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定位日语基础教学模式之商讨

2014-04-10李佳澍郭海燕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日语听力多媒体教学

李佳澍郭海燕

(1、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外语系四川·成都611745;2、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如何定位日语基础教学模式之商讨

李佳澍1郭海燕2

(1、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外语系四川·成都611745;2、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基础日语作为日语专业学习中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对于深入学习日语相关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日语专业的教学水平,成了很多高校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基础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再分析和对比了“动感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TARGET教学模式,为高校开设发展该课程提供一些参考。

日语 教学模式 老师 学生

一、引言

随着中日贸易往来的增多,社会各界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同时,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语言沟通,而更加强调人才的复合能力。因此,高校有必要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探索出一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日语人才。

二、基础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日语知识来源于实践,学生的交际能力更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基础日语教学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任务重等原因,老师对日语的实践教学开展得非常少,这严重地制约了日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不同的基础日语教学模式

(一)“动感课堂”教学模式

1、听力训练——让大脑与耳朵有机地结合起来

日语的主要技能分为四项:听、读、说、写。其中听、说是学生通过耳朵和眼睛对语言的直观感受,是接受和理解语言的过程,而读、写则是学生思维表达的过程。而日语的表达又来源于学生对输入语言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听是日语表达的基本前提,也是日语基础教学的重中之重。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首先应加强学生听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利用5到1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精听训练,并根据学生听力的进步情况,适当地延长训练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语音方面,要注意使用语音材料的标准性和多样性,让学生以标准的日语发音为模板,去模仿日语的语音语调,并逐渐形成语感。②语速方面,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要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适当调整语速,让材料播放的语速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③难度方面,老师应意识到听力训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语法结构和词汇,而是通过这一过程来磨练其听解能力。生疏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老师应注意材料的可理解性,不宜选择生词过多的材料。④内容方面,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高音质听力材料,这类材料能起到情景再现的作用,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包括对话人的语气、面部表情等,这大大地缩小了中文语境与日语语境间的差异性。

2、朗读训练——让大脑与嘴巴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同语言的发音部位使用习惯是有所差异的,而说日语就是训练口腔肌肉,让自己的口腔肌肉能充分协调起来,以适应日语的发音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记忆分为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当学生通过眼睛和耳朵将阅读信息输入大脑后,将会形成瞬时记忆,而一旦这种瞬时记忆得到维持,便会形成短时记忆,而语言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学生容易记住的是语言的声音,而不是形象。当学生把记忆材料分为不同的记忆块,通过反复阅读材料,对记忆进行组合时,便会形成长时记忆。而要达到这一效果,老师有必要在课堂上以朗读的训练方法,反复训练学生的口腔肌肉,让学生大声地说出日语。这种朗读方式需建立在模仿阅读材料语音的基础上,通过放声和反复朗读,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进而强化其对朗读内容的记忆。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在播放录音材料时,可以要求学生先小声仿读,在读熟之后,放声朗读。再如老师可以采取小组朗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相互比较,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发音。

3、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习日语最终目的是将其投入实践,实践之一就是交际。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老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日语环境中开展交际活动。对此,老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2]如老师可以以某个商务谈判为教案,将全班分为两个小组,并为小组中每个成员分配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在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充分展现他们的日语才能,进行激烈的讨论,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磨练他们的交际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为其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老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日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言。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

近些年,学日语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日语老师却有限,教育资源呈短缺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

1、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征(优点与缺点)

(1)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在该教学模式下,不仅在校生可以利用非课堂时间学习和巩固日语知识,非在校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学习日语。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它显得更加快捷和便利。但同时,由于它缺乏监督机制,很难监督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情况。因此,它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和自觉性。

(2)学习环境多元化

网络的学习资源较为丰富,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较之传统教学,它能让学习者更加贴近日本的实际生活,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但是如果缺乏老师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在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中迷失方向,分不清学习的主次。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学习的重点。

(3)体现个体差异性

每位学生由于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日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差异。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而实行多媒体教学后,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内容。但是如果学生缺少学习计划,很难控制学习的进度。

(4)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教学采用网络的连接方式,不仅能促进班内学生之间的交流,班内学生与班外日语学习者的交流,甚至还能与地道的日本人建立联系。该教学模式能使信息得以及时交流和传播,能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存在不符合学习要求的无效交流。因此,加强信息交流的监管是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必须在老师的严格监督和正确引导下进行。

2、多媒体教学模式对基础日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1)听力练习方面

学生听解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练习。而传统课堂上,由于教学任务重,用在练习听力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今网络上的听力资源已经相当多元化了,无论是体育新闻还是娱乐动漫,可供学生选择的听力资料非常丰富。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在每次下课后,为学生布置听力练习任务,并为学生推荐实用的日语听力练习网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在下次上课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练习内容进行抽查,以起到督促的作用。

(2)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比其他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突破教室的枷锁,赢得更为宽广的交流圈,进行多重互动式交流。如多媒体教学可以开设日语聊天室、主题讨论吧等,这些新颖的交流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老师可以利用日语聊天室与某些日本学校建立联系,双方可以定期通过网络对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如针对中日两国的美食文化展开交流,讨论中日两国的民间习俗等。采取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接触到地地道道的日语,提高自身的日语交际能力,还能对日本文化有所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

(3)日语写作能力方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写作的练习往往是通过老师自上而下地布置作业完成的。这样,一则老师的工作量很大,无法逐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审查。再则老师布置的相关写作课题很难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挂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发挥其全部的写作潜力。但是如果借助网络,让学生的网络日志与日本本地人的网络日志建立交流,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在自由合理的范畴内写己所想,了解和使用地道的日语,不断提高自身的日语写作水平。[3]

(三)TARGET教学模式

TARGET教学模式认为动机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情感因素。相比其他教学模式,它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

1、多样化基础日语教学的任务设计

TARGET教学模式认为创新、富有挑战的任务设计能激起学生的战胜欲望,进而引导掌握目标定向。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基础日语教学的任务设计:①利用课堂的前十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日语节目表演,并设置一些问题,让其他观看的学生回答。这将大幅提升学生的日语听力水平。②在练习日语语法时,先让某位学生利用语法知识造句,再让其他学生翻译。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效地记住语法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③在课堂中多让学生进行会话,如在讲完一些词汇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之后让学生相互询问,开展对话。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

2、注意基础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1)注意语言文字的差异性

中文与日语在字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语法结构的不同,有时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如“列車”一词,在日语中的含义是火车。如果以中文的语法来理解,势必会误解为普通的车辆。因此,在讲解某个词汇时,一定要分析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尽量减少母语的干扰。

(2)营造日语语境

汉语没有固定模式的敬语,而日语中有很多敬语词汇,这些敬语词汇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面对特定的人才会用到。因此,老师在讲到这类词汇的表达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展示相关注意事项。

(3)在教学中融入日本文化

日语与日本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基础日语教学时,老师应该注意中日文化的差异,为学生介绍相关日本文化常识。如在讲到“相扑”一词时,老师可以稍稍提及一下日本的相扑文化。

3、采用分组式的口语教学

小组式的讨论学习过程中体现了竞争与合作。大量事实证明,竞争能引起个体对能力差异的注意,致使成绩目标定向,而合作的目标结构则有利于培养掌握目标。这与TARGET教学模式契合。因此, TARGET教学模式主张老师在开展口语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这样既能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还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4]

4、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对学生的鼓励是老师给予学生心理上的一种积极暗示,对于学生肯定自我,保持学习热情有着积极作用。学习基础日语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多数都没有接触过日语。因此,基础日语的老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学习日语的启蒙老师,信心的源泉。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善于捕捉每位同学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此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应将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情况等多方面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语

总之,高校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逼真的日语环境,加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日语人才!

[1]马晓梅.心理认知与口译教学中的记忆训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06).

[2]桂玉植,倪秀梅.基础阶段日语精读课教学法探讨[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3]李欢,张治勇.基于网络日志的教学模式探析——以教师教育课程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02).

[4]罗雪琳.TARGET模式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H 36

A

1009-8534(2014)04-0158-03

2014-04-19

1、李佳澍(1974-),男,四川人,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日文化。2、郭海燕(1973—),女,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讲师,硕士。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毕业于日本金泽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从事日语教学。

猜你喜欢

日语听力多媒体教学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