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10范立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效果教学法

范立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山西·晋中030600)

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范立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山西·晋中030600)

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成为各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教学目标。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于高校篮球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分析合作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的主要应用形式和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推动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合作教学法 篮球教学 团队合作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对高校篮球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进行创新。随着社会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社会对各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合作教学法重视小组活动的学习形式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体育精神,对于高校篮球教学方式的丰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体育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将合作教学法更好的应用于高校篮球教学实践中去。

一、合作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合作学习是起源于美国,随后取得实质发展,并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在几十年研究和开发的历史中,合作学习理论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并成为现代主流教学策略之一。合作学习在各国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形式和名称不尽相同,如欧美国家的“合作学习”和“合作授课”、我国的“合作教学”,但是却存在着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共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所谓合作教学法,是指在合作学习理论和素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因此,由于合作学习理念的贯彻和指导,合作教学法在学习形式、师生关系和成绩评价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合作教学法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和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合作教学法时,往往先按照特定标准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以保证小组内具备合理差异且各小组间能达到基本均衡,为组内合作互补和小组间的竞赛奠定良好基础。在合作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和实践中,小组内分配好不同角色和具体任务,通过小组形式开展具体合作探究和竞赛等学习活动。其次,合作教学法强调信息交流的互动性,注重师生间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建设,营造了一个轻松、合作、有趣的学习氛围。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采取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这个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中,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合作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和信息交流的双向性,重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良性互动、交流和学习,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后,合作教学法以团队成绩为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特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成果的获得需要依靠小组内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因此,小组学习效果应将团队成绩作为重要的检测标准。

二、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合作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方法。将合作教学应用于高校篮球教学实践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且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对于高校篮球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合作教学法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篮球教学理念,有利于高校篮球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创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而且要求树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目标。此外,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解、示范和练习为主,强调讲授,忽视实际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未调动学习篮球知识和练习篮球的兴趣和热情,也未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合作教学法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学习,符合社会发展和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推动高校篮球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篮球技能和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飞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和水平。通过特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小组间的相关竞赛,促进小组内对篮球的技术动作等进行交流、讨论和学习,激发学生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的热情和动力。其次,合作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小组活动中,为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小组的每个成员需要在承担特定的角色和完成分配的任务的基础上,督促和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合作教学法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在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基础上,成员间应互帮互助,加强团结,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力。最后,合作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小组成员需要就承担角色和目标完成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合作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为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激发学生练习篮球的热情和动力,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通常采用小组训练和小组竞赛的形式。一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应通过小组训练的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在高校篮球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讲授基本知识和示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篮球技术训练。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训练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不仅可以就带球、传球和运球等基本技术动作进行讨论、交流和练习,而且可以挖掘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和学习,有利于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为激发学生练习篮球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应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更好地将合作教学法应用于高校篮球教学实践中。竞争和合作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竞争活动也可以提高合作意识。因此,高校教师在篮球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合作与竞争的有效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对学习和练习篮球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内部选拔优秀队员与其他小组进行篮球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在激烈的体育竞争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和体育精神。

四、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高校教师在通过小组训练和小组竞赛的形式,将合作教学法应用于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时,应注意合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反馈机制的问题。只有设置合理的合作教学内容和建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应用中对学生重要作用。

(一)合理设置合作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置合理的合作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团结合作意识的重要作用。篮球教学课程包括运球、传球和投球等多项技术动作,有难易之分,不能不加区别地全部采用合作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在教授某些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或者重点细节动作时,采用集体教学或个别教学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理想教学效果的达到和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教授较为复杂的持球交叉步突破技术时,应通过集体教学方式,使学生明晰基本知识和正确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训练。此外,合作教学任务的分配应遵循难度适中的原则,以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

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时代发展和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在对高校篮球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和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而教学效果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及时发现、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反思和调整,对于有效教学方法的总结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教师应通过定期调查等多种形式,建立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应用中教学效果的反馈机制,以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法的重要作用。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针对小组活动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基本认识、实际效果、出现的问题和完善的措施等内容进行调查,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实现合作教学法和高校篮球教学的有效结合。

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各高校不应仅仅局限在对基本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合作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且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篮球教学规律,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各高校应创新篮球教学模式,重视小组学习方式,将合作教学法与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相结合。同时,各高校应设置合理的合作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效果反馈机制,以将合作教学法更好的应用于高校篮球教学实践中去,推动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创新。

[1]韦忠建.合作学习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章,2014(2):268-268.

[2]吴小军.合作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88-89.

[3]雍宗坡.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12):83-84.

[4]王艳,崔万军.合作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10):104-105.

[5]李昕.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合作意识培养探析[J].运动,2013(12):101-102.

G807.04

A

1009-8534(2014)04-0168-03

2014-04-02

范立(1983—),男,山西晋中人,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教师,助教,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与体育风险研究。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效果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