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以来中国生活民俗的变化梳理

2014-04-10王莹

史志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西式习俗民俗

王莹

近代以来中国生活民俗的变化梳理

王莹

近代中国是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是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其动荡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亦不得幸免,因此传承数千年不变的中国民俗在这个大背景下或被迫、或主动地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近代 民俗 变迁

民俗学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意义的学科。民俗所研究的对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有着“平易近人”的特点。但是,人们往往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太过熟悉反而对其不够关注和重视,也就更谈不上对民俗学的重要性能够有所认识。从学术的角度和现实的意义来看,正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民俗首先要弄明白民俗有什么特点,民俗可分为哪些类型。一般说来,民俗具有集体性(群体共同创造或接受并共同遵循的)、类型性(不同的民俗有其不同的特点及归属)、传承性(时间上代代相传)、广泛性(同一习俗可能被不同区域广泛认可)、稳定性(民俗一旦形成不易改变)等特点。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实施的内容,它才可能是民俗。民俗涵盖的范围很广,大致可分为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三大类。具体来说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农业、牧业、渔业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工商业民俗(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社会生活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等组织方面)、岁时节日民俗(节日、时令等以时间依托的方面)、人生礼俗(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艺民俗(游戏、社火等娱乐方面)、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谚语等代表民间精神世界的方面)。

民俗是人们传承文化时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她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民俗现象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不同地方民俗往往不同。当然,民俗的独特性也并非绝对,有些习俗普遍适用于中国的辽阔大地。在时间上,民俗代代相传,是中华文化有血有肉的骨骼。但它并非一成不变,在岁月的长河中,不同历史时期又给当时的民俗烙下了不同的印记。本文旨在梳理中国近代生活民俗变迁,从而更好地把握民俗在近代的走向及其原因。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是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这种动荡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亦不得幸免,或被迫、或主动地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近代民俗变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本文将从服饰习俗、礼仪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交通习俗以及其他方面如婚丧习俗、消费习俗等方面的变化来对近代中国生活习俗进行整理概括,以期更好地梳理近代生活习俗变化的脉络。

一、服饰习俗

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而且历朝历代都有其特色鲜明的服饰。服饰的不同首先是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炎热南国和冰冷北方服饰文化自然不同。服饰还是区别身份、派别、信仰的主要标志。古代中国等级森严,伴随古代社会而存在的官服制度最集中地体现了服饰的功能性,自唐宋以来,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始则以紫色为贵。因此从穿着上就可看出着衣者所属的阶层,帝王黄袍加身、达官显贵绫罗绸缎、普通百姓粗布蓑衣。此外各民族也有自己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汉、壮、苗、傣各不相同。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看,最显著的就是晚清时从男子着长袍马褂、女子穿旗袍向穿着洋装过渡。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先进的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穿洋装者更多。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力倡易服,青年穿西装的人渐多起来,当时的留学生是着洋装的主力。到了民国时期,曾出现过洋装热,在一些大城市,穿着洋服成为时尚。在偏远小城,洋装也开始渐渐流行。在洋装的冲击下,中式服装得以改进,其中以女子旗袍的改进最为典型,旗袍以其突出女性线条美的巨大优势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典型服装,而民国时期也成为了旗袍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中山装的出现和风靡掀起了中西服饰合璧猛烈的旋风,中山装遂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靓丽符号。此外,许多新式职业服装的出现也为近代服饰习俗的变化开启了新的篇章,新军着西式军服,医生、护士、法官等职业也都有属于自己职业的服装。

“服饰”一词,顾名思义应包括服装和饰品两个含义,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鸦片战争前后国门洞开,西方人看到的中国首先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这种完全异于西方文明的装扮长期以来成为被嘲笑讥讽的对象。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进入清末民国以后,男子剪辫、女子放足成为社会趋势,并最终在八年抗战时期得以完成。中国人终于彻底在装扮方面与世界同步了。

二、饮食习俗

中国的饮食文化甚是发达,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菜系以及其他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鸦片战争在一开始并未使中国流传几千年薪火相传的饮食习俗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西餐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熟识并接受,尤其是在留学生和一些开明人士中间,西餐的流行速度很快。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西餐厅相继开设。有的西餐厅档次很高,像六国饭店、德昌饭店等都是主营西餐。辛亥革命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品味西餐成为一种时髦,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也逐渐受到国人的欢迎,啤酒、香槟酒、奶茶、冰淇淋、咖啡、面包等成为国人生活的调剂品。西式饮食的流行使中国饮食习俗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国民可以享受到种类多样的餐品。饮食选择多元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与世界接轨的一大特点。

三、居住习俗

古代中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居住特色,同时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居住习俗。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中西方国家在居住习俗上迥然不同。中国的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皇家园林,它们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但这并不能代表中国民居的状况。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由于中国各地居民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到了近代,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了中国人居住的西式或半西式住宅,模仿西式住宅成为时尚。此外,与居住密切相关的生活器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火柴、香皂、电灯、留声机、钟表、放大镜、洗发水等日常用品的出现与普及在便利人民生活的同时,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交通习俗

在传统时代,由于代步工具的局限,人们缺乏普遍的长距离出行。彼时的代步工具主要是靠牲畜驮负,如马车、牛车、骑马、骑驴等,还有轿子、木船等依靠人力操作的工具。这些代步工具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有速度慢、活动范围小的缺点。到了近代,交通飞速发展,飞机、火车、轮船、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的引入使得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逐步被淘汰。城市中开始出现有规则的通行,警察系统开始致力于城市交通,从此中国的城市交通得以发展并不断完善。此外,近现代邮政系统开始取代传统的驿站。这一系列变化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男女共乘一种交通工具是很自然的事情,整个社会呈现出新的人际交往方式,腐朽的观念被逐步淘汰。

五、礼仪习俗

除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习俗变化,跟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礼仪习俗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鸦片战争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请安等礼。与此配套的还有大人、老爷、太太等称谓。然而,随着西方平等观念的不断传入,中国的新式知识分子最先摆脱旧的社交礼俗,开始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问候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等新式称谓。民国成立后,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由此可见,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在礼仪习俗方面显现出来了。总之,民国以后,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礼仪,中国礼俗与世界开始接轨,近代化已深入礼俗方面。

六、婚丧习俗

人的一生大致有四个标志性的时刻,中华民族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四个礼俗,分别是诞生礼、成年礼、结婚礼和葬礼。进入近代后,婚礼和葬礼是变化较大的两个习俗。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婚礼仪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的买卖婚姻,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信条。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自由恋爱之风兴起,先进的知识分子与城市的青年男女开始试图冲破封建婚姻的束缚、崇尚自由恋爱、强调爱情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甚至出现了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婚礼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这种婚礼其实是杂交有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的一种混合婚礼形式,其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同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这种现象表明婚俗作为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也已经随着近代化的深入而西化了。

丧葬也是备受人们重视的一个习俗,中国传统社会对亡者十分尊重,因此近代丧葬习俗的变化是进展最慢并且对人们的思想冲击最大的一种变化。在传统时代,中国各民族的丧葬方式也各不相同,汉族实行土葬、蒙古族实行野葬、藏族实行天葬,此外还有树葬、水葬等丧葬方式。随着近代化的深入,汉族的土葬习俗最先受到冲击。首先进行对葬礼删繁就简的改造,城市中开始变“吊丧”为“追悼会”;“五服”等丧服的区分淡化,丧礼中更多地凸显孝子和孝女的身份;以黑色服装搭配白花的西式丧服取代原先的“披麻戴孝”;三年之丧也缩减为27日。同时城市中出现火葬和公墓,这对于传统思想中的保存死者尸体和祖坟观念是个极大的冲击。在近代化的冲击下,中国不自觉地卷入了西化的滚滚长河中,一些曾经根深蒂固的习俗也开始发生变化。

七、消费习俗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国门,随之而来的是外资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迅速发展,这些都对传统中国人的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化。在传统的小农社会中,中国人基本是处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中,很少进行额外消费。鸦片战争后,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渐成时尚,但范围很小。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加,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交通偏僻之地也可见到不少洋货,例如法兰绒、钟表、玻璃等,售价也并不高。此外,网球、足球、业余剧社、室内音乐会、电影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使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均发生重大改变。

以上便是近代中国生活习俗变化的大体框架,由于社会的巨大变迁、西式生活方式的传入大大冲击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生活,传统的习俗开始发生这样或那样、微小或巨大的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习俗不曾中断,而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正是符合习俗本身概念的。了解习俗的变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到学以致用。在当前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必要。

[1]乌丙安.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江苏社会科学,2000,(2).

[2]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9).

[3]姚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北京:中华书局, 1962.

[4]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82.

[5]焦润明.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江苏社会科学,2001,(5).

[6]孙春晨.中国传统丧祭礼仪的伦理意蕴.晋阳学刊,2013,(5).

王 莹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责编 樊 誉)

猜你喜欢

西式习俗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新时期下西式面点制作的创新发展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有趣的西式餐具
通过项目教学模式提高西式面点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