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

2014-04-10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

安 钢

(宿州矿建中学 安徽·宿州 234000)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育人的目的。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其中的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欣赏教学,以聆听为主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特征。这就决定了:在音乐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音乐教学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会听。音乐教学必须遵循 “以听为中心”的原则,一定要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不仅对于音乐欣赏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学习其他音乐表现技能的前提。歌唱、乐器演奏等都离不开听觉的主导作用。音准、节奏、节拍、声音表现力等因素也都需要听觉来鉴定。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中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音乐欣赏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欣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因此,音乐教育和教学基本上不能只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它有时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教师仅凭口头传授,而学生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参与,哪怕是音乐技能,音乐知识,学生也是很难掌握和理解的。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亲自主动去体验、领悟、探索,才便于理解。可以说学生不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欣赏教学。老师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要善于用活泼生动的形式进行教学,避免音乐教学中的单纯理论性讲述。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感官,全心身投入到音乐中去。要把“动”和“静”有机地结合起来。“动”就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主动、积极、活跃,不要怕学生回答错,“静”就是要让学生安静地听、安静地想、安静地思。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欣赏小提琴独奏 《查尔达什舞曲》时,采用了整体欣赏——逐段欣赏——整体欣赏的过程。在初次聆听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认为这部作品可分为几个部分,听完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复听这个环节中采用逐段欣赏。《查尔达什舞曲》在结构上有所突破,可明显地感到“慢——快——慢——快”四个部分,每部分又可分为不同的段落,引导学生当音乐进行另一乐段时大家举手表示。最后再次完整聆听这部作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采用了敲击、拍手的方式,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轻唱了音乐主题,课堂气氛既活跃又宽松,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了音乐中,从而加深了对整个音乐作品的感知与理解。“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心灵的语言只能用心灵去感受,用心沟通。静穆中,音乐触及灵魂,在人的心灵上空泛化、升腾。这种深层的“动”,表面的“静”,内心深处的感动,让学生感到了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

三、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音乐作品和生活经验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造力。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但却不敢说出来、表现出来。为此,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请你们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请大胆地演讲出来,我们的教室是你们的舞台。在欣赏“钢琴协奏曲《山林》”中,初次聆听完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由此联想到了什么?有位学生说 “首先由铜管乐器以强有力的音色奏出号召性的动机,然后在钢琴的上下起伏的琶音背景下,四部弦乐以特写的方式齐奏激动人心的序奏主题,表现了春天到来时万物丛生和人们纵情高歌的情景……描绘了祖国南方的山山水水和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林——故乡的热爱。音乐自始至终都充满着阳光般的温暖和深情。”对这位同学丰富的想象力我给予了肯定。音乐带给人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在欣赏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时,请学生讲述了事情的主要情节:“从寂寥荒漠的中亚草原上,传来在这一带不甚习惯的平静的俄罗斯歌曲的音调,马和骆驼的脚步与另一支东方音调交织在一起,由远而近地传过来。一支土著民族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的保护下走近,他们无忧无虑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作着长途旅行,逐渐远去。俄罗斯歌曲和东方音调融合在一起,和谐的回声在草原上回荡,然后渐渐地消失在草原上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并让他们自由地讨论,探究。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人都乐于畅所欲言。引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欣赏教学,讲解力求简洁、生动富有启发性

在欣赏教学中,师生需要大量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而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最有效的莫过于语言,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工具,同时也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教学中要用词严谨、规范、系统。做到精而准,不可乏味、冗长,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句句有含义。比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问学生为什么引子中的“鸟语花香”于尾声的音乐旋律一样呢?作曲家安排的用意是什么?《十八相送》中三个休止符在描写人物性格方面有什么特殊作用?“封建势力”刚开始时旋律为什么要下行?“抗婚”那段低音、乐器齐奏力度很强,气势很大说明什么?全曲中代表“梁山伯”的大提琴旋律总共只出现了三次,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他的个性如何?这种个性与他最终结局有什么必然联系?等等,通过这一系列联想式问题的逐个提问,引导学生思维由音乐到生活,由近及远地发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聆听、想象、发现思维的能力。对于重点、难点和学生不会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对欣赏曲的讲解提示是必要的。如作品相关常识、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主题和它的发展,曲式结构、风格流派等,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多采用简要提示后倾听音乐。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音乐艺术能有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并获得音乐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让学生在无限的欢乐中探索音乐的奥秘,在甜美的音乐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融洽的气氛中完成欣赏教学。

[1]蒋一禾.激励学生主动“开口”[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12).

[2]文静.音乐欣赏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08(14).

[3]黄素慧.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版),2008(10).

[4]张杰.论高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2(3).

[5]陈玉.多种方法“唱响”音乐教学[J].中学时代,2012(9).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音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
聪明的学生等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