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之路
——基于美日动画音乐发展的分析

2014-04-10张玉凤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影视动画音乐创作动画片

张玉凤,丁 薇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之路
——基于美日动画音乐发展的分析

张玉凤,丁 薇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对美国和日本动画音乐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发现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音乐与精致唯美的画面完美融合是其影视动画迅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我国传统动画音乐的辉煌成就和目前动画音乐发展过度模仿、缺乏民族特色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动画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具体策略和设想,主要体现在汲取民乐之精华、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多元化发展几方面,为新时期中国影视动画音乐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

动画音乐;民族音乐;民族化;京剧音乐

1 美国动画音乐的经典

美国向来以好莱坞大片占据很大的影片市场,同样在影视动画方面,美国的迪斯尼动画一直在国际动画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动画史上第一部音画同步有声动画片《蒸汽船威力》就是1928年由迪斯尼制作完成的。1929年,动画片《骷髅舞》中画面与音乐的结合,使影片产生了强烈而有趣的视觉效果,同时开创了美国动画片独特的风格特征。1938年,美国动画影片《白雪公主》获得第11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后,美国的动画音乐进入了黄金时代,就此打开了原创动画音乐的大门[1]。一部又一部迪斯尼动画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歌曲奖项和提名,从而使美国的迪斯尼动画音乐广为流传[2]。也可以说,正是经典的动画音乐成就了迪斯尼的辉煌。

美国迪斯尼动画影片题材大都是根据世界各国的民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动画音乐多采取音乐剧形式,具有美国特色,而在音乐创作和配器方面却吸取了世界各国的元素,具有别样风味。不仅吸引了全世界观众的青睐,获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而且其先进的动画制作经验和音乐创作模式使得美国动画在国际动画事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美国迪尼斯动画片《花木兰Ⅰ、Ⅱ》和《功夫熊猫Ⅰ、Ⅱ》,其题材都是运用中国元素进行创新,表现美国人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经典作品。作品在音乐创作方面均采用了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小锣等中国传统乐器展现主旋律,中国民族音乐与美国动画画面完美结合,具有异国风味[3]。该作品不仅吸引了本国的观众,而且也赢得了世界观众的喜爱,更是让中国人为之惊叹,并在中国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美国动画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在于故事题材方面采取多元化形式、动画制作技术高超,其音乐制作精良并能与画面完美结合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与其他国家的动画相比,美国动画片在音乐方面的运用、探索和创新显然比较突出,并且已经形成了成熟而独特的风格。研究这种风格与特点,对发展我国的动画事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日本动画音乐的神韵

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始于1933年。二战前,由于大量地引进美国动画,日本的本土动画几乎没什么发展。二战后,日本不再进口美国动画片,并努力制作日本人自己的动画。随着日本政府对其动画影片的大力支持,日本动画工业突飞猛进。由大川博领导的东映(1956年成立)不仅拍摄了多部艺术和商业双赢的动画长片,而且滋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动画大师,如手冢治虫、高勋、宫崎骏等。

如今,日本的动画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其动画音乐也已发展成一个专门的行业。随着1982年《超时空要塞》的出现,动画音乐更是得到了动画制作人的重视,在发展动画画面视觉效果技术的同时,音乐制作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动画音乐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流行音乐。特别是1996年开始上演的《名侦探柯南》系列动画影片,其动画音乐可以说是日本动画史上的奇迹。提到日本动画音乐就不能不提到宫崎骏和他的御用配乐大师久石让。宫崎骏系列动画可以说是日本动画音乐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特别是《天空之城》和《风之谷》两部作品的音乐都出自久石让之手,其高超的动画音乐创作使这两部作品成为了经典。久石让的音乐具有一种宁静、安逸、深邃的特点,采用传统音乐和电子音乐相结合的方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融合,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无际的感觉,赋予宫崎骏动画以灵性。通过神圣而纯静的音乐来洗涤听者的心灵,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渲染和心灵上的震撼[4]。

日本动画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动画音乐创作方面的重视,使用专业的动画音乐创作人和气势庞大的音乐制作团队。不仅影片题材具有深刻的内涵,透露着人文主义关怀,令人深思,同时作品也体现出动画片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此外,优美的音乐与唯美的画面完美融合,将音乐深化作品思想内涵、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和连接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了日本动画事业的高速发展。

3 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动画在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高峰,分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80年代,代表作品有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58)、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0)、《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哪吒闹海》(1979)、《三个和尚》(1980)、水墨动画《山水情》(1988)等。这两个时期的动画作品主要是在“探求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下,从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挖掘素材。动画音乐主要采用中国民乐与传统文化艺术深度融合,不仅使戏曲、民族音乐等民族艺术文化得到了弘扬,动画的民族化特点也因此得到了加强,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民族风格,被称为“中国学派”[5]。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新时代影视动画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动画专业人士开始效仿欧美日韩,探索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经四年创作的大型动画片《宝莲灯》,可以说是一部超级模仿美国动画创作方式的作品,特别是音乐制作模式。该作品在音乐创作上改变了以往一首单曲从头唱到尾的模式,安排了两首主题曲和一首插曲,邀请著名歌唱家和歌手演唱,上演前发行主题曲唱片并大肆宣传。虽然在动画作品播放前其音乐引起了一时的轰动,但由于该作品太追求高科技的运用和时代性而忽视了动画艺术本身的特点和风格,以至于故事情节和音乐有些不协调,使得这部作品没有达到作者最初创作的目的——成为《狮子王》那样歌剧般的动画在国际动画发展历史上掀起波澜。

同样是上海美术电影制品厂出品的52集国产卡通片《我为歌狂》,标志着TV动画已经开始走日本路线;尤其是2003年制作的国产动画片《隋唐英雄传》,就其动画音乐创作来说已经是完全日化的作品。中国动画音乐的日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逐渐丧失了本土气息,缺乏民族特色,从而阻碍了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

中国动画人士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发展我国的动画事业,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和支持,使得越来越多的动漫产业基地和影视动画公司在国内建立起来,这些公司也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动画片作品。特别是最近几年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片,在故事情节、人物造型和市场运作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中国动画的成功典范[6]。但总的来说,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与世界动画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动画音乐在创作上民族风格特点不突出,具体表现在缺乏趣味性,受众面窄;过度模仿,缺乏特色;音乐与画面不够融合;缺少文化内涵,不具民族特色等。

4 探索中国动画音乐民族化发展道路

新时期,随着国际动画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缩短我国动画与国际动画水平的差距是国内动画事业的发展目标。中国动画创作人员不仅要了解国际动画发展的现状,更要正确认识中国动画本身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寻求各种发展途径,创作更多具有民族印记的优秀作品,重塑昔日的辉煌。

4.1 汲取民乐之精华

中国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令世界为之羡慕的深厚文化艺术底蕴和取之不尽的文化艺术资源。而丰富多样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也为中国影视动画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和营养,特别是集民族音乐之精华的京剧音乐。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们曾将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运用到传统动画创作中,并创造了“中国学派”的辉煌(典型作品有《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当代中国影视动画音乐的发展要体现我国的民族特色,也要汲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并运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创作更多与画面完美结合的动画音乐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影视动画作品,使观众在欣赏动画过程中享受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震撼,从而体会作品的内涵,并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4.2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并融入现代的技术,制作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动画作品。因此,创作人员要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寻找素材,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体现现代人的生活,大胆应用新技法,表现新内容。运用传统的民族乐器和电声乐结合体现音乐的时代感,通过音乐和画面完美结合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展现动画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从而让国人和世界观众为之耳目一新,在视觉上有所震撼,在听觉上达到愉悦,进而达到在心灵上的共鸣。

4.3 多元化发展

新时代动画事业发展趋势出现多元化,这就要求中国的动画发展在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包括故事题材、动画人物设计、音乐创作和画面与音乐融合的技巧等,使动画片具有别样的风味,使国内外的观众都喜爱。动画创作不仅要将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还要在继承发扬我国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国际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和市场运作经验,力求创新和发展[7],使我国的动画作品既能体现我国的民族特色又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逐步走向世界,并让人们在欣赏影视动画作品时,享受视觉和听觉完美结合所带来的震撼。

5 结束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传承不是全盘吸收,借鉴也不是纯粹模仿。中国动画音乐制作人员要在继承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国际先进的动画音乐制作经验,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并在音乐与画面完美融合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不仅做到古今综合,也要做到中西结合,使音乐发挥其独特魅力来增强影视动画的整体表达效果,努力制作更多与时俱进、反映民族特色,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优秀影视动画作品[8]。

[1]张立.美日动画电影音乐比较[D].保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008:9

[2]赵竞,尹章伟.影视动画音乐:基础、欣赏与制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51

[3]张建翔,孙林,肖王旬.影视动画音乐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4]郑隽逸.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分析[J].音乐创作,2010(1):131-133

[5]齐晓芳,湛洋,刘海成.动漫音乐的发展[J].作家,2008(7):230-231

[6]石甲豪.论影视动画作品中的音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0:12-15

[7]陈彬.在多元化的交融中凸显民族个性:新时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发展的思索[J].当代电影,2011(2):151-155

[8]张琼.中国动画音乐民族风格探究[D].保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010:30-33

2013-09-1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京剧音乐元素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研究”( SK2013B059)。

张玉凤(1978-),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动漫设计与理论。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2.021

J218

A

1673-2006(2014)02-0070-03

(责任编辑李力)

猜你喜欢

影视动画音乐创作动画片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浅谈镜头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影响
推荐一部动画片
“翻转课堂”在影视动画实践教学中的探讨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