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福州交游考
2014-04-10安华涛
安华涛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在道教史上,南宋白玉蟾被尊为“内丹派” “南宗五祖”,是一代道教宗师。白玉蟾,“先世福之闽清人”[1]12,他一生多次在福州一带盘桓,与福州地方官宦贤达来往频数。白玉蟾以福州为中心展开其传道交游活动,但这些活动散见于白玉蟾的诗文集中,尚未得到系统的梳理,相关研究亦属空白。①就笔者所见,有关白玉蟾交游的专题研究文章主要有黄永锋《归时猿鹤烦传语,记取前回白玉蟾—海琼真人与武夷道友交游析略》,见《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兰宗荣《白玉蟾与懒翁关系述考》,见《武夷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等。但两篇文章并未涉及白玉蟾在福州的交游情况。连镇标《彭耜其人其事考》,见《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该文论述了彭耜的生平及其在南宗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未对彭、白交往情况作深入的考证。本文以白玉蟾诗文集为依据,结合同时代作者的文字材料及地方史志等资料,尽量还原白玉蟾在福州的交游情况,并探讨其交游的价值与意义。
一、以嗣道弟子彭耜为中心的传道活动
彭耜,“字季益,闽县人”[2]612。据白玉蟾诗文,彭、白交往集中在嘉定十年(1217)到嘉定十五年(1222)之间。
嘉定十年(1217)春,白玉蟾到福州与彭耜往来,“师辕南游,得遂瞻礼”[3]139。同年九月十四日,白玉蟾寓居紫枢林时致信彭耜,称自己将去泉山。九月十八日到达泉山时再次致信彭耜。十月下旬,白玉蟾为彭耜等人举行了传度仪式,正式接受彭耜、留元长、林伯谦、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简、罗致大、陈守默、庄致柔等为弟子。
上述诸人中,留元长于嘉定十年(1217)春,与白玉蟾在福州相遇。[3]140留元长当与白玉蟾为同门师兄弟:“紫元与玉蟾,同师事于翠虚泥丸陈先生,乃兄弟之列也。”[1]132周希清,在白玉蟾《赠紫华侍经周希清》诗中有“无梦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虚身”[1]193之句,表达其被贬凡间的痛苦。陈守默,“乙亥之秋(1215),遇之(白玉蟾)于武夷山”[3]147。胡士简字止庵,白玉蟾《玉隆万寿宫云会堂记》有“兹焉胡止庵摄领宫事”[1]61的记载。
潘常吉,白玉蟾有《赠蕊珠侍经潘常吉》诗。在《与彭鹤林书》中,白玉蟾也屡屡提及“蕊珠” “蕊珠居士”,又称作“令阁蕊珠居士” “蕊珠小道 生”[1]813-817等。又,万历《福州府志》“人物志”十五“仙释”条载彭耜妻为“潘蕊珠”[3]612。以此可知,潘常吉乃彭耜之妻,且同日入教。
以上均为南宗教团成员。庄致柔,生平不详,他也参加了白玉蟾的传度活动,但周伟民等点校的《白玉蟾集·前言》[1]8及卿希泰《中国道教史》[4]142-143均未将其列为南宗弟子,不知何故。
这次传度活动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内丹派”南宗正式形成。“白玉蟾建立的新教派南宗,从有组织、有宫观之教团而言,主要是一个传行神霄雷法的符箓教派。”[4]121
嘉定十二年(1219)春,白玉蟾在福州有两次重要的活动:一次是登东山,彭耜参与其中;另一次是游鼓山,这是一次人数较多的聚会。作于此时的《鹤林赋》“后记”载:“鹤林乃玉蟾之徒,嗣道弟子也。”[1]132白玉蟾已然将彭耜看作自己的衣钵传人。
不难看出,白玉蟾在福州的交游传道活动是以嗣道弟子彭耜为中心展开的,留元长、潘常吉、周希清、陈守默、林时中、赵牧夫等均被吸收为南宗成员。徒众的增加,为南宗教派的创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这一切都与白玉蟾在福州积极结交各方人士、传道授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与福州名宦贤达的交往
(一)与致仕官员的交往
可考者有彭演、黄庸和杨长孺等。
彭演于庆元二年(1196)知赣州[5]3465,庆元四 年(1 1 9 8)“新除尚书左丞郎官彭演罢差知赣州”[5]4028,嘉泰二年(1202)“自赣守移印五羊,支破万缗,掩为己有,及帅广东所获以数万计”[5]4032。嘉泰四年(1204),彭演以“贪虐黩货,残刻害民”[5]4058罢新任。从以上记载来看,彭演官声狼藉。
白玉蟾与彭演诗歌赠答也较频繁,白玉蟾有《古别离五首》之三、《梅花二首寄呈彭吏部》等,彭演有《敬次海琼逸人小山韵》[1]512等。说明他们的两人交情比较深厚。
《觉非居士东庵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旧风以纪之》一诗,记录了彭演开山创建东庵之事,诗云:“一瓯之闽古无诸……距城以东七里余……苍松筋骨鹤精神,谓之觉非老居士。居士少时观此山,便拟归隐乎其间。及其赋罢归去来,此山尚锁青烟寒。……百丁持薙榛荆,寒岩怪石翠峥嵘。”[1]181-182
此时的彭演已经年迈,而白玉蟾则在诗中盛赞彭演:“觉非居士高且洁,时把黄庭玩岁月。”[1]182-183白玉蟾词《摸鱼儿·又寿觉非居士》亦云:“今年七旬有六,使节半天下。”[1]471
黄庸与白玉蟾的相识,主要是通过彭耜的引介。白玉蟾《古别离五首》之四(上盘庄黄检院庸)云:“归来太山阿,已罢泽民志。”[1]161
杨长孺是杨万里之子。杨长孺《华文杨郎中札子》与《题福州天庆观壁白逸人诗后并序》[1]510-512是研究杨、白交往的重要材料。由这一材料可知:1.嘉定戊寅(1218),杨长孺首次读到白玉蟾《笔架山中二十八咏》。①今传白玉蟾所作的各种版本均无此材料,可能已轶。2.嘉定庚辰(1220),杨长孺知福州,与府志所载契合。杨长孺游天庆观,拓印白氏题诗并留下五言古诗一首。3.杨长孺致仕后,嘉定壬午(1222)腊月,白氏自临川笔架山致信杨长孺,并附寄草书作品。杨长孺复信,且亦附上所作。白玉蟾《与彭鹤林书》曰:“杨伯子正月五日专人赍札子并《绝句》二、《古风》一,情文颇恭。”[1]817
这些官员虽已致仕,但仍有较大的影响力,白玉蟾与之交往,无疑也会提高这个群体的声望。
(二)与在任官员的交往
白玉蟾一生交游广泛,据笔者统计,与白玉蟾交游的有姓氏或身份者即超过200人,②该统计以周伟民等点校、海南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白玉蟾集》为依据,无姓氏或身份者则不予计入。其中官吏占有相当的比重,但这些官吏绝大多数已无从查考其姓名、生平,唯一可以确认者为知府王居安。
王居安,字资道,黄岩人,《宋史》卷四○五有传:“嘉定十五年……以集英殿修撰提举玉隆宫。未几,以宝谟阁待制知温州,郡政大举。理宗即位,以敷文阁待制知福州,升龙图阁直学士,转大中大夫,提举崇福宫。”[6]12255白玉蟾《送王侍制自温州移镇三山》有“一麾又去镇闽川”[1]246之句,与史载相符,也表明白玉蟾与王居安相识是在王居安知福州前。《福州府志》载,理宗“宝庆间知福州。寻提举崇福宫”[2]29。理宗“宝庆”年号计有三年,即1225—1227年。
在福州期间,王居安曾宴请白玉蟾与彭耜,白玉蟾作《大都督制侍方岩先生召彭白饮于州治之春野亭,因和苏子美韵》致谢。王居安作有短札两篇,一是分别后所作,其中有“言别未几,已剧驰仰”[1]515之句。另一似与白玉蟾分别时所作,其中有“方幸道旧,又复语离,此情何极”[1]516之句。“道旧”二字显示王、白乃故交。
三、白玉蟾福州交游的意义
其一,招收门徒,请额设靖,刊刻传播道经,创建“内丹派”南宗的活动基地。白玉蟾的门徒以嗣法弟子彭耜为核心,团结了林时中、林伯谦、留元长、赵牧夫等南宗教派的核心成员。南宗教派的主要成员来自福建和江西两个地方。从现存材料来看,“这一教派的力量不大,其靖庐只在福州一带”[4]121。白玉蟾创建碧芝靖,彭耜为鹤林靖,林伯谦为紫光靖。彭耜与林伯谦均是福州人。坛靖为“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1]585。这是南宗教派得到朝廷认可的标志,是其发展的关键一步。
其二,结交官宦,扩大“内丹派”南宗的影响。“道教一直受到国家的宽容,从某种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承认。”[7]朝廷的认可是官员与之交往的前提。白玉蟾在福州所交往的致仕官员中,彭演曾任吏部郎中,并多次主政地方。虽官声不佳,但世居福州,在当地影响不小。杨长孺“嘉定间知福州,兼安抚使”[2]3,后入选福州名宦文华阁。[2]176“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6]4080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官员与道教人士的交游创造了条件。
王居安与白玉蟾交往之时,正主政福州。《宋史》对王居安评价颇高,称其“宅心公明,待物不贰”[4]12255。王居安礼遇白玉蟾,这样的态度对福州中下层官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其三,诗文赠答,为白玉蟾生卒年提供了可信的旁证。清代王时宇撰《重刻白真人文集叙》及彭翥辑录《神仙通鉴·白真人事迹三条》,均将白氏生年定为绍兴甲寅(1134)。而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则定为“绍熙甲寅”(1194)。二说前后相距一甲子,引起后来学者的争论。①关于白玉蟾生年的研究较为突出的成果有:何敦铧《关于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几个问题的探索》,见《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曾召南《白玉蟾生卒年及事迹略》,见《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3期;谢金良《白玉蟾的生卒年月及其有关问题考辨》,见《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王尊旺、方宝璋《也谈白玉蟾生卒年代及其有关问题—兼谈近年来有关白问题的研究》,见《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等。彭耜是白玉蟾嫡传弟子,所言更为可信,但这毕竟是孤证。王居安《奉题杨伯子赠白琼山诗后》为研究白玉蟾生卒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我见海琼子,年少冰玉颜……一日来访我,如有宿昔缘。”[1]516
据《宋史》载,王居安“淳熙十四年(1187)举进士”[6]12249-12250。姑且以王居安20岁时中进士,至宝庆间(1225—1227),已年近花甲。但在他眼中,白玉蟾仍是“年少冰玉颜”。考虑到道家保养身心的修为及诗歌的修辞夸张,王氏眼中的“年少”似乎也应不超过35岁。如此,则为彭耜的“绍熙甲寅”之说提供了可信的旁证。
[1] 白玉蟾.白玉蟾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2] 喻政.福州府志:下册[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
[3] 道藏:第33册[M].影印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4]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3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5] 徐松.宋会要辑稿[M].上海:中华书局,1957.
[6] 脱脱.宋史[M].上海:中华书局,1977.
[7] 韦伯 马克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