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邵式平教育思想研究
2014-04-10刘国云
陈 慧,刘国云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2.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邵式平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第一任省长。素有“教育省长”的美誉,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他亲自领导了江西的教育改革,开创了一代教育新风。通过学习邵式平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著,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邵式平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像一根红线贯穿邵式平教育思想的始终,是邵式平教育思想的最大特色。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他一直都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邵式平的教育实践历程概述
邵式平是一位集革命家与人民教育家于一身的极富魅力的新中国第一任江西省长。毛泽东曾经称赞他是“能文能武”的人才。江西人民亲切地称呼他为“教育省长”。邵式平一生勤学善思,博学多才,视野宽广。从私塾蒙学、弋阳县立高等小学、省立南昌一中,直到北京师范大学,邵式平经历了曲折的求学生涯,才接受了完整而系统的学校教育。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长期担任领导工作,在各个领导岗位上,他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1927年,他在南昌任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的教育长,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1929年,他与挚友方志敏一起创办了我党史上最早的军事学校之一——信江军政学校,培养高素质的红军队伍,也时常指导苏区其他学校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陕北公学教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副校长,实施国防教育,培养大批革命抗战的干部;建国后1951年他决定创办洪都技工养成学校,自告奋勇担任校长,培养了当时急需的技术人才;1958年,他提议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多次去总校发表讲话和去分校讲课。不仅如此,他还曾接受江西师大、江西工学院等学校聘请担任名誉教授,多次为师生们讲授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等。总的来说,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积累了宝贵的教育实践经验,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二、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邵式平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来源于他曲折的求学生涯中对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革命战争时期中大量的教育实践。
1.曲折的求学生涯
1899年邵式平出生在江西弋阳县邵家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世代务农,家中没有人读过书。邵式平9岁那年,被送到村里的私塾上了学。他聪明好学,私塾先生邵宝发十分喜欢。1910年邵式平的父亲不幸去世,由于家里负债累累,他便辍学务农,才12岁的他离开了蒙学去做了一个小农民。邵式平从小做事都讲“认真”,读书认真,学农活也同样认真。在邵式平务农的五年时间里,他不怕困难、不怕艰苦。小小年纪,以倔强的精神,不仅在劳动中学会了砍柴、犁田、锄地、插秧等各种农活,而且成为生产劳动的能手,受到全村农民称赞。邵式平以学会和掌握各种农活技术而自豪。这段困难重重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热爱劳动的美德,锻炼了他豪爽、耿直、宁折勿弯的硬汉子性格。这段亲自参加劳动的人生岁月,奠定了他日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基础。
但是邵式平的求学生涯并没有停止,后来家里决心要出个读书人,于是邵式平又开始了求学之路,走向更宽广的新天地。1916年,邵式平结束了这段亲身生产劳动的童年生活,16岁的邵式平考入弋阳高等学校,开始了真正的求学生涯,去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在读书期间,他才思敏捷,同时又十分关心祖国命运,积极投入革命洪流,他抨击旧教育制度,传播新思想,探索改造社会的新路。192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业。学习师范专业的,自然而然离不开对“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育与劳动的关系”等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这也为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这曲折的求学过程,使他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也使他在革命生涯中对教育倾注了更多的热情,日后才会有丰富的教育思想产生。
2.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实践
在革命战争时期,邵式平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邵式平在陕北公学担任教务长和抗大分校副校长,当时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人数众多。在当时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吃住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邵式平发动学员们一边从事生产劳动一边进行学习。“结果生产搞得很好,一个人每月吃十五斤肉”。[1](P104-105)学员们在自己挖的窑洞里上课,学习和生活。因此不仅解决了学员吃住问题,也解决了学习问题 。邵式平全面负责陕北公学的教学工作并亲自讲授课程。与此同时,邵式平让学员不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扬艰苦奋斗之精神,克服了当时办学极其困难的物质条件。虽然这样的学习生活异常艰苦,但学员的学习精神和情绪始终紧张如一,而且经过这种严格的劳动教育,充分锻炼和考验了学员,使得他们政治素质得到大大提高,思想作风更是得到了严格的训练。最后绝大多数学员成为了优秀的革命干部。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这不仅培养学员有知识有能力,而且让学员能够动手实现自己所学,锻炼自己的身体,培养艰苦奋斗和牺牲的精神。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国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成功,大大地启发了邵式平,促成了他的“教育可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形成。
三、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发展与运用
1.深刻地剖析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内涵
邵式平不仅教育实践经验丰富,而且理论修养也很高。在革命战争时代的教育实践中,邵式平灵活地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不仅解决了教育上许多实际问题,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教育思想。从延安时期再到解放后担任新中国江西省长,他对教育的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思考。根据1989年《邵式平教育文选》中选编的邵式平的论著和讲话,我们不难看出邵式平的教育理论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内涵十分突出。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的本质是把前代和当代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知识经验传授给不知道的人,以便他们掌握、了解、服务于这个社会。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方法。邵式平认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结合生产,结合社会发展,着重实践教育,要让教育深入到工厂、人民公社。在哪里生产,就在哪里教育,这样对生产有利,又能进行教育。邵式平还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种教学方法。认识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就学什么,把教育和生产联系起来,要讲与生活、生产有关的东西,这样学起来就很快。他认为真正的学问,要从实践中学,才学得快、学得好。总之,每天都要劳动和学习。要做到学习者就是劳动者,劳动者就是学习者。三是“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学形式。邵式平特别强调“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发展形式,这是因为邵式平赞成“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方式,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同时,“他系统地阐述了实行半工半读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行半工半读,就是让进行生产劳动的广大工农劳苦大众接受再教育,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样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让许许多多的工农劳动群众学文化、进大学;实行半工半读,可以否定几千年来封建社会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剥削阶级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实行半工半读,可以减轻国家和集体负担,还可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利于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半工半读,利于促进就业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克服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状况,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教学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桥梁。”[2]建国后推行的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有效地发挥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巨大作用。
2.创造性运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对江西教育事业的重视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并且倾注了满腔的热血。邵式平思想敏锐,目光远大,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一直是江西教育事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教育在邵式平的头脑里总是处于战略地位,邵式平积极推进江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创造性地运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1)厂校并举,筹建洪都机械厂
1951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发展我国航空工业,并且选定在南昌市建设一个飞机制造厂。中央知人善用,点名要邵式平担任建厂委员会主任。邵式平欣然受命,但洪都机械厂建厂之初,面临许多困难,最明显的就是技术力量的严重缺乏。邵式平认为想要发展工厂,就必须先要培养技术工人,创办技术学校。邵式平提议洪都机械厂可以办技工养成学校,并兼任校长。这个极具战略意义的提议,得到省委、省人委和全厂上下一致的支持。邵式平办事向来说干就干,一抓到底,雷厉风行。1951年9月14日,江西省委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技术工人养成学校”的决定,在工厂附近征收土地,新建临时校舍合约6400平方。“当年,技工学校共招收学生1336名,由于工厂任务繁忙,在经过短期培训之后就陆续进厂投入飞机修理、零件生产及整机制造的工作中。”[3]最终,在革命老根据地南昌,制造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并且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中层干部。洪都机械厂与技工养成学校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越性。1953年春,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来洪都和技工学校观察后表示十分满意。他认为洪都机械厂能够和初级技术学校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生产和技术培训,既增加了生产,又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力量。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之所以这么快就能飞上蓝天,是因为在邵式平厂校并举,生产与技术培训同时进行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洪都培养出了文化素质高、技术力量强的职工队伍。在当时,邵式平厂校并举的办学形式,开创了航空工业发展体系中的先例。邵式平匠心独运,创造性的运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代政治强、技术精的合格工人。
(2)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造农业
1958年6月,江西省委在邵式平的提议下,决定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及其分校,以适应全省各山区开发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迅速发展,一年后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学生达5万多人。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实践中,邵式平坚持落实“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学习与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培养目标、毕业分配制度、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学制、教学效果等方面都体现了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培养目标。邵式平认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为了给山区、农村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促进山区经济建设和农村农业的大力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支强大有力的先头部队。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生产职能。
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制度。在当时全国还处在大学毕业由国家分配的制度下,邵式平对毕业生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邵式平认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农村,毕业后理应回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生产线去。这种“从哪来就到哪去”的分配改革,将农村职业教育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打开了农业技术人才通向农村的道路。建国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先后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的中专毕业生,他们在本乡本土的农村商品经济与乡镇企业的管理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教材编写。1960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庐山完成了教材的编写。邵式平亲自把关、审查,他强调要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的需要编写讲义,对旧教材实行改革。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先后编写了《农场经营学》、《垦殖场经营学》等教材,并且开设了其他农村院校所没有的农村经济、农村医疗等学科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同时,要求每一所共大要像制定教学计划一样制定好生产计划,努力做好生产自给。这些都是邵式平运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指导教育实践的表现。
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教学方法和计划。共大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方式。共大建校之初,由于资金有限,如何搞好生产、逐步实现生产自给成了首要问题。因此共大总校和分校划定了各生产基地的建设范围。共大师生从实际出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逐步从垦殖场办学过渡到学校办场、厂,以充分保证与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在邵式平的指示下,共大选择在校外挂钩单位,设立科研生产的推广点,将学校的教学活动、挂钩单位的科研总结以及劳动群众生产经验的推广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共大作为当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培养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最终共大成为了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经营与技术推广相结合的基地。这种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理论联系实践发展模式,至今仍被许多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所运用。
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学制。邵式平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具体有效地运用到学习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分配上。学校实行“六、五、四、四”劳动时间和“五、六、七、七”学习时间的四年制。即每一学年休息时间为一个月,第一学年劳动六个月、学习五个月,第二学年劳动五个月、学习六个月,第三和第四学年劳动四个月、学习七个月。在邵式平的指导下,共大实行半工半读,正确处理好了工读关系,灵活地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工农群众都脱离生产去读书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实行这一学制,从制度上保证工、学时间,使得工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关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人质疑半劳动半学习使教育质量降低了。那么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到底能不能学到东西?邵式平是这样分析的:“学问在哪里,学问是从实践中出来的,是从劳动生产中来的。你要学问就得挖土、炼铁、打仗,改造世界,改造社会,天天实践,天天改造,一切学问从实践中来。打仗首先是火线上的尖兵对敌人了解最清楚,脱离前线就不容易了解敌人,参加生产就会从实践中得到学问”。[4]邵式平认为,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知识是最快的,共大就是开启了半工半读这么一条独特的教育办学形式,学生在实践中学,不仅学得快,而且学得好。因为一切知识都是由社会实践得来的,既要熟练掌握它,还要将它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总之,邵式平在教学目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创造性地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因此,邵式平称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先锋队,开辟了一条教育革命的新道路。
(3)促进干部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邵式平响应党中央关于抽调干部加强劳动战线的指示和锻炼干部的号召,鼓励干部上山下乡参加劳动。当时全省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干部上山下乡参加生产劳动的热潮。干部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或者具体领导组织山区生产,这既培养了他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此外,干部上山下乡参加劳动还能对社会群众产生一定的教育,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干部上山下乡之后,全省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山区的经济、文化有了全面的高涨,山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可见,干部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干部政治面貌的焕然一新,而且利于让江西山区建设工作做的更好。”[1](P41)因此,邵式平专门为纪念干部上山下乡两周年写了一篇文章,充分肯定了实行干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邵式平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深刻理解,才使得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发展成熟,才有了新中国后江西伟大的教育改革创举。
四、邵式平教育思想的启示
邵式平的教育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当以动态的视野去理解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内涵,继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1.教育改革要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
邵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可以引发人们对当今教育改革发展要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思考。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适应了当时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且它实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教育改革举措,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这也是邵式平办学思想的巨大成功。与邵式平的时代相比,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纯粹的只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了,更多是与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相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改革的诉求更为强烈。借鉴邵式平的教育思想,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种急需人才。只有这样,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2.基础教育要加强生产劳动
在基础教育中,许多教学课程严重脱离了教育实践。学校为了在有限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科分数,而减少甚至忽略学生参加户外劳动教育的实践。学校一味追求应试教育,而忽略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实践学习的机会。由于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在许多学生不怕吃苦、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还是十分匮乏。因此,我们可以从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中得到启发,加强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学校可以让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当中亲自体验生活,学习认识大自然中的新鲜事物,从而更加全面地学到知识,认识世界。
3.高等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在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中,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实践、社会生产、市场需求严重脱离,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学校也只是一味的接受现成的知识体系教育,完全忽略了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联系,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面对高等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邵式平的那个年代,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对当时的教育事业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如今高等院校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教育形式,如勤工俭学、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但这也仅限于一部分学生,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外的其他时间里,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甚至直接进行生产劳动,使自己所接受的教育与实际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学校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教育,运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丰富,更为全面。
4.职业技术教育要与企业互动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如何更好顺应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仍然适用于当今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邵式平创建的洪都厂办技工养成学校,就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思想,使得我国的航空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要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良好发展,应该正确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加强职业技术学校与市场、企业之间的互动。校企合作能够促进职业技术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的合理匹配,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将现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运用到职业技术学校当中,还能为职校教师提供良好的进修学习场地。
综上所述,邵式平的教育思想符合理论联系实践的客观规律,尤其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李国强.邵式平教育文选[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2]李国强.邵式平的教育思想[J].江西教育科研,1988,(3):68~75.
[3]李韶华.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J].老友,2011,(11):10~11.
[4]高景春.邵式平文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