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发展中的里程碑—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的创设

2014-04-10高福民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堂苏州江苏

高福民,高 晴,吴 隽

(1.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江苏 苏州 215000;2.苏州广播电视总台 总编室,江苏 苏州 215006;3.苏州市职业大学 党委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104)

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发展中的里程碑—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的创设

高福民1,高 晴2,吴 隽3

(1.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江苏 苏州 215000;2.苏州广播电视总台 总编室,江苏 苏州 215006;3.苏州市职业大学 党委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104)

1923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为适应当时中国建筑发展的需要,在全国高校首创建筑科,这是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建筑科创办后,许多专家、学者及名匠来校任教,为现代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高级实用人才,实现了晚清以来中国人创建自己的建筑学科的梦想,因而载入中国建筑教育的史册。

建筑教育史;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高等教育

1923年9月,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三元坊的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苏工专”)建筑科成立,此举开我国高等学校创办建筑科之先河,是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在苏工专首任校长刘勋麟、代校长邓邦逖等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参加筹备并被聘任为科主任的是192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即后来的“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的苏州人柳士英,还有与柳士英一起留日且同校并较其晚一年毕业的刘敦桢(字士能)、早一年毕业的朱士圭,此三人号称“三士”,他们共同策划创办苏工专建筑科并执教。①据1989年11月5日《沧浪》第6期(苏工专上海校友会编印)刘传贤的《有关建筑科的二三事》载:贝聿铭先生于1985年回国时,曾与陈从周先生讨论到贝寿同参与1923年苏工专建筑科创建事。贝寿同(1876—1941),字季眉(季美),苏州人,1909年留学德国柏林夏洛顿堡工科大学建筑科,是第一位留学欧洲学建筑的中国人。1914年回国后,任北洋政府司法部技正,当时新式监狱的建筑很多是由他主持设计的,还兼任北京大学工科讲师、交通大学京校副主任等职,设计了大陆银行北京分行大楼等建筑。1928年至1934年任南京政府司法行政技正期间,先后兼任苏州市政府专门委员、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是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先驱,培养了一批建筑设计精英。此

后,留日并与“三士”同校的黄祖淼又加入其中。苏州建筑名匠姚承祖、画家陈摩等也应聘讲授“营造学”和“美术”。这样的办学力量在当时非常雄厚,完全具备了创建建筑科的条件。一时学者、名家云集,倾力办学,不遗余力。

晚清的洋务新政曾经为兴办近代教育作过诸多尝试,但是工业教育的缺失还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被发现的。郑观应在《皇清经世文三编》第二卷《西学》中对过去的近代教育提出了反思:“广方言馆、同文馆虽罗织英才,聘请教习,要亦不过只学语言文学,若夫天文、舆地、算学、化学直不过粗习皮毛而已,他如水师武备学堂,仅设于通商口岸,为数无多,且皆未能悉照西洋认真学习……况督理非人,教习充数,专精研习曾无一人,何得有杰出之士,成非常之才耶。”①陈忠倚编:《皇清经世文三编》,上海书局石印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

“建筑”的概念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营造”,它是近代西方建筑理论、技术被引入中国的标志。中国古代房屋皆由 “工匠” “梓人”打样营造,建筑技艺一直是师徒相传,世代相袭。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后,兴铁路、开矿山、建工厂等需要土木工程技术和建筑设计人才,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兴起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起步较晚,有系统地采用“建筑”一词以及借鉴国外的建筑教育体系,则是在《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颁布以后。早在1898年筹议设立京师大学堂时,康有为就在《请开学校折》中明确提出:“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今各国之学,英精于德,国民之义,亦倡于德。日本同文比邻,亦可采择。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1]

1902年清廷颁布了中国近代由国家规定的第一个学制系统文件—《钦定学堂章程》,此学制亦称“壬寅学制”,此学制虽未及实行,但在其中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里首次提出了设置“建筑科”。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借鉴了日本的教育体制。其中《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1903)中的“高等工业学堂”设“土木科”和“建筑科”。与此相应,1910年高等农工商部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由留日归国的张锳绪讲授“建筑新法”,虽开课时间仅半年,但此为有关建筑教育的最早记载。辛亥革命之后,南京政府和北洋政府又先后颁布“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壬戌学制”(1922),都是“癸卯学制”的延伸和细化。

整整二十年过去,建筑教育的实现处于“雷声大而雨点小”的境况,迟迟未有开先河者,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方面:1.缺乏建筑学人才,不具备实施条件;2.近代以来,中国很多重要的项目均由洋人垄断,一般的工程项目本土原有的结构工程师也可胜任;3.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历来把建筑设计与施工营建视为一体,属“末技”,没作为一门值得细究的“学问”。

令人钦佩的是苏工专的前身之一—“苏省铁路学堂”曾尝试施行过高等建筑教育。据《学部咨(札)江苏巡抚(学司)苏省铁路学堂建筑科学生勿庸由部复试文》(宣统二年五月初二(1910年6月8日))称:光绪三十三年(1907)春间,筹建沪宁铁路的苏路公司在苏州省城开办“苏省铁路学堂”。学堂内课程分“建筑” “营业”两科(1908年9月又办“测绘科”),其“建筑科”程度与高等工业专科相似,定三年毕业,为六学期,共得学生20人。到宣统元年(1909)十一月,延请邮传部唐绍仪候补侍郎到校命题考试,共得毕业生19名在案。但经复核,由于初办,“学堂所授课程、学生入学资格、在堂年限”,有些方面“不与高等实业学堂定章相符,毋庸由本部复试”。[2]

即便如此,也无先例。该学堂的监督(校长)龚杰,曾入学上海广方言馆,“精天文算学”[3]。《张謇日记》《张謇自订年谱》中记载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子张謇54岁时,“出任苏路公司协理”和“创办铁路学堂于吴县”②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苏州史志资料选辑—2003年刊》(总第二十八辑),苏州市史志资料选辑编辑部,2003年,第272页。;另据钱宝琮年谱“(1907年)2月考入苏省铁路学堂土木建筑专科”[4],可以认为该学堂建筑科1906年筹办,1907年2月开办,进而视其为苏工专建筑科之前身。中国著名的数学史和天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钱宝琮和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潘镒芬就是该学堂建筑科、测绘科的学生。③当时的学生还有朱复(启明)、胡衡青、居秉悌等。见钱永红:《一代学人钱宝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2页。另查阅《近代哲匠录》,1950年中国建筑师登记会员戚鸣鹤,江苏吴县人,也毕业于苏省铁路学堂建筑科。

苏省铁路学堂于1912年并入辛亥革命前建立的“苏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成立“江苏省立第二

工业学校”,设土木、机织、染色三科。而建筑科自1921年筹办,在1923年学校升格更名为“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时正式成立,学校设置的专业也由此增加为四科。

无论是尝试还是规范举办的高等建筑教育,为什么开先河者都在苏州呢?分析其原因如下:1.从历史看,苏州历来是江南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有崇文重教的良好传统。2.从近代的发展来看,上海崛起后,苏州开埠,较早接受新理念,新式学堂发展快。1906年沪宁铁路建成,加快了苏州的工业化进程,江浙沪发达地区的建筑市场在国内率先起步,社会上对建筑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3.苏州“香山帮”遐迩闻名,从明永乐年间的蒯祥营建故宫,到江南私家园林,传统营造技艺先进,杰出匠师众多。4.苏工专是江苏仅有的两所公立工业学校之一(另一所是“南京工专”,设有机械、电气科),教学有一定的基础,当时苏工专土木科和同济大学工科土木部都开设“建筑学”课。5.关键是新型人才,如柳士英那样的有理想、有抱负、立志报国的清末民初海外留学的一代精英,正好到了归国创业的时候。由此,兴办建筑教育的条件终于具备。

当时北洋军阀统治着江浙,兵燹不止,社会动荡。苏工专首创的建筑科,创业维艰,教材和教学设备奇缺,开始仅有柳士英从日本带回的《近代建筑》和大量住宅、医院、学校、剧院及装饰图案等资料。尽管如此,为实现其教学目标—“培养全面懂得建筑工程的人才,能担负整个工程设计到施工的全部工作”①张镛森遗稿,王蕙英整理:《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见《建筑师2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师》编辑部,1986年版,第100页。,仍开设了34门课,平均每学期有6门新课,甚至还设有第二外语。这对于一所三年制学校来说,教学及学习要求是很高的。1923年初,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土木科指导员的茅以升视察该校土木科状况后曾评价:“对于土木专门知识颇为完备,惟每周钟点总数太多,恐学生资质稍逊者不易追随。”②《训令》(第346号),《江苏省教育公报》1923年2月。大概后来开办的建筑科也是如此状况。所开设的34门课程中普通课5门、专业课29门,其中25门皆与工程相关。苏工专一方面深受日本建筑教学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为适应自身“实业专科学校”的定位,发展出了一套注重实际工程技术培养并适当兼顾艺术形式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较高,被认为其特色与苏州园林一样,在于“小而精”。

柳士英为人正直,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坚持操守,深受师生爱戴。他强调学以致用,反对空谈,譬如治建筑史,则力求在古代社会背景中,探索建筑风格演变源流,并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益,以为今用。刘敦桢,同样治学严谨,课余调研苏州古建筑,事必躬亲,或冒屋塌之险,或登脊梁查始建之年月,或攀朽木探构造之精奇,寒暑无阻,惜时如金。测绘古建时,对不甚尽责之生必正言厉色以训教,而对学生之生活、工作条件,又备极关注,亲自安排,诚不可多得之严师与宽厚长者。姚承祖,世袭营造,技艺超群,经验丰富,在苏工专任教时提供许多家藏秘笈、图册,编写讲稿,如享誉海内外的《营造法原》,其时就为教材之一。

苏工专建筑科自1923年起,每年招收一个班学生,学制三年,至1926年共招收了4个班,其中第一、二班分别毕业于1926年(14人)和1927年(4人),共计18人③资料反映不一。据本文查阅《苏工专校友名录》,建26届15人,刘寿锜、刘炜、卢咏沂、徐传钧、宋麟生、汪遵宪、汪克柔、汪原熙、濮齐材、姚苏凤、龚景纶、薛惟翰、吴文华、周英、周曾祚;建27届3人,李寿年、吴乃铭、吴保益。。第三、四班则于1927年底随苏工专建筑科迁往南京,进入与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等九所院校合并成立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中,以苏工专建筑科为基础,在工学院内设立的建筑科。1928年4月“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更名为“中央大学”。原苏工专第三、四班学生就成为中央大学建筑科(1932年才统一改称为“系”)的第一、二届毕业生(1930年毕业6人,1931年毕业5人)④1930年毕业6人,顾久衍,江苏吴江人;刘宝廉,江苏武进人;钱聃寿,江苏武进人;滕熙,江苏无锡人;杨光煦,江苏武进人;姚祖范,江苏武进人。1931年毕业5人,沈政修,籍贯不详;钱树鼎,江苏吴县人;张镛森,江苏吴县人;赵善余,江苏吴县人;郑定邦,江苏吴县人。。所以,现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历史可追溯至苏工专的建筑科。当时柳士英因参加苏州市政筹备工作未能随校去南京任教,由刘敦桢带领部分教师、全部学生和设备等去南京。⑤至于朱士圭和黄祖淼的去向,据1930年调查的《中华留日东京工业大学同学录》,朱士圭,字叔侯,江苏籍,时任职于无锡市政公所;黄祖淼,浙江籍,时任汉口市工务局技正。对于朱士圭的生平,还可补充的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档案《1951年建筑师登记申请书》,朱时年59岁,曾在上海、苏州、南京、重庆开业,从事建筑师工作。除苏工专外,还曾在南京工专、中华职业学校、大夏大学和湖南大学任教授,专教建筑学科。20世纪50年代他还与施求麟等人合编了《门窗图集》一书。

第一代苏工专建筑科虽仅存四年半时间,但它与中央大学建筑科是我国近现代高等建筑教育发祥

地,分别是高等专科和大学本科建筑教育的首创者。它实现了晚清以来中国人一直想实现而没有实现的“梦”—创建自己的建筑学科,从制订“章程”到实践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且为将国外的建筑教育体系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尽管以往曾有人开过建筑课或建筑班,但是学科和教学成体系地引进则为苏工专建筑科始创,它是中国建筑教育的起点,不仅培养了我国第一批29名建筑师,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个大学建筑系—中央大学建筑系,具有承前启后、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1928年留美归国的梁思成、林徽因创办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则是中国大学中第二个建筑系。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梁思成在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支持下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后改为“营建系”),等等。

1947年,经邓邦逖校长与蒋骥、刘敦桢、胡粹中(苏州美术专门学校(即“苏州美专”)创始人)等共同谋划,终于复办第二代苏工专建筑科,1918年留日归国的蒋骥担任建筑科主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苏工专发展迅速,建筑科又委蒋孟厚为主任(后任西安交大建筑与环保系教授)。延聘其建筑彩绘曾获巴黎博览会奖、参与过中山陵和灵谷寺塔建造、沪宁铁路苏州车站最早的设计者朱葆初,留日归国的程璘,留美归国的王雪勤等任教。1950年丹阳正则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科由沈元恺、杨卜安等带队并入。学校还经常邀请沪宁两地名师黄家骅、张志模、丁志樑、李德华、吴一清等来校讲学。195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立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同年,陈从周应蒋孟厚之邀,兼任学校副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和“中国营造法”课程。陈从周课余研究考察苏州古典园林、古建筑和名人故居,在苏期间完成了《苏州园林》《苏州旧住宅》《江浙砖刻选集》《装修集录》《漏窗》等书及若干古建筑调研报告。直到1956年全国院校调整时,苏工专土木、建筑两科师生与东北工学院等四所院校土建系一起合并为“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历时9年,又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为我国高等建筑教育建设再次作出贡献。

[1]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M]//康有为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306.

[2] 璩鑫圭,童富勇,张守智.实业教育·师范教育[G]//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46-148.

[3] 张元济.张元济书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6.

[4]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苏州市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875.

(责任编辑:时 新)

A Milestone in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The Found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in Suzhou Technical School

GAO Fu-min1, GAO Qing2, WU Jun3
(1. Suzhou Wu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Suzhou 215000, China;2. Offce of Editor in Chief, Suzhou Broadcasting System, Suzhou 215006, China;3. Offce of Party Committee,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In 1923, 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was founded in Suzhou Technical School to meet th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which was the frst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among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nationwide at that time, and was a milestone in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history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Numerous experts, scholars and famous craftsmen taught in the department since its foundation, which brought forth lots of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a’s architecture. The department realized a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dream harbor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since late Qing Dynasty, and became a part of China’s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history.

architectwal education history;Suzhou Technical School;architecture department;higher education

G649.29

A

1008-7931(2014)05-0020-04

2014-01-06

高福民(1951—),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苏州文化;高 晴(1981—),女,江苏苏州人,编辑,研究方向:苏州文化;吴 隽(1978—),男,江苏苏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学堂苏州江苏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苏州十二忆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