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思考
2014-04-10张海燕
张海燕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微信是新媒体重要的形态之一。它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1]。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突破6亿。微信成为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的“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几大功能之一,是腾讯公司在2012年8月18日针对企业、媒体、明星等团体用户推出的一项微信用户订阅服务,主要提供实时交流、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等服务。随着微信用户人群的不断扩大,微信公共平台已经成为各类媒体、机构、组织互动宣传的新模式,高校也将微信平台开创为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新载体。
一、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优势
(一)就业服务指导形式新颖
高校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当前“90后”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就是另类、个性,对新鲜事物具有极高的兴趣。微信作为存在刚刚3年多的新生事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常见且使用率极高的一种交流模式。据腾讯官方公布的信息,微信用户从年龄分布上看,20—30岁间的青年占74%;从职业的分布来看,大学生占64%[2]。通过微信的各种平台交友、交流、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工作顺应了当前高校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微信这种新媒体新颖的特点。
微信产生之前,高校就业工作多采用现场咨询、教育讲座、网站宣传等方式,存在形式不够新颖,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的问题。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走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信息化的道路,充分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探索新方法。近几年来,飞信短信群发、QQ空间、微博都被应用到高校就业工作当中。刺激性、新颖性的知识信息容易刺激大脑从外部世界获取和保持信息,加强人的记忆时效性,提升学习的效果。利用微信平台这种新生事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利用其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最大程度捕获大学生用户,有利于抢占就业指导工作新阵地,吸引在校生的关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
(二)就业服务指导形式便捷
利用微信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区别于其他方式的关键点就在于微信平台的便捷。从过去的经验看,采用现场咨询、教育讲座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信息发布有效性的问题。通过张贴海报、横幅宣传等方式公布现场咨询、教育讲座的内容、时间、地点,往往有一大部分学生由于信息闭塞、错过宣传时间,或因在外地实习而不能及时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就业现场咨询与讲座。通过建立就业网站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尽管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但还需学生依赖电脑操作才能浏览网站,无论是开展就业知识学习,还是获取各类就业信息,它的便捷性都有所降低。
众所周知,微信是基于手机用户的一种社交性软件,用户通过手机和网络可以随时随地享用微信平台推送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信息。2013年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网民手机上网比例增速较快,有74.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学生网民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占整体的25.1%[3]。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为学生提供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就业知识学习与就业信息帮助。利用微信“点对点”信息传送的特点,只要学生是就业指导服务微信平台用户,只要学生拥有移动设备,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宿舍、食堂、教室、实习地等场合随时随地掌握各类就业信息。
二、目前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暴露的问题
(一)全程性存在质疑
当前各高校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的就业知识、政策法规的学习;二是各类就业招聘信息的发布。近几年来,各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毕业生人数激增,加之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形势低靡,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因此,各高校纷纷将就业指导当做贯穿大学各年级全过程的工作来进行,根据新生入学到毕业各个阶段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率[4]。
但客观存在的情况是,目前各高校就业工作微信平台存在仅两年多的时间,微信平台尚未成熟,宣传内容还仅侧重于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各种招聘单位信息的发布以及时下国家针对广大毕业生的各类就业创业政策。缺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而进行的贯穿大学全过程的全程化服务内容。例如职业观、就业观、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与就业知识讲座、就业信息网站等传统且相对成熟的就业指导服务方式相比,微信平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全程性受到质疑。
(二)有效性存在障碍
微信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的运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大量的精力付出。同样,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要想有效、优质运营下去,需要大量的内容及时更新、技术支撑和改进,而目前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障碍。
首先,从微信平台的用户数量来看,一方面,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并没有涵盖全部在校生;另一方面,平台实际活跃用户数量并不理想。据对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340名学生的调查数据,近半年内偶尔关注校就业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占44.5%,经常使用的仅占26.3%。有些学生尽管加入了就业微信公共平台,但很少关注平台内容,更别提与平台的互动。如何扩大微信平台用户数量,尤其是提高平台实际活跃用户数量,是对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就业工作有效性的一个挑战。
其次,从微信平台推送的内容来看,目前各高校就业服务微信平台主要涉及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招聘信息等内容,缺乏全程化服务的内容与互动的内容。学生与平台的互动、招聘单位与应聘者的互动、各高校微信就业平台之间的互动等都比较匮乏。事实上通过微信平台是可以实现对用户的分组管理、实时交流的,同时也可以使用高级功能——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对用户信息进行自动回复。而这些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又和微信技术支撑有很大的关系,有无相关技术人员,技术支撑是否到位,成为对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高校就业工作有效性的另一个挑战。
三、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建议
(一)应该对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进行准确定位
随着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被运用到这项工作当中。微信、微博、论坛、飞信、QQ空间、就业网站等新媒体形式各有特点。当务之急必须找到微信平台的独一无二的优势,进行准确定位。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微信平台区别于其他高校就业服务指导方式的核心点就在于它以移动通讯工具为切入口的时尚性、及时性和高达到性,因此对微信平台的定位就应当是“新”“快”“准”。必须第一时间吸引用户眼球,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各类就业工作信息,必须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图文并茂、语音群聊等方式准确地向所有平台学生用户推送各类就业信息,不限时间、不限地域地与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当然微信平台还应当与其他形式的就业工作方式取长补短,加以“微”创新。
(二)应该扩大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用户的广度和深度
微信平台的特点在于与用户之间推送信息的高达到性,即只要你是平台的关注用户,只要你有网络的支持,通过微信平台这种“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你就能享受到各类文字、图片、语音等信息。因此,要想有效增强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工作效率,还应当在“多”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扩大学生用户的数量即广度。新生入学伊始就宣传本校就业工作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有关新生就业择业教育等相关知识,争取每一位智能手机学生用户都能关注本校就业工作微信平台。同时还要整合各年级的学生,扩大就业工作微信平台的用户人数。另一方面,要提高微信平台实际活跃用户数量即深度。单纯的信息推送远远达不到100%的工作效果,要想提高实际活跃用户数量,提高现有用户对信息内容的关注必须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可以按照就业指导全程化的要求,在平台上针对不同年级关注度的差别开辟多样的就业知识专栏;可以强化用户与平台之间的互动,采用高级功能——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等技术支持对学生用户的特定需求信息进行回复,学生只需回复相应的语句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在专题内容中推送一些身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小故事,以此引起用户共鸣。总而言之,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的宣传内容必须言之有物,必须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吸引用户的关注,达到就业服务和指导的效果。
(三)应该利用微信平台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就业服务
随着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的不断成熟,必须从侧重“规模”走向注重“品质”。在营销学中,发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是维持一个老用户的6倍,而一个受到不好服务的老用户,会影响25个人。这一数据表明,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的净增长人数的关键是服务好我们的现有用户,具体到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上就是要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意识,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初步规划。针对大二学生的现实情况,利用平台开展有关职业性向测试、职业体验教育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性向,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帮助他们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大三学生,可以开展专业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环境,引导学生正视就业压力,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定位。针对毕业生,则要侧重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应聘技能常识的信息推送,如怎么制作简历、面试技巧等。及时宣传推广征兵、“三支一扶”等国家政策,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微信平台还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平台用户,提高学生的求职效率。例如,在平台上开设企业介绍、招聘初选、个人求职信息、高校互联等分类,加快实现高校间、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5]。总之,要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更具个性化、更有深度的就业信息服务。
目前,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仍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仍需不断摸索有效经验。随着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的建设,以微信平台为代表的移动新社交媒介势必对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学校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这一领域,以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可行性较高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管理要.基于“微博、微信”平台下的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探析[J].华章,2014(8):144-145.
[2] 沈 昕,翁华强.微时代与微文化的传播学视角审视[J].青年记者,2012(9):27.
[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ic.cn/xw/kydt/201301/t20130117—3751850.html.
[4] 董 亮,余智超.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59.
[5] 刘恭辉,吴 磊,王云鹏.构建医学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20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