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2014-04-10王利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字旁组词生字

王利

识字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我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营造良好的识字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下面说几点本人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做法。

一、激发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同时也较具有好胜心理。老师可抓住学生具有的这些心理现象,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要设计有个性化的问题(求异问题)去引导学生识字。如:你怎样去记住这个字?你还有不同的识记的方法吗?你还有更好的识记方法吗?这些求异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富有个性的识记方法层出不穷。如:班里有位学生记“办法”的“办”,他把两手一摊,说“怎么办呢?我的两只手就是‘办字的两点”。

在学生独立识字的过程中,交流了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增强识字的信心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与个性,增强对所学生字的成就感,在学习生字时,我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我能行”展示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学习《一株紫丁香》一课的生字时,在“我能行”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老师,我会读”。有的说:“老师,我会用谜语记忆字形。困——木头长在嘴里面,您——您有一颗爱心”。有的说:“老师,我会组词”。有的说:“老师,我不但会组词,还会用组的词造句……”。听着同学们自信的回答,真是一种享受。

三、唤起识字的情感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掌握它们”。学生在主动识字情感的支配下,自主识字、交流、合作,能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敢于发言、乐于表达、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如,我在教学生字“蜻蜓、蝴蝶、蚂蚁”时,我这样问学生:“小朋友们,看着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听我这么一问,就开始同桌小声讨论,等学生讨论一阵子之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蜻去掉虫字旁还读‘qing、‘蚂去掉虫字旁还读‘ma”。我及时表扬他们看得仔细,真是个发现大王。然后,我把学生四人分成一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动物的名字。讨论后在全班讨论识字方法,喜欢说哪个字就说哪个字。结果,学生纷纷发言:(1)“蝴蝶”有两条虫子,一条虫子在湖边喝子三口水,另一条虫子站在木头上看世界。(2)我会记住“蚂”,“妈”去掉女字旁,换成虫字旁,就是“蚂”,(3)我会记“蚁”:左边虫字旁,右边义字来帮忙,就是“蚁”……这时,我及时表扬他们:“你们真聪明,学得很好,真是学习上的有心人。”这节课中,学生有的用讲故事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等。学生自立学习、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也活跃。我适当给予赞扬,洋溢着民主平等的意识,充满了对孩子创造精神的呵护。

四、丰富识字的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 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以上所谈的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做法。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本人认为,根据汉字自身的特点,老师在指导学生识字时,应做到将汉字的“音、形、义”三者有机结合,对不同学段的儿童应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式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有效学习。

【作者单位:宿迁市洋河新区郑楼实验学校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字旁组词生字
衤衣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
怎样正确组词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