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挤压生产线装备的发展现状

2014-04-10赵富胜

有色金属加工 2014年1期
关键词:挤压机辅机铸锭

赵富胜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河南 洛阳 471039)

中国是铝挤压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铝挤压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产能和消费量也一直在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的铝材总产量为2352万吨,其中铝型材1233万吨,管棒材163万吨,线材33万吨。从应用领域来看,房地产建筑行业依然是铝型材最强劲的消费者,其次为交通运输、电力电气、汽车制造等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挤压生产线数量已超过6500条,而中国则拥有约3900条,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在这些挤压生产线中,挤压力小于14MN的占90%左右,主要生产建筑型材;挤压力大于50MN的约为40台,主要生产大截面工业型材、轨道交通运输用型材等;其余为中间机型,主要生产工业型材、管棒材。粗略匡算,目前中国铝挤压材的产能已经达到1300万吨。

1 铝挤压生产线装备的组成及发展现状

对于一个挤压工厂,挤压生产线是决定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最核心的设备。一般挤压生产线装备主要包括铸锭加热炉、挤压机、机后辅机、模具加热炉,某些先进的生产线还配套有自动堆垛系统。图1为一条完整的挤压生产线布置图。

1.1 铸锭加热炉

圆铸锭加热型式可分为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燃气或燃油加热。早期的加热炉主要采用电阻加热,近年来已被淘汰。对于挤压力小于36MN的挤压生产线主要生产建筑型材和工业型材,多采用长锭燃气加热;对于36MN以上的挤压生产线,多采用感应加热以便于对铸锭实行梯度加热,加热速度快,可适应多合金品种的生产。

1-长锭热剪燃气加热炉;2-10MN挤压机;3-机后辅机;4-模具加热炉;5-自动堆垛系统;6-时效炉

长锭热剪燃气炉分为单棒式和多棒式,有余热回收系统,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烟气余热对铸锭进行预热,可使热效率达到60%。来料长度一般为6000mm,加热后可根据产品需要的铸锭长度进行热剪切,这样就省去了长铸锭因定尺锯切而造成的几何废料,提高了成品率。

感应加热炉多采用工频加热,常用频率为45~55Hz。采用单层或多层感应线圈,根据铸锭长度,炉子可分为不同的加热区,通过调整每个温区的电压或者电流,从而对每个区的功率进行无级调控,达到梯度加热的目的。控制型式国内多为可控硅,国外采用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控制技术,该技术可使功率在0~100%之间无级调控,功率因数高,节能。

近年来国内也开始采用铸锭感应加热后热剥皮方法,此方法可以省去熔铸后的车皮工序,剥皮后的废料也比车皮后的碎屑更容易回收重熔。

1.2 挤压机

挤压机分为正向和反向、单动和双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挤压机是前苏联古比雪夫加工厂的200MN挤压机,我国最大的挤压机是山东兖矿集团自西马克公司引进的150MN挤压机。近年来新建的大型挤压机多集中在中国,且挤压能力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据悉250MN的挤压机也正在设计中。

挤压机本体结构比较复杂,辅助机械动作多,自动化控制水平要求高。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采用国外性能良好、运转稳定可靠的液压部件和电气控制元件配套,使国产挤压机的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内的挤压机制造商生产了不少大中型挤压机,且装机水平也正在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但国产挤压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速度控制精度、穿孔精度、小故障多、维修频繁等,这些都是在设计和实际生产中需要解决的。下面简要介绍几点挤压机的最新发展现状:

1) 近年来投入建设的大型挤压机以短行程为主,该型式缩短了主机长度,减少了挤压轴的行程,缩短了非挤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能降耗。意大利达涅利公司2010年研制了一种双筒挤压机,该机配置两个可侧向移动的挤压筒,一个处于挤压状态时另一个离线装料,可显著缩短空载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大中型挤压机多采用预应力张力柱结构,工作时挤压框架的变形量小,稳定性好。西马克公司、太重集团生产的挤压机用多层叠板代替了传统的圆柱形张力柱,通过高压液压缸同时对张力柱施加一个大于最大挤压力的拉应力,同时在叠板的外围、后梁和前梁之间设置了方形的压缩箱体,形成具有刚性的预应力框架结构。组成同一根张力柱的叠板要求机械性能、加工量一致,材料最好是出自同一炉次的热轧钢板,保证框架受力均匀。

3) 直线导轨导向系统。挤压筒座和动梁的移动导轨固定在下机架的压柱上,上机架的压柱作为辅助导轨。与传统的X型导轨不同的是,直线导轨系统的移动导轨平行于下机架的平面。传统的滑靴式导轨接触面大,磨损大,每3个月左右就要进行维护,而直线导轨为辊轮式接触,产生的磨损小,可以提高各机械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时间。

4) 液氮/氮气冷却模具。高速挤压过程中,铝材的热量传递至模具,使其温度快速上升,加剧工作带的磨损,从而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在挤压机前梁处和模套侧面设通氮管路,在工作中通入氮气或液氮冷却模具,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精度。

5) 挤压速度实现闭环控制,通过PLC控制各主变量泵的流量,挤压轴的速度直接由输出油量来控制,高频响应的比例阀具有快速反应的功能以控制油量的输出。在操作台设定挤压速度后,主柱塞位置检测系统提供反馈信号,经PLC程序进行控制处理,从而实现速度的闭环控制。

6) 液压系统采用集成化设计,主泵为柱塞变量泵,通过一定的组合、排列形式,使泵组产生不同的流量,以满足系统各机构的运行速度和压力的要求。各集成块的各个阀之间进行必要的安全联锁,设置便于监测和控制系统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主缸、侧缸系统中采用电液比例阀调压,可实现挤压吨位控制与保护,以及系统柔性卸压。

7) 采用PLC控制生产机列的操作,配备与PLC通讯的上位机,将加热炉、主机、机后辅机的操作台集中设置在主机操作台处,可在主操作台上显示和控制整条挤压生产线的全过程。

1.3 机后辅机

机后辅机的作用是密切配合挤压过程,保证挤压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挤压制品的质量,并可实现在线淬火、在线矫直和在线锯切成品,提高挤压的效率和成品率,简化生产流程,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机后辅机由固定出料台、在线淬火装置、出料运输台、牵引机、中断锯、冷床、张力矫直机、贮料台、锯切辊道、成品锯、定尺台、下料辊道等组成。完善的机后辅机主要用于软合金铝型材的挤压,硬铝合金和管棒材可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配置。

早期的挤压机只配有简单的导出工作台,设备简单、长度小、占地面积也小,其作用是使挤压制品能顺利导出,制品离线进行后续处理。随着型材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机后辅机的配套越来越完善,制品下线后即可直接进行热处理。

机后辅机的关键装备是在线淬火装置和牵引系统。

在线淬火冷却装置的型式有风冷式、水雾冷却式、喷水冷却式、风雾水组合冷却式、水浴冷却式,不同的冷却型式适用于不同的合金和制品。国内的冷却装置大多比较简单,风量风压或水量水压的可调节性差,导致制品各部分的冷却强度不均匀。国外厂家的淬火装置将其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一个为水冷和风冷联合区,另一个为加强型风冷区。风水冷却联合区根据型材的冷却量又在长度上分为两段或三段,每段的上下左右设数组喷嘴,每组喷嘴均由单独的比例阀来控制,所有的比例阀均由PLC控制,这样可灵活控制型材不同区域的冷却水量。加强型风冷区根据型材截面分成不同区域,每个区域的风机由变频器和开关阀单独控制,可灵活调整不同区域的风量。先进的淬火系统可根据型材断面尺寸、形状,采用计算机模拟淬火过程,优化淬火工艺,通过调节型材断面不同部位上的冷却水量、冷却水喷射角度等手段使淬火制品冷却均匀。图2为在线淬火装置示意图。

图2 在线淬火装置示意图

国内的牵引系统多为单牵引机和移动锯锯切,其特点是单牵引机无法在固定的周期时间内返回而影响挤压效率。现在非挤压时间越来越短,高水平的机型已缩短至15秒以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牵引头难以返回夹住型材。双长度双牵引系统作为一种最新的配置型式,可以实现停机时在两根型材的焊合处切断,更加适合非挤压周期越来越短、挤压制品越来越长的发展趋势,但是,需要保证双牵引机在交手时的速度同步和牵引力恒定,这是该型式牵引装置的关键技术。图3为双轨道双牵引装置示意图。

1.4 模具加热炉

小型挤压机配备单膛加热炉,大型挤压机配备双膛或多膛加热炉,每个加热室宜加热一套模具,以提高模具加热质量。模具加热炉的加热型式可分为电阻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和红外线加热。电阻加热为最常见也是最成熟的模具加热型式,普通模具加热时间约2小时,大型模具加热时间约5~8小时,炉子热效率约50%,工艺稳定,设备投资低;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应用时间不长,模具加热时间短,普通模具加热约20分钟;红外线加热属于新技术,采用碳棒加热丝及红外线辐射板,普通模具加热时间约1小时。

图3 双轨道双牵引装置示意图

1.5 自动堆垛系统

国内配备自动堆垛系统的生产线不多,国外先进的挤压生产线均配备有型材自动堆垛系统。该系统省掉了下料的人工操作,可将锯切后的型材从下料台一层层的移至料筐中,然后通过辊道运输至时效炉进行时效处理,减少了中间的人工运输。型材之间用垫条相隔,堆垛机夹住垫条两端,将型材放入料筐。分配机构可根据型材长度将垫条分配到相应的位置,以适应多定尺型材的堆垛。图4为自动堆垛系统示意图。

图4 自动堆垛系统示意图

2 国内外挤压生产线的比较

国内外挤压生产线的技术对比见表1。

表1 国内外挤压生产线的技术对比

3 结束语

挤压生产线是一个铝挤压厂最核心的生产装备,生产线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工厂的年生产量,而生产线也要根据产品的类型来选择。如某工厂的主要产品是管棒材,则最好选择反向挤压机,在线淬火系统可选择喷水和水浴冷却,铸锭加热选择感应加热炉以实现梯度加热。很多工厂往往只注重挤压机的装机水平,忽视了铸锭加热、机后辅机的匹配,结果挤压机的作用发挥不出来,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成品率低。因此,在挤压机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应注重挤压机配套设施装备水平的发展,大力提高整条挤压生产线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1]肖亚庆,谢水生,刘静安. 铝合金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肖刚,萧今声. 我国的铝挤压材与铝挤压机[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0,38(9): 1-5

[3] 项胜前,郭加林. 先进技术与装备一体化的等温快速挤压示范生产线[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1,39(3):29-33

[4] 刘静安,李建湘. 铝合金管棒型线材生产技术与装备发展概况[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7,35(5):4-8

猜你喜欢

挤压机辅机铸锭
重庆新美鱼集团有8台挤压机
炭素电极挤压机加热工艺研究
大规格纯钛铸锭脱氧现象及对策
浅析锆合金β淬火组织差异
挤压机前梁结构轻量化设计
Sc对7028铝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影响研究
火电厂辅机变频器低压穿越技术研究
浅析水电厂辅机设备控制技术
基于Agent思想的水电站辅机系统仿真与研究
LOMA立式全连续铸造机夹持系统和飞锯夹紧装置的改造