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2014-04-10梁红
梁 红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山西 汾阳 032200)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民生问题贯穿始终的奋斗史。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对民生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民生思想散发着无尽的光芒,照亮了我们探索的民生之路。
一、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民生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共同实践的产物,它的内容独具特色,博大精深。通过对毛泽东思想中所渗透出的民生思想进行仔细研读,发现其民生思想内涵重点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
(一)民主是最大的政治民生
关于民主,毛泽东讲过多次。在民主革命时期他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目的,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1287-1288把革命的最终目的进行了高度概括,即建立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将人民当家做主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建国之后,毛泽东更明确地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他将民主生活从不同角度做了高度概括。他还说过:“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3]听取民意,让人民讲出自己的不满,这是很先进的民主政治思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4]136-137毛泽东能够把民生这么琐碎的事情放到政治战略的高度,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也就解决了政治问题。
(二)发展是最大的经济民生
1934年,毛泽东在强调发展中央苏区经济、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时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项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给问题。”[4]131毛泽东在发展经济时注重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关心人民生活所需,注重和人民基本生活相联系的物质供给,经济工作的重心旨在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的疾苦。在注重农业生产的同时,工业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工业为重点,并不是说对目前的民生不加照顾,相反,是应当照顾的。”[5]可以看出,发展工业和注重民生是不矛盾的,发展工业的目的是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毛泽东还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1080可见工业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我们只有发展工业才能有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逐步地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要合理调整工商业,改善社会的矛盾关系,发挥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使整个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教育是最大的文化民生
毛泽东在文化上同样重视民生问题。他强调:“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7]360重视教育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组成部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他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360对于公民的教育问题,不仅要本着自身发展的原则,而且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不仅表达了对文化的重视,还表达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
1951年2月,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党内通报提出:“土改完成,立即转入生产、教育两大工作。”[8]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就开始把教育工作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教育与发展生产同步,同等重要。从1952年到1957年五年里,“高等学校学生增加百分之二一八点二,增设高等学校九十五所……中等学校学生增加百分之二三〇点四,增设中等学校三千五百所;小学学生增加百分之四〇点九,增设小学七万所;工、农业余初等学校学生增加十三倍,扫除工农文盲一亿七千万人。”[9]我们在这五年中,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教育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国各地区努力扫除文盲,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文字改革,逐步地举办工农业余小学和中学,保证工农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10]
二、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现代意蕴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系列民生问题在发展的征程中出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来应对这些现实问题,需要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在实践中实现民生问题的改善。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其实践性,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对于现代民生问题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想
我们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中国文明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国人为此沉醉,西方为此嫉妒。然而由于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使我们失去发展的动力,最终我们落后了,逐渐失去了以往的繁荣和在世界上的显赫地位。在历史危难时刻,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并没有消沉,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起抗争。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任何国家都不会停下脚步,我们苦苦地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已经让我们感受到这条道路的魅力。在改革和实践探索的征程中,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我们只有把国内的事情处理好,才能应对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目前看病难问题、住房问题、腐败问题等等这些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将这些民生问题处理好,才能拨开前进途中的荆棘,让实践之路更加平坦。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长期革命实践的产物,在政治、经济、文化、就业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危急关头,正是毛泽东得心应手地处理了人民最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所以能使广大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渡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现在我们改革处于深水区,矛盾最多也最激烈,深刻体会毛泽东的民生思想,能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探索复兴之路,提供重要的启示。
(二)建成全面小康,多措并举抓“三农”
改革开放后,我国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二十世纪末我们发现人民生活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离全面小康还相差很远,究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三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在诸如农业生产效率问题、农村招商引资问题、农民的收入及素质教育问题等等都比较突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就会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造成不利影响。“三农”问题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富民强。目前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离开土地如何生活的问题。所以说,中国的发展要注重“三农”问题的解决。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注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要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创新,不断改善不协调的生产关系结构,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保障农民的基本民生权益,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构建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从而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素质教育
在教育问题上,毛泽东强调平等的教育理念,任何人都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这也是教育民生的本质诉求。真正的教育就应该立足于大众化,追求尖端化,培育一批有志有为的青年,投身于中国的各项发展和改革事业中。毛泽东还强调教育的全面性,认为教育要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造就“四有”青年,才能成为服务于现代化发展的栋梁之才,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当下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教育公平问题是教育需要破解的难题,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教育的不平等;南北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同步,师资队伍配备的不协调等等,都正在成为阻碍当下教育和谐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另外,在片面强调文化素质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综合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这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违背的。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也不仅是高考一张卷就能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么简单,而应该注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通过知识、能力、道德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来衡量,这也是当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需要突破的瓶颈。毛泽东同志在教育民生方面的思想,为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正是基于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平等教育理念,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才进行了教育资源的优势共享探索。在基础教育方面,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在一定范围内对优势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合理分配,并逐步对学区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探索;在高等教育方面,对中西部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进行倾斜,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条件。同时,在就业方面也鼓励优秀的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去从事支教工作;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去行政化的实践探索,给予尖端教育更多的自主权利,使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服务于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在职业教育方面,给予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使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同等的就业权,在就业保障方面为其提供平等的保障;同时,加大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保证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毛泽东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尤其是在刚刚进行试点探索的高等教育改革方案中,增加的德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参考比重,这是全面教育的重要实践探索。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全面深化改革,改善民生问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指导民生实践,再用民生实践来完善民生理论,这不仅有利于毛泽东民生思想内涵的丰富,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43.
[3]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9-314.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321.
[6]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1.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127.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摘编: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56.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摘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