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角色的思考
2014-04-10钟晓红
钟晓红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西 南昌330046)
高校学报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是学术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对知识的承载、文化的传播和科技的创新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学报编辑须具备明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专业素养,广泛的视野,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为高校学术创新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高校学报如何在文化兴国、文化创新这一新的历史使命中扮演好自身角色,这是值得高校学报编辑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学报编辑角色的几个误区
编辑角色问题是编辑学及编辑伦理学研究的基础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观点。大致经历了这样几种阶段:边缘化阶段,杂家阶段,专家阶段,多元化阶段。[1]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1.高校学报编辑仿佛边缘人,处境尴尬,人心不稳。学报编辑部在许多高校都一直被视为教辅部门,与图书馆、网络中心等部门一样,属于从属地位。学报编辑有的是走教师系列职称,有的则是走编辑系列称职。由于部门的教辅地位,高校学报编辑虽然大多都具有高学历高素养及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仍属于“边缘人”的角色,教师不是教师,行政人员不是行政人员,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体现。在这种氛围和背景下,有的高校学报编辑干脆转行,转到学院去当老师,一心一意搞教学和科研,对于自己个人的发展,比如课题申报、职称评定、更有利。有的学报编辑则转到学校行政岗位去,比如去校办、人事处等部门,选择更适合自己个人发展的位置。这些都是高校学报优秀编辑流失的原因之一。
2.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是通才全才。高校学科门类众多,新专业不断出现,这对高校学报编辑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这并非说明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是全才、通才,门门学科精通,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学报的文章要发表,必须经过“三审三校”,这三审分别是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主任复审,主编终审。这里面,责任编辑的作用举足轻重。责任编辑须有一双慧眼,在众多来稿中,选中学术观点新颖,学术功底深厚,研究方法严谨,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科学扎实的文章做为备用稿件,经专家审稿后,提出修改意见,返回作者修改,再交由编辑部主任复审。这一过程,责任编辑仿佛是伯乐,又像是一位星探,大浪淘沙,沙中寻金,这一过程辛苦,但也乐在其中。由此可见,责任编辑需要的是一双敏锐的双眼,但毕竟隔行如隔山,对文章里面内容真正起把关作用的是各学科门类的专家,他们对文章中观点是否正确,论证是否充分,说理是否透彻,文章是否科学严谨,能否达到发表的要求起一票否决的作用。可见,编辑不可能是通才、全才,但他在初审稿件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二、高校学报编辑角色的定位及分析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的具体个体,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权利和明确的社会义务,同时也扮演着多重的社会角色。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任何多元的社会角色又都有其基本的定位,这一角色的基本权利,义务,该承担的责任,这些都决定着角色的身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也期待着一定的社会认同,同时衍生出来角色所必须的社会伦理规范和明确的职业素质要求。
高校学报编辑这一角色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在高校群体中特定存在的具有特定角色行为规范的角色群体。这一群体的人,有的本身就是高校教师,兼具编辑上岗证书和高校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具备教学和编辑的双重身份;有的具体从事别的行政事务工作,兼职做学报责任编辑;有的则就是在高校学报编辑部,是专业的编辑人员。这些角色的多元性体现了高校学报编辑的多重性,发展性,不稳定性,兼容性。[2]从社会角色来分析,高校学报编辑基本定位可以简要概括为学术阵地的守望者、新知识的发现者、文字的加工者、学术代言人、学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多重角色。
1.“学术阵地的守望者”角色。众所周知,现在的高校教师压力大,因为要评定职称,有着很重的科研压力。有的高校甚至有定量要求,每年要达到的科研量是多少,才算完成绩效,能在年底拿到绩效奖励。有的教师因为完不成科研任务,于是就抄袭或剽窃别人的作品。现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愈来愈多,且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在高校学术文章中也是如此。有个别作者,甚至一篇文章全是复制粘贴别人的;有的文章是抄袭多位作者的,这其中有的是结论的抄袭、有的是实验数据的抄袭、有的是论点的抄袭;还有的作者把自己的硕士博士论文摘取一部分作为学术文章投稿,想重复发表,这属于自我剽窃。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如果没有一批批有创新的有切实可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高质量的学术文章,科研的活力是可疑的。这其中,编辑在学术阵地一直守望。文章是否有创新,观点、论据、研究方法有无独创之处,是否复制前人观点,甚至剽窃他人成果。这一方面需要编辑关注新的学术成果,某些专业相关的最近科研近展,权威学者的最新观点,这样才能挑选得到相关学科的优质文章。同时,也要求学报编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可以依据最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更好地鉴定甄别。主要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OST反剽窃系统”、万方数据的论文相似性检测,它把多年来在各学术期刊刊载的文章,还包括各大报纸、网络登载的学术文章全部入库,作为信息源。要检测的文章,一进行检测,马上会出现比对结果,有哪些文字是复制的,复制于哪里,占比多少,一目了然。编辑根据这些情况,做出判断,该文章是合理引用还是过度引用,或者剽窃。可见,有了这套检测系统,加上编辑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就可以得出初审结论,评定作者的论文是合理引用、可以修改后刊发呢,还是属于无创新、该退稿的。于是,在这套检测系统的帮助下,高校学报编辑更好地承担起了“学术阵地的守望者”的社会角色。这一角色的使命很神圣,起着纯化学术队伍的作用。
2.“新知识的发现者”角色。“发现”与“发明”两个词语是有不同含义的。发现是指原来就存在的事物,找到了,寻求到了;而发明是指从无到有的一个创造性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知识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学校及科研单位的人员,在教学和科研当中,有了新的发现或创新,会整理成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以求自己的学术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引起学界的重视。学术文章的作者这时就仿佛是新知识的发明者。稿件到了高校学报编辑部,高校学报编辑是最初的发现者,通过编辑敏锐的视觉,能在大量的作者投稿中,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创新的优质的稿件,经编辑加工,转化成学术成果。所以说,高校学报编辑有着“新知识的发现者”的社会角色。
3.“文字的加工者”角色。人们常说,做编辑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话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作者写出了一篇文章,内容可能是精心架构,观点可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千锤百炼的,但文章的遣词造句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的地方词不达意,有的地方语句不通,有的地方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有的则是顺序摆放不科学不合理。这些问题,有的作者根本无法通过自校找到问题,自己修改。所以,文章到了编辑手里,很多只是初胚,或半成品。文章最后成为什么样子,与编辑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说,编辑好像一位工艺大师,在从事着知识的加工或美化,高校学报编辑有着“文字的加工者”的社会角色。
4.“学术代言人"角色。学术成果要得到发表、展现,大多高校教师都是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尤其是高校学报为最。查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可知,我国国内2009年发表于期刊和学术会议的论文约有3 225 075篇。另外再加上相关报纸也能刊发一定的学术论文,据统计,这部分容量在50万篇左右,两者相加,为370万篇左右。[3]这其中,高校教师的文章占绝大多数。高校学报编辑对其中的学术观点,学术创新起着审阅把关的作用。没有编辑的慧眼及细心雕琢,学术成果难以被发现。学报编辑好比是星探,在发掘好的学术文章,起着“学术代言人”的社会角色。
5.“学者”角色。高校学报编辑不是全才通才,不可能通晓所有学科门类,但他们本来都是学有专长的人,很多人都具备研究生学历,有着硕士或博士学位,本身也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试想,如果编辑自身不会撰写学术论文,如何审稿,如何校对,如何发现并指出别人论文的问题所在,然后指导对方修改提高。所以,编辑不仅要精通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是一位专家学者,自己也经常从事论文的写作,会进行课题研究,学有专长。高校学报编辑的一个重要社会角色是“学者”角色。
6.“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角色。教师一直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学报编辑做为教师中的一员,本身就属于高校知识分子的一员,不仅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还在从事着学术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因此,高校学报编辑理应也和高校教师一样,属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扮演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角色。
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由原来的“边缘人”,“通才全才”的误区,到如今“学术阵地的守望者”、“新知识的发现者”、“文字的加工者”、“学术代言人”、“学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社会角色。这些转变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学术创新的必然和应然。高校学报编辑应该肩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准确把握角色变化,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从而保障高校学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1]杨红梅.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及其基本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75~978.
[2]王伟.论高校学报编辑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途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6):124~125.
[3]曾伟明.对我国学术期刊若干新问题的探讨[J].编辑学报,2010,22(4):33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