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

2014-04-10贾明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利用计算机计算机信息辅助

贾明飞

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课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新知识,使以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为主的实践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一、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教育科技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逐步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多数学校积极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的活动,即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执行教学。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摸索,在电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本人对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有了一些初浅的看法和认识。在学习、活动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挖掘各方面潜能。通过计算机的实践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文化情境,充分调动每一个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增强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新型环境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在优势。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孩子们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识记能力,正因为有了正确的依据、原则的指导,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动态的形象、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婉转的歌唱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等等内容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的最有效途径,其中融合了浓浓的情谊,美好的向往,更是情谊、趣味、知识相融合相统一的完美结合体,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出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情景,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各种兴趣,这样会得到很好效果,而且非常便于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成功识记。实施教学时,教师随时可以切换到活动所需的界面,调出有用信息,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好点着图片对同学们讲说,其生动程度和实践效果是过去无法企及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形象生动的演示,比较容易被孩子们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很好的识记效果。所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课件设计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需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因地制宜地适时改进。对小学生来说,如何有效激发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为孩子们创设生活化情境,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视听感觉、多彩的画面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安排的一切学习活动往往是他们乐于学习的主要动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的需要而引发的,而计算机的有效运用正好能使这些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往往最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各种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给孩子们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如果学生实践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一名优秀的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往往就表现在善于正确处理一些随机、突发事件上。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个人行为的能力。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从表面“平静”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地作出机智果断的应变。一个具有应变能力的人,不因循守旧,善于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对已取得的成绩,不满足,不陶醉,能透过成绩找差距、挖隐患。自身应变能力高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果断、准确,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在发现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法、方式难以实现时,能够急中生智,临场作出新的方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应变能力可通过加强实践来逐步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本身就是增强应变能力的过程。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注意改变那些不好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

结束语: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保持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做好及时交流,把握教学进度,控制不良情绪,做好新课程项目检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强化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内蒙古】

猜你喜欢

利用计算机计算机信息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上海万欣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方法阐述
日本:小学将开始实施编程教育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分析房地产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
参数化虚拟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