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志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和编辑的重要作用
2014-04-10韩彦平
韩彦平
试论地方志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和编辑的重要作用
韩彦平
地方志编辑工作既有一般编辑工作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地方志编辑的作用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地方志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发挥地方志编辑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只有在探讨中积淀,在积淀中提升,才能把握规律,科学编纂,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共创地方志工作新辉煌。
地方志编辑 特殊性 重要作用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一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编辑工作既有一般编辑工作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强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地方志编辑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地方志编辑工作的特殊性
在多年的地方志编辑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感地方志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综合性强。地方志结构庞大,内容丰富,篇目设置又必须“事以类聚”“类为一志”,如何处理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管理体制)、全志整体性与分志相对独立性的关系,实现篇目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类目的升格或降格科学;标题简明准确,题文相符,同一门类各级标题不重复,编辑不仅要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还必须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二是统筹兼顾。志书表现形式复杂,述、记、志、传、图、表、录,体裁多样。述,多层次概述事物发展全貌和特点;记,有大事、专记、编后记;志,即专业志,须科学设置门类,纵述史实,反映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传,即人物传;图、照,行政区域位置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及反映重大事物的图片、人物照片;表,不与正文简单重复的各种表;录,即附录。这些部分关系错综复杂,完成一部志书,编辑不仅仅要做好文字加工,而且还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部分关系。如交叉重复关系、篇幅比例关系、主与次的关系、宏与微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等。
三是涉及面广。首先,地方志内容涵盖一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内容涉及到以下多个方面:(1)建置、自然环境、资源、人口等;(2)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邮电信息、公用事业等;(3)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经济管理等;(4)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群众组织、公安司法、军事等;(5)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和计划生育、体育等;(6)人民生活、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宗教、风俗、方言等;(7)人物。其次,地方志编纂战线较长,地方志专职编辑人员又少,难以严格分工,编辑人员几乎要参与从调查研究到篇目设计、资料收集、编审、校读、编制索引、出版发行等志书编纂出版流程中的每一道程序。这些都决定了地方志编辑工作头绪多,涉及面广。
四是加工量大。地方志乃华夏之独特文化,地方志编修历久不衰,世代相传,形成了其独特而又严格的体例。(1)横排竖写。这是地方志著述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先按事物性质分门别类地进行横向排队,然后,再对各个类别分别按照时间的顺序,逐项记述。在记述过程中要求做到“横不缺项,竖不断线”。(2)述而不论。即编纂时,除了概述和序言之外,编者只是客观地记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演变过程,不作任何形式的评论。(3)生不入传。即指活着的人不入志书的人物“传”。(4)求真存实。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是评价历史还是反映现实,都要客观公正,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然而,人们对地方志的认识普遍不深,体例规范知之甚少,各部门的编纂人员基本都是新手,素质参差不齐,所编初稿往往难如人意,又是“来者不拒”,不能退稿,要实现体例严谨、述而不论、内容完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差距甚大,修改难度可以想象。特别是对资料数据的修改,又要出之有据,不能凭估计、猜测和想象,编辑过程中有许多艰苦繁琐的核对工作要做,有的稿件甚至调整结构,进行重写,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二、地方志编辑的重要作用
作为地方志编辑,笔者认为必须切实发挥好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协调作用。通过协调,改“坐着等稿”为“走出去组稿”,这是修志作风的一大转变。一方面深入部门单位,宣传修志意义,提高对修志工作的认识,协调领导支持修志人员工作,为其解决经费、场所、设施等,提高修志人员的积极性,使前期工作迅速铺开,快速拿回初稿。另一方面,是要有的放矢,组织部门单位修志人员,针对资料搜集中出现的“瓶颈”和初稿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社会各层面,用社会学的调查统计方法进行调查,包括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掌握相关事物的真实情况,冲破“瓶颈”,解决问题。
通过协调,改“单一征稿”为“多渠道供稿”。社会日趋多元化,要征集到多角度、多层面的资料,就必须切实改变过去那种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征稿办法,在各部门单位确定文字功底厚、政策水平高、编纂能力强的离退休老同志,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修志队伍,并聘请当地资深人员担任学术顾问、建立修志智囊团等,形成专兼职、复合型的多渠道修志体系。
其次,是鉴别作用。一是对资料的鉴别。鉴别的原则是:(1)图书资料与档案资料出现矛盾时,一般以档案资料为准。(2)内部资料与外部宣传资料有矛盾时,一般以内部资料为准。(3)距离事件发生时间近的资料同距离事件发生时间远的资料有矛盾时,应以时间近的为准。(4)亲身经历者的资料同旁证者的资料有矛盾时,应以亲身经历者的为准。(5)统计数据不一致时,一般以统计局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但要注意统计口径的一致。(6)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有矛盾时,应以第一手资料为准。二是对稿件内容的鉴别。稿件的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如何,要进行认真分析和科学评价。修志一般不退稿,但要求修改、补写甚至重写的却很多。编辑只有对初稿加以认真鉴别,作出科学细致的评价分析,并提出明确的修改方案,作者才能乐于接受、易于修改,同时,只有做好鉴别评价工作,才能取得与作者互动交流的前提,才能团结作者,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密切配合,愉快工作。
再次,是把关作用。地方志编纂从初稿到终审稿,必须经过多道工序修改补充、精雕细刻,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臻于完善。具体要把好六关:(1)政治关。稿件思想内容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观点是否正确,提法是否准确,必须慎之又慎。(2)体例关。是否横排竖写、横不缺席、竖不断线,是否只述不评、述而不作,是否生不立传、以事系人等。(3)史实关。要对所记述资料进行全面核实,特别是数据资料必须细致审核,看其是否准确,是否前后统一,数据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分量之合是否等于总量等。(4)内容关。内容记述是否全面合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涵盖全局,又突出重点。(5)文字关。编辑要力求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消除错字、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已简化的繁体字;改正错句、病句、语意模糊、概念不清、存在歧义的语句等违反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删除“穿靴戴帽”的套话和没有信息量的“虚言浮语”等“假、大、空”话;标点符号按2012年6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使用。(6)保密关。删除涉嫌泄密的资料,严肃审慎把好保密关。
以上是多年从事地方志编辑工作一些体会和看法。笔者虽参与《运城地区志》《永济市志》编纂,也主编过多部企业志和村志,但内心深知,如何认识地方志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发挥地方志编辑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只有在探讨中积淀,在积淀中提升,才能把握规律,科学编纂,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共创地方志工作新辉煌。
[1]林衍经.方志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0.
[2]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质量规定,2008.9. 16.
韩彦平 永济市地方志办公室 编辑
(责编 高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