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文写作中的“因”与“果”

2014-04-10姚桃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应用文文体解决问题

姚桃娟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浙江 宁波315000)

应用文写作中的“因”与“果”

姚桃娟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浙江 宁波315000)

“思考”与“呈现”是应用文写作的“因”与“果”,“思考”的出发点和重心并不是有关于“写作”的问题,而是“应用”的问题,即思考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铺写成文,达到应用的目的;在新形势下,在多元文化的现实语境中,应用文写作的“果”应由单向的、静态的、孤立的写作,转变丰富为以“应用文写作”为核心支撑的思、做、说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呈现”。《应用文写作》教学就要着力于解决大学生思考能力和呈现能力的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思、写、做、说综合表达呈现能力,使《应用文写作》教学才能生动活泼而富有成效。

应用文写作;思考与呈现;有效性

应用文写作区别于文学写作或一般文体写作的根本特点是“应用”,即运用文字写作解决实际问题。紧扣《应用写作》的根本特点和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思考”与“呈现”是应用文写作的“因”与“果”,而“思考”的出发点和重心并不是“写作”的问题,即怎样写,如何谋篇布局,而是“应用”的问题,即思考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铺写成文,达到应用的目的;而在新形势下,在多元文化丰富炫目的现实语境中,应用文写作的“果”应由单向的、静态的、孤立的写作,转变为以“应用文写作”为核心支撑的思、做、说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呈现”。因此,追因溯果,《应用文写作》教学就要着力于解决大学生思考能力和呈现能力的问题,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思、写、做、说综合表达呈现能力,只有这样,《应用文写作》才能生动活泼而富有成效。

应用文写作的根本目的是应用,而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紧扣应用文写作的“应用性”特点,着力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这是应用文写作的重点难点,也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素质目标。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包括应用文写作,都离不开观察调查研究,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综合分析,并在调研分析基础上,作出部署和安排,然后执行实施;再在执行实施以后,加以总结提高,这是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因此,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载体的独立思考能力,是进行应用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如果缺乏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判断,缺乏对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载体的思考,那么就无法进行应用文写作,即使勉强写成也是文字堆砌而已,并无实际的“应用”意义。

应用文写作,无论是写计划、写策划,还是写调研报告等文体,观察、调研、思考都是写作之前“必修课”。在拟写之前,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对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优劣处等方面作分析归纳,确定目标、任务,明确措施、方法、途径,再铺写成文,这样写下来的文章才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才能达到“应用”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好的应用文就是“有用”的应用文,就是能达到解决问题目的的应用文,如果仅从格式、语言等形式方面去衡量评选计划、总结、策划书等应用文书的优劣,这就脱离其“应用”的特点,“为写作而写作”,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事实上,在应用文写作中理清了思路,提出了问题,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方法,往往也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落笔行文,就能胸有成竹,扣住主旨,铺陈展开。在教学实际中,常有学生问:老师,大学生学业规划怎么写呀?我往往就要问他:你在大学期间想做什么?你的自身修养、外部环境、优劣点是什么?再细分一下,大一、大二、大三你都有些什么想法?你想通过哪些措施、方法去落实你的目标?落笔之前,只有把这些问题想透想清楚了,才能理清思路,最终写出切实可行的、对个人成长发展有帮助的规划。

因此,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学的着力点不在于教学生“怎样写”,不在于对应用文格式、语言要求、写作技巧等理论性的分析讲授和脱离实际语境的“演绎性”的写作练习,而在于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层次、开放式的思考,强化“文以载道”、文章为解决问题而写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根本保证。

而追溯应用文写作的“果”,则应该由单向的、静态的、孤立的“应用文写作”,转变丰富为以“应用文写作”为核心支撑的思、做、说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呈现”。“呈现”体现了一个人精神面貌、衣着打扮、综合能力、礼仪修养等外在和内在的状态。曾在一次学校举办的毕业生招聘洽谈会上见到这样一幕:面对挑剔的人事经理,一毕业生诚恐诚惶地递上求职简历,当对方要求他口头作一下自我介绍时,这个学生显得格外紧张,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低声地断断续续地背着求职简历中写的句子。这个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招聘洽谈会上的表现实在令人堪忧,而这又代表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面貌,网络时代,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交际十分活跃,而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交往能力低下,呈现能力不如人意。

而另一方面,目前影视、网络中各种选秀活动,各种娱乐性、文化性强、富有新鲜感的脱口秀节目、励志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个人才能的展现越来越活跃和多样,如电视中《壹周立波秀》《80后脱口秀》《天天向上》等节目,“脱口秀”、说唱等新颖形式,吸引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多元文化追求,而且大学生群体又具有求新求变、喜欢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

因此,针对现实情况,《应用文写作》教学重点必须由单向的、静态的、孤立的写作教学,转变为以“应用文写作”为核心支撑的思、做、说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呈现”教学,教学重点从“写作”到“呈现”的转变,就能以开阔的视野、崭新的思路,设计课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收到有效性、有趣性效果,写作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应用文写作》教学重点从“写作”到“呈现”的转变,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和呈现的平台,让他们在用中学,学中用,从而提高思、写、做、说综合表达呈现能力。笔者按照应用文各类文体的实际应用情景和口语表达形式要求,整合为三大教学实践活动项目,第一项目围绕计划与总结、解说词、新闻稿写作设计“十分精彩说说秀秀”主题实践活动,主题为“家乡的文化符号”“本草,神奇的本草”任选,或是自行确定介绍与解说性的主题;第二个项目设计举行模拟毕业生招聘洽谈会,揉入通知、邀请函、欢迎词、讲话稿、企业介绍、招聘启事、求职简历的制作等几种文体写作;第三项目设计“专业文书写作汇报会”,学习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商务策划书等专业文体写作。在这三项主题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用文写作最终以介绍、解说,念稿、致词,汇报、交流等口语形式来呈现完成,实现口说手写能力的并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在这个教学平台上,学生以组建工作室形式团队完成活动任务,因此,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思考、写作、制作课件、说话、礼仪等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得到呈现,得到锻炼。同时学生在课堂的表达呈现中不时地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呈现出富有创意的形式和内容,给现场的师生带来惊喜和成就感。譬如,在“专业文书写作汇报会”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有一个工作室汇报《关于“宁神帽”的营销策划案》,在这份策划案中学生首先对“宁神帽”这款保健帽作了具体介绍,然后进行产品营销的SWOT分析,提出了几种营销的思路方法,富有创意和可行性,给全班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专业文书写作汇报交流,学生对调查报告、策划案的写作既有直接的写作经验体会,又有间接的从其他学生例文中得到的写作启发,再加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分析点拨,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教学重点从“写作”到“呈现”的转变,还要强调突出各类文体的写作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应用文写作是基础,支撑着活动的起承转合,也决定了实践活动的质量,正是有了各类文体写作的支撑,才保证了主题教学实践活动顺利而圆满地完成。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课程教学目标、特点,对教学作整体的设计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强调各文体的写作,以写作支撑活动,以活动促进写作,在灵活多样的形式中始终贯穿教学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主线”。在实践活动前,对学生难以掌握的文体讲解基本理论,明确写作要点、格式、要求;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文稿及表现及时地作针对性引导、点评、解疑;在活动后,“跟进”进行活动分析总结,并紧承动态新闻稿的写作。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应用文书写作的重要性,突出了在动态中学习应用文写作。而活动中对学生的文稿及表现进行引导、点评、简析,是点拨学生领悟写作要点的关键,可以采用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需要“趁热打铁”,及时跟进,有利于“迁移”写作理论,并“顿悟”于实践活动中。例如:在模拟毕业生招聘洽谈会上,其中有一个环节要求学生对招聘企业作介绍,结果如果孤立地从学生书写的文字来看,写得通顺、详细,但放在招聘洽谈会这一特定语境中,就显得过于详细宽泛,重点信息不明确,没有针对毕业生找工作时的心理诉求。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文字在“应用”中才是活的,“接地气”的。而单向的文字表达书写,缺少交流的对象,往往在文字的运用、内容的取舍上不切合实际情景。

《应用文写作》教学重点由单向的、静态的、孤立的写作教学,转变丰富为以“应用文写作”为核心支撑的思、做、说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呈现”教学,为学生搭建起呈现和锻炼的平台,提供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应用文写作》教学生动活泼而又不失教学根本。

“Cause” and “Effect” of Applied Writing

Yao Taojuan

(Basic Education Department,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Ningbo, Zhejiang 315000)

The paper reaches such a conclusion that “thinking” and “presentation” are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applied writing. The point of departure of “thinking” is “application” rather than “writing” and the result of thinking i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and attain the application goal. In the new multi-cultural and practical climate, the “effect” of applied writing should shift from unidirectional, static and isolated writ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integrated with capabilities and qualities of thinking, performing and speaking centered on applied writing abilities. Accordingly, the relative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thinking and presentation abilities, training their abilities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their integrated capabilities to think, write, perform and speak, with combined efforts to make applied writing lively and fruitful.

applied writing; thinking and presentation; effectiveness

2014-04-10

姚桃娟(1964-),女,浙江宁波人,副教授。

H152

A

1008-293X(2014)11-0011-03

(责任编辑林东明)

猜你喜欢

应用文文体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