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文字功底教学开创文学写作创新思维

2014-04-10姚臻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功底创新性文学

姚臻

(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广东·广州510663)

加强大学生文字功底教学开创文学写作创新思维

姚臻

(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广东·广州510663)

思维是写作的灵魂。文学写作中,作者的写作思维是整篇文章的脊梁和枢纽,是中心思想的集中提炼,而创新性思维更是文章的亮点。大学生写作教学中,要有效加强大学生文字功底,就必须重视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运用有效教学措施,在实践教学中训练并开创学生的文学写作创新思维。

大学生 文字功底 写作教学 开创 创新思维

一、大学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大学期间的写作教学目的是训练大学生利用写作活动将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记录下来,在写作过程中提炼他们的所思所想,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内涵。写作思维是一篇优秀文章的精髓所在,它代表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在灵魂,缺乏写作思维的文章不过是用来记录日常生活的流水账,更不会让学生们在写作活动中受益良多。

综合目前大学生写作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陷入模仿性写作模式,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思维和创新性观点,往往在写作过程中过度依赖于网络资料和文献,所谓的写作不过是模仿某些文献资料,选择一些与自己的写作题目相关的参考文献,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模拟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炮制出一篇新文章。不客气地说,很多在写作活动中其实采取的是一种模仿、抄袭的做法,他们因为缺乏创新性的写作思维和创新性的写作手法,只能借助于网络资料,采取黏贴、修改等方式,修修补补,左粘贴右改写,最终把网络上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作业。但是这种做法除了自欺欺人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不少文章在教师检查的时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雷同,表明了现今大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缺乏写作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写作思维。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写作功底是极为不利的,也制约了大学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更限制了大学生文学写作创新思维的发展,如果不加以制止,会导致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懈怠心态日益增强,小组创新性思维得不到有效开拓和维持,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功底都有所下降,甚至导致学生的文章失去新鲜活力,只能依靠拼拼凑凑,落入论文写作的下乘。

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认识到大学写作活动中,训练并开拓大学生文学写作思维创新性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思维教学观念,严抓学生的创新性写作活动,避免学生以模仿手段和模仿思路进行小组活动,最终失去了文学创新写作思维和创新写作能力。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积极开拓学生的创新写作思维,落实创新性写作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在实践写作活动中了解到写作的本质目的和根本性意义,以创新性的思维和创新写作手法,来增强文章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拓宽文章的思维宽度,凿深文章的思维深度,让文章的内在灵魂更加丰满,让文章的核心思维和中心思想能够更加深入读者的心灵,让大学生利用写作活动来展现他们丰富的大学经历和社会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让创新性思维写作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开拓大学生写作创新思维的措施

创新性思维在大学生的写作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思维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也是优秀文章的内在灵魂。每一篇优秀的习作无一例外地都具有核心式的写作思维,这种思维作为一篇文章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清晰的写作思维带领读者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在灵魂,引导读者深入文章的深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深层情感。而创新性思维更是文章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它是创造性的人类智慧,是打破原有思维禁锢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思路,在某种程度上讲,创新性思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它是作者独有的创新思维,与原有的写作思维和观念截然不同,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另外,创新性思维又是作者思维素质的集中体现,它体现了写作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写作者文学功底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大学教师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在大学写作活动中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写作思维,通过开创文学写作创新思维,来加强大学生文字功底,提升写作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笔者认为,下列几个措施有利于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开创大学生文学写作创新思维。

(一)教师要善于设问、引问,培养大学生“善于问”能力

我们知道,问为学之先。孔子也曾经在《论语》中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我们纵然会遇到许多陌生的问题和知识点,但是我们不能假装自己“知也”,而将问题抛诸脑后,最终只能导致自己“不知”的事物越来越多,这不是“知”的做法。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强调“不知为不知”的学习精神,呼吁大学生们要勇敢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倡质疑精神,让他们勇敢提出质疑,在思考和探索中寻求真正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问、引问,也就是说,教师要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必须从设问和引问两个环节入手,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引导他们遵循内心的求知欲,去思考问题的根源,去调查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去探索思考和写作的线索和思路,去发现生活中的创新因子,开拓自己的文学创新思维。孔子通过《论语》教育后代要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而今,大学教师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字功底教学,要开创大学生的文学写作创新思维,更应该善于设问和引问,在提出疑问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放飞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在提问过程中善于引出疑问因子,将学生们带入到问题情境之中,提倡学生们发挥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倡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不能够一味相信权威或者是全盘接受他人的观点,要鼓励学生突破定势思维,建立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机制,拥有独立性的观点和创新性的逻辑思维。只有打破思维定势,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或者在原有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才能够在旧思维和就方法的前提上,开创创新性的思维和观念,使得大学生的文章具有创新性意义,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创新思维是一篇优秀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质疑则是带领大学生开拓创新思维和观念的钥匙,质疑,带来了创新思维的开端。从中国古代先哲,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对其弟子在“凑书”(即编书)时的教育中,我们看到古代先哲对于写作活动中创新性思维的观点。朱熹说道:“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冽疑处耳。”这句话表明了他的观点,必须有创新性思维,才能够在读书中有所得,才能够在写作中言之有物,说之有理,才能够使得文章富有理性和文学魅力。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创新性的思维习惯

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深化他们的思维深度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性思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作为保障,教师培养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写作思维,并将创新性的写作思维应用到写作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要在日常的写作训练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学生养成整体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比如说,教师要训练学生对整体的写作思路有明确的把握,必须从文章的立意、材料和案例的选择,写作方法的对比以及语言的精炼等方面入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运用到创新性思维,尤其是在文章的立意和表达上,是凸显文章创意和创新性思维的重点部分。教师可以采取分段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总体把握文章的创新性思维写作。以文章的立意和写作方式为例,文章的立意是表达学生创新性思想的中心,一篇文章如果立意新颖,言之有理,将会在创新方面远胜于其它老生常谈,吸引教师和读者的眼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教师要让大学生的文章立意新颖,必须善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他们突破思维定势,寻求新的写作和表达方向。即使是一个同样的题目,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区别于其他人的创新观点。正如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及时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题目或者案例中隐藏的要素,指引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视角和思考维度,去解读相同事件中被人忽略的观点,或者是标新立异,想人所未想,写人所未写。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帮助他们开拓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最终是促进学生们开创文学写作的创新思维,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学功底。

(三)教师要在写作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

古语有言,实践出真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必须在实践训练中加强大学生的综合写作素质,通过各项强化性的思维训练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文学写作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观点,训练他们在文章写作中各个部分的创新能力。例如说,教师为了增强学生在表达方式上的创新性,可以针对学生的弱点和思维方式,开展语言表达专题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创新性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训练资料和语言写作素材,选择其中优秀的样本作为教学案例和训练素材。如,教师精选了各种创新性的表达句式和表现手法,启发学生如何突破单一无趣的写作手法,抛弃固有的、老套的语言表达方式,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手法去描写、表达自己的新思路和新观点。教师的专题训练目的是使大学生在借鉴优秀的创新表达方式的前提上,在对比自己的文章和其它创新文章的区别的过程中,思考自己在语言表达和其它写作方面的不足,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变换思考角度和写作手法,结合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观点,尝试着用更加鲜活、更加创新的语言去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在开展写作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要力求让学生们注意在写作中锻炼各个写作部分的创新性,包括文章的篇章结构安排、语言句式的变换和表达、用词遣句的新意(如古词新用等方式)以及主题、材料等方面的创新。教师致力于开创大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追求大学生的习作能够在文章确定中心思想和主旨、选择材料和案例和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等方面都做到新颖别致、与众不同,令大学生的写作活动能够一改模仿写作套路,具有创新性和生命力。这是当前时期大学教师开创大学生文学写作创新思维,加强大学生文字功底的集中体现与必经之径。

[1]俞丽娟.写作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语文学刊,2012(24):75-77.

[2]杨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3]张全之.人文教育:商海大潮中的自救之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6).

H 193.6

A

1009-8534(2014)04-0132-03

2014-06-07

姚臻(1982-),男,四川资中人,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写作。

猜你喜欢

功底创新性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一线记者如何练好新闻采访功底
理论宣讲者要修炼文化功底
笔墨功底扎实 感情含蓄真挚——读杜征麟的画作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学者功底缔造智能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