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话语转换*
——以“概论”课为例

2014-04-10葛笑如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概论话语权话语

葛笑如

(南京农业大学 思政部,江苏 南京 21009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经过多轮改革与创新后,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仍然不尽如人意。2013年秋,笔者在南京农业大学大二学生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并对其中的26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满意”的只有32.6%,认为“一般”的有36.7%的人,高达2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为什么教师在花费了颇多心思从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去组织实施教学以后,教学效果还是如此不尽如人意呢?这可能是多种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

仅从思政课教学本身来说,长期以来围绕教学手段、方法、考核方式等教学“形式”方面的改革已经进入瓶颈阶段。就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学的纯技术改进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的,思政课教学尤其如此[1]。2014年5月,笔者带领一个教学改革调研组对上海高校“名师工作室”进行了调研。在座谈交流中,名师们也纷纷指出:在新技术、新媒体作为有力支撑的信息化时代里,思政课教学形式方面的改革已经进入瓶颈时期;未来思政课改革如果有比较大的突破,也必然是围绕更深层次的内容创新而展开*一些名师对慕课这种课堂形式表示了审慎的乐观。认为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却割裂了教育者和受教者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耳濡目染,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获得教育部“择优推广计划”资助的“李国娟工作室”的主持者李国娟教授,近年来正在探讨、实践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校思政课深度的“内容”改革包括话语、逻辑、体系等诸多方面。笔者曾尝试从逻辑转换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思考[2]。在本文中,笔者以高校思政课必修课之一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为例,尝试着从话语转换的角度对思政课教学的深度改革进行再思考,以此增强高校思政课对当下“90后”大学生的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

一、话语权失落及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话语”问题是福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3]。所谓话语,是指一种言说或表达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具有相同规范认识(或范式)的言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就构成了话语体系。话语体系蕴含着一种权力,即话语权。是否具有独立而完整的话语体系,是检验一门学科是否成熟最显著的标志。依此标准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是非常完整的。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完整的话语体系并没有带来相应的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失落成为一种客观现实。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而言,话语权失落意指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失落,表现在不同层次的多个方面。在国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像当下国际工人运动一般逐渐“日薄西山”;在国内,马克思主义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各种思潮的“双面夹击”;在学术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受到一些学者的“一定质疑”。这种情况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体现出来,其教书育人效果打了“一定折扣”。

在2013年秋的调查中,42.7%的被调查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可以解决中国发展问题”,23.9%的学生认为“可以部分解决”,18.8%的学生选择“不能解决”,还有11.2%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在个体访谈和集体座谈中,谈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些学生表示“仍然信仰”;部分学生表示了“审慎的怀疑”,认为“西方的一些思想更有吸引力”,“现在社会上的人都是嘴里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社会现实”,“枯燥,没有吸引力”。而关于思政课教学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高达87.1%的学生选择了“语言枯燥”,76.3%的学生选择“内容陈旧”,54.8%的学生选择“与现实联系不紧密”,40%的学生选择“听不懂,没有感觉”,23.9%的学生选择“不能自圆其说”。“课堂语言枯燥乏味”“老生常谈”“说教”“感觉老师像在念文件和政府报告”“跟所学专业没有太大联系,感觉没用”“听课没有感觉”“有被灌输的感觉”,诸如此类的描述常见被访谈的学生口中。

上述调研结果从一个更微小的层面呈现了话语权失落的景象。话语权失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在普遍意义上已经比较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思政课堂失落的原因

在高校思政课堂上,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弱化,究其因,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

(一)西方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击

从外部因素来说,包裹着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西方话语强烈冲击着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政权质变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逐渐走入低谷,以至于西方学者再次“自信”地认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已经终结”[注]参见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诚然,在当今国际舆论场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居于场域[注]在布迪厄的意义上,场域不仅仅是指一种时空区域,更指一个时空范围内诸种力量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网络关系特征;它不仅是一个运作的空间,也是一个不断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的相对位置,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具体参见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中心的位置,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交流与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世界话语体系及其发展方向。西方的价值观成为“普世价值”,西方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西方话语俨然成为国际通用话语。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国际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也影响了我国教育与学术研究活动。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种影响深刻地表现在教育主客体身上。从教育的主体教师来说,部分教师不自觉地被卷入西方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失去了理论反思与学术自觉,甘愿沦为西方“普世价值”的鼓吹手。这不仅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学术研究和本土化学术发展;更为严重地是影响到思政课教学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阶级性、国家性与民族性,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特色”,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从教育的客体大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受到教育主体上述价值倾向与话语倾向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亦在西方价值观念和强势话语权主导的众多社会思潮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失去对思政课的信心,影响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二)思政课现有话语体系的不足以及网络话语的冲击

从内部因素来看,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自身的不足以及网络话语的冲击是话语权失落的重要原因。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话语体系,但是这个话语体系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文件话语、权力话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充斥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思政课堂成为党和国家政策文件的现实影音版,宣传、说教居多,政治色彩浓厚,缺少人文关怀;内容跟着会议精神或领导人讲话而更新,变化快,而且难以形成逻辑严密、理据充分的知识体系。同时,话语权的强势特征过于凸显,权力话语横行。在思政课堂上,部分教育主体的头脑里充满了模式化的政治话语,以及由话语规则所产生的各种潜在的“暗示”和“指令”,形成了一个“先在性的话语框架”,即政治话语、主流话语等模式化的话语占据了大量的教育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丧失了语言感化魅力和话语叙事的理性价值,陷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于困境之中。“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受教育者不仅没有理解、接受和内化教育者的教育思想,而且容易引起接受阻滞,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负向效应[4]。

第二,高校思政课堂深受网络话语的冲击。各种无厘头的网络话语日益频繁而广泛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同。比如:“偶”(我)“坑爹”“楼主”“土肥圆”“女神”“屌丝”“土豪”“文艺青年”……后现代网络文化与话语弥漫于年轻人整个的生活空间。相形之下,思政教材和课堂上的那些“格式化”语言怎能不显得苍白无力呢?这种情况也使那些已经或正在OUT(落伍)的思政课教师失去了与当代大学生对话的平台,失去了共通的语言,愈来愈无法顺畅沟通,比较深刻地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话语转换重塑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话语权失落是话语转换的逻辑起点,思政课教学效果是话语转换的现实动力;而话语转换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思政课堂的教学重塑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以“概论”课为例,话语转换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思政课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失落,以及思政课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理论落后于实际,不能很好解释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意义世界”与学生的“现实世界”反差太大。所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更好解释现实世界、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途径。理论发展首先要立足社会现实,同时又要能广泛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成果与经验教训。理论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增强思政课话语权、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源头活水”。

以“概论”课为例,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抵御西方价值观和话语权的冲击。比如,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阐述我们为什么反对“普世价值”、不能实行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独特性、“中国模式”的榜样作用等等,据此帮助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虚心借鉴西方学术成果,增强思政课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重塑我们的话语权。比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谈到消灭剥削的问题,不能仅仅依照教材或辅导材料所说的“在当下中国不存在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只存在剥削现象”,这样的解释不能让学生信服。我们可以引入罗默“一般剥削理论”,指明剥削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只要存在不平等,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剥削。这不仅突破了对剥削概念的传统理解,而且也能够更好解读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剥削现象,以及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对具有剥削性质的外企趋之若鹜、甘愿被“剥削”的现实。建立在理论创新基础上的话语转换,在增强我们“三个自信”的同时,也增强了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这样的思政课话语教学应该获好的效果。

(二)从文件话语转向学术话语

文件话语枯燥、乏味、程式化,使思政课教学丧失了语言的感染力,从而效果不佳。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话语资源。比如,从哲学中借鉴“价值”“后现代”“主体性”“解构”“意识形态”;从教育学中借鉴“价值澄清”;从政治学中借鉴“民主”“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从社会学中借鉴“认同”“互动”“阶层流动”;从心理学中借鉴“信念”“态度”“动机”;从经济学中吸收“成本”“效益”“资源禀赋”,甚至还可从自然科学中借用“生态”“脆弱性”“应激反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借用这些精准的、个性化的学术概念,实现文件话语向学术话语转换,改变文件语言的模糊性、程式化,增强思政课教学话语感染力。同时,借用不同学科的学术语言,一定程度上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沟通交融,拉近他们与思政课的距离,提高大学生参与度和认同感,潜移默化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使思政课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专题时,不是抽象地从“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出发,而是借用经济学理论模型“公共池塘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家理论”来论述实现所有制结构变革的根本原因所在;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时,积极应用西方“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成果来呈现中国式选举以及民主制度的运行问题;在讲授“社会建设”专题时有效利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论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并从中国二元社会结构这个基本事实出发,借用社会学中“差序格局”来说明当前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约束以及改革方向。

(三)从权力话语转向平等对话

高校思政课是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意识形态作为维持国家统治和社会秩序的“软件”,同样具有强制性特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权力特征,造成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等级性。这使置身于后现代社会文化氛围中的思政课教学显得僵化与保守。所以,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性,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另一方面要适应后现代社会发展潮流,创新使用交流平台和话语方式,从权力话语的单方面灌输转向平等对话。在思政课教学中,首先要确立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地位,学生不是课堂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其次,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预留一定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来演绎与诠释他们对自我与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自上而下的单方面灌输,而是学生积极参与下的师生对话,潜移默化地实现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比如,在讲授“三个代表形成的背景”时,在中观层面上“文化多样性”的出现对执政党提出了新挑战。对此,笔者调动学生积极性去搜集整理网络上近几年流行的网络热词,梳理网络文化的发展走向。有些小组同学还抽取一些网络热词自编、自导、自拍,即兴演绎了一段社会现实,受到学生欢迎。同时,教师在对某些内容进行解读时,也可以选用一些比较贴切的网络热词,缩小教学沟通的话语距离。比如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专题中,讲到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与实践存在国情与历史的差异时,借用网络热词对现今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类,中国属于“高富帅”、朝鲜属于“屌丝”等,这样的话语选择既受学生欢迎,又能加深学生对各国社会主义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改革的“形式”与“内容”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话语、逻辑与体系也是相辅相成的,逻辑以话语为载体,话语中也蕴含着一定的逻辑;话语是搭建体系的建材,而逻辑则是体系的内部骨骼架构。上文仅从“话语转换”的角度探讨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重塑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依据和途径,力图在深层次的“内容”方面对思政课现有教学改革进行再思考,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其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 谌 林.课堂教学叙事与话语体系创新——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120-124.

[2] 葛笑如.逻辑转换:重塑思政课教学的理性魅力——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EB/J].中国农业教育,2014(4):63-67.

[3]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

[4] 杨建义.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换与主导[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14):60-63.

猜你喜欢

概论话语权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