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过度化教育引发的“幼稚病”
2014-04-10潘辰
潘辰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家庭过度化教育引发的“幼稚病”
潘辰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现今的家长往往在孩子的教养上超出了一定的“度”,近些年我们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系列危机的迹象,以过度化教育为特征,家庭教育“幼稚病”蔓延令人忧虑。重视家庭教育是从古至今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那么,如何摆脱笼罩在许多家庭教育中的危机和阴影,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处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家长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过度化家庭教育家庭家长
一、过度化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人格、气质都是从小在家庭中习得养成的,是家庭造就了我们,我们的思维意识从最开始的家庭教育中就初见端倪。然而,近几年我们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系列危机的现象:过度的“培养”,过度的“关心”,过度化的教育悲剧屡屡发生,“小祖宗”、“小皇帝”的笑话不绝于耳……那么所谓“过度化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超出了一定的“度”。具体来看,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生活上过于爱怜
爱子之心,怜子之心,人人都有,这点可以充分理解。但是,人类的爱怜之心毕竟不同于动物的亲子本能,人是社会的产物,人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有判断能力,是有节制的、分寸的、适度的,而不是无节制的、无目的的溺爱和宠惯。马卡连柯曾言简意赅地指出:“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目前,在中国以孩子为家庭的中心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出现了严重的“子女偏重,子女优先”倾向。在经济物质关爱上,孩子的抚养费用要远远超出家庭成员的平均消费水平,甚至出现了子女的消费超出其它家庭成员消费总和的现象。家庭的许多消费活动、支出安排都是以子女为出发点,以满足孩子的要求为前提所做出的。在独立生活能力培养上,父母更是一览包办,成年之前几乎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基本的家务活动都不让孩子参与,以至于造成了现今出现的很多孩子上了大学,连衣服都不会洗、床铺也不会铺……甚至有的家长还跟着孩子一起上大学,独立生活技能为零。
孩子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这种“爱怜”的氛围包围着,宠溺着。年轻的父母对孩子“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似乎这样才算是尽了作为父母的职责。殊不知,正是这种过度的“爱”使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的品质,如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自大、妄自菲薄、任性妄为、意志薄弱等等。
(二)学习上过于关心
父母对子女学习上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过分地关心反而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时候未免适得其反,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目前,很多家长给予孩子在学习上压力过大而导致孩子走上悲剧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父母甚至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的基础,不切实际地订出各种“目标”,令人望而生畏。在这种过分的“关心”下,许多孩子产生了沮丧、抑郁的心理,甚至上演自杀的悲剧。至今,由于学习问题产生的悲剧已不下数十起:
案例:2005年4月,镇雄县实验中学初二年级的两名女学生因不堪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而相约跳水自杀。两个女孩学习成绩非常好,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是父母的心头肉。可是她们对人世间害怕厌恶,让人们感到震惊、感到痛惜,究竟是什么将孩子逼上了绝路。后来人们在两个孩子的遗书中发现,这些年来父母把她们的学习看的太紧,每次都要求考前几名。女孩可能这次月考的成绩比上次降了几名,父母询问时的眼神让她承受不住了。父母对她的期望太高了,她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三)态度上过于温和
家庭不同于学校,在父母面前,子女都是温室的小花朵。不论孩子多顽皮、多淘气、犯了多严重的错误。家长大多数时候都是温和态度的对待子女,温柔的口吻教育子女,能多轻声细语就多轻声细语。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前卫的时代,孩子懂得早、懂得多,早熟已不奇怪。如此的浮夸的社会里,有些孩子便演变成了不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家长一旦触及孩子那条紧绷的神经,后果便不堪设想。于是,大多数家长便宠着、哄着,以迎合子女的任何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大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有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狂妄自大等不好的品质。这值得家长们去深思。
(四)方法上过于正规、重复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往往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过于正规、单调,有复制学校教育的嫌疑,以致出现了“家庭教育学校化”的说法。很多家长都习惯性地“提前让孩子接受超出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知识学习,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超前学习班等等,这种做法会产生两个负面效应:一是可能给孩子埋下了“厌学”的隐患;二是使一些孩子产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对后面将来要学习的课程可能产生轻视态度。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现在自觉地扮演了家庭教师的角色,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听写字词、订正错误,帮孩子预习、复习。这样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依赖的心理,离开了父母这两个家庭教师就停步不前了;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对家庭的向往,家庭和学校一样的生活让他们感觉到枯燥乏味。
二、家庭教育之价值熏陶不平衡
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价值熏陶的过程,即把教育者的价值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它最典型地体现在教育的目标以及教育内容两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目标
从目标上来看,家庭教育的根本价值熏陶,实际上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促使孩子尽快地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然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却丢掉了这些最根本的东西,仅仅把目标规定为成绩好、成名成家、超前发展。这实质上是拾小丢大了,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价值观教育的不平衡特征。许多家长希冀孩子可以有出息,是超常发展的天才。孩子刚开始牙牙学语,就迫不及待地请老师、教认字,根本不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到了学习的年龄,是否有这方面的潜力。这种不讲科学方法的教育目标只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只是他们自己的价值熏陶,把孩子的金色童年变成了痛苦的岁月。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
在内容方面,许多家长也忽略了家庭教育内容的合理性、趣味性。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知识的吸收,而不注意情感、意志、性格、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种智力中心主义的倾向也使家庭教育的内容出现了价值熏陶的失衡。可能会出现孩子厌恶劳动、待人冷漠自私等消极的心理品质。家长甚至直接给孩子灌输“分数就是一切”的价值熏陶,往往使孩子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要求,陶醉于“一好百好”的虚假优秀中。
三、和谐家教、告别“幼稚”
目前,全国各地不少省、市、自治区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机构,不少地、县级妇联也成立了家庭教育组织,各地还建立了固定的科学育儿或家庭教育资讯站多处,并创办了家长学校、孕妇学校、新婚夫妇学校等。这说明家庭教育已成为和学校教育重要性一样的一项教育,家庭教育已成为许多父母的自觉要求。但是,尽管如此,我们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家庭教育的科学水平还比较低;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许多家长感到“事与愿违”、“力不从心”,过度化教育、不平衡的价值熏陶等现象愈演愈烈,在某种程度上已酿成了一定的家庭教育危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些危机,走出家教中存在的困扰,得到一种和谐的家庭教育呢?
(一)“和谐”观念
首先是观念的和谐,家庭教育首先要有一种和谐的教育观念,旨在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全面、和谐发展并不是排除个性。我们要以全面的发展、和谐的个性为目标进行教育。父母作为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者,要从观念上根本性地改变,不失衡、不“幼稚”。关心受教育者的各个方面体征的发展,同时在任何时候也不能遗漏了受教育者在其他方面的生长、发育。从思想和思维方式上正确地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和谐”环境
围绕在孩子们周围的环境无非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那么,环境的“和谐”就要求我们要同时保证两个环境的和谐,既能保证自然环境的“和谐”,也不失人文环境的“和谐”。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空气、泥土、风……儿童身处其中,无不唤起儿童的无限情趣和丰富遐想。家长应该经常带领儿童去感受大自然的呼吸,就自然而然地使他们掌握了植物、动物、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陶冶了孩子的性情。让孩子更深层次的感受自然的“和谐”,以达到自身一种“和谐”的心境。其次,便是人文环境的“和谐”教育,孩子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生活在人文环境里,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儿童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游戏对于儿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强健优美的体格、自我控制的意志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和谐”方法
中国许多家庭的教育方法都是值得批判的,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放任不管,任其跋扈,在家里,骂人即可,打人甚可。而到了家外,孩子便如拔了牙的老虎,立刻毫无能力。二是暴力相向,终日给以呵斥、武力打骂。使孩子仿佛成了一个奴才,一个傀儡,唯唯诺诺,然而,父母却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其实,事实却是孩子要么谨小慎微,毫无灵气;要么冷漠粗暴,富有攻击性,把从家长处习得的暴力模式在生活中加倍地施加于别人。因此,只有开明而又合理的方法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现在的儿童们,将来都会奔赴各种岗位。奔赴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用自己的双手继续谱写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关心和壮大的事业。摆脱家庭的过度化教育、摆脱家教的“幼稚病”,使孩子在优良的家教环境下,成功地走入学校、社会,成就自我,奉献国家。
[1]徐竹鸣.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儿童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 2013:1.
[2]张玉林.论目前家庭教育的弊病与对策[J].贵州教育,2005(15):21-23.
[3]王彩霞.当前中国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G610
A
1009-8534(2014)04-0022-03
2014-05-06
潘辰(1990—),女,安徽铜陵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