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
2014-04-10刘雯雯
刘雯雯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
刘雯雯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感恩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 通过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
积极心理学;青少年;感恩
一、感恩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目前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塞利格曼等人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并涉足该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过去近一个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当前很多心理学家都把感恩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罗森伯格把感恩看做一种情感特质,这种特质是指受惠者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麦克卡洛夫等人认为感恩特质是存在的,而且可以被测量,并与主观幸福感有着紧密联系。 沃特金斯等人认为,感恩至少有三个特征:首先,感恩个体应该有一种满足感, 即感恩个体没有体验到生活亏欠了他们;其次,感恩个体易于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产生感激之心;再次,感恩个体会对他人友好的帮助产生感激之心。
埃蒙斯等人把感恩描述为对受惠后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联系的情绪。 麦克卡洛夫等人也认为感恩是积极的,因为它与嫉妒、自私等负性情绪是对立的;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它会使受惠者和施惠者都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弗里德里克森认为积极情绪能“拓宽”人们的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创造更多有利于个体成长发展的条件; 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和喜悦、满足、兴趣、爱等其他积极情绪一样,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综合上述观点,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我们将感恩界定为: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是受惠者在意识到接受外界的恩惠后,其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冲动,这种冲动能促使个体做出回报外界的行为。 这里的恩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通常感恩都是他向的,它的目标包括人以及没有人之意图的他物,比如上帝、动物、宇宙、大自然等。
二、当今社会的感恩现状
社会在呼吁感恩,文明在召唤感恩。 可以说,感恩是中华五千年来文明积淀的精髓,是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品质。 然而,当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感恩首倡感恩父母。一项对近一千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 70%的同学认为向父母索要钱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85%的同学表示从未想过主动为自己的父母洗头或洗脚,11.7%的同学在对父母的满意度方面选择了不满意。在关于父母的生日及为父母庆生方面 , 有 17.8%的同学 只 知 道 父 亲 或 母 亲 一人的生日 ,21.2% 的 同 学 完 全 不 知 道 自 己 父 母 的 生 日 ,62%的同学表示从未为父母庆祝过生日或向父母表达生日祝福。 在有关会否做家务方面,有 11%的同学称自己不会做而且也从不做家务。在他们的认知层面,父母无条件地爱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读好书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东南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支持了上述结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共有 1413 名, 其中 80%的学生表示自己与父母联系的主要动机是要钱;22%的同学表示从未在佳节之际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甚至有20%的同学不认为自己长大后应该照顾父母赡养老人;仅有 20.4%的同学明确表示大学期间的读书费用应该自己承担,而不应由父母承担……可以说,感恩正在被忽略和遗忘,忘记感恩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道德癌症”,人们对善良变得麻木,对助人嗤之以鼻,忘恩情绪在整个人群中蔓延。
三、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激发了人们智慧、热情与才能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价值观、整个社会的风气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使一些人唯利是图、忘恩负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是其利益分配机制及内在本性,优胜劣汰是其基本规则,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情的冷漠和人际关系的利益化。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人口流动日渐活跃,人际交往逐渐打破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的束缚,人际关系变得越发疏远、淡漠。在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以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主流价值观念日益弱化;加之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事件的增多,给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不足
多年以来,升学与就业率是衡量我国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基于此,教学成绩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追求的首要目标,甚至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受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智育为先”成为多数学校践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标准,道德教育则被置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之中,感恩教育更是很难实质性地被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与范畴。感恩教育本就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被忽略和遗忘,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此外,传统的德育只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能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否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踏入社会后,所习得的这些行为和情感模式就被渗透到日常的社会交往和生活习惯中,久而久之,情感淡漠、感恩缺失的习气就在整个社会中滋生蔓延。
(三)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观的偏执
当前,许多父母把自己曾有的遗憾、缺失在孩子身上进行补偿,也将自己的理想、抱负转嫁到孩子身上。家庭教育已然成为父母溺爱孩子的工具。他们为孩子创造养尊处优的优渥物质条件,为他们营造“唯我独尊”的心理氛围,为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他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在这一愿望的驱使下,作为父母,只要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其他别的事情都可以包办代劳。此外,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只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而对其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则较少关注。父母的包办代劳,使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他们丧失了对爱的感知与体验能力;家庭教育中感恩意识培养的缺失,使他们成了不知感恩、不懂得爱的表达与回馈的“冷漠的一代”。 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树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而不仅仅局限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是一种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责任意识、自尊与自立意识的体现。
四、感恩意识的培养——倡导感恩教育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毕诚提出:“中国德育教育是一种探索的教育。 ”面对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行为,毕诚教授认为:“感恩是一种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学校应该将感恩教育开设一门课,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的使用,有目的、有步骤地将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及施恩等感恩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
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认知层面,即识恩、知恩,指受教育者能觉知受到恩惠,并在内心产生认同和肯定;情感层面,即感恩,指个体体验到来自他人的帮助与恩惠后产生温暖、愉悦等积极情感,并衍生出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冲动;实践层面,即报恩、施恩,就是把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对施恩者报恩,对需要帮助者提供帮助与恩惠。这三个层面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认知层面是基础,情感层面是动力,实践层面是载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
1.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意识,《论语》、《孝经》、《礼记》等儒家经典赋予了中国感恩文化具体而丰富的内涵。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保全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是感恩父母的起点。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就把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扩展到了身边的其他人,直至整个社会。孔子也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正是儒家文化所孜孜追求的大同之世。从基于血缘关系的最朴素、最自然的亲情,到儒家所倡导的大同之世,都将感恩和孝文化推崇到了教育的范畴。 所以,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教育之始。
2.感恩师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尊师重道、感恩师长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程门立雪”被誉为我国古代尊师重道的楷模。 “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师徒如父子”是古来敬师的名言。 《吕氏春秋·尊师》上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所以尊师也”,在老师还健在时,学生要精心侍奉老师的饮食起居;老师去世后,学生要像对待自己死去的父母那样哀悼祭奠,这种情同父子的师生情谊,表现了我国古代特殊的师生关系。 古代的尊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尊师敬长不仅在民间百姓、学生、士大夫中形成风尚,而且上层统治阶级也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做出表率。 古代的尊师行为固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它所传承和发展的尊师重道、感恩师长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3.感恩社会和祖国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往今来,社会和祖国都是我们每个个体的安身立命之本,“国兴则家昌, 国破则家亡”, 感恩社会和祖国是我们每个个体应有的情怀和价值取向。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国与家始终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 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在内心最深处将个人、家庭与国家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将自己的小家与国家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便是浓浓的“家国情怀”。 千百年过去,这种情怀已经浸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并带给我们强大的归宿感,成为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绵延不止。
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我们自然要感恩社会,回报祖国。 可以说,感恩社会和祖国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根基。
4.感恩大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古来有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 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王安石在 《游褒禅山记》 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是人类文明的源起。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畏和感恩大自然的传统,至今,还有很多民族保留着原始宗教中感恩自然的文化。 生活在云南的傣族人,在他们的观念中,“大地是母亲,森林是父亲,田地间谷子至高无上”,作为大自然中一种普通存在的人类,与世间万物是平等的,因此,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应该尊重并适应自然法则,感激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倡导生态文明。 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正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只有我们尊重、感恩并敬畏大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获取大自然更多的馈赠。
[1]孙 积 宏.积 极 心 理 学 视 野 下 青 少 年 学 生 抗 逆 力 的 培 养[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2).
[2]陈 梅 芳.“ 感 恩 教 育 ” “ 赏 识 教 育 ”“ 挫 折 教 育 ” 护 学 生 健 康 成长[J].学周 刊,2014(28).
[3]夏 祥 慧 , 韩 丹 凤 , 肖 鹏.积 极 心 理 学 对 高 校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影 响[J].合 作 经 济 与 科 技 ,2014(18).
[4]周 兰 英.先 秦 儒 家 感 恩 文 化 及 其 对 农 业 高 职 感 恩 教 育 的 启示[J].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14(8).
[5]张 继 华.基 于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视 域 下 的 大 学 生 孝 道 教 育 研 究[J].齐 齐 哈 尔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14(4).
[6]李 红.弘 扬 孝 文 化 对 促 进 社 会 和 谐 建 设 的 重 要 性 初 探[J].才智,2014(21).
[7]蒋 海 燕 , 徐 丽 君 .高 校 贫 困 生 的 心 理 特 征 和 心 理 扶 贫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
(责任编辑 倪玲玲)
G441
:A
:1671-9123(2014)03-0039-03
2014-05-31
刘雯雯(1987-),女,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心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