是世界上影响最大、规模最大、路程最长,当然也是最艰苦、最危险的赛车赛事,大多数时间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中进行,却让那么多车手趋之若鹜,它的魅力为什么如此之大?可能常人很难理解车手们的疯狂行为,他们为了赛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达喀尔的创始人萨宾先生相信,赛车魅力无穷,他的名言始终引领着职业车手走向辉煌:“对于参加的人来说,这是一项挑战;对于未参加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梦想。”也许不少车手永远只能是落后者,但是完成比赛的人都是胜利者,因为他们的信念就是超越自我,征服大自然,征服自己的恐惧和退缩。舒马赫是赛道之王,F1英雄,高速和刺激就是荣耀、勇气与铮铮铁骨的象征,舒马赫获得了无数个冠军,F1的最高荣誉,对于舒马赫而言,他所表现出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勇气,与达喀尔拉力赛又何其相似!endprint

多面人的传奇

舒马赫1969年1月3日出生于德国,他4岁就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他的父亲罗尔夫将一台小引擎装在一辆废弃的卡丁车上给儿子玩。从那时起,舒马赫和他的父亲就有了这项业余爱好。一年后,舒马赫的父亲开始在卡丁车赛道工作。同年,舒马赫的弟弟拉尔夫(另一位知名F1车手)出生了。

这是一个幸福的小世界,可以确信:他们的生活是宁静和安详的,舒马赫曾经说,他们的童年很有安全感。舒马赫和拉尔夫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慢慢长大,倒让父母省了很多烦心事。那时候舒马赫的理想是两种职业:警察或者是赛车手。父亲罗尔夫告诉他还是当警察好,因为赛车手的竞争实在是太过于激烈。可是最终舒马赫两兄弟还是选择了赛车,他们是那样疯狂地迷上了赛车,和心爱的卡丁车朝夕相伴、形影不离。谁也不会想到,许多年后,两兄弟居然会出现在世界上最惊险最刺激的F1赛道上,舒马赫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赛车英雄……

18岁时,舒马赫参加德国卡丁车大赛并获得了冠军,从此开始了职业赛车手的生涯。

时光倒流二十年,在圣马力诺赛道,F1和国际体育界、全世界的车迷,都应该永远记住那时、那地、那一天——舒马赫在塞纳赛车的残骸上获得了分站赛的胜利。也就是在那一天,一位车王令人震撼地悲剧性谢幕,这或许成就了另一位车王传奇性的登场。

许多年来,对F1车王舒马赫毁誉参半。或者说,这个传奇的结尾太过强势,所以,对“后舒马赫时代”的这批新贵们来说,铸造下一个传奇的时机永远过去了——他们依旧可以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但已很难再被称为“传奇”。舒马赫是个好人吗?但有哪种好人,会在1994年最后一站中故意把达蒙·希尔撞出赛道,又会在1997年对维伦纽夫做出几乎一模一样的“尝试”?有哪种好人,会在一段时间内频繁使用不但危及他人、也危及自己生命安全的发车切线战术,又会即使面对自己的亲兄弟也从不手下留情,以至于弟弟甚至拒绝参加哥哥的退役派对呢?

那么,舒马赫是个混蛋吗?但有哪种混蛋,会全心全意保护家人的隐私,又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让他们接近维修站?有哪种混蛋,会在横行F1的十多年中,与赛场之外的绯闻、丑闻、新闻绝缘,又会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一眼都不眨、一声也不吭地为东南亚海啸灾民掏出上千万美元?有哪种混蛋,会在各种类型的评奖中无数次当选“年度最佳运动员”,更会用三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一项真正的事业,从不分心,从不懈怠,从不放弃,也从不会失去乐趣和热情?

或许还是套用那句俗套话最为贴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舒马赫。”回首舒马赫的职业生涯,他注定是一个争议人物:他经常受到同行的抨击,因为有他的存在,超越变得无比困难;有人说他是“神”和“鬼”的结合体,神是他在车迷心中的地位,鬼是对手对他的诬蔑;他拥有私人飞机却唠叨超市里面的酱油价格太贵;他每年有近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但生活中他很“吝啬”,可面对慈善事业,他却出手大方。

舒马赫告别F1,他创造和留下的却是一段无法复制的辉煌。如今的F1,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与密集的媒体覆盖率,使我们很难再看到多少真血性和真性情。而这一切,使舒马赫的传奇变得更加传奇……因为舒马赫是一个永远的冒险家。

(源自扬子晚报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舒马赫车迷赛场
向F1进军
为2015 Wörthersee GTI车迷大会献礼
关于新一代BMW M3、M4
舒马赫为救人受伤
让舒马赫一生无法释怀的对手
绝对车迷
被拷问的车迷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