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苏州紫阳书院教育实践述论

2014-04-10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书院苏州学术

蔡 怡

(苏州市职业大学 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清代苏州紫阳书院教育实践述论

蔡 怡

(苏州市职业大学 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紫阳书院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机构,它为清代苏州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紫阳书院在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现为追求教育独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等。其教育实践对今天的高等教育有借鉴价值,高校学术研究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要重视学习的系统性,强调学生的努力和长远目标的建立,教育不应放弃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等。

苏州教育;紫阳书院;清代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在中国的历史上延续千年,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学术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坐落在古苏州“府学尊经阁后”,现江苏省苏州中学位置上的紫阳书院,建立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是清代苏州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学府。紫阳书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鸿儒辈出,一度曾是江苏全省的文化、教育和学术中心,其人才培育的功绩,乃清代苏州的一大文苑景观。紫阳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在今天仍有价值。

一、实现书院教育的独立自主

尽管在中国古代书院的奋斗目标与科举考试紧密相连,并且清代大多数书院与前代相比,更加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但紫阳书院在办学中并非把科举目标奉为唯一,纵观其两百年的办学历史,一直试图突破世俗利禄,追求教育的独立精神。清廷治学,确定程朱理学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为了维系风教人心,强调读书人修养道德和探求儒家义理。紫阳书院命名“紫阳”,本意崇尚紫阳夫子(朱熹)朱子之学,办学也“颇能以兴学育才为己任,而皆以理学化导士子”[1]。然而,理学毕竟空疏,令学人感到厌倦,随着英才汇聚、人文日盛,紫阳书院不仅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其为学风气亦发生转移。“雍正初年鄂

尔泰为苏藩,访求才彦,集省会,为春风亭会课,书院之由讲求心性,变为稽古考文。”①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1931年第4期。自此,紫阳书院不再以程朱理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而主要是“稽古考文”,讲习经史辞章了。

这就是乾嘉以来崇尚经学的思潮,以训诂考据方式治经,兼及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紫阳书院是重要的发源地和提倡者。而书院之所以显称于世,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学术取向。书院历经沈德潜、彭启丰、钱大昕、俞樾等硕儒,“或擅长诗赋,或融贯经史,或兼备众学,故于士子之陶铸,学风之推扬,多有佳绩可称”[2]。著名史学家、考据学家钱大昕晚年执掌紫阳书院期间,重视经术、史学、算学、舆地、说文、金石等课程的传授。而从同治七年至十二年(1868—1873)课选的内容看,除经史外,已涉及当时的时事政治、军事、水利、天文、算学、地理等方面的现实内容。

二、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紫阳书院一向注重教育教学规范。据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有关记载,书院除教授经史、学生问难论辩外,“诸生各列功课簿一本,各将每月所读何书,所看何书或临某帖,逐一注明,以备掌院不时取阅”,以督促士子认真学习。[3]在很长时间内,紫阳书院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反映了统治者对书院发展方向的控制,表现为:其一,书院制定了符合朱子理学的规章制度。张伯行为紫阳书院订立的学规把朱熹《白鹿洞规》放在首位,即“为学之序”“ 修身之要”“处事之要”“ 接物之要”等,以后屡有增益,曰“为学必先立志,为学必先植品,为学宜先宗经”等等,反映了对生徒的规范和约束。其二,考课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环节。书院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试制度,有的课程每月一次,甚或二次。考试方法有课文和讲书两种。每年要举行一次大考,课卷要经过山长评定,或者还要由衙门课阅。凡考试要齐集堂上,安桌列坐,将大门封锁,不许一人出入。考试时学子要在试桌吃饭,不许退还书室,考生未交卷, 均不许进书屋。其三,监管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紫阳书院制定的各条规中,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等作了详细的要求:规定凡三、八日要写时艺两篇、讲义一篇;详细规定了题课的基本要求;平时不准私自出院,如万不得已,一定要登记在册;除规定的时间外,不准彼此交往,不许出外拜客;外客往拜的学生,只许留帖回知,不许入院相会,等等。作为学府,紫阳书院的大门时常是关闭的。

以上可见,书院的考试和课程控制相当严格,教学、生活作息等多有规范,反映了应试成绩也是紫阳书院的奋斗目标之一。书院也经常开展辩论经术的“讲会”,地方官员不时和书院学子共同写作诗文,或共同研讨。到了清朝末期,书院越来越不满足于成为科举考试的备附。在一批声名显赫的学者的推动下,书院越来越崇尚自由和学术特色,但偏于严谨的学风并没有改变。

三、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

紫阳书院既是当时吴地的教育教学中心,也是学术研究基地。书院的掌管人—山长,既热衷于培养人才,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与传播,教学和研究相得益彰。书院对于师资的学术水平有较高要求,历任山长人选,要经巡抚、学史推荐,奏皇上批准。如第六任山长王峻,精于史学和地理研究,在书院提倡以与时艺相对立的古学教育学生,经其重点培养,造就了一批知名学者。晚清著名诗人沈德潜晚年主持书院,“以诗文导后进”,学生中若在某种专门技艺上有潜力的,都尽力奖掖。第十任院长彭启丰,乾隆三十三年(1768)主讲紫阳书院,被誉为“醇德朴行”,以学问和教学身体力行,为四方闻风而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著名史学家、考据学家钱大昕,早年受业于紫阳书院,作为学子他曾受教于王峻、沈德潜,得益于同舍王鸣盛、王昶、曹仁虎的相互砥砺,后来主紫阳书院讲席十六年(1788—1804),“奋然以振兴文教为己任,谕诸生以无慕虚名,勤修实,由是士习为之一”[4]。钱氏讲学,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实事求是的学风而著名,门下受业者不下二千余人。那时候的学院已不是一般讲授知识的场所,而是“经世致用”一方学派的创建者了。

“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反映在书院的教学中,就是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在空前的民族危亡之际,更主张在经世实践中寻求挽救民族的有效途径。随着西学的广泛传入,紫阳书院在课程上增加了军事水利、天文、算学、地理等现代科学的内容。而书院也成就了一批学术性人才,如夏文涛的地理、钮树玉的说文、张燕昌的金石等,对后学有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紫阳书院在办学实践中坚持真正的教育追求,它突破世俗利禄,有逆势而动的勇气。它能顺应时代而进行教育改革,注重人的素质和能力

的培育。它主张选用学问较高的教师,学术和教学相长,等等。笔者认为,在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中,紫阳书院的教育实践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借鉴。

第一,避免空谈,提倡实学。在清代后期,书院能够破除科举崇拜,坚持以储才致用为目的,是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的。反思中国当前的学术环境,也存在着学术被名利所绑架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书院兴盛期就有对“唯科第”为学取向的警惕,提倡读书人要有真才实学。当今时代,为了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既懂教学又具备科研能力,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育工作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引导和支持青年学者摆脱功名至上主义,接地气,转作风,以学术成果和研究能力为中国学术作贡献。

第二,提倡教学和科研并进。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高等学校应处理好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教学是学校存在于社会的根本,而现实的困境是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很难评价,短时间内不容易展示效果,由此,许多高校出现了不知不觉忽视教学的情况。其次,科研是提升教师学术水平的关键,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很难带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也不能推动科技进步。某种程度上,科研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工作,科研成果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实力与声望的主要标志。我们认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一样都不能偏,但应当反对仅仅为了满足出版或发表的需要,或评定职称的压力而搞科研的情况。要创建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评价机制,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第三,重新重视“要素主义”教育价值观。“要素主义”的概念来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新传统主义教育”。主要代表人物有哥伦比亚大学巴格莱教授等。“要素主义”认为,教育不仅应强调学习者的兴趣、自由、个人经验,也应当强调学生的努力、纪律、长远目标、教师主动性等,教育不应放弃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轻视学习的系统性和顺序性。人类在教育上要强调“种族经验”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经过历史检验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有意义。要素主义者认为,在人类遗产中有“知识的基本核心”,即各种基本知识、各种技艺及传统的态度、理想等等,这些要素是人人必须学习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

要素主义是一种尊崇严谨和系统的教育质量观,对要素主义的评价,历来有众多分歧,甚至由于它较少教育民主成分曾一度被抛弃。但我们仍然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主张要素主义是极有理由的。时代在发展,面对当前的教育万象,在学校中强调学习的系统性,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扎实基础,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1] 王卫平.张伯行书院教育实践及其理学思想的传播[J].学习与探索,2008(5):219-223.

[2] 林存阳.苏州紫阳书院与清代学术变迁—以钱大昕为研究视角[J].中国史研究,2005(4):151-164.

[3] 徐启彤.清代吴地书院的演进与学术思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5(2):81-87.

[4] 戈春源.清代苏州的紫阳书院[J].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0(2):52-53,80.

(责任编辑:时 新)

A Review of the Education Practice of Suzhou Ziyang Classical Learning Academy in the Qing Dynasty

CAI Yi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Ziyang Classical Learning Academy is a notabl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the history of Suzhou, and it made signifcant contributions to Suzhou’s culture and educatio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academy was unique in such aspects as educational system, course arrangement and academic infuence. For a long time, its education practice was characterized by educational independence, strict teaching management regulations,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so forth. The education practice of Ziyang Classical Learning Academy provides valuable

for today’s higher education, i.e.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practical problems in its research work, pay attention to the system of schooling, and emphasize students’ efforts and objectives in the long run, and strict criteria for school achievement should never be neglected in education.

Suzhou education;Ziyang Classical Learning Academy;Qing Dynasty

G649.299.53

A

1008-7931(2014)05-0024-03

2014-02-26

蔡 怡(1965—),女,江苏苏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书院苏州学术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朵云书院黄岩店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白鹿洞书院记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